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蝌蚪在什么季节有

蝌蚪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子,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那它在什么季节有?吃什么食物长大?有毒吗?可以吃吗?据蛙科资料显示,蝌蚪是没有毒的,但蛤蟆是有毒的。

蝌蚪在什么季节有?

一般四月中下旬蛙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

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需要说明的是,蛙类的抱对并不是在进行交配,只是生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把雌雄青蛙分开(即没有抱对的过程),那么即使是在青蛙的繁殖期里,雌蛙也不能排出卵细胞。可见抱对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一般蛙类都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孵化后变成蝌蚪,在水中生活,然后变成幼蛙登陆活动。

蝌蚪吃什么食物长大?

1、刚孵化的蝌蚪体呈棕黄色,体长6~8mm,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体质较弱,活动量小,通过卵黄囊供给营养,不进行开口摄食,3d后,可以投喂外源性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及生长需要。蝌蚪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3~25℃,适宜pH在6~8之间,蝌蚪生长缓慢,自蝌蚪变态成幼蛙约需要60~80d,一般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时期蝌蚪对营养需要有所差异。

2、人工养殖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在家里养蝌蚪,可能吃这些还比较现实哈,刚孵化的蝌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且这时消化器官没有贯通,又有腹部的卵黄囊供给营养,无需摄取外界食物。所以刚孵化的蝌蚪,不宜马上移养到蝌蚪池,可待腹部卵黄囊吸收完毕,消化器官完全沟通,或者观察到已有初便排出,这时才应将蝌蚪移养到蝌蚪池中饲养。

蝌蚪可以吃吗?

蝌蚪能吃,但是在蝌蚪体内水分占了90%,剩下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和核糖核酸之类得生活必需化合物,当你炒蝌蚪或红烧什么的时候,水份全跑出来,剩下的是一层皮,夹带着一些变了性的化学元素,那是没什么口味的,所以一般人也不吃!

精选阅读

牛蛙蝌蚪有多大


牛蛙蝌蚪是牛蛙变态之前的一种形态,近几年来,随着牛蛙养殖市场的火爆,其相应的牛蛙蝌蚪养殖项目也就开始火热起来。对于有些想要从事该项目的人来说,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牛蛙蝌蚪有多大?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

牛蛙蝌蚪有多大?

不排除是牛蛙或美蛙的可能性,牛蛙蝌蚪可以达12-13cm。中国牛蛙﹙俗名黄狗﹚蝌蚪也能达到10cm左右。

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

一般来说,牛蛙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时间大致在7月下旬至10月下旬。但是在人工养殖中,怎样才能让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呢?

一、动物性饲料促进变态发育。由于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多种牛蛙蝌蚪需要的营养元素,多喂食蝌蚪的话可以使蝌蚪变态得更快。

二、蝌蚪平时的培育与管理。用于蝌蚪培育的池子,可用水泥池和土池,也可用网箱。蝌蚪培育池要有进出水设施和拦设,做到排灌自如。刚孵化出来的蝌蚪,适应能力很差,游泳能力很弱,环境因素的轻微变化,都将会造成其死亡,所以应继续留在原来的孵化池中培育。蝌蚪刚开始脱膜,就应着手培肥孵化池的水质,逐渐少量地向池中投放施腐熟的有机肥,使池水稍微变色。脱膜3~4天后,蝌蚪开始摄食。前期蝌蚪的食物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主,也可投喂人工饲料,如糠饼、棉菜饼、豆渣、鱼粉等。

三、应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污染老化。经过20天左右培育后,蝌蚪已长到2~3厘米,应及时将蝌蚪分稀疏养或出售。分稀的密度为:全长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800~1000尾;全长3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密度可减少到250~300尾。若有足够的蝌蚪池面积,密度可尽量放稀。分池时,蝌蚪要带水转运,轻取轻放,防止受伤。分稀后的蝌蚪,以大池培育为佳。要培肥水质,提高水位,水深应保持在80~100厘米左右。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分稀一次,保持每平方米30~50尾。

四、适当施肥,每天投饵。这样培养出来的蝌蚪质好个大,个体重可达50克以上。经50天左右开始变态成幼蛙。蝌蚪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变态幼蛙的个体大小和成活率。大蝌蚪可达50克以上,刚变态成幼蛙体重就有20~30克;而饲养不善的蝌蚪10克左右就开始变态,变态的幼蛙只有4~5克,成活率很低。大规格的蝌蚪变态后的幼蛙,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都很强,易于驯食,故幼蛙的成活率很高,生长速度也很快。所以说,培养大规格蝌蚪,是牛蛙养殖技术的重要一环。

