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雏鸡保育技术要点

1. 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

进雏前1周,应对保温、供水等设备进行调试,检查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将育雏舍彻底打扫干净,对屋顶、墙体、地板进行检修,地面可用2%~3%火碱水或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使用过的育雏舍还要用10%的石灰乳粉刷舍内墙壁,尽量减免病原微生物的残留。将饲槽、饮水器、育雏笼等洗刷干净,用3%来苏尔水等消毒剂消毒后摆放整齐。将禽舍门窗、通风口密封好,并根据禽舍大小,每立方米采用福尔马林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消毒24小时。冬季天气比较寒冷,故雏鸡入舍前还应提前开启保温设施,将舍温预热至18~24℃。2. 做好给水喂料工作刚出壳的雏鸡,随着绒毛的干燥,其身体处于轻微的脱水状态。由于需要雌雄鉴别、接种疫苗以及转运至育雏舍,若能量长时间得不到补充,容易造成死亡。故出壳后的雏鸡需在24小时内转入育雏舍,并尽早做好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工作。新生雏鸡体内有未吸收完全的卵黄组织,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雏鸡食欲并不旺盛,故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开饮、后开食的做法。初次饮水,为防止发生冷应激,可先将水预热至舍内温度。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连饮3天,可减少雏鸡对环境的应激、增强雏鸡体质。饮水中加入0.01%高锰酸钾,可促使雏鸡体内胎粪的排出,也有利于胃肠道的消毒。最初1周内均应喂给温开水,此后随着雏鸡换羽情况,逐步过渡至正常水温。此外,雏鸡一旦开始饮水,不能再间断供水,以防长时间断水引起雏鸡暴饮,造成采食量下降,妨碍正常生长。饮水器应在每次换水前清洗,每天进行1次消毒。雏鸡的开食时间也要把握好。过早开食,雏鸡无食欲;过晚开食,雏鸡自身消耗过大,影响生长和成活。雏鸡在初次饮水后,当有一半雏鸡表现出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饲喂。开食常用玉米、小米等简单易消化的碎粒饲料,目前的生产实践中,大部分养鸡场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开食,可以更加全面地满足雏鸡生长需求。由于雏鸡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为防止小鸡过量采食以及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初几周要做到少喂多添,可间隔4~5小时喂料1次,昼夜喂料,以后随着鸡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此外,还应特别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发生缺乏症。适量饲喂青菜、谷粒,对雏鸡的成活率和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10日龄后可在饲料中适量喂给干净的细砂。3. 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冬季气温较低,温度的控制是冬季育雏的关键因素。刚出生的雏鸡全身覆盖着短小而稀疏的绒羽,其保温性能较差,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故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既怕冷又怕热。育雏室或育雏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鸡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等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导致雏鸡死亡率的上升。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育雏室的温度以19~24℃为宜,在育雏室内可形成阶梯温度层,雏鸡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温区,同时还有利于空气的对流更新。目前,养鸡场多采用保温灯育雏,初始温度可设置在33~35℃。根据雏鸡的发育情况以及羽毛的更换速度,逐步递减至室温,一般以每天降温0.5℃为宜。降温过快,雏鸡不易适应,容易受凉感冒;降温过慢,不利于对羽毛的刺激,换羽速度较慢。采用网上育雏时,为了减少保温灯照射下网床与地面的温差,第1周内可在网床上铺垫报纸或硬纸板,以更好地保温育雏,但注意垫料应及时更换。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宜,除看温度计外,还要观察鸡群的行为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泼,采食与饮水适度、羽毛光洁、睡姿伸展舒适、鸡群分布均匀。温度过高时,雏鸡大量饮水,张开翅膀张口喘气,食欲减退,远离热源。温度过低时,雏鸡紧靠热源,拥挤扎堆,夜间睡眠常发出叽叽的叫声。4. 合理掌握调节湿度育雏室的湿度对雏鸡的健康生长同样至关重要。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随着呼吸和室温升高而大量散发,采食和饮水较少,处于轻度的脱水状态。育雏室湿度过高,病原菌易生长繁殖,诱发各类疾病;湿度过低,不仅影响体内卵黄的吸收,且雏鸡大量饮水,易造成腹泻或食欲下降而影响生长,脚趾干瘪无光泽,羽毛焦脆。为了有利于雏鸡对体内卵黄的吸收,育雏室第1周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左右。特别是最初几天,由于舍温较高,相对湿度会偏低,可采用在地面和墙上喷水等措施来增加湿度。1周过后,随着雏鸡体重的增加,采食量和饮水增多,呼吸量和排粪量也随之增多,育雏室容易潮湿,此时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饮水器漏水,地面平养时还要及时更换垫料。育雏的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的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又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湿度适宜。冬季育雏生产应特别注意低温高湿对鸡的影响,防止鸡因感冒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5. 适宜的密度以及通风换气雏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新鲜空气。同时,由于采食量大、排泄物增多,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粪便堆积和呼吸排放的CO2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若污浊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不利于雏鸡的健康,时间长了还易引发啄癖和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同时,由于鸡群拥挤,喂料时易由于争抢踩踏造成伤亡。采食不均也会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影响出栏。反之,如若密度过小,则房屋和设备利用率低,育雏成本提高,同时也难保温。因此,必须根据鸡体大小及时调整鸡群饲养密度,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时会降低室内温度与湿度,故通风时应注意定时观察育雏舍内温、湿度状况。通风时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可采用机械纵向负压通风方式,注意风速的同时还要防止贼风。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以人在鸡舍感觉不到发闷,无呛鼻刺眼和过分臭味为宜。冬季空气温度较低,通风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随手关门,防止温度骤然降低对雏鸡造成冷应激。6. 人工补充光照雏鸡的视力较弱,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育雏室的环境,减少应激,更好地采食和饮水,1~3日龄时需要每天光照24小时,4日龄后每天光照时数对照生长期最佳自然日照时数,不足部分用人工补充。人工补充光照时需注意光照亮度不宜过大。使用高瓦数的保温灯可以提供更高的温度,但其光亮度过大时会影响雏鸡的采食和休息,表现为在夜间不停发出吵叫声,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日龄大时易发生啄肛、啄羽现象。此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如使用多个较低瓦数保温灯代替。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在使用保温灯保温、光照强度不易把握的的情况下,还可用多开口的矮纸皮箱建立小范围阴暗区,让雏鸡自由选择。7.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减少外界影响雏鸡的免疫力较差,易受应激,故应固定饲养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来往,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进入鸡舍的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等。每天及时清理鸡粪,做到粪便不过夜,并隔天对鸡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每天将用过的料桶、料槽、饮水器刷洗干净,用消毒液浸泡晾干后使用。设置隔离网等,防止飞鸟、老鼠等的进入。定期对鸡舍内外、水源进行消毒。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精选阅读

