秋冬季常发猪病及其防控措施

进入秋冬季以后,气候常会剧烈变化,在舍内小环境调控不力、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和饲养管理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发,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密集饲养的猪舍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将秋冬季常发猪病的防控措施做一简要介绍。
一、秋冬季常发猪病的特点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虽然猪呼吸道疾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寒冷、天气多变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且更为严重,季节性流行的特点十分明显。主要危害保育猪和生长猪,因其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若免疫程序不当,尤其是蓝耳病和猪瘟免疫不到位,在断奶应激和环境应激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引起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性病原主要有蓝耳病病毒、A型流感病毒等,继发或并发的细菌有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该病发病率高,急性病例死亡率在20%~40%,慢性病例死亡率虽然较低,但治愈率较低,发病猪长期表现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不振,导致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发病猪作为潜在的传染源而长期带毒(菌)和排毒(菌),造成病原在猪场内长期存在和持续扩散,将严重影响猪场的健康生产。
2.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零星多点散发为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会发生大面积流行,这是因为秋冬季温度低、光照弱,利于病毒的生存,加上猪舍环境通风不畅,养殖密度高,空气中的含毒量显著增加,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群很容易通过气源性和接触性传播而感染发病。
该病潜伏期为1~2天,免疫猪群潜伏期会延长。育成猪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在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一周左右即痊愈,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蹄壳脱落,留下后遗症。哺乳仔猪感染后由于发生心肌炎,可导致死亡率超过50%。
3.新生仔猪腹泻
自2009年10月以来,我国大部分猪场不论规模大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之普遍、病死率之高实属罕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至今该病未见减轻的迹象。该病病因复杂,病原种类繁多,并非某一病原所致,多在饲养管理不善和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由多病原混合感染所引起。据闫恒普等(2013)报道,发病猪病原检测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出率达76.8%、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13.4%、大肠杆菌为38.7%,多数为流行性腹泻病毒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或交替感染。发病猪以哺乳仔猪为主,7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几乎100%,病死率为70%~100%。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有明显的日龄抵抗现象。母猪和育肥猪症状轻微,仅表现一过性的食欲下降和/或腹泻。饲养管理不善如猪舍温度过低、舍温波动大、通风不良、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母猪饲喂不当、饲料质量差尤其是被霉菌毒素污染等,在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猪群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Ⅱ型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等的感染也对仔猪腹泻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三、综合防控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
无论是猪呼吸道疾病还是消化道疾病,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环境控制的情况下均能得到有效控制。首先,采取措施确保猪舍温度适宜且基本维持恒定。产房的温度控制最好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将舍温控制在20~24℃,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2~35℃,确保夜间加温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温度波动造成仔猪应激。保育舍可采用地暖加热方式,将舍温控制在20~24℃(断奶仔猪刚转入时应提高为28~30℃)。其次,保持猪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湿度过小,空气干燥,易使猪的皮肤和外露黏膜干裂,加大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湿度过大,会降低猪的抵抗力,且有利于病菌的生存和繁殖,使腹泻、疥癣病和其他寄生虫病得以发生和蔓延。最后,注意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适度通风。在正午外界温度较高时适当开启猪舍的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可以减少空气中尘埃、病菌和有害气体的含量,有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风险。另外,在猪群日粮中合理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调控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降低有害气体和腐败物的排出量,进而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2.强化疫苗免疫,重视抗体监测
在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中,除了应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诱因外,接种疫苗无疑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免疫蓝耳病疫苗是有效降低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对猪群造成的损失,且使猪群达到稳定并最终实现净化的便捷措施。蓝耳病疫苗有灭活苗、弱毒活苗、致弱毒活苗之分,活苗效果好于灭活苗,弱毒苗安全性好于高毒力致弱苗,建议一个猪场只选择一种活苗免疫,种猪每年免疫3次,商品猪每年免疫2次。不同猪场、不同季节猪只的机能状态和免疫应答能力不同,抗体的产生与维持也因猪而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抗体监测来制定和调整猪场的免疫程序,目前已有多种商品化的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能对猪群的免疫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
针对口蹄疫,目前我国以强制免疫作为主要的预防措施。国家规定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要大于70%,但生产中却普遍存在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现象。当前国内商品化的口蹄疫疫苗有O型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据实际免疫效果,人们更认可O型灭活苗。母猪群可以进行跟胎免疫,产前40天免疫1次,这样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较为一致,但因免疫间隔期较长,应在仔猪断奶后进行抗体检测后再补防1次。仔猪可于30~35日龄、50~65日龄分别进行免疫。公猪每年免疫3次。注意选择的疫苗毒株应为O型缅甸98谱系2010变异株(O/MYA98/BY/2010株),若同时含其他流行毒株效果会更好。
在做好蓝耳病和口蹄疫免疫的同时,应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和Ⅱ型圆环病毒病的免疫,并加强其抗体监测力度,定期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原感染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做好清洁消毒、驱虫与药物预防
秋冬季要特别加强清洁工作,对舍内的猪粪要及时清除,因猪粪携带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球虫等病原微生物,长期滞留舍内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导致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猪群发生腹泻时尤要注意及时清粪。另外,舍内带猪消毒在秋冬季也不容松懈,但要注意消毒时对猪舍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当前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干粉消毒剂能同时解决杀灭病原、控制湿度和减少氨气的问题。
秋冬季对猪群进行合理的驱虫同样重要,建议秋季给猪群驱虫两次,间隔时间为3周,驱虫效果较好。
此外,可根据秋冬季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的特点和疾病发生规律,通过饲料或饮用水对猪只进行程序性药物预防和保健,注意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草药制剂、益生素和酶制剂,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4.重视对饲养人员的培训与关怀
对饲养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冬季猪群的饲养管理专业培训,增强饲养人员的责任感,这对猪群健康过冬至关重要。生产中还应关注饲养人员的生活与福利,满足基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使其以更好的心态、更强的责任感投身于养猪生产实践。
(作者联系地址:胡东方张振东吕林刘思当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邮编:271018;任庆海山东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邮编:261500)

