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扇贝亲贝选择和培育

(1)选择条件:
亲贝的质量对育苗的成败有明显的影响,合格的亲贝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①肥满,鲜出肉率30%。
②健壮,死亡率。
③壳高5cm,贝体上附着生物少。

要选择生活在水清、流大、饵料生物丰富,养殖密度又低海区生产的贝作为亲贝,亲贝应在秋季收获前挑选个大、体肥的个体进行稀养,每层20个左右,这样有利于亲贝在越冬时生长、发育。这样的亲贝营养基础较好,入池促熟后,成活率较高,育苗的成功率了较高。反之,有的海区水质瘦、浮泥多,贝体上附着生物又多、贝体消瘦,用这样的亲贝育苗,往往造成失败,有的海区开始少量养殖时,亲贝肥壮、质量较好,但大面积养殖后,亲贝明显消瘦,死亡率高了,质量也就差了。因此,在选择亲贝时,一定要注意产地,要注意亲贝的质量。

(2)促熟培养
①积温
水温是影响贝类生殖腺成熟的主要因子,海湾扇贝生殖腺发育程度与产卵量的多少,和积温有直接的关系。在3月上旬(水浊23℃)入池的亲贝,积温达以450℃时成熟较好,在3月中、下旬(水温46℃)入池时,积温达到400420℃才能成熟,而在4月中旬(水温10℃左右)入池的积温280300℃就可成熟。亲贝在升温促熟中,达到积温后产的卵,往往孵化率较高,孵化后的幼虫成活率也较高。反之,即使大量产卵,孵化率和成活率都是非常低的。贝类的生殖腺成熟后,只有达到某个水温才能产卵,这个水温称为产卵的临界温度。海湾扇贝的临界温度是1820℃。临界温度既是产卵水温,也是生殖腺发育的最适水温。在生产中,3月中旬亲贝入池(水温4℃左右),稳定2天后,每天升温1℃,到20℃恒温待产,历时2325天,积温达到420℃左右亲贝就能成熟,如果积温未达到,可以降低水温,每次降12℃,以后根据情况再升温等产。

②饵料
饵料是海湾扇贝生殖腺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对亲贝生殖腺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硅类是亲贝生殖腺发育的适宜饵料,而扁藻、金藻、异胶藻等对亲贝生殖腺发育的饵料效果较差。在亲贝促熟中,如果细胞硅藻类不够,适当投喂一些代用饵料,如大型海藻(鼠尾藻)磨碎液、蛋黄(煮熟后用300目筛绢搓碎),可溶性淀粉、酵母等对生殖腺的发育是有利的。亲贝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长高而增加,在10℃以前摄食量较少,通常每天投喂46次,每次(20000~30000)c/ml,在10℃以后逐渐增加投喂次数,水温升到18℃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每次也是(2000~30000)c/ml,在20℃恒温待产时,也是摄食量最大的时候,可以每小时投饵一次,每次20000c/ml左右。最高投饵量可以达到600000c/ml。

(3)换水和冲气
换水和充气是为了改善亲贝的生活环境。当水中的溶解氧(DO)3ml/L,pH值在7.88.3之间,当亲贝20℃恒温促熟34天,积温达到100℃以上,发现亲贝有排入现象,应采取逐笼成熟倒池产卵的方法获卵,不宜采用整池亲贝全部倒池获卵,否则,常因倒池刺激引起不成熟的亲贝也排放产卵,不但降低了孵化率,而且孵化后的幼虫成活率也低。采用逐笼成熟(有排放现象),逐笼倒池(升温12℃)产的卵,孵化率高,幼虫的成活率也高,原池未成熟的亲贝可以继续促熟培养。分批成熟,分批获卵,不但能提高卵的质量,而且降低了亲贝的用量,通常每立方米培育水体暂养3040个,就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生产中常常发生亲贝积温未到而排放产卵,这种现象称之为早产,早产的卵一般是不成熟的,孵化出来的幼虫,培育过程中常出现盘分解病。在生产中用冷激抑制亲贝早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发现亲贝有排入现象时,用低于促熟水10℃左右的海水,用桶或水管局部降温刺激,使亲贝闭壳,停止排放,采用冷激法可延迟亲贝12天产卵。也可采用将亲贝倒入比原池水温低35℃的海水中降温促熟,可延迟35天后产卵。采用冷刺激法抑制亲贝产卵时,应打开门窗通风(尤其中午前后),屋顶加遮盖物(玻璃钢屋顶)降低室温。必要时停止充气,暂停投饵。采用少换水,勤换水(每天46次);少投饵(每次1000020000c/ml),勤投饵(每天1224次)的方法,减少刺激,使亲贝达到积温,提高卵的质量。

相关阅读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与附着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方法同常规操作,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的技术指标,提高出苗量。