雏鸡培育的温度管理要点


【常见问题】雏鸡培育如何进行温度管理?

【专家解答】温度与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小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

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都不规范,大多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所以雏鸡卸下车进入舍内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后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至降为21℃。

值得注意的是因温度计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导致误差很大,所以雏鸡的分布状况才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鸣叫不休;温度高,雏鸡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喝水。

【小编结语】雏鸡是鸡的一生中死亡率最高的一个阶段,养好雏鸡不容易,温度控制很重要,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雏鸡培育的几个温度管理要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科学养鸡:雏鸡冬季注意事项


雏鸡在冬季这种寒冷的情况下生存力很弱,所以防护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冬季对于雏鸡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控制和对通风的把握,那么这些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养殖致富网就给大家带来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了解下。

1、检查鸡舍

冬季为了保持鸡舍的室内温度,建议除了通风口和入口,其它地方全部进行封闭式管理。首先供暖设备要检查好,确保供应的暖气不会直接去向某一方向的雏鸡。其次仔细检查是否有漏风的地方,漏风的地方对鸡舍影响大不大。其次检查白天的光线是否能照亮大部分的鸡舍,灯泡是否能让雏鸡都能合理的采光。最好要仔细检查供暖设备拍出的废气是否会从通风口回到鸡舍内部。

2、控温

检查完毕后就要开始封闭式控温了,在雏鸡的羽毛没长齐以前,室温要控制在3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慢慢的下降,初期每隔一周下降1-2℃,后期则要保持温度恒温,温度控制在20℃以上。温度的调节要根据雏鸡的状况进行调整,要是大多数雏鸡经常蜷缩在一起就说明温度低了,要适当的升高。当出现出现经常站立,四处走动,且休息时间极其短暂时就是温度高了。

3、防潮通风

虽然冬季是个干燥的季节,但是由于是封闭式的控温管理养殖,雏鸡舍内的水分蒸发会相对较快,湿气也会相对的较多。随意防潮这一块要时刻注意,不然容易引发一些病害。雏鸡的通风方式和成年鸡种的不同,雏鸡讲究的是短暂通风,最好是想让舍内温度上升一点,在用通风的方式使温度降下来,这样雏鸡就不会收到冷空气的侵袭,也不会使鸡舍温度波动过大。