相关知识

秋冬季节大闸蟹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一、饵料投喂
秋季是河蟹育肥时期,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使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占投饵总量的70%,另外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小麦、大豆、南瓜等。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12%,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日投饵量的70%,饵料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布点要均匀,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随着温度的降低,投饵量也应相应减少,水温低于10℃时应停止投喂。
二、水质管理
秋季蟹塘要保持水深1.2米左右,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控制在7.5-8.5之间,保证池水水色始终处于“肥、活、嫩、爽”。初秋时应勤换水,一般5-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换水时间一般要求在后半夜至上午10点以前结束;秋天如发现水质变坏或遇闷热天气,则应及时换水,必要时可在蟹塘中散投粒粒氧进行缓慢增氧,解除浮头现象;随着水温降低,换水次数应逐渐减少。一般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EM原露以调节水质,每月施用生石灰1-2次,用量为10千克/亩,以调节水中的pH值。
三、防逃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进入秋季雷雨天气频繁,河蟹最容易逃跑,因此平时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和池埂四周,发现破损和漏洞等情况要及时进行维修、加固和堵塞,做好防逃工作。
四、清除敌害生物
要设法捕杀水老鼠和旱老鼠,清除池塘边上的水蛇、黄鼠狼等,并驱赶水鸟,及时清除池水边上的青泥苔,为河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
五、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六、适时起捕
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防止窒息死亡。
七、冬季管理
一般春节前后河蟹存塘价格会有所上扬,因此有部分养殖户会将河蟹存塘至春节出售,此时河蟹的存活率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河蟹在低温下的存活率,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适当提高蟹塘水位,一般池中的水深要达到1.6米,并尽可能不使池水结冰。二是蟹塘内添加适量食盐,以降低冰点,适应河蟹生理需要,盐度以不超过0.3%为宜。三是蟹塘内要多布水草,同时,要在池埂上铺些柴草,以挡风遮雪,使雪水不能直接流入池内。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 猪水疱病的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是猪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它不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而且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问题。该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并能够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等进行传播。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夏、春、秋季节都比较容易出现发病。我国不同地区的猪群中都广泛存在该病,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猪水疱病的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猪水疱病毒具有较轻的抵抗外界环境和酸性消毒药的能力。病毒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保存,如在18-20℃下能够生存至少2年,即使在50℃处理30min依旧具有感染力。病毒能够在污染的猪舍内生存超过8星期,甚至在4℃的脏泥浆水中经过70天也无法死亡。在病猪的皮肤、肌肉以及肾脏内存在的病毒,储存在零下20℃,11个月之后其病毒滴度依旧没有明显降低,尤其是病猪肉在腌制3个月之后依旧能够检出含有病毒。但病毒不具有耐热性,在60℃温度下处理2-10min就会被杀死。

流行特点。该病只有猪会发生,其他畜禽不会发生,但人类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以及头部、胴体、蹄部。病猪的口腔分泌物、鼻液、尿液、粪便、水疱液以及乳汁中都含有病毒,主要经由损伤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或者呼吸道发生感染。病毒能够通过皮肤损伤直接导致机体敏感部位发生感染,如口腔上皮、鼻镜和蹄部,并会在此处形成典型的水疱;也能够经由口腔感染,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易感部位,并形成水疱。

2、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情况下,该病通常具有2-5天的潜伏期,有时能够延长至7-8天或者更长,而人工感染最短只有36h。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典型型、温和型以及亚临床型(隐性型)。典型型,病猪通常是在主趾和附趾的蹄冠上形成特征性的水疱。发病早期,先在蹄踵和蹄冠的角质与皮肤结合处出现水疱,上皮发生肿胀,呈苍白色,经过36-48h水疱会逐渐突出,里面含有大量的水疱液,接着快速发生破裂,但有时能够持续数天。破裂的水疱会形成溃疡,暴露真皮,呈鲜红色。往往在蹄冠皮肤与蹄壳之间环绕,并使其裂开,症状严重时蹄壳会发生脱落。有些病猪的病变处会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化脓性溃疡。由于病猪蹄部发生损伤而存在痛感,从而发生跛行。部分病猪会在地上躺卧或者呈犬坐式,症状严重是会以膝部着地爬行。另外,还会在鼻盘、唇、舌以及母猪乳头上出现水疱,但仔猪通常在鼻盘出现水疱。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42℃,但水疱发生破裂后会降低到正常水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育肥猪明显掉膘。在通常情况下,如果病猪没有并发其他疾病不会发生死亡,但初生仔猪会发生死亡。病猪能够较快恢复,且经过2星期创面能够彻底痊愈,但蹄壳脱落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恢复。温和型(亚急性型),只有较少病猪会出现水疱,传播速度较慢,表现出轻微的症状,通常会被忽视。亚临床型(隐性感染),病猪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能够形成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在病猪中,有2%左右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现象,表现出盲目向前冲、频繁转圈运动,并咬啮或者用鼻摩擦舍内用具,眼球不断转动,有时会呈现强直性痉挛。