(1)培育密度:培育密度不宜过大,一般D形幼虫8~15个/ml左右就足够了,培育密度过大(如超过15个/ml),不但幼虫生长发育缓慢,而且会引起面盘分解病。

(2)培育水温:采用升温培育,有利于提高幼虫的活力,在20℃获卵、孵化,21℃选幼培育,以后每2天升温1℃,23℃恒温培育,24℃附着变态,在升温条件下幼虫发育很顺利。为了保持水温上升,适当提高室温,比水温高23℃(暖气),对幼虫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在培育过程中,发现幼虫上浮差,可采用提高室温或者适当降低水温(0.51℃)的方法,能增加幼虫上浮能力。

(3)饵料:等鞭藻(3011)是目前海湾扇贝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饵料,无论是单一投喂,还是和扁藻、硅藻等混 全投喂都能使幼虫顺利发育、附着变态。如果没有等鞭藻,那么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率会显著下降。

(4)水质:海湾扇贝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澈,没有污染。当水质不佳时,幼虫会出现面盘分解病,应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净化,在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项:
①尽量往外海引伸管道,外海深水的水质好于近岸潮头水,引伸的长度根据水质、地形情况而定,从数百米至上千米不定。
②沉淀池海水沉淀的时间不应小于48小时,沉淀时间过短,海水中有害的物质和原生动物等得不到沉降而进入培育系统,对幼虫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③砂滤罐加细砂层的厚度一般为5070cm,减少细砂的粒径,一般为150200m,并经常反冲,定期更换上层的细砂,对于净化育苗用水有很好的效果。
④如果海水中有机质过多(预热池充气升温时,池面有大量泡沫),可在预热池中加(0.00000050.000001)的明矾,经过24小时沉淀,海水就能变清。为了防止池底絮状物进入培育池,可在笼头挂浮力,使其悬浮在水抽水,放弃下层1020cm的污水。

生产中改善育苗水质通常采用换水、清底、倒池等方法,这些措施是必要的。在换水时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筛网的孔径(如300目250目200目)对改善水质非常有利。当幼虫出现下沉,幼虫的盘分解或解体要立即倒池,改善水质,否则,常引起大量死亡。微量充气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溶解氧,但是不充气,采用每小时搅池一次,幼虫也能正常发育。 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施抗生素药物起预防作用,通常每天施药一次,每次0.0000001左右,抗生素的种类有土霉素、氯霉素、青霉素等,但是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或软体分解病后,即使加抗生素,其药效甚微,防治不了疾病的蔓延和发展。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病,造成育苗失败后,一般不宜立即再取亲贝入池,而应该将培育池曝晒23天,然后用盐酸浸泡消毒24小时(pH在2左右),再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洗刷池子及育苗工具后,再取回亲贝促熟,继续生产,否则常因消毒不严而造成面盘分解病蔓延。

(5)投放附着基:无论是聚乙烯网片还是红棕绳,编制的棕帘,按常规处理后,使用前23天,应该用0.5的NaOH浸泡24小时,然后用过滤海水摆洗23遍,水色清流通透明,测水质的pH为88.3后即可使用,投放前用100.0000001的青霉素(80万G)浸泡0.5小时,这样处理后的附着较清洁,易附苗,当眼点幼虫的比例达到2030%时倒池投放底帘(占总附着基量的10%左右),然后投放附着基。附着基的投放数量,通常棕帘每立方米培育水体投300m,聚乙烯网片投2Kg左右。在流水过程中投放附着基,幼虫不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如果附着基投放后幼虫下沉,采用流水0.5小时(流量约1/2培育水体)和降低光照强度(50Lux以下)后,幼虫往往会重新浮起。在附着过程中,要适当降低室温与水温相同,便于幼虫分布均匀,而提高单全水体的附苗量。 在水温2324℃下海湾扇贝眼点幼虫的觅寻期与附着基种类有关,投放棕帘时幼虫的觅寻期只有23天,投放聚乙烯网片时可达46天。在附着变态期间,每天施青霉素(35)0.0000001或氯霉素0.0000010.0000002对提高变态率有利。

大珠母贝亲贝的选择和蓄养


用于种苗生产的母贝要求外观体型端正,贝壳完整,生长线明显,鳞片生长突出,无病虫害的5-8龄个体,性腺丰满成熟、组织松软而表面呈斑纹状者。雌性生殖腺呈桔黄色,雄性呈乳白色。这样的亲贝可以立即进行蓄养并同时诱导产卵,也可以直接用于解剖采卵。为保证育苗工作能顺利进行,有条件的养殖场,可结合选育种工作,在每年7~8月份选择个体健壮,体态良好的大珠母贝置于潮水畅通,水质洁净,饲料生物丰富的海区,分开雌雄疏养。至翌年繁殖季节,这些贝经复查,符合要求者便可选用。
个体健壮但性腺发育较差的母贝,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养,即催熟蓄养才能使用。精养方法,通常中在蓄养池中投喂充足的单细胞藻类扁藻、球藻、金藻、螺旋藻等,同时饲以少量蛋黄或淀粉,每天换水2次,并补充饲料,控制水温和密度的变化 ,能使母贝促熟。

