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功效和生活习性

一、蛤蚧的功效

蛤蚧又名仙蝉、石牙、仙蟾、四脚蛇、蚧蛇等。由于其体比壁虎大,所以也有大壁虎之称。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在我国,主要产在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它属我国保护动物。

蛤蚧是一味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药效明显,是国内外紧缺的中药材之一。蛤蚧去除内脏晒干或烘干后人药,性温、味甘、微咸,人肺、肾经。具有补肾、补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等功效。《本草纲目》有蛤蚧补肺气,定喘,止咳,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的记载。常用于治体虚、肺瘘、咳喘、咯血、消渴、阳痿、神经衰弱等。蛤蚧酒、蛤蚧糖浆等是老年人的滋补品。在广东、广西民间,常用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食,或将干蛤蚧浸酒,能滋阴补肺。

蛤蚧货源紧缺,长期供不应求。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有人进行将蛤蚧野生为家养的人工饲养。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在饲养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繁殖率的问题,从野外捕捉回来的雌性蛤蚧,饲养当年,产卵率和孵化率均在80%以上。但到第二年,产卵量减少,孵化率降低,孵出的小蛤蚧养大后,产卵率低,只有30%一40%,孵化率不到50%。对某些疾病如蛤蚧口角炎、口腔炎、夜盲症等,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养殖模式方面,曾采用过笼养、箱养、房养、建假山放养等,但究竟哪种方法既经济、科学,又适应大量饲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蛤蚧的生活习性

(一)形态

蛤蚧形似壁虎,但头部较大,略呈三角形。体长圆形,长2530厘米,其中尾长10一15厘米。体重80100克,少数个体在100克以上。眼突出。口大,有许多细齿。背部有鳞片,呈灰蓝色,指和趾膨大,有吸盘,起吸附作用,善在石缝或树洞中爬行。尾较细长,遇敌害时能自断。脱落的尾在地上能跳跃,以分散敌害的注意力,自身则趁机逃脱。尾脱落后能再生,但再生的尾不及原有的长。

蛤蚧的体色随栖息环境颜色的不同而不同。如生活在黑色石山上的,体色偏黑;栖息在浅色石上的,体显灰色;栖息在土山、土坡的,呈棕黄色;而生活在树洞中的,其体色接近青色。人工饲养的,色较淡。

(二)生活习性

1.栖息地

野生蛤蚧栖息在环境湿润、温暖又凉爽的地方,如多石的石头山,山间谷地、盆地和低山地带。喜居于悬崖洞缝、树洞内,以及房舍墙壁缝隙、屋檐和土坟中。昆虫多、有草木生长的山崖上尤为多见。常几条或单独栖息在一处。蛤蚧穴居的洞隙不很大,形状各异,洞隙的深浅和曲直也不一。

2,活动

蛤蚧的视力较差,但听觉灵敏。白天一般休息,很少活动,黄昏后外出活动、觅食,尤以晚上9时到10时最为活跃,动作灵活。常发出蛤蚧的叫声,因而称之为蛤蚧。捕食时,多潜伏在昆虫附近,然后突然袭击。蛤蚧非常机警,遇惊迅即逃逸。它被触怒时,会发出咯咯声。雄性健壮,个体好斗。

3.食性

蛤蚧主要食物为昆虫,如蝗虫、蚊子、地鳖虫、蟑螂、蚕蛾、二化螟、蟋蟀、禾虫等。一般只吃活虫,对死的或有特殊气味的不愿吃。蛤蚧的食量较大,一次可食5只蟑螂。饱食后好几天不觅食。人工饲养条件下,经驯食后也可吃些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稻米、红薯。南瓜等。但量不宜太多。蛤蚧的耐饥能力很强,饱食后几个月不给食,也不会饿死。这一特性,长途运输就很方便,木用担心运输途中因吃不到食物而死亡。

4.蜕皮

蛤蚧一生中要蜕好几次皮,并有把脱下的皮吃掉的习性。蛤蚧在蜕皮期间,抵抗力较弱,应注意被敌害吃掉,也不要去惊动它,以免影响其蜕皮。

相关推荐

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法


蚯蚓是陆栖的无脊椎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这是它的主要特征。蚯蚓的每一个体节大都具有相同的构造。通常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变小。体节的数目随着科、属、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60~320节范围内变动。在热带个别蚯蚓种体节可以达到600节或者更多。

有许多种蚯蚓在每一体节之内还有3~5个小沟,叫次生环节或体环。这与每一体节内部构造有关。第1体节称围口节,也是蚯蚓的头部。头节除有口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口的前部有1个非常灵活的口前叶,口前叶和围口节连为一体的部分称为合叶;口前叶与围口节分开的部分称为前叶。口前叶稍伸入围口节的部分称为前上叶;伸入围口节超过一半以上的称为上叶;全部伸人的称为穿入叶,介于前叶和上叶之间的称为混合叶。口前叶的形态,对蚯蚓种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蚯蚓在前进或摄食时口前叶起掘土、触觉、嗅觉和摄食作用。