3、鉴别诊断

猪水泡性口炎。由于感染水泡性口炎病毒而引起,通常在夏季和初秋容易发生,呈散发性,发病率在30%-95%不等,但不会致死。病猪通常在口腔形成较多水泡,而蹄部极少或者不会出现水泡。

猪痘病。由于感染猪痘病毒、痘苗病毒而导致,主要是4-6周龄的哺乳仔猪以及断奶猪容易发生。病猪通常在背部、体侧部、躯干下腹部以及肢内侧等出现痘疹,没有出现水疱就会形成脓疱,并形成棕黄色的结痂。

4、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对于经常发生该病的地区要适时进行免疫预防,目前经常使用的是鼠化弱毒疫苗和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前者能够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同时使用,对各自的免疫效果不会产生影响,能够持续6个月保护;后者可能导致猪出现轻微的反应,但不会出现其他感染,是现在安全性较好的弱毒苗。另外,还可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常选择使用细胞灭活疫苗,具有安全可靠性,接种大约经过8天就会形成免疫力,保护率能够超过75%,即使经过4个月依旧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此外,也可选择使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会形成良好的被动免疫,能够持续至少1个月进行保护。

疫情处理。发生该病后,要立即报告给当地畜牧兽医中心站以及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防疫部门,隔离可疑病猪,并对污染的用具、场所进行严格消毒,清除的垫草、粪便等要采取堆积发酵来进行消毒。确诊发病后,要立即封锁疫区,并严格控制猪以及有关产品出入疫区,并对进出疫区的人员和车辆等进行严格消毒。病猪要立即进行扑杀,并采取无害化处理。对于受威胁区和疫区的猪只,可采取紧急接种疫苗。

黄鳝的秋冬季管理技术



1.秋季追膘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便进入不吃不动,靠微量的呼吸入蛰冬眠。因此,在秋季需要多喂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以利积蓄脂肪,供冬季消耗。

2.合理捕捉

鳝鱼喜在淤泥中栖息,并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进入泥底。如要赶在入冬前上市,就应先将池水排干,清除池表部分淤泥,然后翻泥捕捉。捕捉时切忌用铁锹等硬质工具翻挖,以免碰伤或铲断鳝鱼。捕捉时还应捕大留小,以提高翌年的产卵量。因为鳝鱼是雌雄同体,青年鳝鱼的繁殖力强、产卵多,而老鳝鱼产卵少甚至不产卵,所以有的养殖户喜欢留特大的鳝鱼做种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

3.防害防冻

鳝鱼开始冬眠时,应放干池水,但要保持池土湿润,并盖上塑料网,以防猫、黄鼠狼等动物捕食。严寒冰冻时,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对水源条件好的鳝鱼池宜采用深水越冬法,即在池中保持50~70厘米的水层,水面上再放水草、浮萍等,以保持池底的温度。

秋冬季节泥鳅等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逐渐降低。正是丰收的季节,而水质管理尤其重要,秋冬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定期调节好水质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中残渣剩饵及排泄物的堆积,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极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有清新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池底老水。无新水更换的要施用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从10月初开始,随着水温下降加快,投喂量要逐渐下降,日投喂量分别下降至泥鳅总体重的2%-3%。另秋冬是摄食水草、螺蛳的高峰期,补足水草和螺蛳。进入冬季,适当补充投喂精饲料,使泥鳅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以补充,提高成活率。水温10℃以上时,一般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体重0.5%-1.0%;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泥鳅等水产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猪场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占全球猪肉消费需求的第一位,同时,也由此而成为了全球养殖猪最多的国家。由于一系列的外在因素,比如:城市化的影响、猪饲料的问题、猪疫病等,小的生产户开始慢慢减少,转变为大规模的集体经营养殖。这种大规模的养殖方式存在着以下的特点:猪数量大、封闭式的养殖环境、容易遭受粪料的污染,这样就容易导致猪患有一系列的疾病,引发了新的问题。因此,为预防猪疾病的发生,我们只有通过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使猪更健康。

在我国,我们的主要养猪模式是一站式的,这与更为先进的隔离饲养的养殖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也是我们国家需要积极进步的地方。目前,我省的养猪规模也在需求量的影响下不断的扩建,多种的养殖方式也由此而研发出来。现在我省的养殖状况主要为:积极的培育优良品质的猪,实现繁殖更多的品种,建立更适合商品化的猪。另外,我省也在养猪的形式下由此发展出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比如饲料和有机肥料。而目前我们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猪产生的疫病,往往疫病一发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疫病传染和死亡。所以,我们只有建立更为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防御措施来保证猪的健康。

