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法

蚯蚓是陆栖的无脊椎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这是它的主要特征。蚯蚓的每一个体节大都具有相同的构造。通常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变小。体节的数目随着科、属、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60~320节范围内变动。在热带个别蚯蚓种体节可以达到600节或者更多。

有许多种蚯蚓在每一体节之内还有3~5个小沟,叫次生环节或体环。这与每一体节内部构造有关。第1体节称围口节,也是蚯蚓的头部。头节除有口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口的前部有1个非常灵活的口前叶,口前叶和围口节连为一体的部分称为合叶;口前叶与围口节分开的部分称为前叶。口前叶稍伸入围口节的部分称为前上叶;伸入围口节超过一半以上的称为上叶;全部伸人的称为穿入叶,介于前叶和上叶之间的称为混合叶。口前叶的形态,对蚯蚓种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蚯蚓在前进或摄食时口前叶起掘土、触觉、嗅觉和摄食作用。

蚯蚓前部身体一般具有粗壮而强韧的肌肉,体表颜色也较深。后部比较弱,或扁平,颜色也较浅。

当蚯蚓发育到性成熟时,在身体前部出现环带,也叫生殖带,一般长度占3~12个体节。环带的颜色和身体其他部分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呈乳白色,俗称白颈蚯蚓;有的呈肉红色、红棕色、米黄色。环带的形态有环状,也有马蹄状。但有的蚯蚓种,如杜拉属的几个蚯蚓种,环带的形态不太明显。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也是蚯蚓分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蚯蚓除第1节外,全身的体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的排列有环生、密对生、疏对生和宽对生。刚毛的数量除环生的外,一般每节有4对,在身体左右两侧各有4个纵带,通常用a、b、C、d来标记,刚毛口和b、c和d一般成对靠近。距离大小视不同的种而异。因此,刚毛排列和位置,对鉴定蚯蚓种也有重大意义。

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利用刚毛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撑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

除此之外,在某些节上,还有一些变态的刚毛,特别是性刚毛,在蚯蚓交配时具有重要作用。生殖孔的位置在腹面环节的前后,有的种也可能在背面。随着种的不同,生殖孔位置有较大差异。一般雄生殖孔有1~2对,雌生殖孔有1个或1对。多数的种有2~3对受精囊孔。蚯蚓在腹面两侧,每节通常都有一对肾孑L。有的蚯蚓,如环毛蚓,每节体壁上肾孑L很多,但肉眼一般不容易看到。而蚯蚓背部,节与节之间可以看到每一节问沟各有1个小孔,称背孔,其中异唇属、爱胜属、正蚓属和环毛属都比较明显,而杜拉属、合胃蚓属则不大明显。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活动为夜行性,一般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为10~20厘米。蚯蚓喜温、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蚯蚓活动温度范围为5~30℃,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温度在28~30℃时,能维持一定生长速度,到32℃时就停止生长;10℃以下时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能造成死亡。赤子爱胜蚓和大平2号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蚯蚓食性很广,属杂食动物。

蚯蚓的繁殖方法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雄性器官主要包括精巢、精巢囊、贮精囊、雄性生殖孔等;雌性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雌性生殖孔等。蚯蚓虽然是雌雄同体,但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个别种进行孤雌生殖。在一般条件下,除了寒冬或干旱的地方,全国均可繁殖。

交配时,两条蚯蚓以头部迎面相互接近,在环带前部的腹面充分接触,头端相互交错,精液由雄性生殖孔排出后通过对方受精孔而进入对方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相互交换精液完成交配后,两条蚯蚓才分开。交配过程可进行几个小时,甚至在受到惊扰时都不会分开。

交配后,一般经过1~12天产卵茧,也有少数立即就能产卵茧的现象。在产生卵茧过程中,首先是由环带的分泌腺,分泌黏液包围生殖孔或生殖带,形成黏液管,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黏液于卵茧内,叫卵茧蛋白。这些蛋白是供应产在茧内的卵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黏液管的形成是很迅速的,一般只经过1~2分。然后由环带形成的黏液管逐渐向头部运动(/),当黏液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人茧内的蛋白质中,再向前移动,精液由受精囊孑L射人茧内。最后茧膜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卵茧,并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硬,颜色变深呈棕褐色或红褐色。卵茧形成过程需要50秒至5分。卵茧的形态与大小因蚯蚓种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为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麦粒形。大小有如黄豆、小豆、麦粒,甚至如小米粒,直径2.0~7.5毫米。