以上几点就是有关牛蛙蝌蚪的一些小知识,牛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水质、温度、饲养量来掌握变态的速度。另外牛蛙蝌蚪是不可能可以用药物来进行加快变态速度的。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


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呢?繁殖性能怎样?由于石蛙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药用保健价值,近些年石蛙备受消费者青睐,有着很好的养殖前景,而石蛙养殖并不容易,掌握石蛙养殖技术知识是必要的,此外还应了解石蛙生活习性及繁殖性能等常识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600~1500m近山溪的岩边。白昼多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晚间蹲在岩石上或石块间,见电光后一般无逃逸现象。福建武夷山庙湾山溪较多,其环境适宜该蛙生长,6月初观察各山溪内的成蛙,均较活跃,同时听到鸣声,此期该蛙数量甚多;7月初在溪内石下见到卵群,9月中旬还可听到雄蛙的呜叫;其鸣声为咕(gu)、咕、咕或嘟(du)、嘟、嘟。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冬眠,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2℃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石蛙繁殖性能怎样?

根据现有资料,估计石蛙的繁殖季节在5~9月。白天蝌蚪隐藏在水内落叶下或石缝间,少数个体偶尔浮游在石块上,受惊扰立即逃往石下隐蔽,晚间多数个体游在溪底石上,以口部张合使身体缓缓前行,此时不惧外界干扰,投以小石,仍不逃避。棘胸蛙1次产卵250~350粒,1个繁殖季节可产卵1000~1500粒;卵在水温16~18℃中需要20天才开始孵化,在26~28℃水中约需7天即可孵化;孵化早的蝌蚪经4~5个月生长期,可于当年完成变态;中、晚期孵出的蝌蚪,则需要越冬于次年的5~6月陆续完成变态;幼蛙登陆后约需要2年的时间达到性成熟。

大家如果想要进行石蛙养殖的话,一定要牢牢掌握石蛙养殖技术知识,同时平时在进行石蛙养殖时,一定要结合石蛙的生活习习性和繁殖性能等常识知识,科学高效饲养石蛙,从而顺利实现石蛙养殖效益。

养殖林蛙蝌蚪期和变态期管理


1.蝌蚪期的饲养管理

蝌蚪期是林蛙个体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般历时40~50天。人工大棚是饲养蝌蚪的一种良好设施。

⑴蝌蚪期的饲养:蝌蚪为杂食性,主要采食对象有水藻类、杂草、野菜、蔬菜、各种动物肉及内脏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培育高质量的幼蛙群,应投饲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具体方法如下:

1~7日龄:主要吃卵胶膜,不用人工饲料。

8~14日龄:吃植物性饲料,以豆浆和煮熟的羊蹄叶、山芝麻等嫩叶为主。每日投喂1次,投量为250克/平方米。

15~29日龄:吃幼嫩的椴、榆树叶,羊蹄叶,蒿草等,结合喂精料(玉米粉:豆饼粉:鱼粉:骨肉粉为1:1:0.5:0.5)或用营养价值相当的鱼饲料。日投1~2次,精料投量为500~1000克/平方米。

30日龄:变态期停食,停用人工饲料。

蝌蚪的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精、粗饲料的比例约为1:2,可将饲料直接投放到饲养池水边或水中的采食板上。

⑵蝌蚪期的管理:

①密度调节。人工饲养蝌蚪的密度在10日龄左右时,每平方米水面放养4000~5000只;至15~20日龄时,将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水面放养2500~3000只;25~30日龄时,每平方米水面应放养1500~2000只。

②同池蝌蚪的日龄一致性原则。人工养殖蝌蚪时,密度高,易造成蝌蚪间相互残食现象,一般为大吃小。蝌蚪开食后对后期的卵团危害极大,它们可以很快地咬破未孵化的卵膜,造成卵大量死亡。因此,必须同期的卵团放在同一孵化池内,以确保同池蝌蚪日龄的一致。

