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鲂

[学名]: Zeus japonicus
[资源名称]: 日本海鲂
[外文名]: John dory、target perch、Japanese john dory
[别名]: Zeus faber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
 
背鳍Ⅹ-22~24;臀鳍Ⅳ-2l~22;胸鳍13~14;腹鳍I-7;尾鳍1+13+1。侧线鳞92~120。 体形较大,长椭圆形,很侧扁。体长为体高1.4~2.1倍。头长而高大,很侧扁,额部至吻端斜直,由吻端至峡部及下鳃盖骨形成一三角形。体长为头长2.1~2.3倍。吻较突出。下颌突出于上颌。头长为吻长1.9~2倍。眼大,侧位,很高。头长为眼径3.6~4.2倍。眼间隔窄而隆起。头长为眼间隔4~6.2倍。鼻孔大,位于眼前方。 口大而斜。上颌宽大,后方达眼中部。两颌牙呈绒毛状牙带,犁骨有牙,腭骨无牙。两颌具厚唇。鳃孔宽大。鳃3(1/2)个。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短粗。具假鳃。 体被细小圆鳞,微凹,似陷于皮下,排列不规则,头仅颊部具鳞。侧綫明显,为一管状綫,沿体背侧直达尾基,具一弯曲。沿背鳍条及臀鳍条的基部各具一行棘状骨板。体下侧胸腹部亦各具一行骨板。 背鳍一个,鳍棘部与鳍条部有一深凹刻,棘较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綫状,以第三鳍棘上的条最长。背鳍起点在鳃盖后上方。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六棘下方。胸鳍位低。腹鳍起点约与胸鳍相对。尾鳍圆形。 体暗灰色,体侧中部侧綫下方有一大于眼径的黑色椭圆斑,外绕一白环,背、臀鳍棘部鳍膜与尾鳍鳍膜淡黑色,腹鳍鳍条部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印度洋非洲南部,北至中国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 遍及全球的分布。 东大西洋: 挪威到南非, 也地中海与黑海。 西太平洋: 日本,韩国,澳洲与纽西兰。 也已知来自印度洋。印度洋非洲南部,北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我国沿海均产。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近海中下层鱼类。发现于了接近海床的区域. 通常独居性的。 主要吃群游性硬骨鱼类, 偶然地吃头足类动与甲壳动物.繁殖在冬末发生在东北方的大西洋而在初春, 比较早的在地中海中。卵大洋性, 4 年达到成熟.

相关阅读

海鲂


中文名称海鲂

拉丁名称Zeus faber Linnaeus

英文名称target fish, target dory, kuparu, john dory, Japanese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及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5-2.1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2-2.8倍,眼中大,头长为眼径的2.8-6.7倍。口大,斜裂,两颌有细齿,犁骨有齿,鳞退化,不呈覆瓦状排列,背鳍鳍基两侧有5-12大棘板臀鳍基底两侧有5-13大棘板腥鳍与肛门间有2行,7-10个棘状骨板。背鳍IV-X-22-24,臀鳍IV-20-23。胸鳍13-14,下侧位,腹鳍较长大,胸位,I-6-7。尾鳍后缘圆形,鳃盖条7。鳃耙退化(4-5)+(7-18)。有一蓝黑色圆斑位于侧线下方,胸鳍后端、背、臀鳍鳍基两侧各有5-8棘板,每一棘板有1-2棘突。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副海鲂


[学名]: Parazen pacificus
[资源名称]: 副海鲂
[外文名]: Red dory、Parazen
[别名]: 准的鲷、太平洋副海鲂
 
[形态特征]:
 
体长138~156毫米。采自北纬29度37分~30度07分,东经127度57分~128度48分。水深321~940米。 背鳍Ⅷ-26~29,臀鳍Ⅰ-33;胸鳍35;腹鳍7;尾鳍9+1+9+1+7。侧线鳞85。 体长为体高2.5~2.6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吻长2.4~2.6倍,为上颌长2.0~2.4倍,为眼径2.9~3.5倍,为眼间隔4.1~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0.8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较大。吻长。眼大,上侧位;眼上缘锯齿极微小,方向向后。眼间隔较宽,中间深凹。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上方。口大而斜,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后半部宽大,后端达眼前缘下方。唇光滑,宽而薄。牙较大,圆锥形,两颌牙带狭,上颌2~3行,下颌牙稍大,1~2行。犁骨两侧各有4~5牙。腭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瘤突状,端部具小刺,下枝中部5~6鳃耙较长。鳃盖条骨7。 体被小栉鳞,栉齿细弱。眼中部后方头背及颊部亦被鳞。侧线有较大明显孔鳞,前部与背缘平行,后部乎直。背鳍鳍条部基底及臀鳍基底两侧无明显棘状骨板,只有1行棘突痕迹。腹面仅在腹鳍至肛门间的鳞片具微弱棱起。 背鳍1个,基底长,鳍棘部与鳝条部具深缺刻,鳍棘较弱,第二鳍棘最长,最后1鳍棘颇小,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相对,前方具1微小棘,埋于皮下。胸鳍小,侧中位。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在胸鳍后方,后端尚不达肛门。第一鳍条不分枝。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生活时体淡红色,腹侧银白色。背鳍第一~四鳍棘尖端鳍膜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水深140-36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底层鱼类,捕获深度在150-600公尺间

