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蛙蝌蚪的过冬管理

美蛙蝌蚪在长出前肢之前,其越冬能力较强。因此,在美蛙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自然条件下饲养,要尽量使其以蝌蚪的形态越冬。美蛙蝌蚪的越冬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水位蝌蚪池的水位最好保持在1 m以上,只要有水,蝌蚪便基本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与正常生长期相同,但在水面结冰时要注意经常打开冰块,观察水质变化情况,让水能有充足的溶氧。一般越冬期间蝌蚪池水需1个月左右换1次水,每次为1/4-1/2水量。

2.控制投饵量蝌蚪越冬期很少吃食,甚至停食。适当投喂饵料,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以提高其成活率。饵料配比中,植物性饵料比例要占60%以上,以尽量延缓蝌蚪变态,使其安全越冬。

相关阅读

美蛙蝌蚪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蝌蚪是美蛙的一个特殊生育阶段,其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刚孵化的蝌蚪,因其身体细小、饲养不当,极易照成大量死亡,所以自然生长的蝌蚪成活率很低。我场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使蝌蚪成活率提高到 90%以上的经验,主要措施是:

一、蝌蚪池的建造

美蛙蝌蚪池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无污染的地方,可以用水泥池、土池,也可在商品蛙养殖池设置网箱培育,以土池简便易行,效果好。土池面积可在20-600m2 之间,要求池壁倾斜,坡度比1:2,池底平坦,池深80-100cm,水深50-70cm,安装好进出水管,池的四周建好防逃设施(围网或围墙)。每池在池水下10cm 处搭食台或设食盒2-3 个,池内放少量水葫芦,以便于蝌蚪吸附。

二、蝌蚪放养

(1)清池消毒放养前要清池消毒,清除对蝌蚪有害的蚂蟥、泥鳅、黄鳝、鼠类及有害病原菌。消毒方法:每100㎡用生石灰20kg 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清池 5-7 天后方可将蝌蚪下池。也可干池消毒,3~5 天注入清水。

(2) 培肥水池放养前3 -5 天,每 100㎡施腐熟人类尿 25kg,培水水质。

(3) 掌握放养密度蝌蚪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饲料条件及生产的目的而定。短期生产种苗可适当密放,每平方米 100-200 尾,若一次性放养直至养成商品蛙,应适当稀养,每平方米蝌蚪30-40 尾。

三、蝌蚪饲喂

(1)蝌蚪出膜后3 天,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开始从外界摄食营养。蝌蚪在开始吃食的半个月内,因身体细小而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粒细小的蛋黄浆、豆浆、猪血、鳝鱼血等。投喂方法是:每万尾蝌蚪用一个煮熟的鸡蛋黄调成浆全池泼洒或投入水下食盆内,任蝌蚪自由取食。随着蝌蚪增长,逐渐增加豆浆、猪血、鳝鱼血用量,每日投喂1-2 次。

(2)半月龄以上的蝌蚪,摄食生长进入旺期。主要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人工投喂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豆浆、豆饼、麸皮、次面粉等,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粉、虾粉等,一般动物性饲料占20%。较好的投喂方法是:将饲料混合后,煮熟搓成小颗粒置于食台内或池水阴凉处,让蝌蚪自由取食。投喂量,饲料为蝌蚪体重的10%左右。

(3)30 日龄以上的蝌蚪,其后肢开始伸出,正处在发育变态阶段,蛋白质需要量大,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并辅以植物性饲料。一般动物性饲料占60%,投喂量为体重的10%-15%,一天投喂2-3 次。蝌蚪前肢开始伸出后,即靠吸收尾部营养生活,不需投喂食物。

四、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前期蝌蚪池水要求清、新、活、爽,应每天捞除池内残渣剩饵,池水5-7 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后期蝌蚪池水应保持嫩绿或黄绿色。