亲鲤的选择和培育


1.亲鲤的选择标准

(1)年龄和体重雌鲤至少需2冬龄,体重1-2 kg;雄鲤亦 以2冬龄,体重0. 8-1. 5 kg为好。不得已时可选留个体稍小、性 腺已成熟的雄鲤。

(2)体质和体形要求体色鲜艳、鳞片、鳍条完整,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以头小、体高、背宽、体长与体高之比约3:1为好。

2.亲鲤的性别鉴定

(1)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圆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无平行皱折。

(2)生殖季节雌鱼腹部柔软呈囊圆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肿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追星,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3.亲鲤的培育和管理

(1)亲鲤培育池面积1-3亩,水深可达1. 5 m左右,避风向阳,排注水方便即可。每亩可放养亲鲤100-150 kg,放养前需清整池塘,铲除池边杂草,用生石灰75-- 100 kg/亩彻底消毒,3夭后灌水,经确认无毒即可使用。为防止其自行交配零星产卵,应雌、雄鱼分养。如池塘较少,可用二道竹帘将池子分成两半,雌雄分放,为避免异性刺激,两道竹帘间隔应在0.6 m以上。

(2)饲养管理对亲本应强化培育,投喂豆饼、菜饼、豆渣、蚬、螺等饵料,一般每天1次,温度较高时应喂2次,以2h以内吃完为度。饵料可投在沉性饵料台或固定的池边硬底上,以便查看其吃食情况。

(3)水质调节饲养期间,应经常冲注新水,尤其在产卵期前,可隔几天冲一次水,以促进其性腺发育。雌雄混养的池塘,开春后不可多注新水,以免其受流水刺激而零星产卵。

合浦珠母贝亲贝的选择技术


珍珠贝亲贝选择时要考虑到母贝性状、插核育珠性能、珍珠品质等综合性状。主要有:
1.贝体强壮
贝体强壮的珍珠在外观上的特征是贝体完整,无残缺,贝壳表面颜色较鲜明,放射线明显,鳞片锐而坚,足丝发达。内部特点-鳃和外套膜边缘呈黑色。

2.个体较大,壳高>壳长。

3.贝壳的珍珠层呈银白色。

4.性腺成熟。
性成熟的亲贝有下面几个特点:
(1)珍珠贝生殖腺相当丰满,整个内脏团表面被生殖腺所包裹;
(2)生殖腺表面有明显的斑点,特别是在足的基部,这些斑点呈放射状;
(3)生殖腺组织较松软,以平针按其表面富有弹性;
(4)以解剖法取一些雌性生殖腺中的性细胞,其中以成熟的卵母细胞占绝对优势。

成熟卵母细胞特点:
(1)从形态来看,圆形和梨形的是成熟的卵母细胞,多角形或其他形态的为不成熟的卵母细胞。
(2)从大小来看,比较大的卵径达到60-65m是成熟卵母细胞,小的是不成熟的卵母细胞。
(3)胚泡容易消失的是成熟的卵母细胞,胚泡不易消失的是不成熟的卵母细胞。

合浦珠母贝亲贝培育技术


珍珠贝的亲贝培育,是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将亲贝进行强化培育,促使生殖腺成熟,需要控制温度和加强亲贝营养。目前亲贝的控制温度培育有三种方法:静水控温培育法、静水常温培养法和流水常温培养法。

1.静水控温培养法
为了获得第一批人工育苗或早春育苗的受精卵,一般要采用静水控温条件培育亲贝。在珍珠贝繁殖季节之前50天,将已选择好的亲贝放在亲贝培养池中,进行亲贝培育。在培育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3~1/2。水温每天增加0.5℃最后达到27℃。

2.静水培育法
当珍珠贝繁殖季节到来时,海水的温度已达25℃以上,将选择好的亲贝放在亲贝培育池中进行亲贝培育。在培育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00%,同时用虹吸法吸取池底排泄物。

3.流水常温培育法
将已选择好的亲贝放在亲贝培育池中,进行流水培育,培养时海水由亲贝培育池底部进入,废水贝该池表面排出,形成海水的上、下对流。在培育期间,每天要吸除亲贝的排泄物。该方法具有保持水质新鲜的优点,但是饵料流失较多是它的缺点。