日本乌鲂


中文名称日本乌鲂

拉丁名称Brama japonica Hilgendorf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乌鲂科

拉丁科名Bramidae

中文属名乌鲂属

拉丁属名Bram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东海、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颌齿小,锥状或犬齿。口中大,口裂甚斜,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头和体均被圆鳞,有侧线,背鳍和臀鳍棘不明显,与鳍条部相连,二鳍前部鳍条延长,胸鳍长,伸达臀鳍中部,尾鳍叉形。背鳍33-36,臀鳍27-3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玫瑰海鲂


中文名称玫瑰海鲂

拉丁名称Cyttopsis roseus (Lowe)

英文名称rosy dory, red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玫瑰海鲂属

拉丁属名Cytt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非、印度西南海岸、日本、中国、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台湾沿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1.7-2.0倍,头较在,体长为头长的2.4-2.8倍,眼中等大小,头长为眼径的2.3-2.9倍,胸部宽,其腹面平直,体被小圆鳞,腹鳍与肛门间有2枚龙骨状棘板。背鳍和臀鳍鳍条部两侧有一排低的骨棘,口前位,两颌具细齿,犁肌亦有齿,背鳍VII-VIII-28-30。臀鳍I-II-20-30,第一鳍棘甚短而宽,不能活动,第二鳍棘甚小,胸鳍13-14,腹鳍9-10,无鳍棘,鳃耙退化,1+8。体玫瑰红色及银色,腹鳍红色,鳍膜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巨眼海鲂


中文名称 巨眼海鲂
拉丁名称 Zenion japonicum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ni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Ⅶ-27~29;臀鳍Ⅰ,25~27;胸鳍16;腹鳍I-6;尾鳍3+1+11+1+ 3。侧线鳞约72~75。鳃耙17。
体长为体高2.4~2.5倍,为头长2.8~2.9倍,头长为吻长4~5倍,为上颌长2.2~2.6

倍,为眼径1.9~2.2倍,为眼间隔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4倍。

体侧扁,长卵圆形,尾柄细短。峡部至肛门腹面平坦,呈菱形。头大,具发达粘液腔,头部锯棱发达。吻短。眼大,侧位,位于头中部,眼上缘内侧有3行具锯齿缘的骨棱。眼间隔较宽,深凹,马蹄形。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方。口大,上位,口裂垂直,下颌突出于上颌前方。上颌能伸缩,前颌骨后突起伸达眼间隔深凹内,上颌正中有1凹陷。唇光滑,宽而薄。两颌牙极细小,1~2行不规则排列。前鳃盖骨后缘直,隅角处向后突出。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第一鳃弓鳃耙发达,细长,内侧有小刺,下枝前方3~4个瘤突状。鳃盖条骨7。

体被小圆鳞,尾柄部被弱栉鳞;鳞面粗糙。侧线孔鳞明显,前半部与背缘平行,弧形弯曲,后半部平直。背鳍第四~五鳍棘以后及臀鳍基底两侧各有1行棘状骨板。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有深缺刻;鳍棘较发达,表面有沟纹,第二鳍棘最强大,前缘有强锯齿。臀鳍与背鳍鳍条同形相对,前方具1游离鳍棘,粗短明显。胸鳍小,位较低。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腹鳍棘强大,其长稍大于背鳍第二棘。前缘具强锯齿。尾鳍后缘截形,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

 生活时体青褐色,尾鳍淡红色,边缘淡褐色。背鳍鳍棘部端部黑色,各鳍淡色。

南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 南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 Zenopsis nebulosa
英文名称 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Ⅳ-26;臀鳍Ⅲ-24~26,胸鳍12~13,腹鳍I-5;尾鳍1+1+11+1。鳃粑l~4+7~8。
体长为体高1.4~1.7倍,为头长2.5~2.8倍。头长为吻长1.9~2.3倍,为上颌长2.1~2.3倍,为眼径3.8~4.1倍,为眼间距4.8~5.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8倍。

体高而侧扁,卵圆形,背缘在眼上方凹入,腹缘圆弧形。头高,额部至吻端斜直,呈斜方形。吻长。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小于眼径,中央有棱嵴。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方;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孔状。口大,口裂近垂直,下颌突出于上颌前方,上颌可伸缩。牙较发达。上颌前端有7~8牙,犬牙状,方向向内,侧面有1~2行小牙,前后方齿群明显分离。下颌有2行牙,前端牙较大,方向向内。犁骨有5-6牙。腭骨无牙。前鳃盖骨边缘长而斜。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扁平突起,端部密具小刺。鳃盖条骨7。