赤子爱胜蚓的卵茧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约2周后开始孵化。一个卵茧能孵出3~4条小蚯蚓。刚孵出来的小蚯蚓呈乳白色,2~3天后即变成桃红色,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变为红色。

蚯蚓的生活周期

蚯蚓从卵茧产下来开始至幼蚓,直至发育成熟,出现环带开始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由于种、地区、食物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种,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生活周期也不一样。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蚯蚓一般经过42天左右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长3.0~5.5厘米,环带变粗而突出体表,具有光泽,在无光条件下的料面上进行交配。交配1周后进行产卵。如果饲养条件较好,成熟蚯蚓1.4~5.5天产1个卵茧。赤子爱胜蚓人工饲养时,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生活周期见表4,此表可供饲养蚯蚓创造外部环境提供参考。

相关阅读

蚯蚓的经济价值和生活习性


蚯蚓为巨蚓科动物参状环毛蚓、正蚓科背暗异唇蚓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别名地龙、曲蟮等。广地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上地龙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蚯蚓原系野生,因其不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是轻化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也是人类食物及家畜、家禽、鱼类的饲料蛋白质新的来源。因而,近年来,蚯蚓的养殖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经济价值

蚯蚓在医学上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名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近来药理和临床报道,地龙有降血压、抗组织胺、抗惊厥和抗菌的作用,并用以治疗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腮腺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另据记载,欧洲在14世纪曾用蚯蚓烤干与面包同食,可使胆结石缩小而排出,并用于治疗黄疽病;又可作助产药,使产妇易于生产;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可治秃发;又可作壮阳药。古代阿拉伯也曾有用蚯蚓治疗痔疮的记载。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参状环毛蚓,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即口前叶;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成环状排列,沿背中线,从1112节始,节间有一背孔。背部紫灰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1416节为生殖带,其上无背孔和刚毛,此环节以前各节刚毛较为粗硬。

背暗异唇蚓,体长1027厘米,宽36毫米,背孔白89节间开始,灰褐色。每节刚毛4对,生殖带在2634节之间,呈马鞍形。

(二)生活习性

蚯蚓以生活在土壤上层1520厘米深度以内者居多,越到下层越少,这是因为蚯蚓的食性所决定的。土壤的上层,常有大量落叶、枯草和植物根茎、碎木屑等,有机质丰富,同时又有多种细菌分解这些植物体,这些植物体都是蚯蚓的最好的食物。

蚯蚓喜欢温暖、湿润和安静的环境。一般在1525℃都可以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在05℃时,蚯蚓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容易冻死,超过40℃,蚯蚓会死亡。自然界中的蚯蚓对温度很敏感,为了避暑或避寒保全生命,它们会根据气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蚯蚓要求的相对湿度为60%一80%,在干燥的环境便集抱成团,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并从背孔中喷出体腔液维持体表的湿度。干燥时间过长将造成蚯蚓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严重威胁生命。湿度过大,土壤中水分过多,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蚯蚓对光线非常敏感,喜暗怕光怕震动。活动几乎是昼伏夜出,经常在月夜、清晨和黄昏时爬上地面觅食,交尾,呼吸新鲜空气。

蚯蚓在土壤中是纵向栖息的,口朝下,肛门朝上,有规律地把粪便排积在地面。

(三)繁殖

蚯蚓虽属雌雄同体动物,但绝大多数种都需行异体受精,也就是要进行交配。在自然条件下,除了干旱之外一般春初到秋末都可能繁殖,如参状环毛蚓的生殖季节在810月,但有时46月也可见到。

蚯蚓的交配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可以在土内,也可以在地表,交配时两条蚯蚓进行倒抱,即两条蚯蚓头部迎面互相接近,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着,头端分向两方。然后各自从雄生殖孔排出精液,经受精囊孔而进入对方的受精囊中,并且逐孔向前移动,使每个精囊中都能得到精子。交配时间15小时,因种而异。交换精液后,两条蚯蚓便自动分开。一般认为,交配时间越长,交流的精液量越多,每次产卵的数量亦多,繁殖率也越高。