对全国的各个养猪地区而言,猪的疫病都是一项值得加强重视的问题。我们各地人们都在为防治猪疫病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对于我们兽医站来说,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大致可以通过这些来展现,我们在出现疫病之后通常是采取以下几大的方面来进行防治。

一、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

针对客观的制度建立,养殖猪要在建立卫生防护的组织下进行,必须具备有完善的基础设备作为养殖条件。这就要求在思想上加强认识,首先,我们必须做好自身防疫思想的学习,努力的学习《动物防疫法》,认识到猪场疫病防疫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动物医疗防控中心,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的记录。

二、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

1.作为经常出入猪场的工作人员以及饲养人员而言,在进入猪场之前,必须更换消过毒的工作服,以防止人体携带病菌进入猪场。同时对于外来人员,除非有许可,禁止所有外来人员参观猪场。在进行猪的运输的时候,车辆等不许进入猪场内部,交易的时候也必须远离猪场,防止携带病源。在猪场内部的一系列设备,必须做到定时的检查和消毒。另外,猪场的兽医要遵守职业规则,不出外进行诊治。

2.猪场的卫生情况管理方面,必须做到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经常打扫,及时将猪粪等生活垃圾彻底清理,使猪场保持相对的清洁,同时及时的灭虫灭蚊,避免蚊虫的间接病毒传播。还有,通风对于封闭式的养殖环境而言相当的重要,确保猪场的空气流通。

3.鉴于对猪场的实际情况的客观记录,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猪每天的日常饮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应对任何的突发状况。要详细的记录猪场的疾病发生情况、死亡等数据。

4.猪源尽量采取自己繁殖自己养殖的方式,以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当然,如果猪是从外地购买的,必须具有相关的猪健康的证明。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在确保猪健康的前提下才转入猪场。

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制度

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下的这一点,只有在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病制度下,才能更好地及时进行预防疾病传播。这里主要就是针对消毒和寄生虫驱除这两大方面。

首先,关于消毒这一项,进场时要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之前,要先在更衣室里进行紫外线的照射消毒。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洗手,并用5%浓度的苛性钠消毒液对鞋子进行消毒,在准备好自身的消毒后才可以进入猪场。

其次,是猪生活的场所以及相关用具的消毒。猪场内的各个猪舍要制定一周一次的小型规模打扫,一月一次的大规模打扫。而如果出现母猪的分娩后,必须更为仔细的清扫消毒。走道、猪圈、饲槽都要注重打扫,还有最容易积聚污染物的下水道也是要充分的重视。可以用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融合来进行熏蒸。通常我们在消毒猪场的时候都是采取每半个月一次的频率,采用的依旧是常用的苛性钠溶液喷洒。另外,对于出现了病死猪的情况下,我们的处理为先隔离病源猪群,对于病猪的处理严格地遵守规则,及时的做好紧急处理,切忌在猪场内进行随意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好病猪后,对病猪生活的区域要用烧碱水来消毒。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方式和消毒物品,对于粪便通常用发酵的方法消毒,污水则多用漂白粉来处理,这里的比例根据详细的情况而定。

再次是针对猪场经常出现的寄生虫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对于母猪、公猪以及小猪,我们通常是采取母猪产前3个月实行一次驱虫,而公猪则一年高于两次的驱虫,小猪则在各个阶段进行驱虫。猪场的全部猪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检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有依据的治疗和预防。

最后,这所有的预防和消毒总的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防控,也就是日常性的防控、季节性的防控以及发病时期的防控。

四、总结

除了以上的内容,关于其他的一些综合性的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在建立猪场时,合理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科学的养殖方式、先进的设备和培育方法都在养殖猪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猪场的工作人员要始终遵守职业的准则,做好自身的工作,确保猪的卫生健康,努力的避免疫病的传播和危害,积极的促进养猪这一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泥鳅的秋冬季管理方法



秋冬季池塘养殖泥鳅管理好坏关系到泥鳅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殖效益,必须高度重视。

1、及时投喂,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仍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这一时期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饲料的利用率。水温低于10℃,晴天中午仍有泥鳅上浮觅食时,应坚持少量投喂。

2、搭建温棚,防寒保暖。水温低于10℃时,泥鳅生长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生长,人工防寒保暖可相对延长泥鳅生长期。具体做法是,当水温在15℃左右时,在泥鳅养殖池四周插竹竿,做成拱棚架形,上用透明塑料薄膜搭设人工保暖棚,既可保证正常光照又能有效减缓热量散失,可延长泥鳅生长期一个多月。适合于水面较小的池塘推广应用。

3、采取措施,安全越冬。自然越冬的露天池塘,每年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泥鳅开始停止摄食,逐渐进入越冬休眠期。露天池塘泥鳅的自然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池越冬,泥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泥鳅进入池底泥土中后,在泥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泥鳅窒息死亡。泥土较干时可扒开覆盖物喷水润湿,不可在覆盖物上喷水。二是深水越冬,即在泥鳅进入越冬期前,将池塘水位升高至1米左右,让泥鳅钻入水下泥土中进行冬眠越冬。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及时补水,防止因水位过浅而导致泥鳅冻死。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泥鳅缺氧窒息。