4、消毒防病

雏鸡的在入冬前的消毒一定要做好,最好在封闭式管理前能来一次完整的鸡舍消毒在开始,这样会有效的杀死许多病菌。冬季也要不定时的消毒,这时候的消毒多集中于饲料槽后水槽的消毒。卫生方面除了将鸡粪及时清理外,还需要定期的更换雏鸡的垫底料,尤其是雏鸡身上沾染有鸡粪更要及时清理掉。其次在饲料中间需要添加一些预防病害的药物,用于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冬季饲养雏鸡时很累的,因为雏鸡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是极其脆弱的,加上这个环境的因素,两者结合就更要注意。在大家多方面的精心护理下,开春后这些雏鸡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大丰收的。

雏鸡性别鉴定|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怎样鉴定雏鸡性别呢?掌握好雏鸡雌雄鉴别技术知识十分必要,这不仅利于养殖户高效饲养管理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还能利于培育优质鸡品种,为此养殖户要清楚的知道养鸡场雏鸡性别鉴定技术知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性别鉴定也就是雏鸡雌雄鉴别技术知识。

雏鸡性别鉴定|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一、体型外貌鉴定法

1、看鸡冠:公雏鸡的鸡冠齿数少,色泽鲜艳,有光泽,冠形较厚,多直立;母雏鸡的冠倒向一侧,又光泽,冠齿多皱,或冠大而薄,色泽浅淡。

2、看神态:将小鸡两脚拎起。小鸡的头向胸脯弯曲,身子向上使劲,扑腾翅膀为母鸡。小鸡身子向下,头向前平伸,两翅张开不乱扑腾,为公鸡。

3、看脚印:小鸡行走时脚印的箭头方向左右交叉是母鸡;如果箭头方向象根直线,并且同方向排列,那就是公鸡。

4、看肛门:小鸡肛门内有一个米粒大的疙瘩,有光泽有弹性是公鸡;如果疙瘩小又弱性或没有,甚至往下凹这是母鸡。

5、看外形和雌雏相比:雄雏一般个儿大,头也大,喙长尖,呈钩状,眼球园,用手抓握有撑劲;雌雏个小轻,喙短而园,细小平直,眼椭园,用手抓握软绵绵。

6、看羽毛:主要看翅羽和尾羽,如出壳的第4天胸部和肩尖,有新羽毛长出一般是雌的;出壳七天才见胸部、肩尖、有新羽毛出,一般是雄的;雄翼羽为尖状,雌的为园形。

7、看骨骼:雄雏体高,脚胫粗长,第二四趾长短不一,如脚胫细短第二四趾长短基本一致为雌鸡;耻骨间距狭窄多为雄,宽的多为雌。

二、动作鉴定法

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为雄,弱雏多为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性;动作锐敏为雄性,动作迟缓为雌性;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性;鸣声粗短而声音清脆多为雄性,鸣声细长而声音尖嫩多为雌性。公雏鸡行走时,两只脚的脚印呈一条直线,喂食时争吃,而且吃得快。母雏鸡握在手中无反抗能力,行走时两只脚的脚印相互交叉,开食迟,吃得慢。

三、翻肛法

最好在雏鸡出壳2-12小时左右是鉴别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雏鸡生殖突起形态相差最为显著,腹部充实,容易开张肛门,此时雏鸡也最容易抓握,鉴别时问最迟不要超过出壳后24小时。这时可见公雏泄殖腔开口部生殖突起充实、有弹性,有光泽,轮廓鲜明,手指压迫不易变形;母雏泄殖腔开口部一般无生殖突起,有残留生殖突起者,多呈萎缩状,柔软无弹性,手指压迫易变形。左手握雏,左拇指从前述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左侧,左食指弯曲贴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肛门右侧,右拇指侧放在雏鸡脐带处。右拇指沿直线往上顶推,右食指往下拉,往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形成一个小二角区,二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在明亮的光照下,如看到很小的粒状生殖突起,就是公鸡,无突起的就是母鸡,准确率可达95%以上。在鉴别时,手要消毒,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用力要适中,光线要适中,眼要保健。

