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海鲇

中文名称 中华海鲇
拉丁名称 Arius sinensis(Lacepede)
英文名称 sea catfish,sea barb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鲇科
拉丁科名 Ariidae
中文属名 海鲇属
拉丁属名 Ari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前部粗大.吻上有粘液孔,吻长大于眼径.眼较小,椭圆形;眼间隔宽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形.口几乎平裂;上颌稍长于下颌.腭骨齿颗粒状,每侧1群,略呈长三角形.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后缘游离.鳃耙较发达.枕骨中间有1个纵嵴,后端伸达背部基部,前方形成1条狭沟,伸达两眼中间.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头背部有颗粒状凸起.侧线明显,伸达尾鳍基.背鳍较高,起点在胸鳍后上方,有1根锯齿状硬刺.脂鳍较小.胸鳍下侧位;各鳍鳍条除尾鳍外,均被发达皮膜.体背部黑褐色.体侧淡灰色.腹面白色.背鳍,臀鳍和胸鳍基部淡黄褐色,末端灰褐色;脂鳍灰褐色.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常进入港湾和河口.<M.yZ023.CoM/p>

相关推荐


中文名称鲇

拉丁名称Silurus aso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catfish

异名鲶鱼、鲶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国各地(除珠江水系、青藏高原外)。

形态特征
背鳍4-6;臀鳍66-90;胸鳍Ⅰ-11-16;腹鳍Ⅰ-8一11。鳃耙10-13。脊椎骨5十57-59。

体长为体高的4.3-6.7(5.7)倍,为头长的4.6-5.7(5.1)倍,为上颌须长的4.1-4.8(4.5)倍,为下颌须长的13.5-15.1(14.5)倍。头长为吻长的3.1-3.6(3.4)倍,为眼径的8.8-11.1(9.8)倍,为眼间距的1.6-2.0(1.8)倍。

体长形,前部短粗,后部长而侧扁。头大而钝圆,其宽大于体宽。吻宽大、平扁,口大,亚上位。下颌突出于上颌。口裂浅,其末端与眼前缘相对,齿呈绒毛状。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侧上方。眼间宽。两对鼻孔前后分离,前鼻孔呈短管状,近吻端;后鼻孔位于两眼内侧稍前方。

背鳍短小,无硬刺,位于胸鳍末端的上方。臀鳍颇长,末端连于尾鳍。胸鳍不达腹鳍,硬刺前缘有明显的锯齿。腹鳍腹位,末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微内四。

体色随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灰褐色,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体侧多有不规则灰黑色花斑。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长臀刀鲇


[学名]: Platytropius longianalis Wang
[资源名称]: 长臀刀鲇
[外文名]: Chang tun dao nian
[别名]: 绸子鱼
 
[形态特征]:
 
颌须后伸至少达臀鳍基的1/2;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前。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景洪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澜沧江中、下游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水域上层,主食水生昆虫或落入水中的膜翅目昆虫。5月产卵。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砂质
[栖息水层]:上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资源状况]:正常

越鲇


中文名称越鲇


拉丁名称Silurus cochinchinens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Vietnam cat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闽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4;臀鳍60-64;胸鳍Ⅰ-12-15;腹鳍Ⅰ-8-10;尾鳍14-16。鳃耙8。脊椎骨5+550-52。

体长为体高的5.2-6.9(5.6)倍,为头长的5.4-6.3(5.7)倍,为上颌须长的1.8-3.0(2.4)倍。头长为吻长的2.6-3.3(2.8)倍,为眼径的8.1-12.2(9.5)倍,为眼间距的1.5一2.6(1.8)倍。

体长形,前部较短,后部长而侧扁。头钝圆,略为扁平。吻钝。口大,上颌略突出于下颌。颌齿、腭齿呈绒毛带状。眼小,位于头前部侧上方。眼间较宽。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短管状;后鼻孔圆,两鼻孔距离较远。须2对:上颌须较长常达腹鳍,亦有达臀鳍起点;下颌须细短,常达胸鳍。鳃耙稀疏。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鳔1室。侧线完全。

背鳍小。胸鳍硬刺细短而弱。其长不及鳍长之半,后缘齿细弱但明显,技以皮膜。腹鳝腹位,其末端可达或超过臀鳍起点。臀鳍长,常与尾鳍连接。尾鳍圆或内凹,上叶较下叶略长。

体褐色,腹部色浅。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昆明鲇


中文名称昆明鲇

拉丁名称Silurus mento Regan

英文名称Kunming catfish

异名鲇(昆明)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滇池、异龙湖。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头平扁。眼小,位头前部。吻短。下颌较上颌长,后端约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有绒毛状齿。犂骨齿群中央中断。须2对,上颌须至多伸达胸鳍基;下颏须细短约可达眼后缘。体无鳞。侧线侧中位。背鳍条4-6,位于前背;臀鳍条61-73,发达,连尾鳍;胸鳍条I-9-13,硬刺前缘粗糙;腹鳍腹位;尾鳍截形。头体背侧青灰色,有云状斑纹;腹部乳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喜生活于湖岸多水草处,为肉食性鱼。白日隐水底,晨昏活跃索食。

