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蜈蚣在冬季如何采用加温饲养方法

自然条件下,蜈蚣的冬眠期很长。蜈蚣处于长期低温情况下有可能冻死。如冬季进行加温饲养,给蜈蚣创造适宜的环境,不但可以打破休眠状态,而且蜈蚣能继续生长繁殖,缩短饲养周期,仔蜈蚣从出生发育至成蜈蚣,可缩短一年到一年半时间。由原来需23年性成熟,能提前一年到一年半性成熟,还能提高幼蜈蚣的成活率。因此,如有条件,可在冬季采取加温饲养。

1.加温时间

蜈蚣在气温降到10C以下时进人冬眠,因此在lo月下旬到11月上旬当地气温降低到loC以下时,就可将室内外养殖的蜈蚣移入越冬温室内饲养。

2.加温方法

在蜈蚣尚未冬眠前,准备好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越冬饲养室,其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一般家庭越冬加温室以510平方米为宜,若过大,要保持一定温度比较困难。室内的饲养池可参照一般蜈蚣养殖池的设计建造,但要做好防逃设施。加温设备可用煤炉、蒸汽炉、木屑炉、电热管、绝缘电热丝自动恒温控制器加温,也可利用碾米、榨油、发电等工厂和浴室的余热。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稻壳、柴草、热水等加温。

使用煤炉加温,可在煤中掺人一定量的石灰,以发生中和作用,避免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致蜈蚣中毒。在饲养时,按大小规格必须分池越冬,以免因混养造成大蜈蚣抢食和残食小蜈蚣等现象。

3.饲养管理

冬季采取加温饲养蜈蚣,其管理方法基本上与非加温饲养期间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相似。主要是做好温湿度的调节、饲喂和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工作。

(1)温、湿度://致富经www.ncZfj.com//

冬季加温饲养蜈蚣,应特别注意温、湿度的调整,保证饲养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饲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30r,空气相对湿度为65%一?5%,池土湿度为20%左右。在加温期间,随时注意饲养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蜈蚣躁动不安,纷纷出穴或活动反常,表明温度和湿度不当。如蜈蚣尾略带枯黄色,可能是温度过高和干燥;如蜈蚣全身明亮、体色加深时,可能是高温、高湿所致。

(2)饲料:

越冬饲养蜈蚣所需的饲料主要来源于越冬前已制备好的肉粉、昆虫粉、蚕蛹粉、蛋黄粉等各类饲料,以及投喂人工饲养的米蛾、麦蛾、家蟋蟀、家蝇等昆虫类小动物和捕获的鸟类等活鲜饲料。投喂量应根据饲养的多少和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23天投喂一次即可。在投喂时要以满足需要,宁余勿欠为原则,保证出窝觅食的蜈蚣均可获得饲料。

(3)搞好卫生:

饲养环境不干净,易引起各种微生物或螨类等有害病菌的侵染。因此在冬养中同样要搞好卫生,并做好各种设备的消毒工作。饲养室内尽可能减少人员进出,室内不能吸烟。蜈蚣的排泄物、生病的虫体和死虫以及尚未食尽或变质霉烂的残食应及时清除,隔一段时间要更换干净容器。

相关推荐

蜈蚣的和冬季加温饲养方法


蜈蚣是低等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到了气温比较低的冬季,蜈蚣蛰伏在地下不吃不喝,体内物质代谢水平相当低,这是对它自身的一种保护。

蜈蚣的冬眠在中原地区,从寒露开始,身体物质代谢开始降低,活动减少,停止生长。到霜降时,开始冬眠。到翌年清明以后,方能恢复正常的生理代谢,食量增加,开始活动。

1.蜈蚣冬眠前的活动规律

在野生条件下,蜈蚣冬眠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冬眠以前,从生理上到行为上都是在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利越冬,增加起蛰后的抵抗力。

首先,冬眠前蜈蚣身体要做好充分的营养贮备,以供冬眠期的代谢消耗。尽管冬眠期间蜈蚣的代谢水平很低,但毕竟没有停止,仍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半年时间必定要消耗占体重一定比例的物质。

如果冬眠前体内物质贮存不足,冬眠时把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完了,第2年春季出蛰时体质很弱,抵御不了天气的变化刺激,就会死亡。所以,蜈蚣在进入冬眠以前吃食量增加,食物以脂肪、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饲养生产中,在冬眠前1个月,就应该供给蜈蚣充足的饲料量,并且饲料的营养价值要高,使蜈蚣很快肥胖起来,体重迅速增加,以备冬眠期体质消耗。

其次,蜈蚣冬眠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讲,冬眠场所温度最好在1~3℃,环境湿度在30%,饲养土的湿度在11%~15%为好。温度低于0℃时,可能会把蜈蚣冻死,温度超过10℃,蜈蚣生理代谢加速,体内贮存的物质很快就消耗完,又会造成死亡现象。