(2)保持池水适温。美蛙最适宜生产温度为18-28℃,在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搭设遮荫棚,加深池水,投入水生植物等,使池水温度控制在35℃以下。早春时节,晴天应降低水深(保持 20-25㎝),以利升温。

(3)做到四定投饵。定时:做到每天投饵时间基本一致,如上午9 时,下午 4 时各一次;定点,将食物投放在固定场所;定质,按蝌蚪不同发育阶段所需营养投喂,以满足营养需要;定量,一般按蝌蚪体重的10%-15%投喂,随着蝌蚪的生长增重及时调整投喂量。

(4)加强蝌蚪变态期管理。美蛙的蝌蚪发育期为60-70 天,变成幼蛙后,最大变化是由水生过渡到水陆两栖,由鳃呼吸变为肺呼吸和皮肤呼吸。管理上要适时提供陆栖条件,在陆地搭设荫棚,提供幼蛙适宜的生态环境。

(5)蝌蚪越冬。早期产卵孵化的美蛙蝌蚪,当年全部可以变态为美蛙。晚期产卵孵化的美蛙蝌蚪,因当年不能变态为美蛙,则以蝌蚪的形式越冬。蝌蚪饲养至 2g 左右,可密集养殖,少投饵料以控制其生长,使其在翌年4 月变成小蛙,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饵料,更主要的是蝌蚪耐低温的能力远远高于幼蛙,在冰层下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冬季还会生长。春季变态出来的幼蛙比秋季个体大一倍以上。可避免秋末变态出幼蛙。冬季来临饵料供应困难,幼蛙不摄食,越冬后瘦弱,死亡率高。蝌蚪越冬池灌水100cm 以上,将水培肥,适当投些饵料,美蛙蝌蚪就能安全越冬,一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美蛙蝌蚪饲养管理的五要素


1.放养密度蝌蚪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其个体大小、强弱、供饵情况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综合安排。放养密度过大,投饵量相应增加,对水质的污染也就越快,造成水中溶氧大量减少,严重时蝌蚪因缺氧而慢慢死亡;还可造成大蝌蚪吃食小蝌蚪的不良现象。通常蝌蚪放养密度为:刚孵化10 d的蝌蚪以每平方米500 -1000尾为宜,30 d以后为每平方米300-500尾,在长出后肢到变态前以100-300尾为宜。

2.水温蝌蚪的生长温度为5-35 ℃,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超过35℃时,其活动量减少,摄食量也减少,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在养殖池上方要搭凉棚或不断注人井水,以降低水温。但温差不宜超过2℃水温低于10℃时,其活动能力降低,吃食量减少;5 ℃以下时便几乎停止活动和摄食。

3.水质蝌蚪对水质的要求相对成蛙要严格酸碱度要控制在声值为6-7.5,含盐量不能超过0.2%,溶氧量不能低于 3.5 mi/L。如水的酸碱度不适中,则可用石灰水、碳酸或醋酸等化学药物来中和;如发现蝌蚪浮头现象较严重.则需要换水或让水循环流动,或用鱼浮灵粉按每667m1000g左右有施放,或用氧化钙每平方米100 - 120 g每月适量施用,也可用活性沸石、高锰酸钾、过二硫酸铵等来增加水中溶氧量.

水质的肥与瘦,可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与变态。水质过肥,则容易污染,变质较快,既消耗水中溶氧,又由于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气体,使蝌蚪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一般水质清水层为30 cm左右,则表明水质肥度适中,生物饵料丰富。如果发现水体变质恶化,则要及时换水,换水量通常为1/4-1/2,不宜过多,防止温差过大。

4.饵料投喂 美蛙蝌蚪的饵料要保证新鲜、优质、多样化。除天然饵料外,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要根据蝌蚪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要来选择不同营养成分的饵料。