四、出壳时间鉴别法

同一批孵化的雏鸡,20.5天出壳的雄鸡占多数,第21天出壳的雌雄鸡数均相等,第21天以后出壳的雌鸡占多数。

五、倒提观察法

提着雏鸡的两脚,将雏鸡倒着提起来。如果握在手中想挣脱,向上昂头,两个翅膀展开拍打,猛力挣扎,一般就是公雏鸡;若脑袋自然地向下垂,翅膀没有展开或者展开以后又慢慢合拢,则多为母雏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雌雄性别鉴定技术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掌握好养鸡场雏鸡性别鉴定技术知识,将有助于保障雏鸡成活率,同时养殖户也要掌握好育雏技术知识,高效饲养管理养鸡场雏鸡,以便最终获取养鸡效益。

专业养鸡:冬季如何提高雏鸡抗病力


鸡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家禽之一,在我国各地都是有养殖的。在养鸡的时候,雏鸡的饲养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因为冬季温度非常低,对雏鸡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雏鸡也极易产生各种疾病。那么我们在冬季该如何去提高雏鸡的抗病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鸡舍管理

在进入到冬季之后,雏鸡舍要以封闭式为主,避免有漏风口与贼风口,不过也要注意保留好排气孔。便于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然后在雏鸡舍内要准备好各种保暖设备。在进入到冬季之后,要用草帘等物质覆盖门窗,提高雏鸡舍的保温性能。不过因为冬季雏鸡舍是比较严实的,容易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对雏鸡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出现支气管炎、喉炎等各种疾病,因此冬季鸡舍的通风与保温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光照控制

光照对雏鸡发育是非常关键的,适宜的光照能够保证雏鸡正常活动,增强抗病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雏鸡的进食量,达到保温目的等。如果光照不足的话,那么会导致雏鸡性成熟的时间延迟,对其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根据雏鸡机体的光照需求,控制好光照时间,不可过短。但是也不可过强,否则会影响雏鸡的休息,导致雏鸡过于疲劳,从而降低雏鸡的长速与抗病力。

3、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与雏鸡抗病力是息息相关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如果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雏鸡舍内空气污浊,氨气含量大、湿度过大且环境脏乱等。雏鸡之间还会出现打架、抢食等现象,降低雏鸡成活率,提高疾病发病率等。但是密度也不宜过小,虽然对雏鸡的生长有利,但是各种养鸡设备无法充分利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因此我们在雏鸡第一周时,应控制在30只/平,之后每周降低五只,直到每平饲养10只即可。

4、水分管理

雏鸡体内的水分含量是非常大的,达到了65%左右,几乎在鸡体内各个细胞都有存在。如果雏鸡脱水严重超出10%的话,那么会导致机能失调,超出20%的话,那么便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要着重管理好水分,保证鸡舍内有着充足水源,饮水器的高度保持在鸡背处。然后还要注意水质,要定时换水。为了避免垫料弄湿,饮水器下要有垫砖,保持鸡舍干燥。雏鸡在入舍后两小时左右,便要开始让其饮水。

以上就是冬季如何提高雏鸡抗病力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七彩山鸡雏鸡饲养技术饲喂的“四要点”


七彩山鸡养殖户要重视七彩山鸡雏鸡的饲养技术饲喂要点,由于七彩山鸡雏鸡和普通雏鸡不一样,七彩山鸡养殖户要结合雏鸡喜好去饲喂雏鸡,七彩山鸡雏鸡比较喜欢吃零食,对此养殖户可以对雏鸡采用多次饲喂的方式,下面是七彩山鸡雏鸡饲养技术的具体饲喂要点。

1.按日龄划分:不同日龄饲喂技巧1-20日龄每日喂6次,每隔2小时喂一次,夜里不喂食;21-30日龄日喂5次;31-60日龄日喂4次。1-20日龄可喂大江510雏鸡料;20-40日龄喂正大511小鸡料。

2.营养物质比例划分:如养殖户自配料应掌握粗蛋白质不得少于18-20%,其中动物性饲料(按蛋白质计算)要占50-55%。雉鸡雏易患软脚病,对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十分敏感,所以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多维素5克,外加新鲜清洁青菜200-300克。

3.断喙:为减少雏鸡群啄肛、啄羽的现象,并节省饲料,在14-20日龄、45-60日龄各剪喙一次,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部位,上缘比下缘多切一点,断喙前1-3天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尤其添加维生素K。

4.加喂青绿饲料:青饲料中胡萝卜素和某些B族维生素丰富,并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对雉鸡雏的生长、产蛋、繁殖以及维持禽体健康均有良好作用。可加喂青菜、白菜、通心菜、牛皮菜、甘蓝、菠菜及青嫩时期的牧草、无毒野菜等。喂青饲料应注意质量,以幼嫩时期或绿叶部分含维生素较多。雉鸡雏用青饲料一般不混入精料,而以挂菜形式喂给,也可搅拌入饲料中喂给,约占精料体积的20%-30%。

七彩山鸡雏鸡饲养技术的具体饲喂要求主要就是上文说的四个要点内容,七彩山鸡养殖户可以参考这几点来轻松进行七彩山鸡雏鸡饲养。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彩山鸡雏鸡的饲养技术四个要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高效孵化雏鸡苗?有哪些要点?