③饲喂。饲喂蝌蚪要定时、定点,同时饲料要保质、保量。料量不足,则蝌蚪相互残杀,一般是大的咬住小的,或者是几只蝌蚪围攻1只蝌蚪,直至将其吃掉。料量过剩,则严重污染水质,引起池水溶氧量降低,易造成蝌蚪大量死亡。

④池水管理。池水管理蝌蚪期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和水温。

蝌蚪期要保证充足的水源,随时排灌。池水面要求平稳,注水要平缓。在蝌蚪生长初期,通过灌水调节水温,在每天下午的14~15时进行。一般白天、晴天要浅灌水,夜间或阴雨天要深灌。在蝌蚪生长后期,当水温达到24℃以上时,要加大灌水量,以降低水温。

另外,要经常检查池中的水位,及时清理沉积物,确保饲养池不断水、不臭水,严防污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池水的pH值应为6.5~7.0。每周要把池水彻底更换1次。

2.变态期的管理

当蝌蚪长至25~29日龄时,即蝌蚪全长为4.3~5厘米,躯体部长1.2~1.5厘米,呈扁圆形,直径0.9~1厘米,尾长3.2~3.5厘米,后腿发育基本完整,长1~1.5厘米,前腿处生出两个小突起,开始向变态期过度。蝌蚪进入变态期的特征是,体侧前肢处出现突起,腹部收缩变瘦,体形变小并停止进食。

蝌蚪发育至变态期时,如果幼蛙饲养圈内设有蓄水池(面积2~4平方米),可将变态期的蝌蚪直接捞取并转运到饲养圈的蓄水池中,令其自然完成变态,直接进圈饲养。

若饲养圈内没有蓄水池,则须等幼蛙变态完毕,及时将其捕捉送到饲养圈内饲养。捕捉时最好用手操网,而不直接用手,以免损伤幼蛙。

在蝌蚪变态期到来之前,要预选用塑料布将变态池围起,并要求围栏严实无缝隙,以防幼蛙逃跑。

蝌蚪变态期要防止某些鸟类的侵害啄食。

小蝌蚪吃什么?


【常见问题】小蝌蚪吃什么?

【专家解答】在自然状态下,蝌蚪属于杂食性动物,其食物成分可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蝌蚪具有发达的消化管,其长度约为自身体长的7-8倍,对植物性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这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蝌蚪捕食能力不强,获得动物性食物的机会较少,只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便形成了与植物性食物消化吸收相适宜的生理功能。蝌蚪的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的嫩芽.落于水中的嫩草.烂叶等。动物性食物包括动物性尸体如死蛙.死鱼.死河蚌.死昆虫等。蝌蚪是不食浮游生物的。 ■很多青苔的石头放在水里面

他就会去【刮】那来吃了

■若是饲料的话,要等到泡烂了才可以吃(不然要稍做研磨);如果饲料太小,蝌蚪摄食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需要先做稍微的观察,才能喂它们选择适当的饲料。

■如果,饲料突然喂完了,或者偶尔想替它们换换口味,可以选用烂青菜〃(是煮烂,不是放到烂的喔!),让蝌蚪容易刮食。

■若觉得每次都要煮青菜很麻烦,可以一次煮多一点,然后柔成大小适中青菜丸子〃冷冻起来,每次取出一颗投入水中,过一会,蝌蚪就可以吃了。以此法配合饲料交互喂食,蝌蚪就可以顺利的长大啰!

■还有,刚孵化的蝌蚪可以喂食碎面包屑、饭粒、煮过的蔬菜等;长出后脚后,就可以喂食小鱼干、碎柴鱼片、虾肉、贝肉等等

【小编点评】这个我经验丰富,随便给点饭粒,饼干粒。即使不给他们吃东西,只要你一直能弄到河水换,大多数也能长成青蛙,水一定要多,水面跟空气的接触面要大,要不然会闷死。开始烂尾时,要有使他们能爬上岸的建筑设计,因为这个时候是腮和肺呼吸转换的时候,要有上岸的机会比较好。你的蝌蚪是不是灰色的?这种是青蛙的蝌蚪。而黑色的是蛤蟆蝌蚪,现在5月份了,蛤蟆的蝌蚪早就长成蛤蟆了。应该是青蛙蝌蚪上市的时候了。不过我记得还有一种界于青蛙和蛤蟆之间的蝌蚪,就是长大后是灰色的那种青蛙(不知道确切的叫什么)真正的青蛙是绿色的,中间有一条黄线。小小编汤姆为探索小蝌蚪喜欢吃的食物的你整理了《小蝌蚪吃什么?》一文。