胡子鲇


中文名称胡子鲇

拉丁名称Clarias fuscus (Lacepede)

英文名称whitespotted freshwater catfish

异名胡鲇、塘虱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

形态特征
背鳍条56-58;臀鳍条41-43;胸鳍条Ⅰ,7;腹鳍条6;鳃把外侧18-20;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5.7-6.5倍,为头长的4.5-5.3倍。头长为吻长的3.0-3.4倍,为眼径的9.6-12.5倍,为眼间距的1.5-1.8倍。体延长,头扁而宽,头顶被有皮膜,颅骨后部突出,形成三角形,末端圆。口阔,下位,吻钝。眼小,有活动的眼睑。须4对,上颌须1对最长,鼻须1对,末端均超过胸鳍基部,下颌须较短。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无硬刺,基部甚长,末端几与尾鳍基相连。胸鳍圆形,有一根硬刺,硬刺内外侧均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起点之后。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基部很长,末端与背鳍末端相对。尾鳍圆扇形。体无鳞,有侧线。腹腔膜银白色。体暗色。头部两侧和吻之间有乳白色小点,体侧布有许多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雄鱼更为显著。雌雄鱼的另一区别是:雄性的生殖突引长,成为细长的肉质垂,雌鱼的生殖乳实则短而呈圆形。

生活习性
主要摄食甲壳动物,淡水生。

耐受温度(℃):5-40;适温范围(℃):18-32;pH范围:7-8。

鳗鲇


中文名称鳗鲇


拉丁名称Plotosus anguillaris

异名海塘虱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鳗鲇科

拉丁科名Plotosidae

中文属名鳗鲇属

拉丁属名Ploto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中国见于东海及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渐尖细。头平扁,眼小,上侧位。须4对。体光滑无鳞。胸鳍有一不分支的硬棘。体棕灰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近岸及河口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沿海浅滩及河口淡水水域。主要摄食沙、蠕虫、虾、蟹等。4-5月在近岩缝中产卵。

经济价值
供食用。

蟾胡鲇


中文名称蟾胡鲇

拉丁名称Clarias batrachus (Linnaeus)

英文名称walking catfish

异名胡鲇、蟾子胡鲇、蟾胡子鲶、塘角鱼(广西),塘虱鱼(广东)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钱塘江、闽江、元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台湾。

形态特征
背鳍54-64;臀鳍40-46;胸鳍Ⅰ-6-9;腹鳍6。鳃耙15-18。

体长为体高的5.2-6.9(5.8)倍,为头长的4.3-5.6(4.7)倍。头长为吻长的3.0-3.7(3.4)倍,为眼径的8.3-10.1(8.7)倍,为眼间距的1.4-1.7(1.5)倍。

体长形,背鳍起点向前至吻端渐平扁,向后渐侧扁。头短小,腹面平直,背面斜平,呈楔状,被以薄皮,有额囱。吻宽而钝。两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前缘有1鼻须。眼很小,侧位。眼间较宽。口宽大,弧形,亚下位。下颌较上颌略短。齿绒毛状。须分对:上颌须最长,末端一般超过胸鳍,个别有不达胸鳍;鼻须末端一般超过鳃孔;下颌须最短,外边1对长于内边1对,均不达胸鳍。鳃孔宽。体裸露无鳞。测线较平直,侧中位。

背鳍很长,其起点距吻端小于至尾柄基的距离。臀鳍短于背鳍。胸鳍低,有1硬刺,其后缘呈钝锯齿状,前缘较光滑。腹鳍腹位。尾鳍后缘圆,不与背、臀鳍相连。

棕黄色,有些个体的背部棕黑色,腹部色淡,各鳍深灰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西江鲇


中文名称西江鲇


拉丁名称Silurus gilberti Hora

英文名称Xijiang cat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4;臀鳍55-61;胸鳍Ⅰ-10-13;腹鳍Ⅰ-8-9;尾鳍14-18。鳃耙5-6。脊椎骨5+51-54。

体长为体高的5.5-7.2(6.2)倍,为头长的5.4-6.4(5.8)倍,为上颌须长的2.5-3.1(2.9)倍。头长为吻长的2.4-3.0(2.7)倍,为眼径的8.0-12.0(10.0)倍,为眼间距的1.4-1.9(1.7)倍。

体长形,前部较短,后部较长而侧扁。头钝宽。吻平扁。口大,亚前位,上颌略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及腭部均有齿带,齿呈绒毛状。眼小,位于头前部之侧上位。眼间较宽。前鼻孔与后鼻分离,前鼻孔接近于吻端。须3对;上颌须1对,较长,有的可达臀鳍起点;下颌须2对,但有的个体有3条,其长可达胸鳍基。侧线完全,位于体例中央。肛门近于腹鳍。鳔1室。