蚯蚓前部身体一般具有粗壮而强韧的肌肉,体表颜色也较深。后部比较弱,或扁平,颜色也较浅。

当蚯蚓发育到性成熟时,在身体前部出现环带,也叫生殖带,一般长度占3~12个体节。环带的颜色和身体其他部分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呈乳白色,俗称白颈蚯蚓;有的呈肉红色、红棕色、米黄色。环带的形态有环状,也有马蹄状。但有的蚯蚓种,如杜拉属的几个蚯蚓种,环带的形态不太明显。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也是蚯蚓分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蚯蚓除第1节外,全身的体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的排列有环生、密对生、疏对生和宽对生。刚毛的数量除环生的外,一般每节有4对,在身体左右两侧各有4个纵带,通常用a、b、C、d来标记,刚毛口和b、c和d一般成对靠近。距离大小视不同的种而异。因此,刚毛排列和位置,对鉴定蚯蚓种也有重大意义。

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利用刚毛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撑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

除此之外,在某些节上,还有一些变态的刚毛,特别是性刚毛,在蚯蚓交配时具有重要作用。生殖孔的位置在腹面环节的前后,有的种也可能在背面。随着种的不同,生殖孔位置有较大差异。一般雄生殖孔有1~2对,雌生殖孔有1个或1对。多数的种有2~3对受精囊孔。蚯蚓在腹面两侧,每节通常都有一对肾孑L。有的蚯蚓,如环毛蚓,每节体壁上肾孑L很多,但肉眼一般不容易看到。而蚯蚓背部,节与节之间可以看到每一节问沟各有1个小孔,称背孔,其中异唇属、爱胜属、正蚓属和环毛属都比较明显,而杜拉属、合胃蚓属则不大明显。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活动为夜行性,一般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为10~20厘米。蚯蚓喜温、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蚯蚓活动温度范围为5~30℃,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温度在28~30℃时,能维持一定生长速度,到32℃时就停止生长;10℃以下时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能造成死亡。赤子爱胜蚓和大平2号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蚯蚓食性很广,属杂食动物。

蚯蚓的繁殖方法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雄性器官主要包括精巢、精巢囊、贮精囊、雄性生殖孔等;雌性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雌性生殖孔等。蚯蚓虽然是雌雄同体,但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个别种进行孤雌生殖。在一般条件下,除了寒冬或干旱的地方,全国均可繁殖。

交配时,两条蚯蚓以头部迎面相互接近,在环带前部的腹面充分接触,头端相互交错,精液由雄性生殖孔排出后通过对方受精孔而进入对方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相互交换精液完成交配后,两条蚯蚓才分开。交配过程可进行几个小时,甚至在受到惊扰时都不会分开。

交配后,一般经过1~12天产卵茧,也有少数立即就能产卵茧的现象。在产生卵茧过程中,首先是由环带的分泌腺,分泌黏液包围生殖孔或生殖带,形成黏液管,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黏液于卵茧内,叫卵茧蛋白。这些蛋白是供应产在茧内的卵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黏液管的形成是很迅速的,一般只经过1~2分。然后由环带形成的黏液管逐渐向头部运动(/),当黏液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人茧内的蛋白质中,再向前移动,精液由受精囊孑L射人茧内。最后茧膜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卵茧,并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硬,颜色变深呈棕褐色或红褐色。卵茧形成过程需要50秒至5分。卵茧的形态与大小因蚯蚓种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为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麦粒形。大小有如黄豆、小豆、麦粒,甚至如小米粒,直径2.0~7.5毫米。

赤子爱胜蚓的卵茧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约2周后开始孵化。一个卵茧能孵出3~4条小蚯蚓。刚孵出来的小蚯蚓呈乳白色,2~3天后即变成桃红色,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变为红色。

蚯蚓的生活周期

蚯蚓从卵茧产下来开始至幼蚓,直至发育成熟,出现环带开始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由于种、地区、食物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种,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生活周期也不一样。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蚯蚓一般经过42天左右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长3.0~5.5厘米,环带变粗而突出体表,具有光泽,在无光条件下的料面上进行交配。交配1周后进行产卵。如果饲养条件较好,成熟蚯蚓1.4~5.5天产1个卵茧。赤子爱胜蚓人工饲养时,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生活周期见表4,此表可供饲养蚯蚓创造外部环境提供参考。

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形态特征

鲫鱼体侧扁,厚而高,体色青灰或灰黑背部颜色较深。口端位,弧形,无须,眼大。背鳍条3.15-19;臀鳍条35;侧线鳞27-30咽齿仅一行4/4.个体较鲤小,常见的多为100-250 g,大的可达1kg以上。

二、生活习性

鲫为底层鱼类,生命力特别强,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耐寒和耐低氧,能在其它鱼类不能越冬的浅塘、浅滩生存。为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幼小个体摄食轮虫与小型枝角类,成鱼则摄食植物碎屑、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常群集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幼鱼更喜集群嬉游,很少至深水区越冬。生长较慢,野生鲫1冬龄仅长 5 cm, 2冬龄长10-15 cm,3冬龄可达18 cm以上,体重可达 200-250g。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3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