石蛙和牛蛙有什么不同


石蛙和牛蛙都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项目,是主要的食用蛙类。由于石蛙和牛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常常被弄混。那么,石蛙和牛蛙有什么不同?现将石蛙和牛蛙的区别介绍如下,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牛蛙:牛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蛙科、蛙属水栖动物。

二、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牛蛙:牛蛙别称美国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三、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牛蛙:牛蛙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

四、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牛蛙:牛蛙肉味甘,性温,胆性寒,味苦,经常食用,可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作用。

【小编结语】石蛙和牛蛙在科属、形态和功效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石蛙和牛蛙的区别,大家都了解了吗?

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


【常见问题】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该怎么繁殖?

【专家解答】石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但由于石蛙为国家保护动物,因而人工养殖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又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实现人工繁殖又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那么,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该怎么繁殖?现将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石蛙的营养价值

1.石蛙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

2.石蛙含有足量的天然谷氨酸成分,肉质奇鲜无比,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脂肪偏低,是最为理想的滋阴消热美味山珍。

3.石蛙蝌蚪能乌发驻颜、清毒净疮,蛙卵有明目之功用。

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蛙对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还发现蛙的皮肉中含有能使人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对产后恢复具有奇效。

二、石蛙的繁殖技术

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3.配种和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4.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小编结语】石蛙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但同时石蛙又为国家保护动物,因而掌握其繁殖技术至关重要。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繁殖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蝌蚪吃什么食物长大


蝌蚪可以喂食面包屑及水草,剩余的饭粒也可以喂一些;为了跟进蝌蚪的营养,还可以给蝌蚪喂食蛋黄,注意蛋黄一定要喂熟蛋黄,将蛋黄揉碎之后再放入水里面化开即可;要经常更换水质,喂食肯定会污染水质,要保证水质干净。

1、保证优质的水质

蝌蚪生长的水质要保证其的优质,别让水质腐败,而且水中一定要设立陆地,让蝌蚪在其发育的过程中,能够完善肺部的发育,一定要记住这点。

2、勤换水

勤换水是为了保证能不断补充含有氧气的水,且要及时清除掉死了的小蝌蚪和其他沉积的食物残渣,每隔三四天要换一次新鲜的水,河水最好,切记不要用井水。

3、喂食适可而止

蝌蚪本身体型就小,而且它是靠着自己体内仅存的一点点卵黄维持着生命,所以一旦没养好就很难养活。很多人生怕蝌蚪饿着了,于是就给蝌蚪天天喂食,而且喂一次就想一次性喂饱的那种。导致蝌蚪吃的太多撑死了,所以喂食的时候也要做到适可而止,一次喂一丢丢就可以了。

4、蝌蚪应分级饲养

蝌蚪最好分级饲养,以便于统一的饲养与管理。蝌蚪不同的生长周期所吃的食物也会有微小的差别。从蛋黄等渐渐加入浮游生物,再到动物死尸,后期可以适当的加入活饵饲料

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


石蛙属于青蛙的一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石蛙成为一种新兴的创业项目在农户中开始流行开来。相对于青蛙而言,可能人们对于石蛙有些陌生。那么,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石蛙和青蛙的差别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石蛙和青蛙的差别有哪些?

一、石蛙和青蛙的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青蛙:青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两栖动物。

二、石蛙和青蛙的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青蛙:青蛙别称蛙、蛤蟆、蛙子等,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湿地等地区均有分布,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

三、石蛙和青蛙的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青蛙: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躯干部短而宽,前肢短小,后肢长而发达,背上是绿色,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

四、石蛙和青蛙的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青蛙:青蛙味甘,性凉,均有补虚益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或小儿疳疾、消瘦、食欲不振、水肿、膨胀、虚劳发热等症。

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湿地等地区均有分布。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石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


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蟾蜍也叫蛤蟆,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那么,石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石蛙和蟾蜍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

一、石蛙和蟾蜍的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二、石蛙和蟾蜍的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蟾蜍: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

三、石蛙和蟾蜍的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蟾蜍: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前肢粗短,身体肥胖,后肢短,足比胫长,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腹面为乳白色。

