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海螂

[学名]: Mya japonica
[资源名称]: 砂海螂
 
[形态特征]:
  贝壳大型,横卵圆形,壳质坚厚。壳顶较低平,位于贝壳背面中央稍靠前端,顶尖紧接。贝壳前端圆,后端稍尖,无小月面。壳面无放射肋,生长线粗糙,因而壳面凹凸不平,并被有褐色的壳皮,极易脱落,露出白色或灰色的壳面。两壳不能完全闭合,贝壳前后端开口。壳内面白色,略具光泽。铰合部右壳有一个三角形的韧带槽;左壳有一个强大的着带板。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深而宽,先端圆,伸至贝壳长度的3/5处。前后闭壳肌痕狭长,上端尖细,后闭壳肌痕圆形。
 
[原产国家]:中国,俄罗斯,北美,日本,朝鲜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我国连云港以北水域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我国黄、渤海、俄罗斯远东海、白令海、北美沿岸、日本及朝鲜沿海,是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水域的寒温带种。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10米的浅水区

相关知识

中华海鲇


中文名称 中华海鲇
拉丁名称 Arius sinensis(Lacepede)
英文名称 sea catfish,sea barb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鲇科
拉丁科名 Ariidae
中文属名 海鲇属
拉丁属名 Ari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前部粗大.吻上有粘液孔,吻长大于眼径.眼较小,椭圆形;眼间隔宽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形.口几乎平裂;上颌稍长于下颌.腭骨齿颗粒状,每侧1群,略呈长三角形.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后缘游离.鳃耙较发达.枕骨中间有1个纵嵴,后端伸达背部基部,前方形成1条狭沟,伸达两眼中间.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头背部有颗粒状凸起.侧线明显,伸达尾鳍基.背鳍较高,起点在胸鳍后上方,有1根锯齿状硬刺.脂鳍较小.胸鳍下侧位;各鳍鳍条除尾鳍外,均被发达皮膜.体背部黑褐色.体侧淡灰色.腹面白色.背鳍,臀鳍和胸鳍基部淡黄褐色,末端灰褐色;脂鳍灰褐色.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常进入港湾和河口.

海鲂


中文名称海鲂

拉丁名称Zeus faber Linnaeus

英文名称target fish, target dory, kuparu, john dory, Japanese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及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5-2.1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2-2.8倍,眼中大,头长为眼径的2.8-6.7倍。口大,斜裂,两颌有细齿,犁骨有齿,鳞退化,不呈覆瓦状排列,背鳍鳍基两侧有5-12大棘板臀鳍基底两侧有5-13大棘板腥鳍与肛门间有2行,7-10个棘状骨板。背鳍IV-X-22-24,臀鳍IV-20-23。胸鳍13-14,下侧位,腹鳍较长大,胸位,I-6-7。尾鳍后缘圆形,鳃盖条7。鳃耙退化(4-5)+(7-18)。有一蓝黑色圆斑位于侧线下方,胸鳍后端、背、臀鳍鳍基两侧各有5-8棘板,每一棘板有1-2棘突。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海鲉


中文名称海鲉

拉丁名称Pontinus tentacularis (Fowl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海鲉属

拉丁属名Pont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分布于高雄近海及东海外缘的海区。

形态特征
背鳍Ⅻ-9-10。胸鳍鳍条全都不分支,腭骨有齿,眶上嵴上常有1较长的皮瓣,体红色,鳍上有一点深红色斑点,眶上嵴皮瓣的长短因个体而异,有的大于眼径,有的则小于眼径。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副海鲂


[学名]: Parazen pacificus
[资源名称]: 副海鲂
[外文名]: Red dory、Parazen
[别名]: 准的鲷、太平洋副海鲂
 
[形态特征]:
 
体长138~156毫米。采自北纬29度37分~30度07分,东经127度57分~128度48分。水深321~940米。 背鳍Ⅷ-26~29,臀鳍Ⅰ-33;胸鳍35;腹鳍7;尾鳍9+1+9+1+7。侧线鳞85。 体长为体高2.5~2.6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吻长2.4~2.6倍,为上颌长2.0~2.4倍,为眼径2.9~3.5倍,为眼间隔4.1~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0.8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较大。吻长。眼大,上侧位;眼上缘锯齿极微小,方向向后。眼间隔较宽,中间深凹。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上方。口大而斜,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后半部宽大,后端达眼前缘下方。唇光滑,宽而薄。牙较大,圆锥形,两颌牙带狭,上颌2~3行,下颌牙稍大,1~2行。犁骨两侧各有4~5牙。腭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瘤突状,端部具小刺,下枝中部5~6鳃耙较长。鳃盖条骨7。 体被小栉鳞,栉齿细弱。眼中部后方头背及颊部亦被鳞。侧线有较大明显孔鳞,前部与背缘平行,后部乎直。背鳍鳍条部基底及臀鳍基底两侧无明显棘状骨板,只有1行棘突痕迹。腹面仅在腹鳍至肛门间的鳞片具微弱棱起。 背鳍1个,基底长,鳍棘部与鳝条部具深缺刻,鳍棘较弱,第二鳍棘最长,最后1鳍棘颇小,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相对,前方具1微小棘,埋于皮下。胸鳍小,侧中位。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在胸鳍后方,后端尚不达肛门。第一鳍条不分枝。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生活时体淡红色,腹侧银白色。背鳍第一~四鳍棘尖端鳍膜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水深140-36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底层鱼类,捕获深度在150-600公尺间