秋冬季节黄鳝的贮运方法



秋天是贮养和贩运黄鳝的最佳季节,掌握合理的贮养技术和运输方法,可赚取丰厚的地区和季节差价,是一项致富的好门路。

1、贮养技巧

先将用于贮养的缸、桶等容器洗净,消毒。60千克容量的容器,在气温低于30℃时,可贮养黄鳝30千克,另加新鲜清水25千。开始每隔半小时换水1次,待泥沙污物基本排净后,每隔4~6小时再换水1次。所换新水的水温、水质应与鳝池水基本一致。井水、泉水、污染水及温差大的水不能用。每隔三四小时用手伸入底部向上搅动1次,将容器底部的鳝鱼尽量翻上来,以防体弱黄鳝长期受压窒息而死。也可以在贮养容器内放入占鳝鱼重量10%的泥鳅,利用它们上下窜动的特性,防止黄鳝互相缠绕致死。需要注意的是,贮运的黄鳝,必须是直接从鳝池中起捕的鲜活鳝,起捕后先将其体表所沾附的污物洗净,伤残者不能贮养运输。更不能到市场上去收购已经过贩运致伤、致残的黄鳝来贮运,否则死亡率很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运输方式

目前,农村比较实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带水运输法。此法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桶或缸等容器即可。上面要盖有孔的盖子,以确保通气并防止黄鳝逃逸。50千克的容器,可装20千克黄鳝和20千克水,天气闷热时,装载量必须减少。途中定时换水,经常上下搅动。如发现黄鳝头下垂,身体浮于水面,口吐白沫,说明水质已恶化,应立即换新水。若运输数量较大,且水陆相通,可直接用船装运,黄鳝和水各占1/2,每隔一定时间,须用脚上下搅动1次。二是湿润运输法。途中运输不超过4小时可采用湿蒲包运输。蒲包应洗净浸湿,每包可装25~30千克,扎好口再装入条筐内,加盖封好,以避免装运途中堆积压伤。条筐上面放些鲜水草或压上一块机制冰,冰融化后流于包装袋上,既可湿润鳝体,又可起到降温作用。


猪炭疽病的临床症状 猪炭疽病的防控措施


猪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临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性症状。病理变化上的特点是呈败血症变化,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煤油样,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猪对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猪炭疽发病少,多为散发,中国一些地方有本病发生的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炭疽病的临床症状猪炭疽病的防控措施。

1、病原特性

炭疽杆菌是一种大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体直且长,长度为3-5μm,宽度为1~1.5μm,生有荚膜,没有鞭毛,无法运动。病畜体内或没有解剖的尸体内存在的活炭疽不会形成芽孢,但只要在空气中暴露,由于接触氧气,加之温度适宜(即12-24℃)就能够形成芽孢。芽孢往往位于菌体中央或者略微偏向一端,且小于菌体,呈圆形或者卵圆形。

炭疽杆菌的繁殖型菌体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在气候炎热夏季,没有解剖的尸体内的病菌经过24~96h发生死亡,而在阳光照射下经过6-15h发生死亡,在干燥的血液中只能够存活1个月左右;在70℃高温处理10-15min会发生死亡,经过煮沸会立即发生死亡,而在20~10℃能够存活3星期,且大多数消毒药都能够能在短时间内将病菌杀死。但当菌体形成芽孢后就会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即使在干燥环境中也能够生存30~50年,在阳光下照射能够存活100h左右,在土壤、毛、皮张以及掩埋病死动物尸体土壤中存在的病菌能够生存长达10年之久。另外,在粪堆中病菌在72-76℃温度时需要经过4天才能够死亡,煮沸也需要至少15min被杀死,在121℃高压灭菌经过10-lomin才能够被杀死。4%碘酊作用2h、3%~5%来苏儿作用10-24h、5%石炭酸作用1~3天也能够杀死芽孢。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呈现败血症,即病猪突然出现发病,快速发生死亡,病程持续时间较短,表现出呼吸严重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流血,皮肤呈煤焦油样,但较少发生。急性型,病猪表现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天然孑L出血,持续痉挛,最终倒地死亡,病程一般可持续1~2天。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往往呈慢性经过,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在颈部、咽喉、胸前等处形成炭疽痈,这是由于咽部以及周围淋巴结、临近组织侵入病菌,经过大量繁殖就会发生炎症。病猪往往会发生咽炎,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黏膜发绀,食欲减退,咽喉部、颈部肿胀明显,呼吸和吞咽困难,颈部甚至无法灵活活动。肠型炭疽,病猪消化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出腹泻、便秘,甚至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症状较轻时能够康复,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3、病理变化

咽型炭疽。感染初期,病猪的颌下淋巴结通常不会发生明显肿胀,只能够在淋巴结切面上存在较多的凹陷的朱红色小出血点,如同蜂窝状。但是淋巴结周围组织发生严重水肿。如果在病猪剖检前进行仔细观察,能够发现从咽喉部到耳下腺发生明显肿胀,甚至蔓延至前胸,皮肤呈紫红色。感染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病猪喉部发生肿胀,且颌下淋巴结发生肿大,一般为正常大小的1~3倍,有时甚至更大。用手术刀切割时有一定硬度,质地较脆且比较粗糙,没有光泽,切面比较湿润,且存在暗红色至暗紫色深浅不同的坏死灶,同时周围组织存在一定数量的淡黄色胶性渗出液。感染较长时间后,淋巴结逐渐从砖红色变成淡红色,有时甚至呈淡灰黄色;坏死病灶逐渐从暗红色变成黑红色或者灰色,接着变得模糊不清;淋巴结周围组织存在的胶性渗出物被逐渐吸收而有所减少,有时甚至导致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发生黏连而不容易分开。切面局部呈砖红色,没有坏死灶。部分切面呈粉黄色,只存在少量的出血点。