越冬环境中湿度过大,会降低蜈蚣冬眠时的耐寒性,湿度过小,蜈蚣体内水分散失较快,也会影响冬眠时的成活率。

根据以上情况,蜈蚣在野生情况下冬眠前要寻找最适的地方冬眠。中原地区要寻找地下10厘米以下的地方冬眠,在东北要寻找地下70~80厘米深处的地方冬眠。

2.冬眠期特征

冬眠完全是由季节变化、天气寒冷引起的蜈蚣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每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蜈蚣生理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处在全年的最低水平,到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冬眠环境温度达到10℃以上时,再恢复正常生理代谢,这段时间称为冬眠期。

冬眠期的长短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长有短。一般江南地区蜈蚣的冬眠期短,而北方地区蜈蚣的冬眠期长。

冬眠期问蜈蚣的外部行为完全停止,不吃不喝也不动,静静地消耗着冬眠前贮存在体内的营养物质,内部必要的代谢活动在最低水平上维持着。这种沉睡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深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最迟钝,也最容易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蜈蚣没有逃逸能力,防疫能力也很差,是最脆弱的时期。

冬眠前,蜈蚣体内营养物质贮备不足是很危险的,即使代谢水平很微弱,也不能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退一步说,即使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由于体内物质消耗完了,还没来得及恢复,遇上恶劣环境,也会大批死亡。

在自然状态下,蜈蚣的冬眠习性,是因适应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人为条件下,可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加快其生长发育节奏。

3.冬季加温饲养

蜈蚣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热带地区蜈蚣是无冬眠的,在北方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室温度保持在15℃以上,加上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蜈蚣也不会进入冬眠状态。因此,蜈蚣也可以进行冬季加温饲养。

加温饲养的房舍一定要保温性能好,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同时要有通气换气的条件。室内空气不新鲜时,可以在不大幅度降低室温的前提下进行换气。

饲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室内加温饲养可以用缸养、池养、架养等各种形式,饲养密度以容器面积计算,一般为600~1000条平方米。根据这一密度规划饲养规模。

加温饲养室温度经常保持在15~25℃,生长发育的最好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15%~20%,饲养土的湿度应保持在10%~15%。

要准备好饲料,特别是动物性饲料。

蜈蚣室内加温饲养技术已普遍使用,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开展加温饲养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总结出高效饲养的技术来。

土元加温快速饲养方法


土元在自然温度下,每年的11月下旬到第2年的4月上旬,因气温低于10℃而进入休眠状态。同时,每年9月以后产的卵到第2年的7月才能孵化出来,完成一个世代要2~3年时间。其中虫体休眠期就占去1/3。研究证明,土元的休眠是由于冬季到来温度降低、食物缺乏而被迫的。如果保持适宜的温度、给予充足的饲料,土元可以不休眠而继续生长发育,可以使生长周期由33个月缩短到11个月左右,达到加速生长繁殖的目的。

1)卵鞘的加温孵化

土元卵鞘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对湿度保持在75%的前提下,温度控制在30℃,卵经过35~45天可以孵化出若虫,如果温度在27~28℃,孵化时间则需要40~60天。在冬季、春季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也能使卵孵化出幼虫。

人工供温有两种,一种是电热供温,另一种是火热供温,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主要应考虑降低成本。孵化时卵鞘与容器壁之间要垫饲养土隔离,以免容器壁与卵鞘直接接触时卵鞘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孵化率。每个孵化容器内放卵鞘不能过多,蹦1千克至1.5千克为宜。

温度对土元胚胎发育的快慢起决定作用(www.ncZfJ.com/),在孵化时温度必须缓慢上升到所需温度,然后控制在30℃左右。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否则不但出卵时间不整齐,而且影响孵化率。孵化时湿度也起重要作用,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容器垫土湿度应在20%~22%;还要注意翻动卵鞘,使之受热均匀。

加温人工孵化在冬、春两季均可以进行,以每年2月上旬开始最适宜。2月上旬开始孵化,3月底可全部孵出,对孵出的若虫要加温饲养1个月左右。到5月气温已能达到若虫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了,且这时若虫小,饲养密度大,可节省燃料少加热。如果11月就加温孵化,若虫加温饲养时就要3个月,不够经济。

2)虫体的加温饲养

在冬、春两季当自然温度满足不了土元生长发育的要求时,可以人工加温饲养。时间从11月室温低于10℃时开始,到第2年5月结束。由于采取了加温饲养的措施,当年5月产的卵,到第2年4月就发育成能够产卵的成虫,1个世代周期缩短到11个月。

生产实践证明,加温饲养时,生长发育起来的雌虫寿命缩短,体质弱,容易生病,产卵量也受到影响,卵的孵化率也偏低,所繁殖用的虫以自然温度下饲养为好。而药用雌虫可以用加温法使其快速生长。作饲料虫用时应视蜈蚣的饲养方式而定,如蜈蚣冬季加温饲养,那么土元也要同时加温饲养,保证蜈蚣冬季的饲料虫供应。

加温饲养的饲养室要密闭、保温。在加温方式上可以用火炕、火炉两种。加温饲养与自然温度下饲养管理方法柑同。分层饲养时,要注意上下层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将饲养用的容器过一段时间上下调动1次,上下层的发育就比较一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9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