海福特牛


(一)引入历史

海福特牛是荚国最古老的早熟中型肉牛品种之一。原产于荚格兰岛,以该岛西部的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牛津县等地最为集中。我国1913年曾有引入,1965年后又陆续从英国引进。据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现有牛312头。

(二)体型外貌

海福特牛(公)

体格较小,骨胳纤细,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头短,额宽,角向两侧平展、且微向前下方弯曲,母牛角前端也有向下弯曲的。颈粗短,垂肉发达。躯干里矩形,四肢短。毛色主要为浓淡不同的红色,并具有六白(即头、四肢下部、腹下部、颈下、鬐甲和尾帚出现白色)的品种特征。角蜡黄色。

东北地区饲养的海福特牛,成年牛体尺、体重如表1。

海福特牛(母)

表1成年牛体尺与体重

(单位:cm、kg)

(三)生长发育

黑龙江省国营农牧场饲养的海福特牛,几年来繁育的后代,其生长发育见表2。从表2可看出,我国饲养的海福特牛生长发育正常,各生长阶段的体尺与体重,大都高于国外水平。

表2生长发育

(单位:cm、kg)

(四)生产性能

海福特牛肥育年龄早,增重较快,饲料利用率高,据黑龙江省测定,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公牛为1.14kg,母牛0.08kg。7~12月龄的育成期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98kg,母牛为0.85kg。由于它利用粗饲料能力强,所以饲料利用率高。以育成公牛为例,断乳后12个月,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精料1.23kg、干草4.13kg。肉用性能良好,一般屠宰率可达67%,净肉率60%,脂肪主要沉积于内脏,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间脂肪较少,肉质柔嫩多汁,味美可口。

(五)繁殖性能

繁殖力高。小母牛6月龄开始发情,育成母牛18~20月龄、体重500kg开始配种。发情周期21(18~23)d,发情持续期12~36h。妊娠期平均为277(260~290)d。公牛体重虽大,但爬跨灵活,种用性能良好。据吉林和黑龙江两省1975~1981年对海福特母牛繁殖情况调查如表3。

表3繁殖性能

(六)适应性能

海福特牛性情温驯,合群性强。据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几年来试验测定,气温在17~35℃时,海福特牛的呼吸频率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快:反之,则下降,呈强的正相关。说明耐热性较差,而抗寒性强,

海福特牛具有结实的体质,耐粗饲,不挑食饲料。放牧时连续采食,很少游走,日纯采食时间可达79.3%,而本地牛仅为67%,日采食量35kg,本地牛仅21.2kg。海福特牛很少患病,但易患裂蹄病和蹄角质增生病。

(七)杂交效果

海福特牛与我国黄牛杂交,所生一代杂种牛父性遗传表现明显。毛色以红白花(50%)、褐白花(4%)为主,同时半数一代杂种牛还具口六白特征。杂种牛四肢较短,身低躯广、呈圆筒形,结构良好,肌肉发达,偏于肉用型。一般初生重(公犊22.5kg,母犊22.垂kg)远比本地黄牛(公犊16.2kg,母犊15.4kg)为大。杂种牛生长发育快,杂交效果显著(表4)。一代杂种阉牛18~19月龄屠宰率为56.4%.净肉率45.3%(表5)。

表4一代海杂的生长发育

(单位:kg)

表5一代海杂牛产肉性能(18~l9月龄屠宰)

(单位:kg)

(八)评价与展望

海福特牛具有抗寒、耐粗、高产、早熟、饲料利用率高、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性,与我国黄牛杂交的效果很好。但因白头和体小,个别地区农民不大欢迎。今后应加强纯种繁育,在有条件地区用于改良本地黄牛。

玫瑰海鲂


中文名称玫瑰海鲂

拉丁名称Cyttopsis roseus (Lowe)

英文名称rosy dory, red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玫瑰海鲂属

拉丁属名Cytt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非、印度西南海岸、日本、中国、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台湾沿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1.7-2.0倍,头较在,体长为头长的2.4-2.8倍,眼中等大小,头长为眼径的2.3-2.9倍,胸部宽,其腹面平直,体被小圆鳞,腹鳍与肛门间有2枚龙骨状棘板。背鳍和臀鳍鳍条部两侧有一排低的骨棘,口前位,两颌具细齿,犁肌亦有齿,背鳍VII-VIII-28-30。臀鳍I-II-20-30,第一鳍棘甚短而宽,不能活动,第二鳍棘甚小,胸鳍13-14,腹鳍9-10,无鳍棘,鳃耙退化,1+8。体玫瑰红色及银色,腹鳍红色,鳍膜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4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