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精致养殖蜈蚣死亡 蜈蚣养殖户被判自行买单

曾某致富心切,匆忙上马养殖蜈蚣,由于技术不精,投入的大部分积蓄付之东流。曾某认为蜈蚣养殖基地存在诈骗,便起诉至法院要求蜈蚣养殖基地赔偿损失。10月11日,广西横县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曾某的诉讼请求,判决养殖蜈蚣所遭受的损失由养殖者自行承担。

2011年3月至4月间,曾某通过广告宣传得知蜈蚣养殖基地后,自认为养殖蜈蚣是发家致富的捷径,便于2011年4月30日与蜈蚣养殖场签订《蜈蚣购销合同》,约定由蜈蚣养殖场提供种虫,由曾某提供养殖地,养殖成熟后再由蜈蚣养殖场回收成品。曾某支付了五万元价款及一万五千元定金。蜈蚣养殖场向曾某发放《蜈蚣养殖技术》、《蜈蚣养殖与加工》两本书,并提供一份简单的手写的养殖方法。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曾某不了解蜈蚣的习性,以为按蜈蚣养殖场提供的简单方法来养殖就可成功,致使蜈蚣养至7个月后全部死亡。

为养殖蜈蚣,曾某租用场地、搭建设施等前后花去了三万多元元。曾某认为蜈蚣养殖失败的原因是蜈蚣养殖场从签订合同、提供种虫到服务都存在欺诈行为,曾某便以蜈蚣养殖场以合法形式的《蜈蚣购销合同》来掩盖诈骗钱财目的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同时要求蜈蚣养殖场赔偿三万多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曾某在与蜈蚣养殖场签订《蜈蚣购销合同》之前,其本人就已到蜈蚣养殖场处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自愿与蜈蚣养殖场签订了《蜈蚣购销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曾某主张合同无效的理由不成立。

养殖蜈蚣存在技术和管理不当的风险,曾某应能预见到。曾某缺乏养殖经验,对蜈蚣养殖技术掌握不够,在蜈蚣出现死亡现象时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降低蜈蚣死亡率的,从而导致了蜈蚣全部死亡。因此,曾某将蜈蚣养殖失败原因归结于蜈蚣养殖场并主张赔偿费用损失的理由不成立。据此,法院驳回了曾某的诉讼请求,判决自行承担损失。

相关知识

2020该怎么养殖蜈蚣?


对于蜈蚣相信不少的人都会停留在蜈蚣狰狞的外表和猛烈的毒性,但不知道的是蜈蚣对于药用方面和食用方面有着不错的价值,因此市场上的经济价值也不错,而由于蜈蚣数量比较少,因此在养殖方面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前景,下面小编就蜈蚣的养殖方法和大家简单说说。

一、做好种苗选择

合适的蜈蚣种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好的蜈蚣种苗获取比较困难,因此市面上的蜈蚣种苗是比较贵的,比较实惠的蜈蚣种苗是比较难找的,需要养殖户去寻找,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蜈蚣种苗有红头蜈蚣、青头蜈蚣、少棘蜈蚣、黑头蜈蚣以及黄尾屿蜈蚣这五大类,各位养殖户可以根据相关需要自行购买。

二、做好隔离饲养

因为蜈蚣的产卵繁殖时间于其他生物不一样,基本不会存在定时产卵的情况,并且在繁殖产卵的时候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蜈蚣可能会吃掉产的卵,这给养殖管理和养殖成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养殖蜈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隔离养殖的情况,减少或者避免出现蜈蚣吃卵的行为。

三、做好温度控制要求

蜈蚣对于身边生存要求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蜈蚣的生存环境温度在25°~32°生存环境为宜,但是只要温度在20°以上均不影响蜈蚣捕食活动,但是只要温度低于15°蜈蚣就陷入冬眠状态中,在这个阶段中蜈蚣是可以出现不吃不喝蛰伏在土地中,同样如果生存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蜈蚣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例如超过35°蜈蚣停止生长,超过39°蜈蚣会因为缺水而死亡,而如果蜈蚣生存环境温度低于—5°那么冬眠中的蜈蚣可能会被冻死,这是各位养殖户要注意到的。

以上就是小编简单总结几个关于蜈蚣饲养的关键点,同时也温馨提醒各位养殖户,在养殖蜈蚣的前期,养殖户需要了解和解决蜈蚣出售渠道,避免因为投资过多而导致出现经济损失情况。

蜈蚣的人工养殖方法


蜈蚣为节肢动物,又称百足虫,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物范围广泛,尤喜捕食各种昆虫,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适宜人工饲养,经济效益显著。蜈蚣一般在3~6月雨后天晴时交|配,每年春未夏初时卵粒逐渐发育成熟,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6~7月上、中旬为产卵的旺期,并延续到8月上旬。产卵前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贴近地面,行动迟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蜈蚣的人工养殖方法:

养殖环境

蜈蚣的生长环境以29℃~32℃最为适宜,如超过40℃,摄食活动能力降低,甚至寻找洞穴躲藏起来;如低于15℃,活动也趋缓慢,迟迟不产卵,刚出生的幼蜈蚣也因温度低而不能蜕皮容易死亡;降至10℃左右时会停食,进入休眠状态。

夏季温度较高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在养殖场栽种草、木,最好架设凉棚,或洒水降温。室内养殖的,要把门窗打开,每天早晚洒水一次,以保持泥土的湿度。饮水器内要保持充足的水。如遇高温,最好移至地下室暂养。

蜈蚣喜湿,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泥土湿度为15%~20%。如饲养环境过于干燥,饲料水分又不足时,不但影响蜈蚣的呼吸和体温的调节,也影响产卵和孵化率,可能发生互相残杀,甚至发生失水性死亡。但过分潮湿也不好,如栖息场所的泥土湿度超过40%,容易受微生物危害,给蜕皮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产生生理性病变。

饲喂管理

蜈蚣食量在适宜温度(25℃~32℃)下,1条成年蜈蚣每次食量约1克,幼体蜈蚣食量约0.1克。一年中吃食时间只有7个月,即从每年的4月初至10月中旬,也就是清明到霜降的这一段时间。4月、10月天气稍凉,温度虽然高于10℃,但还很不稳定,白天气温可能较高,但晚上温度较低,东北、西北和华北温度会更低,所以这2个月蜈蚣吃食量很小,活动量也很小,人工饲养时3天投1次饲料即可。5~9月气温较高,蜈蚣进入正常的活动和吃食状态,特别是6~8月份气温最高时,蜈蚣最活跃,吃食量较大,这时每天应该投喂1次。喂食时问应在傍晚7~9点。第二天清晨,要及时把吃剩下的饲料清理出来,以免高温时有些饲料腐败变质,但活体饲料虫不必清出。

为了掌握投饲量,避免多余的饲料在槽内腐败变质,可根据蜈蚣的放养密度和蜈蚣个体大小投喂,一般放养密度大的要多投、产卵前的成年蜈蚣食量大,也要多投;幼龄蜈蚣食量小,应该少投一些。

疫病防控

绿僵菌病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候变化,温度高,湿度大,蜈蚣受绿僵菌感染而易得此病。受感染蜈蚣早期主要是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小斑点,继而体表失去光泽,最终因拒食消瘦而死亡。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共研成粉末,同400克饲料拌匀喂病蜈蚣,直至病愈。

胃肠炎蜈蚣多在秋后阴雨低温时期患此病,病早期蜈蚣头部呈紫红色,毒钩全张,不食或少食,发病5~7天后死亡。用磺胺片0.5克研细后同300克饲料拌匀;另用氯霉素0.25克饲料300克拌匀,隔日错开喂食。

脱壳病初期表现不安,来回爬动;后期表现无力,行动滞缓;最终因不食不饮而死亡。用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克,共研成细末同400克饲料拌匀,连喂10天即可痊愈。

繁育管理

三龄蜈蚣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3小时,每次产卵30~6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

三龄蜈蚣与成年蜈蚣性腺都已成熟,每年的立夏至立秋期间,怀卵的蜈蚣先后产卵和抱卵孵化。而产卵、孵化期蜈蚣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故产卵和孵化后应与产卵前一样,要保证饲喂足够的饲料。

三龄蜈蚣与成年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2℃,交配、产卵、孵化也大都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若温度低于20℃,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并且停止交配产卵,孕蜈蚣也会由于低温而迟迟不产卵,即使正在抱卵孵化的也会延长孵化时间。温度过高,则会造成卵粒烧死和蜈蚣体内大量失水而死亡。

三龄蜈蚣与成年蜈蚣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稍偏高一些,一般为90%,窝泥湿度为20%~30%。空气和窝泥的湿度直接影响它们的食欲、产卵期、产卵率和孵化率。若长期处在干燥环境,会使它们停滞生长或卵粒失水干瘪,影响繁殖后代。若湿度高,又长期潮湿,也不利于它们生长繁殖,易使卵粒发霉腐烂和促使致病微生物繁殖和蔓延,造成真菌性病害而导致死亡。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发现湿度变化时,要及时加以调节。