蚯蚓在交尾1周后开始产卵,成熟的卵落入茧中。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地逐渐向前运动,当移至精囊孔处精子逸出,在茧内受精。蚯蚓身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每个茧含有13个胚胎,约23周孵出幼蚓。幼蚓发育成熟约需3850天,蚯蚓的寿命一般为13年。

蛤蚧的功效和生活习性


一、蛤蚧的功效

蛤蚧又名仙蝉、石牙、仙蟾、四脚蛇、蚧蛇等。由于其体比壁虎大,所以也有大壁虎之称。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在我国,主要产在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它属我国保护动物。

蛤蚧是一味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药效明显,是国内外紧缺的中药材之一。蛤蚧去除内脏晒干或烘干后人药,性温、味甘、微咸,人肺、肾经。具有补肾、补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等功效。《本草纲目》有蛤蚧补肺气,定喘,止咳,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的记载。常用于治体虚、肺瘘、咳喘、咯血、消渴、阳痿、神经衰弱等。蛤蚧酒、蛤蚧糖浆等是老年人的滋补品。在广东、广西民间,常用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食,或将干蛤蚧浸酒,能滋阴补肺。

蛤蚧货源紧缺,长期供不应求。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有人进行将蛤蚧野生为家养的人工饲养。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在饲养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繁殖率的问题,从野外捕捉回来的雌性蛤蚧,饲养当年,产卵率和孵化率均在80%以上。但到第二年,产卵量减少,孵化率降低,孵出的小蛤蚧养大后,产卵率低,只有30%一40%,孵化率不到50%。对某些疾病如蛤蚧口角炎、口腔炎、夜盲症等,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养殖模式方面,曾采用过笼养、箱养、房养、建假山放养等,但究竟哪种方法既经济、科学,又适应大量饲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蛤蚧的生活习性

(一)形态

蛤蚧形似壁虎,但头部较大,略呈三角形。体长圆形,长2530厘米,其中尾长10一15厘米。体重80100克,少数个体在100克以上。眼突出。口大,有许多细齿。背部有鳞片,呈灰蓝色,指和趾膨大,有吸盘,起吸附作用,善在石缝或树洞中爬行。尾较细长,遇敌害时能自断。脱落的尾在地上能跳跃,以分散敌害的注意力,自身则趁机逃脱。尾脱落后能再生,但再生的尾不及原有的长。

蛤蚧的体色随栖息环境颜色的不同而不同。如生活在黑色石山上的,体色偏黑;栖息在浅色石上的,体显灰色;栖息在土山、土坡的,呈棕黄色;而生活在树洞中的,其体色接近青色。人工饲养的,色较淡。

(二)生活习性

1.栖息地

野生蛤蚧栖息在环境湿润、温暖又凉爽的地方,如多石的石头山,山间谷地、盆地和低山地带。喜居于悬崖洞缝、树洞内,以及房舍墙壁缝隙、屋檐和土坟中。昆虫多、有草木生长的山崖上尤为多见。常几条或单独栖息在一处。蛤蚧穴居的洞隙不很大,形状各异,洞隙的深浅和曲直也不一。

2,活动

蛤蚧的视力较差,但听觉灵敏。白天一般休息,很少活动,黄昏后外出活动、觅食,尤以晚上9时到10时最为活跃,动作灵活。常发出蛤蚧的叫声,因而称之为蛤蚧。捕食时,多潜伏在昆虫附近,然后突然袭击。蛤蚧非常机警,遇惊迅即逃逸。它被触怒时,会发出咯咯声。雄性健壮,个体好斗。

3.食性

蛤蚧主要食物为昆虫,如蝗虫、蚊子、地鳖虫、蟑螂、蚕蛾、二化螟、蟋蟀、禾虫等。一般只吃活虫,对死的或有特殊气味的不愿吃。蛤蚧的食量较大,一次可食5只蟑螂。饱食后好几天不觅食。人工饲养条件下,经驯食后也可吃些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稻米、红薯。南瓜等。但量不宜太多。蛤蚧的耐饥能力很强,饱食后几个月不给食,也不会饿死。这一特性,长途运输就很方便,木用担心运输途中因吃不到食物而死亡。