5.变态期的管理 美蛙蝌蚪从长出后肢芽到前肢伸出并吸收完尾部,这段时期称为变态。这段时期,生长较快,食性杂,且食量较大,可摄取多种浮游动植物饵料及人工投喂的各种动植物性饵料,因此要保证饵料的充足供应。在尾部吸收,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初步适应陆地生活这段时期蝌蚪不吃不动,不用投喂饵料,但要放些水草或木板之类漂浮物,使其能停在上面,露出水面呼吸空气和休息。另外,要尽可能地防止惊动,以便其能安全变态成幼蛙。

蝌蚪的变态受温度、饵料营养以及放养密度等因素影响。一般在前半年产卵孵化的蝌蚪,应尽可能加强喂养,提高温度,多投喂动物性蛋白饵料,使其早日变态成幼蛙,顺利越冬。如果在后半年产卵孵化的蝌蚪则要多投喂植物性饵料,使其只长个体,延缓变态。因蝌蚪的耐寒能力比幼蛙强(只要有水,不结冰即能存活),因此应尽可能让蝌蚪越冬,使其在来年变态成幼蛙。

美蛙在蝌蚪阶段的饲养管理


蝌蚪是美蛙的一个特殊发育阶段。它的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因此,蝌蚪的饲养方法与鱼种的培育方法相似。提高美蛙蝌蚪成活率是饲养商品蛙的基础,下面介绍美蛙在蝌蚪阶段的饲养管理上应抓一些什么?

美蛙蝌蚪池以土池最简便易行,面积在20~600m ,池深80~100cm,水深 5070cm,四周建好防逃设施(网围或围墙);每池在水面下10cm处搭食台或食盆2~3个:池内放养少量水葫芦,便于蝌蚪吸附。

蝌蚪放养前,要做好清池消毒。每 100m2用生石灰20kg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放养前35天,每100 m2施腐熟的人粪尿25kg,培肥水质。放养密度。凡短期生产种苗,可适当密放,100~200尾/ m2;若一次性放养直至商品蛙养成,应适当稀养。每亩约2万尾。

蝌蚪出膜后3天,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开始从外界摄取营养。蝌蚪在开始吃食的15天内,以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吃颗粒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猪、鳝鱼血。每万尾蝌蚪可以用一个煮熟的鸡蛋黄调成浆水全池泼洒或投入水底食盆内,每天投喂12次。到15日龄以上,此期蝌蚪主要摄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人工投喂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豆浆、豆饼、麸皮、次面粉等,并配以少量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粉、虾粉和猪下水等。动物性饲料占20%。将饲料混合后.煮熟搓成团,置于食台内或池水阴凉处。投喂量,湿料为蝌蚪体重的10%左右。蝌蚪到30日龄后,其后肢开始长出,蛋白质需要量大,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占饲料量60%。投喂量为体重的 10%,每天投喂23次。当蝌蚪前肢长出后.靠吸收尾部营养生活,这时不再需要投喂食料。

蝌蚪是用鳃呼吸,水质好坏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前期蝌蚪池水要求清、新、活、爽。池内的残渣余饵每天要及时捞除.池水5~7天换注1次,每次换水1/3。后期蝌蚪池水应保持嫩绿色或黄绿色。如果因枝角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色清淡呈灰色时,可在池中配养少量鳙鱼种或用0.5mg/L晶体敌百虫液全池泼洒。

美蛙最适宜生长温度l828℃ .当水温超过35℃时,将造成蝌蚪死亡;而水温低于68度时,蝌蚪停止生长。因此,在夏天高温季节.一定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搭设荫棚、加深池水,投放水生植物等,使池水温度控制在35~C以下。而早春时节.晴天应降低水深(保持20~ 25cm)。以利升温,寒冷天气应加深水层 (控制在80 -100cm),以利保温。