三龄蜈蚣与成年蜈蚣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400~500条。在饲养中,发现要蜕皮的个体,应及时进行隔离,因刚蜕皮的个体无抵抗能力,易遭其他蜈蚣的残食。同时还要作好产卵和孵化蜈蚣的隔离单养和幼蜈蚣的分离工作。

种蜈蚣

雌蜈蚣产卵前3~4天应将其拣出,单独饲养以便排除不产卵蜈蚣的干扰,提高孵化率。可采用人工巢孵化方法:一种是用直径10厘米左方的无底罐头筒,壁上打上一些小孔通气,将其插入土中,罩着临产雌蜈蚣,筒口用硬纸板盖好,l筒1个雌体;另一种是用玻璃罐头瓶,配上盖,盖上钻一些孔通气,瓶里放上厚潮土,将临产的蜈蚣放入,1瓶1条。

产完卵的雌蜈蚣在抱卵孵化期60天内不吃不动,仅靠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应在雌蜈蚣怀卵前增加饲料量,并调剂饲料品种,促进雌蜈蚣多进食,让其体内贮存大量养料,以便产卵后抱卵孵化期消耗。雌蜈蚣只有在体内贮存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顺利地完成抱卵孵化任务,防止雌体吞食卵子的现象发生。若这时给抱卵孵化的雌体喂食,它们起来吃食后可能不再孵卵,因此此期不必喂饲料。另外,雌蜈蚣在吃食时会把残食带到窝居地,它们在吃这些残食时,也有可能把卵也吃掉。

在一个繁殖群体中,雌蜈蚣产卵日期不一致,产卵早的与产卵迟的个体有时能相差1个月,在这1个月内,既有产卵、抱卵孵化的,也有待产卵的,喂食量由多到少,直到绝大多数都产卵,只需每天晚上供给一点饲料,保证未产卵的吃食。这样经过1个月左右,产卵早的雌蜈蚣已经完成了抱卵孵化及抚育幼蜈蚣的任务,开始出窝活动。

经过抱卵孵化的雌蜈蚣比较瘦,应把它们捡出去单独饲养,供给其营养丰富且能量充足的饲料,保证它们得到充足的养料,尽快恢复体质。

幼小蜈蚣

刚从雌体怀抱中分离出来的幼小蜈蚣,由于身体太小,应先在普通的新搪瓷盆内饲养一个时期再转入池内饲养。在盆内饲养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潮土,小蜈蚣入盆后,在盆底放1块吸足水分的瓦片,盆口盖1块钻有许多小孔的塑料薄膜,1个搪瓷盆可养幼小蜈蚣600条左右。

饲养刚从抱卵孵化的雌蜈蚣体边分离出来的初期小蜈蚣应特别上心,饲养土要新、软、干净、潮湿,用几块清洁且钻有若干小洞的海绵,放入用奶粉、葡萄糖配成的溶液中浸泡片刻,在傍晚小心地放入搪瓷盆中,小蜈蚣就会爬到海绵上,吃饱后钻入海绵的小洞中休息。第二天把海绵块夹到另一个准备好饲养土的搪瓷盆中轻轻一拍,小蜈蚣就会跌落下来。用这种方法饲养7~10天后,可改为用蝇蛆、小蚯蚓、肉末,再放入少许奶粉和葡萄糖饲喂。喂饲时可将饲料放在玻璃板上,晚上将小蜈蚣放入搪瓷盆早上取出。

人工养殖蜈蚣饲料怎样解决


蜈蚣饲养与其他动物饲养一样,既要保证它的营养需要,又要节约成本。因此,必须想办法开发饲料,在搞好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饲养成本。

蜈蚣食性广,动植物都可以作它的饲料利用。动物性饲料除饲养饲料虫、诱捕昆虫以外,还可以利用小鱼、小虾、黄鳝、泥鳅、猪血、软体动物;鱼粉、血粉、肉骨粉等作为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有各种谷物面粉、各种豆类面粉、粉碎的各种饼粕等。

植物性饲料中的青绿饲料、瓜果也可以作为蜈蚣的饲料。优质新鲜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有丰富的水分,洗于净可直接喂。甜瓜、西瓜是很好的多汁饲料,进入夏季后,天气炎热,蜈蚣需要大量水分,可以把瓜类切成块放在食槽中,由于味甜、多汁,蜈蚣特别爱吃。但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瓜类切开后容易腐烂,应勤检查,把腐烂的瓜块捡出,换上新鲜的瓜块。

南瓜也是蜈蚣爱吃的多汁饲料,秋季南瓜下来的时候,把南瓜切成块蒸熟放在食槽中,让蜈蚣采食。鲜土豆也是蜈蚣的植物性饲料,秋季土豆下来的时候,把土豆切成块蒸熟,放在食槽中,也是蜈蚣爱吃的。