4.蜕皮

蛤蚧一生中要蜕好几次皮,并有把脱下的皮吃掉的习性。蛤蚧在蜕皮期间,抵抗力较弱,应注意被敌害吃掉,也不要去惊动它,以免影响其蜕皮。

草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近筒状,尾部侧扁;头部稍扁平,下颌稍短,眼较小,没有触须,鳃耙短小;咽齿2行,外行齿2个,较细弱,内行齿强大,侧扁,有栉状突,适于切割水草;鳞片较大,肠长为体长的2-4 倍;体色茶黄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

生活习性

草鱼喜居于水体的中、下层和近岸水草区,性活泼,游泳快。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度,高于32度或低于15度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低于10C时停止摄食。草鱼对低氧的忍耐性较差,它要求较清瘦、溶氧较高的水体环境。适宜的溶氧量为5mg /L以上,低于2mg/L时,食欲减退,低于1 mg/L时,停止摄食并产生浮头现象。

草鱼一般4龄性成熟,雌鱼性成熟个体都在5 kg以上。一般在长江等天然江河中5-6月份产卵,体重10 kg的草鱼怀卵量约 100万粒,卵为半漂流性.

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形态特征

鲫鱼体侧扁,厚而高,体色青灰或灰黑背部颜色较深。口端位,弧形,无须,眼大。背鳍条3.15-19;臀鳍条35;侧线鳞27-30咽齿仅一行4/4.个体较鲤小,常见的多为100-250 g,大的可达1kg以上。

二、生活习性

鲫为底层鱼类,生命力特别强,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耐寒和耐低氧,能在其它鱼类不能越冬的浅塘、浅滩生存。为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幼小个体摄食轮虫与小型枝角类,成鱼则摄食植物碎屑、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常群集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幼鱼更喜集群嬉游,很少至深水区越冬。生长较慢,野生鲫1冬龄仅长 5 cm, 2冬龄长10-15 cm,3冬龄可达18 cm以上,体重可达 200-250g。

虹鳟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形态特征

虹鳟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背鳍有一脂鳍。吻圆钝,头较小,口较大,领齿发达。鳞细小。背部和头顶部苍青色或棕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沿身体侧线有一条鲜艳似彩虹的色带,在产卵期尤为明显,故得名虹鳟。

二、生活习性
1.栖息

虹鳟是冷水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并有沙砾底的河川上游、支流或溪流之中。生活极限水温 0-30度,适宜生活温度12-18度,生长最适温度16-18度,低于 7度或高于20度,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超过24度停止摄食,逐渐死亡,27-30度时短时间内死亡。

虹鳟喜逆流和高氧,适宜水流速度为2-30 cm/s,溶氧含量在7-12mg/l,虹鳟生长速度最快,低于3mg/L会大量死亡.虹鳟最适pH值为6.5-6.8,适应盐度范围稚鱼5-8,当年鱼12- 14,一龄鱼20^25,成鱼35。水体混浊度大会使水中悬浮物粘附在鳃上,导致虹鳟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生长受阻,对鱼苗特别有害,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

2.生长

虹鳟的生长速度与水温、饲料等有密切关系,在水温14度,通常1年可长到100-200g, 2年400一1000g, 3年1000- 1200g;在水温9度,1年长至40-50g,2年200-300g,3年 800--1000g虹缚寿命一般为8-11年,体重很少超过9kg.

3.食性

虹鳟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天然饵料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类、小鱼、小虾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子和种子。周年摄食,每天清晨或黄昏食欲最旺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很好地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4.繁殖

虹鳟雄鱼2-4龄、雌鱼3--5龄性腺发育成熟,体长变化在 15-40 cm。繁殖季节为冬季和春季,产卵水温在4-13度最适为 8-12度。产卵场在有石砾底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鱼掘坑产卵,雄鱼起保护作用。雌鱼怀卵量一般为1000-13000粒。亲鱼怀卵量与亲鱼个体大小有关,与亲鱼年龄无关。卵径的大小直接决定孵化出仔鱼的大小,一般卵径3. 5 mm,孵化出仔鱼全长12 mm,卵径 7 mm,孵化出仔鱼20mm,