美蛙的蝌蚪生育期6070天,当变成幼蛙后.最大变化是由水生过渡到水陆两栖。在管理上要适时提供陆栖条件,在陆地要搭设荫棚.提供适宜幼蛙生活的环境。

放养美蛙蝌蚪前的准备工作


美蛙蝌蚪在孵化池内孵化出膜后饲养15~20 d,要转人蝌蚪池中饲养。在转入蝌蚪池饲养之前,蝌蚪池经消毒清池之后,要注满新水,放置1-2d即可投放蝌蚪。如果要降低蝌蚪饲养成本应以天然饵料为主、先在池中施基肥培育成肥水,使蝌蚪放人池中后便可得到丰富适口的饵料、具体培植肥水方法为:蝌蚪池水质培肥要在放养前1周左右,注人新水40 cm左右,在池底投放有机肥料,按每平方米投放500g人畜粪便或无毒叶草类、秸秆等青绿肥,要均匀铺平。为加速池水变肥,每平方米还可加 5g左右过磷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或尿素等化肥。经加水施肥后,提高水温,池中浮游生物便能迅速繁殖起来并很快达到高峰。其繁殖生长个体大小正好与蝌蚪生长与食性转变规律基本一致。另外,还可直接在池中放养水草如水葫芦等,蝌蚪在吃食其根茎部的同时,再加喂一些人工合成饵料也能使蝌蚪长得膘肥。

美蛙成蛙的越冬管理


美蛙成蛙越冬比蝌蚪较容易管理,只要外界气温低于5℃ 时,成蛙便开始人穴或钻人泥土中冬眠。关键问题是要加深水位 (1 m左右),保证水质。但需要指出的是刚变态的幼蛙,越冬抗寒抗病能力差,而且在气温降低前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贮存,所以,越冬时容易造成伤亡。因此,在气温降低之前的1个月左右,要加强喂养,多投喂些动物性蛋白饵料,使其体内积蓄足够热量,以便安全渡过寒冬.

美蛙具有冬眠习性,这是适应大自然环境条件的一种反应。当外界气温低于5 ℃时美蛙便开始进人冬眠状态。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温低于5℃的时期较短,长江以北地区则较长。因此,要使美蛙能安全越冬,就要认真做好美蛙的越冬管理工作,创造适宜的越冬条件。

越冬时,可在养殖池边选择避风向阳、离水面10-20cm 的地方,人工挖一些洞穴,里面铺上软质杂草,要保持湿润,上 面再盖上一些稻草、秸秆之类的植物,以挡风保温。也可在养殖 池底铺一层20-40 cm厚的沙土或淤泥,便于美蛙钻入底部冬 眠。在池上面用木棍搭成支架。蒙盖一些杂草、玉米秆或麦秸秆 等。既能抵御寒风的侵袭,又能防止外来敌害。

美蛙幼蛙的饲养管理


蝌蚪经变态到长成幼蛙,由完全的水中生活到水陆两栖,其活动习性和食性也相应发生较大转变,随着其对陆地环境的适应,陆栖时间也随之增多,在水中的时间相应减少,水质对美蛙的影响同时相应减弱,因此应为美蛙提供一个适宜的水陆环境条件,并加强科学管理与饲养。

1.放养密度幼蛙放养之前,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脱碱处理,然后根据个体大小分蛙饲养,使幼蛙体生长大小均匀,防止大吃小的现象发生。分蛙方法,可根据蛙用肺呼吸,在水中久留必定上窜的特点制作成分蛙器。分蛙器由木框和水箱组成,其大小可依分蛙数量而定。其做法是:用2 cm厚、10 cm宽的木板,钉成长宽与水箱内宽内长相一致的框架。一般做4-7个木框,每个框底钉上橡胶片或稍厚塑料布,每个木框钻有规格不同的圆洞。水箱用铁皮或木板制成,高80-100 cm,且不漏水,箱底部装一直径5-10 cm的排水管,管口用网罩住。使用时,将蛙放人箱底,加水10 cm左右,大孔分蛙框在下;小孔框在上,逐层叠放,装好后迅速将水箱注满水,使蛙因缺氧而逐个上窜,经5-10min完毕后,迅速排水逐层取蛙。分蛙时注意不要 时间过长将蛙淹死。水温在3000时其水淹时间不得超过10min 幼蛙的放养密度可适当控制,一般为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 100-150只;体长10 cm左右的每平方米50- 100只;15cm以 上的30-50只。