四、石蛙和蟾蜍的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蟾蜍: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以上就是关于石蛙和蟾蜍的区别介绍,石蛙和蟾蜍虽然在外形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科属、别称、形态以及功效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硅我想很多人都吃过吧,石硅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味道也非常的鲜美,因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石硅。随着人们对石硅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养殖石硅的人也越来越多。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3天内靠卵黄维持生命,3天后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1个鸡蛋黄或1一1.5千克豆浆,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饵时,饵料可直接撒于水面。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C,pH值68。水深1015厘米,每天换1次池水。池内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避免太阳光直射池水。坚持早晚巡池,经常清除野蛙、水蛇、野杂鱼和鸟类等敌害,并随时加注新水,保护蝌蚪安全生长。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厘米。

石蛙的生活习生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

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养殖场址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2、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石蛙的养殖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

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要养殖石硅首先就要建造一个像样的石硅场,石硅场的建造在选址和建造方面都是要有讲究的,石硅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的条件都是有所不同的。

为什么会存在巨型蝌蚪


从几千年前,人类主宰地球开始,人类这一物种就企图成为地球上的最强者,其足迹也已经遍布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生物存在。特别是生活在人烟罕至的地方的生物更是知之甚少。2015年3月14日,一名遵义洞穴探险队队员,在遵义城郊一处海拔约780米的洞内溪流中,发现一只体长14厘米的巨型蝌蚪。蝌蚪很常见,但是巨型蝌蚪以前听都没听过,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巨型蝌蚪呢?

为什么会存在巨型蝌蚪?

因为青蛙是变态发育的,山谷中缺少碘元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以阻止了青蛙的发育过程,所以容易发现巨型蝌蚪!

巨型蝌蚪的发现

2015年3月14日,遵义洞穴探险金牛队队员,在遵义城郊一处海拔约780米的洞内溪流中,发现一只体长14厘米的巨型蝌蚪。经从事洞穴生物研究多年的贵州省洞穴协会秘书长钱治查证,这只巨型蝌蚪是红点齿蟾的幼体。

红点齿蟾幼体蝌蚪个头较大,但长达14厘米的幼体实属罕见。红点齿蟾为稀有两栖动物,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1790米的石灰岩洞穴及周边地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物种。红点齿蟾幼体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中,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也叫棒头鱼或透明鱼。如将它置于光亮处饲养,体色渐深,呈紫色发展,内脏不易看清。

世界是无穷大的,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人类不了解的东西存在。这是发现的巨型蝌蚪不过是人类未知领域的冰山一角罢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蝌蚪吃什么东西长大


蝌蚪这个生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毕竟都是听着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故事长大的。而正是受童话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伙都抓过蝌蚪养呢~那么,小蝌蚪都吃些什么呢?要怎样才能养好他呢?

一、蝌蚪吃什么

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的杂食性动物。植物食性主要是藻荇,嫩芽与落叶等。动物食性就是孑孓,动物死尸,蚯蚓等。也可以喂食一些蛋黄啊鱼饲料什么的。但是注意,一定要是熟了的蛋黄。

二、蝌蚪如何饲养

1、保证优质的水质

蝌蚪生长的水质要保证其的优质,别让水质腐败,而且水中一定要设立陆地,让蝌蚪在其发育的过程中,能够完善肺部的发育,一定要记住这点。

2、勤换水

勤换水是为了保证能不断补充含有氧气的水,且要及时清除掉死了的小蝌蚪和其他沉积的食物残渣,每隔三四天要换一次新鲜的水,河水最好,切记不要用井水。

3、喂食适可而止

蝌蚪本身体型就小,而且它是靠着自己体内仅存的一点点卵黄维持着生命,所以一旦没养好就很难养活。很多人生怕蝌蚪饿着了,于是就给蝌蚪天天喂食,而且喂一次就想一次性喂饱的那种。导致蝌蚪吃的太多撑死了,所以喂食的时候也要做到适可而止,一次喂一丢丢就可以了。

4、蝌蚪应分级饲养

蝌蚪最好分级饲养,以便于统一的饲养与管理。蝌蚪不同的生长周期所吃的食物也会有微小的差别。从蛋黄等渐渐加入浮游生物,再到动物死尸,后期可以适当的加入活饵饲料

好啦,这就是小编带来的蝌蚪吃什么的内容。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蛙科蝌蚪在什么季节有》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青蛙养殖从蝌蚪到成蛙率”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73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