产卵期因地域、温度而异。我国北京、山西的雌鱼产卵期为12 至翌年1月份,黑龙江为1-3月份。卵沉性,直径4-7mm,呈淡黄色、橙黄色、橘红色或红色。受精卵孵化时间较长,随水温而变化,20-80天。橘红色卵受精后孵化率最高,浅黄色卵受精孵化率最低。

河蟹的生活习性


河蟹在淡水中生活成长,却要到河口附近的浅海里去生殖。 而后,幼蟹又从浅海再回到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这就是河蟹的 生殖徊游和索饵徊游。河蟹的一生就在这两次洄游中经历4个不 同的阶段。刚孵化出的幼体叫蚤状幼体它生活在海水环境中, 过着浮游生活,蚤状幼体经过5次蜕壳发育成大眼幼体,大眼 幼体溯河而上,从海水向淡水中运动在淡水水域,大眼幼体经 1次蜕壳变为幼蟹,幼蟹不断蜕壳变大。

淡水中生活的河蟹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及稻 田的泥岸或泥滩上的洞穴中,也喜欢隐蔽在水底的石块、瓦砾和水草丛中。河蟹营穴能力很强,洞穴一般呈管状,长20-80 cm, 穴道与地面约呈100倾角。

河蟹胆量小,喜静,多昼伏夜出。其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视觉非常敏锐,在极微弱的灯光下也能觅食和避敌。由于河蟹多在夜晚借助微弱的光线觅食,并靠视觉来避敌,因此河蟹在l 夜晚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河蟹用步足在水底和陆地上爬行喜撕杀争斗,当在打斗中被敌害咬住附肢后.能自动断支,迅速逃走残肢经两三次蜕壳可完全再生.

贻贝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


贻贝是软体动物门贻贝科动物。在我国沿海有30多种贻贝,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约有10多种。目前已经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贻贝(又名紫贻贝、厚壳贻贝、翡翠贻贝)3种。贻贝是世界性养殖贝类,它在我国的贝类养殖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对象。

一、贻贝的经济价值

贻贝又名壳菜,我国北方称海红,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制品淡菜。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驰名中外的海产品,雅号东海夫人。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9.1克、脂肪7.6克、碳水化合物13.4克、钙277毫克、磷864毫克、铁245毫克、维生素马0.46毫克、碘1.2毫克。贻贝除食用外,还可药用,具有滋阴、补肝肾、益精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等病症。

二、贻贝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贻贝:贝壳楔形,中等大,一般长6080毫米。壳薄而短,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位于壳之最前端,前方具有淡褐色菱形小月团。壳腹缘较直,背缘与腹缘构成30。角自壳顶向后背方延伸,约延伸至背缘中部时又形成一钝角向腹缘延伸,故整个背缘为弧形。壳后缘宽而圆。壳表面呈黑褐色,具光泽,有时壳顶及腹缘处呈淡褐色,贝壳内面灰色或淡蓝色,具珍珠光泽。

厚壳贻贝:壳形近似贻贝,壳重而厚。壳面为棕黑色,较粗糙,壳长为壳高的2倍。壳顶部常磨损呈白色,壳内面为紫色。

翡翠贻贝:贝壳大,楔形,较贻贝长,壳质中等厚。壳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呈啄状,位于壳的最前端,腹缘直或略弯,背缘与腹缘成30。角向后方或抛射状延伸,但至壳后半部时则较直。壳后缘圆,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具光泽,内面呈白瓷色,具光泽。

(二)贻贝的生活习性

贻贝喜群栖在潮流急速、盐度稍高、水质澄清的海区。用足丝附着在固形物上,营附着生活。贻贝有缓慢的移动能力,这种现象常见于幼小个体。成体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不移动,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不利时,会折断足丝移往别处,重新分泌新足丝附着。贻贝对温度适应能力随种而异。紫贻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潮间带的种群可忍受lOC的低温;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夏季水温达到30C时,可造成大批死亡。紫贻贝生长最适温度是1423C,5C以下或2312以上几乎停止生长/。紫贻贝可以在盐度为18%o一32%o的海水中生存,最适盐度是30%o。对低盐度海水的适应能力较差,低于16~时,会出现不正常现象;低于135oo时,能引起部分死亡;下降到10%o时,3天内就全部死亡。

