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重唇鱼

养鸭鱼 鱼肠养鸭

2020-10-09

名称 斑重唇鱼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骨鳔鱼次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裂腹鱼亚科、重唇鱼属、斑重唇鱼种
地方名 斑黄瓜鱼、马棒子鱼、蛇鱼
外部形态特征 背鳍位于体中间稍前,不分支鳍条较软,背鳍基部后缘与腹鳍基前缘相对。胸鳍中等大,扇形。肛门位于臀鳍基部。臀鳍末端伸达尾鳍鳍基。尾鳍叉形,上下叶等长。体被细鳞,背鳍后部鳞片排列较紧齐,前部及侧线以下鳞片排列不规则,除个别标本可见细小鳞片外,多数个体的胸腹部裸露无鳞。臀鳞围绕肛门及臀鳍基部。
生活习性 栖息于有沙砾的河流及山间支流处,属喜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水温20℃以下的河道。斑重唇鱼比较集中在河道的深水潭和洄水湾等水流较缓处,夜间活动明显增强。
分布 自然分布在新疆的塔里木河,伊犁河流域及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等水域以及印度河。伊犁河雅马渡以上至三条主、支流均有分布。

相关推荐

锥吻重唇鱼


中文名称锥吻重唇鱼

拉丁名称Diptychus conirostris (Steindachn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重唇鱼属

拉丁属名Diptychus Steindachner,186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狮泉河。

形态特征
下唇左、右侧叶在前部相接触,唇后沟连续;自侧线至背鳍起点的斜行鳞片21-28,至腹鳍基部的14-18。

生活习性
淡水生。

裸腹重唇鱼


中文名称 裸腹重唇鱼
拉丁名称 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 [Ptychobarbus kaznakovi]
地方名称 花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重唇鱼属
拉丁属名 Diptychus Steindachner,1866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2~3,8;臀鳍条2,5;胸鳍条1,17~19;腹鳍条1,8;侧线鳞98[(33~34)/(19~27~V)]117。下咽齿2行,34~~43,鳃耙外侧14~18,内侧20~24。体长为体高的5.1~6.3倍,为头长的3.6~4.2倍,为尾柄长的4.3~6.7倍。头长为头高的1.6~2.1倍,为头宽的1.8~2.5倍,为吻长的2.7~3.2倍,为眼间距的2.9一3.8倍,为眼径的4.5~7.1倍,为.口宽的4.3~5.6倍,为须长的2.1~3.1倍,为背鳍软刺长的1,2~1.7倍。口宽为口长的1.3~1.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3.2倍。体长形,略呈圆筒状;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前缘无锐利的角质;唇很发达,左右下唇叶的前%部分互相连接,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下唇表面光滑或具有皱纹,无中间叶;唇后沟连续;口角有长须1对,其末端到达或延伸超过前鳃盖骨。身体上部被覆细小密致的鳞片、侧线下第10,19列鳞片以下开始逐渐退化,隐埋于皮肤中,整个胸腹部裸露无鳞;侧线鳞约大于其上、下方的鳞片2倍。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为软刺,无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4或第5分枝鳍条相对。下咽骨狭窄,长度为宽度的4.4~4.8倍,下咽齿细圆,顶端尖,呈钩状。鳔2室,后室长度为前室的2.1~2.6倍。肠管短,在大个体中约为体长的1.5倍,在小个体中约等于体长。腹腔膜黑色。体背部暗灰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布有小形不规则的斑点;腹部灰白色,无斑点;在头的上部、背鳍、胸鳍和尾鳍上有多数斑点。

生活习性 一种适应于大江河干支流流水生活的鱼类,有时也栖息在附属水体。具有春季上溯,秋季下游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甚慢,性成熟年龄较迟。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

裂唇鱼


中文名称裂唇鱼


拉丁名称Labroides dimidiatus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Cleaner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裂唇鱼属

拉丁属名Labr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小,头尖。唇厚,下唇分为左右两叶。两颌前端各有1对犬牙,口角处各具1向前尖牙。体被小圆鳞,侧线完全。体侧由吻端至尾鳍后缘有1条蓝黑色宽纵带。

生活习性
为热带和亚热带生活于珊瑚礁海域中的小型鱼类。体长40-60毫米。

海(洋)生。

剑唇鱼


中文名称剑唇鱼

拉丁名称Xiphocheilus typus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剑唇鱼属

拉丁属名Xiphochei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非、红海、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形,侧扁,口大,前位,能伸出,上唇甚薄,呈剑状,大部隐于眶前骨下,颌齿多少愈合,呈骨质嵴状,后部齿游离或仅基部相愈合,前端各有2对犬齿,口角有犬齿。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齿,体被大圆鳞,颊部具小鳞3行,侧线连续,背鳍Ⅺ-Ⅻ-7-8。臀鳍Ⅲ-10,二鳍基底无鳞鞘,尾鳍后缘略呈截形。侧线鳞25-28,头部有3条带纹,体侧有2暗色斑。

生活习性
主要摄食软体类、甲壳类、海胆等硬壳类动物。

海(洋)生。

重唇裂腹鱼


[学名]: Schizothorax barbatus
[资源名称]: 重唇裂腹鱼
 
[形态特征]:
 
体长形,稍侧扁。头钝,圆锥形。吻突出。眼较小,侧上位。鼻孔近于眼。口下位,马蹄形。上颌长于下颌,下颌无角质缘。上唇突出;下唇肥大,后缘游离,左右两叶中间连续。须4,其长均大于眼径;前须超过后须基,后须超过眼后缘。下咽骨窄,长为宽的4.3-4.6倍。咽牙柱状,顶端尖,具钩。腹膜黑褐色。鳞小,排列整齐;胸部鳞埋于皮下;肩鳞不明显;臀鳞每侧约20;侧线鳞稍大。侧线完全,侧中位。体无斑,幼鱼很少有斑点。

[气候带]:寒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阿富汗喀布尔河水系。标本采自叶尔羌河、塔什库尔干、玉龙喀什河。为我国首次记录。  
[水域环境]:淡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4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