肠型炭疽。病猪通常是空肠和十二指肠前段的少数淋巴结发生病变,有时在其他部位的肠系膜淋巴结也会发生病变。一般来说,病理变化基本同咽型一致,即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刀切能够感到弹性,切面呈砖红色,发生出血或者坏死,并存在凹陷的白色或者灰色坏死灶,在肠系膜间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周围发生黄色的胶样浸润,且由于肠壁形成炭疽痈,导致部分肠管变粗大,痈底部呈紫红色,并突出于肠壁,将其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质地干硬、黄色的豆渣样坏死物。

4、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对存在于容易发生该病或者受威胁地区的易感猪,每年都要进行预防接种。但要注意小于1月龄、体温高且体质瘦弱的仔猪,以及产前2月内的妊娠母猪都禁止注射疫苗。需要注意的是,猪群接种前必须进行临诊检查,如有需要还可测量体温。在我国长使用无毒炭疽芽孢苗和第Ⅱ号炭疽芽孢苗来预防该病。猪群每年进行1次接种,就至少能够持续保护1年。使用无毒炭疽芽孢苗时,每只猪适宜皮下注射0.5mL;使用第Ⅱ号炭疽芽孢苗时,每只适宜皮下注射1mL,接种这两种疫苗经过14天左右就能够产生免疫力。

疫情处理。当确诊病猪发生炭疽病,要立即将猪场封锁,然后及时报告,还要告知周围单位划出疫区,及早采取检疫、隔离、紧急接种疫苗、治疗以及消毒等措施。病猪隔离后,要给假定健康猪群紧急接种抗炭疽血清。另外,病猪污染的圈栏、罔舍、地面以及各种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

病原机制
猪炭疽病由炭疽杆菌所致,炭疽杆菌(Bacillusauthracis)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需氧芽胞杆菌属(Aerobicspore-formingbacillus),是长而直的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长3~5微米,宽1~1.5微米,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在病畜体内单个存在或3~5个菌体相连形成短链,菌体连接处平截,如刀切状或微凹,呈竹节状,游离端则钝圆。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一般不形成荚膜。在厌氧条件下,菌体随着尸体腐败而死亡,荚膜仍可存留,称为“菌影”。在活的炭疽病畜体或死亡后未经解剖的尸体内,不形成芽孢,一旦暴露于空气中,接触了游离氧,在一定温度下(12~24℃)就可形成芽孢。芽孢呈卵圆形或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向一端,不大于菌体。
炭疽杆菌为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最适pH为7.2~7.6。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可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中形成由十个至数十个菌体相连的长链。菌落为扁平灰白色,表面粗糙,低倍镜检查时,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不溶血。强毒炭疽杆菌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能生长成菌丝或紫状菌团,上清透明,管内有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轻摇时,沉淀物升起后渐渐下沉,絮状物卷绕成团不易摇碎。明胶穿刺培养2~4天,可沿穿刺线长成白色的倒立松树状,沿穿刺线由表面向下液化呈漏斗状。强毒株液化能力较强。
炭疽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VP试验阳性,不产生吲哚和H2S,能还原硝酸盐。在固体(琼脂平皿)或液体(肉汤)培养基中,按每毫升加人0.05~0.5IU青霉素G进行培养时,菌体发生膨胀、粘连,显微镜检查时,炭疽菌体形成串珠状,这一特点常用于诊断时的细菌鉴定。
炭疽杆菌存在于炭疽污染的尸体、土壤和水中。病畜死亡后各个脏器、血液、淋巴系统、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处均有炭疽杆菌存在。其中以脾脏的含菌量最多,血液的含菌量次之。
炭疽杆菌的繁殖型菌体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夏季未解剖的尸体中经24~96小时死亡。在阳光照射下能生存6~15小时,在干燥的血液里可生存1个月。加热70℃经10~15分钟,或煮沸可立即死亡。在低温低于20~10℃生存3周,未剖开的尸体,炭疽杆菌在骨髓中可存活1周。一般的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本菌。但形成炭疽芽孢后则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30~50年或以上,在直射阳光下可生存100小时。在炭疽污染的土壤、皮张、毛及炭疽尸体掩埋地中能存活数十年。如在粪堆中温度达到72~76℃时则可在4日内死亡。煮沸需15秒以上,在121℃高压灭菌须10~15分钟才能杀死。消毒药为5%石炭酸经1~3天,3%~5%来苏儿经10~24小时,4%碘酊经2小时可杀死芽孢。畜舍、用具、粪便等现场消毒可用20%漂白粉,或3%~5%热氢氧化钠溶液、2%~4%甲醛、0.5%过氧乙酸、0.1%升汞液消毒。炭疽杆菌污染的皮张,浸于2%盐酸、10%的食盐中,在30℃下需48小时,在18~22℃下需72小时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流行病学
家畜、野生动物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情况下,绵羊、牛、驴、马、骡、山羊、鹿最多发病,骆驼、水牛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对炭疽杆菌的抵抗力强,发病较少,犬、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如虎、豹、狼、狐狸等吞食炭疽病死亡尸体而发病,并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主要通过食入或接触污染炭疽杆菌的畜产品而感染。实验动物以豚鼠、小鼠、家兔较敏感。
病畜是主要传染来源。炭疽病畜及死后的畜体、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大量炭疽杆菌,如果处理不当则可散布传染。本病传染的途径有三,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食入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受到感染。圈养时食入未经煮沸的被污染的泔水感染,农村放牧猪拱土被污染土壤感染。其次是通过皮肤感染,主要是由带有炭疽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及创伤而感染。第三,通过呼吸感染,是由于吸入混有炭疽芽孢的灰尘,经过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液而发病。
炭疽芽孢在土壤中生存时间较久,可使污染地区成为疫源地。大雨或江河洪水泛滥时可将土壤中病原菌冲刷出来,污染放牧地或饲料、水源等随水流范围扩大传染。该病有一定季节性,夏季发病较多,秋、冬发病较少。夏季发生较多,与气温高、雨量多、洪水泛滥、吸血昆虫大量活动等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
1.隐性型: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因此,猪发生炭疽大多数是慢性,无临诊症状,多在屠宰后肉品卫生检验时才被发现,这是猪炭疽常见的病型。
2.亚急性型:猪吃入炭疽杆菌或芽孢,侵入咽部及附近淋巴结以及相邻组织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咽炎,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颈部、咽喉部明显肿胀,黏膜发绀,吞咽和呼吸困难,颈部活动不灵活。口、鼻黏膜呈蓝紫色,最后窒息而死。也有的病例可治愈。
3.急性型:少见发生,变化,体温升高到41.5。C以上,精神沉郁,天死亡,或突然死亡。
在国内只少数几次报道,主要是急性败血陛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紫,1~2
4.肠型:主要表现消化功能紊乱,病猪发生便秘及腹泻,甚至粪中带血,重者可死亡,轻者可恢复健康。