怎样高效孵化雏鸡苗?有哪些要点?养鸡场雏鸡苗的孵化工作的重要性,养殖户很清楚,为了保障养鸡场雏鸡苗孵化工作的科学进行,养殖户要掌握好相应的养殖技术知识,依据科学孵化技术,高效进行养鸡场雏鸡苗孵化工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怎样高效孵化雏鸡苗?有哪些要点?

1.种鸡蛋预热入孵:把放在空调蛋库的种蛋移至22℃~25℃的室内预热6~8小时,除去蛋面上水汽,待蛋表温度达到室温后即进行码盘入孵。

2.控制温度:温度是鸡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孵化时温度控制要平稳,防止忽高忽低。鸡苗孵化期为21天:1~6天孵化温度38.5℃,7~14天为38℃,15~18天为37.8℃,19~21天为37.4℃左右。

3.通风换气:鸡胚胎发育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在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增大,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这时应加大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4.凉蛋:孵1213天后,每天应定时凉蛋2次,以使蛋内的胎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防止自然死亡。凉蛋的温度应掌握在36℃左右,即与人的皮肤接时,有温热不凉的感觉即可。

5.控制湿度:控制好湿度,在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在中后期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1~7天为60%~70%,8~16天为50%~55%,17天以后为65%~7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孵化雏鸡苗要点的相关内容,这也是养殖技术的关键点,养殖户要牢记养殖技术知识,做好养鸡场雏鸡苗孵化工作,从而嬴得可观的养鸡效益。

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对商品蛋鸡场来说只养母雏,既能节约饲料,又能节省鸡舍、劳动力和减少各种饲养费用。但是初生雏鸡不像其他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根据外生殖器官即可辨认公母,而一般要到5周龄以后才能根据外貌特征确定公母,这与生产需要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为了与生产接轨,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人们研究了许多方法,在雏鸡刚一出壳就可准确地辨认公母,常用的方法有:

1. 利用伴性性状鉴别这种方法是根据性染色体上的伴性基因的相对性状,通过合理杂交方式,在杂交后代刚出壳时即可通过某些明显的表现性状把公母雏区分开,称为自别雌雄。在当前饲养的商品杂交鸡中,许多都具备这种特点,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有严格的配种制度,否则不能通过羽毛情况有规律地辨认。目前在生产中常用的规律性遗传性状有以下三种。(1)快生羽和慢生羽慢生羽(慢羽)是指刚出壳雏鸡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覆主翼羽长于主翼羽。快生羽(快羽)是指主翼长于覆主翼羽。鸡生羽早晚或快慢受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生产可以根据羽速自别雌雄的商品代鸡,即用带有显性慢羽基因的品系做母本,用带有隐性快羽基因的品系做父本,杂交后第一代公鸡为慢羽,母鸡为快羽,雏鸡出壳时即可根据羽型分辨雌雄。(2)银色羽和金色羽银色羽(白色)和金色羽(黄褐色)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银色羽(S)对金色羽(S)为显性,即利用伴性遗传原理,母本选带有显性银白色基因(S)的品系,父本选带有隐性金色基因(s)的品系,两者杂交后第一代代公雏为银色,母雏为金色,雏鸡一出壳即可以羽毛颜色鉴别出公母,一目了然,比用快慢羽鉴别公母更为方便。但是由于金银色羽毛和伴性遗传存在其他羽色基因的作用,故F1代雏鸡羽毛颜色出现中间类型,这给鉴别增加了难度。每一育种场都随种鸡附有鉴别图谱,可按厂家规定进行。(3)芦花羽和非芦花羽利用非芦花羽(一般为有色羽)公鸡与芦花羽母鸡交配,杂交后代公雏为芦花羽,即为黑色绒毛,头顶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母雏全身绒毛棕色或背部有条斑。2. 翻肛法鉴别此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初生雏有无生殖隆起以及生殖隆起在组织形态上的差异,通过翻肛以肉眼来分辨公母的一种鉴别方法。一般来讲,鉴别准确率达到80%~85%,并不难,经过几天的训练就可以做到,但要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及相当快的速度则需要较长时间实践。这是因为出雏后仍有部分母雏生殖隆起有残留,容易与公雏生殖隆起某些类型相混淆。一般容易误判的是:母雏的小突起型误判为公雏的小突起型,母雏的大突起型误判为公雏的正常型,公雏的肥厚型误判为母雏的正常型,公雏的小突起型误判为母雏的正常型。翻肛鉴别的基本顺序为抓握雏,排粪、翻肛,鉴别和放雏。(1)抓握雏左手抓住雏鸡后移交右手固定,即雏鸡背向手心,尾部朝上,头朝下,雏颈轻夹于右手小指和无名指中间,四指轻握,拇指置于肛门右侧,熟练者可双手同时抓握。(2)排粪、翻肛鉴别前必须将粪便排出,其方法是用抓握雏鸡的手的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髋骨下缘,借助雏鸡呼吸,与雏鸡的呼吸运动相协调,将雏鸡粪便排人排粪缸中。排粪后将右手拇指移到肛门右侧,同时左手的大拇指放于肛门下面和左侧,3个手指在肛门周围拼成三角形,左食指向上推,拇指由肛门下往上顶,肛门即可翻开,借助光源就可观察生殖突起的情况。(3)鉴别肛门翻开后,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形态、组织上的差异及八字皱襞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若在观察时有粪便排出,则用左手食指抹去后再观察。公雏的生殖突起有以下6种类型:①正常型。生殖突起直径在0.5毫米以上,充实而有弹性,外观有光泽,轮廓明显,大部分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或纺锤形,位置端正,一般在肛门浅处,生殖突起两侧的八字皱襞很发达,但少有对称。此型约占78.3%。②小突起型。形态与正常型相同,仅突起较小而已,直径在0.5毫米以下,八字皱襞不明显,且稍不规则。此型约占4.4%。③扁平型。生殖突起为扁平横生,似舌状,八字皱襞形状不规则,但很发达。此型约占5.4%。④肥厚型。生殖突起最为发达,往往与八字皱襞连接起来为一体。此型约占6.2%。⑤纵型。生殖突起为纺锤形,纵长,八字皱襞不规则,也不发达。此型约占5.5%。⑥分裂型。生殖突起中间有纵沟将突起分为两半,也有完全分离为两个生殖突起的。此型极少,仅占0.2%左右。母雏的生殖突起特点及类型:①正常型。母雏在正常情况下,出壳后生殖突起几乎完全退化,原来位置只有皱襞残余,八字皱襞之间多凹陷。此型约为59.8%。②小突起型(异常型)。生殖突起直径在0.5毫米以下,似球形,八字皱襞明显退化。此型约占36.7%。③大突起型(异常型)。生殖突起较发达,直径在0.5毫米以上,八字皱襞也很发达,与公雏的正常型相似。此型约占3.5%。仅仅根据生殖突起的形态差异还不能完全准确的辨别雏鸡的性别,还应根据生殖突起的组织上差异加以辅助鉴别。方法是:①母雏生殖突起轮廓不明显、羹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公雏生殖突起轮廓明显、充实,基础较为稳定。②母雏肛门松弛,易翻开,生殖突起缺乏弹性,手指压迫和左右伸展时很容易变形;公雏肛门较紧'生殖突起富有弹性,压迫伸展时不易变形。③母雏生殖突起的血管不发达,经翻肛刺激不易充血;公雏生殖突起的血管比较发达,翻肛时突然受到刺激容易充血。(4)放雏鉴别员面前放有3只箱子,中间放混合雏,左边一只放母雏,右边一只放公雏,要求位置固定,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发生差错。也可根据鉴别人员的固定习惯放雏。雏鸡出壳后应在24小时内鉴别完,若时间过长,则翻肛不容易,生殖突起退化并缩入肛门深处,不易鉴别。

孵化技术要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育雏成功的首要的一步就是做好种蛋孵化工作,鸡种蛋孵化的成功是养殖户培育优质雏鸡品质及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好鸡种蛋伏虎技术,而鸡种蛋孵化技术的要点就是要重视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雏鸡出壳前注意事项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二、雏鸡出壳后注意事项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以上就是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不仅是孵化技术要点,也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措施,养殖户一定要予以重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3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多鳞刺鰟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