2.温度幼蛙的活动量和摄食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温度降低而减小。幼蛙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0-28℃。温度不 能过高或过低。长时期在高温下生活,幼蛙会逐渐停食,甚至死亡。因此,盛夏期间,在幼蛙池的周围要种上花草或蔬菜等植 物,也可在上方搭遮荫棚,防止水温过高水}Ll过低,特别是到 5 ℃以下时,蛙便进人冬眠状态,其管理详见美蛙的越冬管理。

3.水质严格地说,幼蛙对水质的要求基本与蝌蚪相同。 但因其主要是用肺呼吸,其食量较大,投饵最及排泄物也较多, 对水质污染加剧,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影啊幼娃的正常生长。所以,要勤清理池底,保持水质的清洁(可定期消毒)。池水深度可根据温度高低来调控,通常为40-60 cm.

4.湿度和光照幼蛙为水陆两栖动物,因其呼吸功能1/3是 由皮肤来完成的,皮肤只有保持湿润才能正常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要保持陆地环境有较高的湿度。适量的光照可使蛙通过视觉器官神经系统的控制,而影响到其脑下垂体,从而促进性腺发育。但是,美蛙也有一定的畏光性,要避免强光直射.

防止美蛙冬眠的饲养管理


为了使美蛙养殖能尽快见到效益,就要打破其冬眠习性,使其正常生长。从而缩短其养殖周期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保温措施提高水温是美蛙停止冬眠的关键环节。只要 将水温控制在18度以上。蝌蚪即能正常活动摄食生长。美蛙成体在15度以上其摄食活动较多,也能正常生长一由此,可采取 人工控温和相应保温设备。人工控温主要是利用温泉水、无毒工 业废热水以及煤炉、电炉、锅炉和其它释放煤气少的热源加温, 使美蛙能正常生长,如较少数量可在室内加温饲养;如大批量则 需要在室外养殖池上搭建温棚。

2.饵料投喂冬季美蛙天然饵料较少,因此要保证美蛙能 正常生长发育,就需要人工商品饵料的生产,或人工养殖蚯蚓或 黄粉虫加以配合,加强食性驯化以便逐渐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其饲养与投喂与正常时相同。

3.加强卫生防疫在温室或温棚中饲养美蛙,因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不通畅,且美蛙养殖密度较大,容易引起病菌繁殖和传染,使美蛙患病。所以要加强消毒管理,搞好卫生防疫缪、作,如有病情出现,则应尽快隔离治疗和处理。

棘胸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棘胸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蛙产卵后,其卵经过人工孵 化,一般8-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全长10 毫米左右,呈鼓褪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 不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 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摄食能力 有所差异。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相应 的饲养管理措施。

1生长初期(1-10天)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细小,不会游水,依靠吸盘附着在水草和池壁休息,也不会摄食,靠身体内的卵黄囊供给营养。3天以后,卵黄消失,蝌蚪活动量明显增加,鳃盖完全形成,开始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但此时身体仍嫩弱,不宜过多搬动,应继续留在孵化池内喂养,这一阶段可玻嫉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每天定时投喂,同时适当捞取一些天然水体中细小的浮游生物作补充性开口饵料.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扩展饵料范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为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 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外有明显的黑色+V;字形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中应避免太阳直射。

3.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还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如藻类植物、浮萍等。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6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肢。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生长时间将会更长.