贻贝是滤食性动物,滤食方法是较被动的,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差。贻贝主要摄取海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常见的有:圆筛藻、硅鞭藻、舟形藻、盒形藻、双尾藻、直链藻、角毛藻、菱形藻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原生动物、贝类幼体、细菌和有机碎屑等。贻贝的食物组成有地区性和季节性,随着海区浮游生物组成的变化而不同,大小在1030微米的浮游生物都是贻贝的良好饵料。

(三)繁殖

贻贝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从性腺颜色能区别性别。雌贝性腺呈橘红色或橙黄色,雄贝性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成熟的性腺分布在内脏团、腹嵴、外套膜上。贻贝的繁殖季节随种类和地区而异。在辽宁,紫贻贝的繁殖期为46月,56月是繁殖盛期,1年繁殖1次;在青岛、烟台,繁殖期从10月至翌年5月,繁殖盛期是45月和1011月,1年繁殖2次。

贻贝为多次成熟多次排卵。雌贝一是产卵量可达2500万粒。紫贻贝繁殖最适水温,春季61812;秋季水温下降到20C时,性腺成熟,1812时开始产卵。精子全长约47微米,分头、尾两部分。

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直径约70微米。在161712的水温条件下,卵受精后经9小时左右,囊胚体细胞逐渐分化成一圆管状的原肠,进人原肠胚期。以后胚体逐渐变为梨形,顶端膨大,细胞加厚,长有一丛纤毛,其中有一或二根鞭毛,胚体背部下隘,胚孔闭合区内陷,形成凹口,进入担轮幼体期。担轮幼体继续发育,胚体两侧覆盖两层透明的半圆形幼虫壳体并在背部绞合,发育成面盘幼体。半个月后幼体壳顶隆起,壳的后缘生长快,贝壳变成前后不对称,逐渐呈扁平状,形成足丝腺,足神经节和眼点。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和匍匐阶段,附着变态为稚贝。此时幼体壳的边缘长出成体壳,并分泌足丝营附着生活。

鲍鱼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


鲍鱼为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我国常见品种有皱纹盘鲍,产于我国辽宁、山东、江苏北部沿海;杂色鲍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沿海。鲍是久负盛名的珍贵食品和药材,现在仅依靠自然资源已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我国各产鲍海区已由自然采捕发展到移植和养殖。

一、鲍鱼的经济价值

鲍的贝壳可人药,称为石决明,其性味平成,具有乎肝熄风、潜阳、除热、明日、通淋的功效,主治头目眩晕、虚劳骨蒸、青盲内障、高血压、吐血、淋病、胃酸过多、失眠等病症。此外,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可以鲜食或制成罐头和鲍鱼干。每百克鲍鱼含蛋白质19克、脂肪3.4克、碳水化合物1.5克,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二、鲍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它只有一个贝壳,卵圆形耳状,由石灰质构成,较坚厚,贝壳螺旋部只留痕迹,占全壳极小部分,成体多被腐蚀,有珍珠光泽。大部分贝壳是体螺层,壳口很大,靠近体螺层边缘有一列由小渐大、排列整齐的突起和壳孔。皱纹盘鲍,盘大,有壳孔45个。杂色鲍则有79个(又称大孔鲍)。壳子L是的排泄、生殖和呼吸的孔道。壳面粗糙呈深绿褐色,常附生红藻苔藓虫和石灰虫等,生长纹明显,贝壳内层具有珍珠光泽,银白色,带青、绿、红、蓝彩色交织。壳口与体螺层等大/,雌雄外形上无显著差异,躯体全部由柔软的肌肉组成,头部于身体前端,较小,背面两侧各有一细长的触角,腹面的足部肌肉非常发达,几乎占体重一半,扁平状适于爬行或吸附,也是食用的主要部分。背部有内脏囊,身体背部还披一层薄膜,称外套膜(图6)。

(二)鲍鱼的生活习性

1.栖息习性

鲍鱼在自然海区一般喜好海水澄清,透明度5米以上,盐浓度较高,潮流通畅,生有海藻的礁石地带。分布于水深几米或几十米处。鲍白天常群集在一起不动,晚上缓慢爬行觅食。受惊动时,其足的吸附力变得很强。鲍的幼体处于浮游状态,受潮汐影响,环境变化大,成鲍移动范围不大,相对环境稳定,但季节水温变化对其有所影响,如冬季水温低,其向深水移动;春夏水温高,则向浅水移动,要求冬季海水不能结冰。