病理变化
炭疽病畜尸体内的炭疽杆菌,暴露在空气中则形成芽孢,抵抗力很强不易彻底消灭,为此,在一般情况下,对病畜禁止剖检。在特定情况下必须进行剖检时,应在专门的剖检室进行,或离开生产场地,准备足够的消毒药剂,工作人员应有安全的防护装备。
1.急性败血型:由于猪有抵抗力,此型发病少见,约占猪炭疽的3%左右,主要是牛、羊、驴、马等。猪发生此型时,可见程度不同的变化。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血液。黏膜呈暗紫色,有出血点,皮下、肌肉及浆膜有红色或黄红色胶样浸润,并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血液黏稠,颜色为黑紫色,不易凝固。脾脏肿大,包膜紧张,黑紫色。淋巴结肿大、出血。肺充血、水肿。心、肝、肾也有变性。胃肠有出血性炎症。
2.肠型炭疽:肠型炭疽多见于十二指肠及空肠,淋巴组织为中心,在黏膜充血和出血基础上,形成局灶性病变,初为红色圆形隆起,与周围界限明显,表面覆有纤维素,随后发生坏死,坏死可达黏膜下层,形成固膜性灰褐色痂,周围组织及肠系膜出血。肠系膜淋巴结亦见相似病变。腹腔有红色液体,脾肿大、质软,肾充血或出血。有的可见肺部炎症。
3.咽型炭疽:咽炭疽约占全部猪炭疽的90%左右。病猪咽喉及颈部皮下炎性水肿,切开肿胀部位,可见广泛的组织液渗出,有黄红色胶冻样液体浸润;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或见中央稍凹下的黑色坏死灶。喉头、会咽、软腭、舌根等部位可见肿胀和出血。扁桃体常见出血或坏死。
4.慢性咽炭疽:猪多在宰后检验中发现慢性炭疽。据上海食品公司调查,头颈部检出率占87.2%。其特征变化是咽部发炎,以扁桃腺为中心,扁桃腺肿大、出血和坏死。咽背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和坏死,切面干燥、无光泽,呈黑红或砖红色,有灰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周围组织有大量黄红色胶样浸润。
防治措施
治疗
急性和亚急性病猪,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慢性炭疽病猪治疗受到限制,但都必须在严密隔离和专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1).血清疗法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炭疽的特效生物制剂,病初应用可获良好的效果。大猪一次量为50~lOOmL,小猪为30~80mL。可一半静脉注射,一半皮下注射。必要时可在12h或24h重复注射1次。为避免过敏反应,最好使用同种动物的抗炭疽血清。如用异种动物的血清,应先皮下注射0.5~lmL,观察0.5h后无特殊反应再注射全量。
抗生素和抗炭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2).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以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猪每次肌肉注射40万~80万单位,每日注射2次,连续2~3天。土霉素1~29克,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青霉素与土霉素、四环素同时使用。链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也有疗效。青霉素与磺胺合用,疗效更好。
肠炭疽还需配合口服克辽林(臭药水),每日3次,猪每次为2~5mL。
还需配合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
防制措施
对炭疽常发地区或威胁区的猪只,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中国应用的有以下两种菌苗。
无毒炭疽芽孢苗:猪皮下注射0.5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不明原因死亡的猪只,不准吃肉,不能运到市场上去出售,应经兽医人员检验后做处理。禁止到处乱扔死尸,应在指定的地点深埋。屠宰厂、肉联厂应加强对炭疽的检疫工作,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
发生猪炭疽后,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迅速查明疫情,做出诊断,采取坚决措施,尽快扑灭疫情。①划定疫区、疫点,进行隔离、封锁,并严格执行封锁时的各项措施;在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痊愈后半个月,报请上级批准解除封锁,并进行一次大清扫和消毒。②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用抗炭疽血清注射,或与抗生素同时注射,进行防治。③对污染的圈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污染的饲料、粪便、废弃物烧掉;尸体应焚烧或深埋(菌体因尸体腐败而死亡,但也可能遗留后患,保留病原)。④在屠宰检验中,发现猪炭疽时,立即停止生产流程,全厂或车间进行消毒,按规定对检出病猪的前后一定数量屠宰猪进行无害化处理。⑤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一旦有发病者,及早送医院治疗。