以上三种方法每天都要投放4次饵料,珍珠贝亲贝可用的饵料可用扁藻和酵母。

鳜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1.亲鱼的培育方法

(1)套养和混养可在家鱼亲鱼池中套养,一般每亩可套养鳜亲鱼40-50尾,根据池中野杂鱼的多寡确定要否投喂饵料鱼及其投喂数量。同时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注水开换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动增氧机,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量。

成鱼池和鱼种池中混养鳜亲鱼,一般每亩放10-15 kg,视水质状况而定。

(2)专池培育放养密度每亩150 kg左右。饵料鱼规格为级亲鱼体长的50%左右.要保证充足及时供应在春季培育中,最好能有微流水条件,每周冲水1次。培育后期应开动增氧机增氧,繁殖前期每天冲水1-2次每次1h左右.水流量不宜过大,培育过程中要保证溶氧,防止浮头,以提高亲鱼食欲,促使性腺正常发育.

(3)网箱培育封闭式网箱,4 m4m2m,每平方米约放养鳜亲鱼5 kg.每天投喂1次饵料鱼.投喂量为鳜亲鱼总重量的 8%左右,或以饵料鱼稍有剩余为度。经常检查网箱和亲鱼情况,防止网箱破损逃鱼和亲鱼死亡,避免饵料鱼过多、过少和死亡等.

2.亲鱼选择

除了培育的亲鱼外,还可选择从天然水域捕捉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已达性成熟而尚未繁殖的亲鱼。为保持鳜的优良性状,尽可能选择或搭配天然水域捕捞的亲鱼。雌鱼体重1-3 kg,雄鱼体重0. 5 kg以上。

鉴别雌、雄的简便方法是观察鳜的生殖孔,雌鱼在泄殖区有3 个孔,从前到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尿孔,生殖孔呈一字形;雄鱼在泄殖区仅具2个孔,即肛门和泄殖孔。

团头鲂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1.亲鱼的来源

目前团头鲂已在全国各地广泛饲养,有条件的单位均可在池 塘中培育,或在湖泊冬季捕捞中选留,因其鳞片极易受伤脱落,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尽管如此仍以湖北省梁子湖所产的团头鲂为原种,必要时可去湖北省选购。

(1)它需2龄才达性成熟,故应选择2-4 龄,体重500-1500g,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作为亲本。专家认为以3龄鱼、体重1000g左右的为好。通常雌雄比为1:1。

(2)雌雄的鉴别团头鲂不仅在生殖季节有明显的区别,非生殖季节亦有明显的副性征。其鉴别方法为:

①雄鱼:已达性成热的雄鱼,生殖季节会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其头部、胸鳍、尾柄甚至体背均有大量追星出现,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狭小,成熟时轻按精巢部位,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最明显的是胸鳍第一根鳍条肥厚而略呈波浪形弯曲,这种变化在鱼种阶段即已出现,非生殖季节可藉此鉴别。

②雌鱼:一般无追星或仅眼眶和背部有少量出现,腹部明显膨大而柔软,生殖季节泄殖孔微微红肿而突出。胸鳍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极易识别,可作非生殖季节的鉴别标志。

2.亲鱼的培育管理

团头鲂亲鱼收集后,必须加强培育,才能促使其充分发育成熟。团头鲂亲鱼可单养亦可混养,但为了避免拉网和其它干扰,以单养为好。有条件的地方应将雌、雄亲鱼分池培育,催产时再配组。

(1)培育池塘选择面积1-2亩,水深1. 2-1.5 m,水质良好的池塘,经干池清整、除去池坡杂草,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后,即可做培育池。

(2)放养密度通常每亩水面可放养体重1 000 g左右的亲本100-150尾,如水源较差,可减少20%-30%。为利用水面,还可配养一些鲢、鳙、鲫等成鱼。

(3)饵料投喂团头鲂以草食为主,可投喂其爱吃的水草和鲜嫩的旱草,春天草较少时,可投喂栽培的宿根黑麦草,并搭配一些全价颗粒饵料、菜籽饼、豆饼等精料。每尾500-1 500 g重的亲鱼每天只需补充30-50 g精料,但草料应满足其要求。为促进其生长和性腺发育,常年培育的亲鱼池可按春天精、青搭配,夏天以青为主,秋末以精为主的四定投饵法投喂。产后亲鱼除满足青料外,要加喂精料以促使其产后体质的恢复。

(4)水质管理团头鲂不耐低氧,亲鱼池的水质不要太肥,为照顾配养鱼,以中等肥度为好。团头鲂喜微流水,开春后可分次冲注新水,夏、秋高温季节亦需间隔冲水。接近繁殖季节应停止冲水,以免其受流水刺激而流产。产后亲鱼池20天内不宜冲水,以免其逆水而消耗体力,妨碍产后恢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