4.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 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一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 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 约1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 此时棘胸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人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 喂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活饵料。在管理上做 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宜3厘米左右的水深)、水 陆各半、光线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 天左右,进人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5.分级饲养 蝌蚪整个生长期间,要按照个体大小不同分 级、分池饲养,合理调整放养密度,以保证蝌蚪正常生长发育, 防止蝌蚪相互残食。通常转池后小蝌蚪到变态成幼蛙需进行2-3次分养,第一次约在30日龄,第二次在50-60日龄,每次分养操作用浓度1%-2%的盐水浸10-20分钟。

6.土池培育蝌蚪的饲养管理要点a.培养和调节土池水质。通过合理注水、施肥等措施,使池水既有丰富的适口天然食物,又保证充足的溶解氧。每天适量投饵,及时清除水中残饵;根据水质状况,适时适量换水、施肥。保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在40一60厘米左右,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无污染。b.保持池塘适宜水温。在炎热的夏天,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池塘上方搭盖凉棚,防止阳光直射,或不断加注新水或冷泉水,以保持池水温度在30度以下。蝌蚪不怕冷,其致死水温为0--1℃,只要池塘中有水,蝌蚪一般都能安全越冬。c.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根据蝌蚪摄食活动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饲料和做好防病工作。同时要勤检查,防止敌害生物侵入。危害蝌蚪的生;物主要有蚂蝗、肉食性鱼类和其他蛙类、蛇、鼠、水蜈蚣等,一经发现,要注意随时清除.

棘胸蛙蝌蚪的越冬管理


1.控制蝌蚪变态对于早孵蝌蚪,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其早日变态,以便赶在寒潮来临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膘肥身体,增加抗寒能力;对于晚孵蝌蚪,应控制其发育变态,使之以蝌蚪形态进人越冬期。

2.并池越冬当水温降至15t左右,及时拉网起捕蝌蚪,选择保水池塘,按蝌蚪个体大小分级放养,保证同池蝌蚪规格相近。越冬期,放养密度增大一倍。临近冬眠前,多投喂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饲料,增强蝌蚪体质,以能顺利越冬。

3.加强管理寒冬期,加深池水,防止水层结冰,池塘水位提高至0.8--1米。同时,根据水质状况,选择晴天适量施肥和注水,保持池水具有一定肥度和水色。当晴天水温达到16度 以上,适当投饲,补充蝌蚪体能消耗。

4.温棚越冬变态前的蝌蚪,耐寒力较强,一般只要池塘水体不结冰,蝌蚪即能在水中自然越冬。但处于变态阶段,四肢开始伸出的蝌蚪,对寒冷抵抗力差,尤其不适应水温骤变。因此应特别加强护理,需要搭草棚保暖或移人塑料大棚内饲养,使其顺利度过低温期。

棘胸蛙蝌蚪变态期的管理


蝌蚪由水生至陆生的变态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但此时身体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即造成死亡。因此应加强管理,做好以下儿项工作。

1.预防疾病发生 蝌蚪在前、后肢长出阶段,尤其喜聚集于浅水区域陆地上,此时体内各器官均有变化,身体变得虚弱,易受病菌侵人,造成大批死亡。故此阶段要特别做好水质管理工作,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喂酵母片或穿心莲粉,预防病菌发生。

2.创造登陆条件蝌蚪在变态过程中,鳃逐渐退化,当蝌蚪前肢即将长出,并见蝌蚪时而从水底上浮出水面,时而又迅速下沉等现象时,正是蝌蚪由鳃呼吸转为肺呼吸的征兆。此时,蝌蚪已不能长时间潜伏水中,应及时设置登陆条件,如在池埂建一定缓坡,池中投放水草、木板、泡沫塑料等漂浮物,供变态幼蛙登陆栖息,呼吸空气。此时如幼蛙找不到着陆物体,常会因窒息死于水中。

3.及时转池饲养当蝌蚪尾部完全消失,变态基本完成,晚上可用湿纱布捕捉,及时转人幼蛙池饲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8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