规模养殖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养猪规模逐渐的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发展,猪场的疫情防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猪场的疫情防治和控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猪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会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动物产品。本文主要对猪场疫病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对猪场的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帮助。

一、优化饲养环境

1.保持事宜的猪圈温度

温度是猪健康生长的基本保证,猪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将猪圈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哺乳期的仔猪其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8℃左右,因此,在冬季养猪过程中要做好仔猪的保暖工作,可以使用地暖保温或者小环境升温的方式进行仔猪保温。保育猪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6℃左右,在冬季可以采用锅炉加热的方式对猪圈进行加温,防止因为气温骤变、寒冷刺激而引起仔猪呼吸道疾病。育肥猪圈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左右,在冬季季节应该做好封圈的工作。种猪猪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左右,冬季做好升温工作,夏季做好降温工作,防治夏季温度过高而引起种猪中暑,导致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做好养殖圈舍的清洁工作是防止仔猪发生腹泻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产房和保育舍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产房应该设置相应的产床保育舍,应该建设保育栏。对于产房和保育舍来说,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其清洁卫生,做好这项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仔猪黄白痢疾以及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3.猪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在猪场的大门设置专用的消毒池,猪舍门口放置消毒盆,平均每周消毒一次,每一个月要彻底的消毒。猪场有疫病时期要每天进行消毒,一周之后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次。舍内用高效的低毒的消毒剂进行全面的消毒,舍外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并交替使用各种消毒产品。

4.实行封闭管理

猪场应该实行全面的封闭管理,严谨猪场养殖人员之外的闲杂人员、车辆以及设备进入到养殖区域,人员、车辆必须进入养殖厂时,应该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之后方可以进入。当前,在养殖过程中,很多猪场不进行封闭养殖或者封闭的不彻底,经常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养殖厂,给养殖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

5.提倡生态养猪

优化猪场的环境,生态养猪是未来养猪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大力推动零排放养猪法是即科学又省时省力的一种养殖方式。

二、规范免疫接种

1.制定规范的免疫程序

目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并做好以下几种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以及乙型脑炎的防治,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做好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工作。在免疫过程中,应该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2.科学的使用疫苗

在使用疫苗过程中应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弱毒冻干疫苗在保存过程中应该在零下15℃进行保存,使用时应该现配现用。疫苗稀释之后,应该尽快使用完毕,在环境温度15℃到25℃时应该在两个小时之内使用完毕,温度在25℃以上时,应该一小时使用完毕。在对猪接种病毒活疫苗时,不可在同一个时期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该在隔一周之后才能使用。接种活菌疫苗过程中,可以与抗生素前后一周以后使用。对于即将分娩的母猪接种疫苗之后,出生后的猪仔在两周之内不需要接种疫苗,但是在仔猪出生之后,应该接种伪狂犬疫苗,接种的时间应该在仔猪出生后的一周之后进行,接种次数为两次,间隔时间为一周。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该坚持一猪一针的原则,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

三、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的周期一般维持在一周左右,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周期一般在一周之内,磺胺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好添加等量的小苏打。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禁止长期小量的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在注射抗菌性的药物时,其使用的时间一般为5天,注射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天。

四、及时的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猪场发生疫情之后,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迅速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猪的疫情防护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告疫情。报告疫情的发病时间、地点、数量、发病情况、病死率等内容。应该积极的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需求技术支持;其次,及时检测诊断。对动物疫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化验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病情;再次,紧急接种。在确定疫情的基础上,对未发生疫情的猪进行紧急的疫苗接种,使之能够迅速的产生抗体,防止病情的蔓延;第四,消毒隔离。当猪场发生较大的疫病之后,应该将疫病猪和健康猪及时的进行隔离饲养,以防止疫情快速传播。然后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及时的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杀;最后,及时处理病死尸体。病死猪应该及时的运出养殖场,进行深埋处理或者焚烧。猪场对于病死猪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并妥善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牧卫生检疫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确保人畜的健康。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9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