2.食性

鲍食物的种类随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出膜后的幼虫依靠卵细胞内的营养物生存,一直持续到面盘幼虫初期。面盘幼虫后期,经常栖息于基面上才吞食少量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物碎屑,发育至围口壳动体后,借发达吻部的活动,以舐食的方式从基面上获得较多的单细胞藻类为食。

动体进入底栖生活后,一般都以容易消化和便于吞食的底栖硅藻为食。常见的有:舟形藻、角刺藻、卵形藻等。成鲍摄食的海藻有海带、裙带菜、鹅掌菜、马尾藻类、点叶菜、幅叶莱、萱藻、石花菜、江篱角叉藻、钩仙菜、浒苔、海松和一些底栖硅藻等。对同一种海藻,鲍喜欢吃幼嫩的。

3.繁殖和发育习性

繁殖期因生长地区及鲍的种类而异,持续时间也不一致。如福建、广东一带的杂色鲍,多在36月,而辽宁的皱纹盘鲍是79月初。发生后一周年壳长3厘米的子体,用人工诱导法可排精,并具有授精能力,壳长56厘米以上的个体,全部是性成熟的个体。

鲍为雌雄异体,比例基本1:1,精卵在海水中体外受精。鲍产卵都在夜间,雌鲍采用喷射的方法将卵从壳孔射到水中,精液则从雄鲍的壳孔中慢慢溢出,呈白线状,然后扩散成白色烟雾状。

鲍的胚胎发育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初期胚体发育、担轮动体、面盘动体、匍匐动体、围口壳动体、动鲍。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小环境对鲍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之间个体差异十分明显,甚至可相差一倍以上。以下几个因素与其摄食、生长有密切关系:

(1)水温

皱纹盘鲍在7℃以下时,摄食明显下降,很少活动,在10.9℃水温下,以裙带菜为饵料,月增重12.8%,20.3℃则为32.1%,其最适温度为1520℃

(2)光照

皱纹盘鲍的担轮动体和初期面盘动体具有趋光性,随个体发育,趋光性逐渐不显,从围口壳动体起,壳长0.44毫米,它不分昼夜进行摄食,当生长至45毫米以后明显改变了趋光现象而转为避光性,和成鲍一样,摄食多集中于夜间。

(3)相对密度

皱纹盘鲍的面盘动体和出现壳孔后的动鲍在相对密度1.018以上的海水中能正常生活,相对密度1.016时出现麻醉现象,两天时间可死亡,相对密度为1.U14时立即麻醉,并相继死亡。

蚯蚓的繁殖


1.交配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在自然环境下,一般春季到秋末都能繁殖。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北方人工保温条件下,可一年四季繁殖。蚯蚓交配后生产卵茧。蚯蚓交配时以头部迎面互相接近,在环带前后的腹面充分接触。如环毛蚓在交配时双方雄孔靠近对方受精囊孔。雄突起插人对方受精囊孔,紧贴在一起,然后逐孔向前移动,使每一受精囊都得到精液。交配时间可长达数小时之久。

2.产卵

交配后一般经1一12天生产卵茧,卵茧也称卵包。生产卵茧不是从体内生出,而是先由环带的分泌腺,分泌粘液包围性孔和生殖带,形成粘膜管。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粘液于卵茧内,叫卵茧蛋白。这种蛋白是供应产在茧内卵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
经过12分钟,由环带形成的粘膜管逐渐向头部移动。当粘膜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入茧内的蛋白质中,再向前移动,精液由受精囊孔射人茧内,最后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胶体状卵茧。

卵茧产出时呈乳白色,在空气中逐渐变成浅绿色、橙色、肉红色,最后变成较深的棕褐色。卵茧形成时间为从50秒至5分钟。卵茧的形状及大小,根据蚯蚓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通常有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麦粒形。大小有如黄豆、小豆、麦粒,甚至如小米一样,直径为27.5毫米。

一般每隔27天可产一粒卵茧,一粒卵茧可孵出214条幼蚓。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