体光滑无鳞。侧线明显,为一管状线;前半部弧形,后半部平直,行于体中央。棘状骨板沿背鳍基底两侧各有12~14,臀鳍基底两侧各有7~9,每一骨板中央具1明显的向后棘;胸部有5~6,自第三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腹部有5~7,自第二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胸腹部骨板棘小,形成锯齿缘。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有1深缺刻;鳍棘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丝状,最长可超过尾鳍末端。臀鳍棘发达,第一棘最大,等于或稍小于眼径,鳍条部与背鳍同形相对。胸鳍位较低,鳍条较短。背鳍、臀鳍、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起点前于胸鳍,鳍条长,后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后缘平,上下各具1弱棘状鳍条。

体银灰色,体侧中央有1约与眼径等大的暗褐色圆斑,成鱼较不明显。100毫米以下的幼体体侧较均匀地散有暗褐色圆斑。背鳍鳍棘部、腹鳍及尾鳍后半部黑色。

隆背拟海鲂


中文名称 隆背拟海鲂
拉丁名称 Zen cypho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拟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VIII-27-28;臀鳍I-29-30;胸鳍13-14;腹鳍I-9;尾鳍1-11-1。侧线61-89(8-12/34-50);鳃耙1-2+8-10。体长65-108.7mm。体卵圆形,中等大,侧扁,较高。体长为体高1.7-2.03倍。头高,额部至吻端斜直。体长为头长的2.2-2.5倍。吻特别突出。头长为吻长的1.7-2.2倍。眼大,侧位,很高。头长为眼径的2.6-3.5倍。眼间隔较窄,凹陷。眶上具尖锐锯齿。鼻孔明显,位于眼前。口端位,较大。口裂斜,口角尚不达眼的前缘。上下颌略等长。牙呈绒毛状带,犁骨部具牙,腭骨部无牙。两颌具较厚的唇。鳃盖骨窄而高,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鳃孔宽大,鳃3(1/2)各,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鳃耙短小,呈薄片状。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雨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雨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Zenopsis nebul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中国及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7-1.9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5-2.7倍,眼小,头长为眼径4.1-4.6倍,口小,斜裂,两颌具细齿1-2行,犁骨有齿,体上无鳞,有7-14棘板分布在背鳍鳍基两侧,有5-9棘板分布在臀鳍鳍基两侧,腹鳍至肛门间2列、7-8个棘状骨板,每一骨板的末端有一小刺,腹鳍前方有2棘状骨板。背鳍VIII-X-27-29,大部分鳍棘延长如丝状,臀鳍III-24-26,胸鳍12,中侧位,腹鳍较长大,前胸位,I-5,尾鳍截形或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西洋仙海鲂


中文名称大西洋仙海鲂


拉丁名称Oreosoma atlanticum Cuvi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仙海鲂科

拉丁科名Oreosomatidae

中文属名仙海鲂属(待定)

拉丁属名Oreosoma Cuvier, 182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非及澳大利亚等海区。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体高的1.0-2.1倍,头中大,侧扁。眼上侧位,较小,眶前高度为眼径0.5-2.3倍,口大,斜裂,上颌能伸缩,鳃盖骨上无棘突,背鳍VII-XI22-37,有些种类的鳍棘延长呈丝状,臀鳍I-IV20-30,胸鳍12-18,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支,腹鳍I-5-10,鳍棘或不存在,尾鳍有13主鳍条,其中11分支鳍条。体被小鳞或退化或不存在,鳃盖条7,脊椎骨29-34。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真鲂


[学名]: Eumegistus illustris
[资源名称]: 真鲂
[外文名]: Sweeper pomfret
[别名]: 真乌鲂、裸首乌鲂
 
[形态特征]:
 
背鳍Ⅲ-30,臀鳍Ⅱ-23;胸鳍20;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50。鳃耙4+10。 体长约为体高2.2倍,约为头长3.6倍。头长约为吻长4.3倍,约为眼径3.5倍,约为眼间隔2.4倍。尾柄长约为尾柄高1.9倍。 体椭圆形,后方细长,稍侧扁。背面自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成圆弧状,腹面钝圆。头中等大,背面圆凸。吻钝而稍突。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2个,分离,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缝状,近眼前上缘。口裂倾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两颌前端有数行犬状牙,两侧为2~3行绒毛牙,犁骨无牙,腭骨牙弱。舌圆而宽,无牙。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边缘有弱细锯齿。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骨7。 体被圆鳞,头部除眼间隔区和前鳃盖骨后下半部无鳞,其余均被小鳞。背鳍和臀鳍鳍条部基部亦有小鳞。头部和体中部无鳞棘,体后部和尾柄部鳞片具有向后小棘,尾柄部中线上下各行鳞片尤其明显。有侧线,前面稍弯曲,后面平直。 背鳍和臀鳍前面鳍条延长,呈三角形。胸鳍较长,可伸达至臀鳍起点。腹鳍短,位于胸鳍茎后部下方,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为双凹形。 液浸标本体为黑褐色,背鳍、臀鳍和尾鳍鳍膜带有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日本,新几内亚和挪威。水深381-62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大洋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3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长臀刀鲇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