动物性饲料开发利用,还可以用鲜猪血、鲜鸡血、鲜羊血、骨头等,把这些东西煮熟放人食槽中,也是蜈蚣很好的动物性饲料,蜈蚣也很爱吃。但必须注意清理剩食,防止腐烂。还可以用豆腐渣加水放入缸内,利用夏季蝇子多的时候引诱蝇子在缸内产卵,经一星期以后,蝇卵可以生出大量蝇蛆,取出蝇蛆和发酵物,用清水洗2~3次,剩下蝇蛆放入饲料槽中,也是很好的动物性饲料。

用鸡粪加稻草混合后堆积发酵,发酵后把其散开晾凉,再放人事先准备好的坑内,经过一段时期可以生出大量蛴螬,这是蜈蚣难得的好饲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蜈蚣饲料开发,种类是很多的,只要善动脑筋,蜈蚣的饲料也很容易解决。而且这样开发的饲料价格低廉。但是,不管是动物性饲料还是植物性饲料,也不管是蛋白质含量多么丰富的饲料,都不能单一使用。必须把几种饲料搭配成配合饲料,使氨基酸互补,满足其营养需要。不能搭配的饲料,可以把几种饲料同时投放,或一天内分几段时间分别投放。早晨投这一种饲料虫,中午投那一种饲料虫,晚上投另一种饲料虫,也能达到营养互补的目的。

怎样提高蜈蚣养殖效益?


蜈蚣养殖并不能让每一人养殖户都赚钱,也许亏本的反而是大多数。那么,我们怎样养殖才能赚到钱?又是怎样提高蜈蚣养殖效益?在此,农村致富经网收集养殖专家的经验,做一个相关介绍:

一、准确把握蜈蚣生活习性,创造蜈蚣养殖最佳环境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据此习性,要求我们为蜈蚣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必须同时满足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要求,我们的经验是:

室内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20cm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cm左右,内部填入专门配置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了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养土,在里面随心所欲的打洞造穴,营造自己喜欢的小天地。

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0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40cm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其上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再在垛提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cm左右,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cm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像金字塔。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多提内部移动,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

二、准确把握蜈蚣活动特点,选择最佳投喂时机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以上特点,对蜈蚣投喂饲料要遵循一定规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遵循的规律是:一般在日落前夕定点投喂饲料,以便蜈蚣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进食的规律性,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雨后天气闷热的夜晚,蜈蚣活动加强,食欲较好,可适时增加投食量;大风或阴雨等不良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投食。总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对蜈蚣活动的影响,合理投食。

三、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预防蜈蚣自相残杀

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除非培育种苗需要,尽可能避免将产于不同养殖池的幼蜈蚣混合饲养。

四、掌握蜈蚣饮食规律,科学调配蜈蚣饲料

野生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喜食的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鼠妇、蜘蛛、蜻蜓、地鳖虫、螳螂、蝗虫、蟋蟀、油葫芦、蝼蛄、知了、倒退虫、黄蜂、各种鱼类、青蛙、壁虎、羊肉、牛肉、兔肉、鸡蛋、鸡肉、麻雀肉、蛇肉、大头金蝇、蚰蜒、蚕蛹、羊奶、牛奶等,在动物性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食植物性饲料。为降低养殖成本,扩大饲料来源,喜旺药用动物养殖场特别重视植物性饲料的开发利用,并研究出几种蜈蚣十分欢迎的混合饲料配方,其中采用的植物性饲料包括:小麦粉、米粉、小米粉、玉米粉、高粱粉、麸皮、米糠、玉米皮、黑豆皮、豆饼、花生饼、菜籽饼(埋坑脱毒处理)、棉籽饼(用量不宜超过10%,药物脱毒后再用)、槐叶粉、黄豆皮等。

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为了便于饲料管理和保证饲料的新鲜与清洁,不要将饲料直接撒入蜈蚣活动场地或栖息的垛体上,以免剩余的饲料霉变,导致真菌性病蔓延,应该把饲料与饮用水放入专用的食盘或水盘里,食盘与水盘必须做到定时、定点投放,不要任意改变投放时间和地点。一般在下午日落前将食盘送入投放地点,翌日清晨取出清洗以备再用。

六、蜕皮与生长发育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

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

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容易受到成群蚂蚁对它的攻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蚁。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

七、缩短冬眠时间,提高蜈蚣养殖效益

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为了缩短蜈蚣养殖时间,创造更好养殖效益,一般采用升温保温等措施延长蜈蚣生长期、缩短甚至取消冬眠时间。常用的方法有恒温养殖和塑料大棚养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4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火鸡的繁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