背鳍短小。胸鳍硬刺短而弱,被以皮膜。后缘具细锯齿,幼鱼不及成鱼明显。腹鳍腹位。臀鳍长,连于尾鳍。尾鳍略内凹,上叶略长于下叶。

体棕褐色,腹部色浅。

生活习性
淡水生。

褐首鲇


中文名称褐首鲇

拉丁名称Ictalurus nebulosus (Lesueur)

英文名称brown bullhead

异名云斑鮰、褐首鲶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美洲鮰科(叉尾鮰科)

拉丁科名Ictaluridae

中文属名叉尾鮰属

拉丁属名Ictal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斑鮰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所于1984年在美籍学者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鱼类生态学家王喜生博士帮助下从美国加州比尔金私立渔业公司、加州大学渔业研究中心、加州渔业协会等单位收集引进。

形态特征
云斑鮰体短而粗。头稍大,腹面平直,背面则斜平。吻宽而钝、横裂。口亚下位,口裂较宽大。前颌骨和齿骨上分布有不规则向内弯曲的细蜜小齿。两鼻孔间距较大,前鼻孔一对,呈管状;后鼻孔也是一对,前方着生有鼻须。眼较小,位于头部两侧。有触须4对,长短各异。口角须宽扁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和颐须较短,鼻须末端超过眼的后缘,外侧颐须长于内侧颐须。胸鳍Ⅰ.8-9,硬棘带有锯齿状。背鳍Ⅰ.6-7。臀鳍18-21,较长形似刀状,腹鳍8。脂鳍位于背鳍之后,臀鳍正上方。尾鳍23-25,末端截形略内凹不开叉。体表光滑无鳞,富含粘液。侧线完全,较平直。鳃耙数8-9。体表背部深褐色,腹部灰白色。

生活习性
云斑鮰为淡水广温性鱼类,生活在水的低层(2-5米深处),行群体生活,常栖息在沙质及泥质水底,尤其喜在富含有机质,水生植物丛生的池塘、海湾、水库、湖泊的沿岸和小溪中生活,性情比较温顺。具有抗寒和耐热的能力。适温范围为0-39.5℃,水温为6-37℃,最适生长水温为18-32℃。耐低氧,在溶解氧为1.5-2毫克/升时,不会浮头。在温度20+1℃时,窒息点在0.6048毫克/升。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01%-0.8%。适应的pH值为6-8.9。对敌百虫较敏感,敌百虫浓度在0.3毫克/千克时,鱼开始跳跃,并逐渐死亡。雄鱼口腔齿和胸鳍硬棘可作控穴工具,冬季能凿洞而栖。因此,应注意防止该鱼挖洞逃逸。

云斑鮰为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欢集群摄食。仔鱼,以浮游生物为食,60毫米幼鱼摄食摇蚊、幼鱼及小型甲壳类,60毫米以后则以底栖生物中的大型水生昆虫幼虫、有机残屑、动物尸体及藻类等为食。该鱼原为肉食性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经驯化可摄食以植物性蛋白为主的人工配合饵料。饵料添加8%-10%鱼粉,蛋白质含量为30%-32%。冬季水温稍升高,便成群集聚岸边觅食。在长江流域,冬季仍能摄食生长,故越冬时,仍需进行投喂;北方地区在冰封前也应在水中投放豆饼,不使其饥饿而消瘦。

淡水生。

繁殖习性
云斑鮰2-3龄性成熟,少部分1龄可成熟。在非常繁殖季节雌、雄较难区别。在生殖季节,雌鱼体色偏黄,腹部膨大柔软,生长孔与泌尿孔被瓣状皮肤分开,形成沟状,生殖孔微红外凸;雄鱼头部较扁平中间凹陷,体色发黑,腹部不膨胀,精巢为花菜状,产前挤不出精子,因此在人工授精时难以采精,需剖腹取出精巢采精,这是鲶科鱼类的特点。2-3龄雌亲鱼怀卵量较高,一年繁殖一次,产卵季节一般在6-7月,水温20℃以上,23-28℃时产卵最盛。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库中均能自然产卵孵化。引入我国后,在长江以南地区,产卵从4月中旬开始,一直产卵到6月结束。质量0.5千克的雌鱼怀卵量为2 000-4 000粒,卵粒较鲤科鱼卵大,卵径2.5-3.0毫米。产出的卵相互粘连,不会与异物相粘,卵沉性。

人工繁殖以自然产卵为宜,产卵池不必另设专池,可利用亲鱼饲养池作为产卵池。临近交配繁殖时,雄鱼在水深30厘米处的池坡上挖土,铺成半球状的凹坑,坑的大小略大于鱼体自身,此为产床。产床挖成后,雄鱼追逐雌鱼,引诱、迫使雌鱼进入产床,并不时用吻部摩擦雌鱼的生殖孔,当雌鱼被诱发产卵,雄鱼立刻射精于卵块上。有时,在池塘或天然水体的石砾、瓦块、管子等沉积物也可被当成产卵掩体。雌雄鱼完成产卵射精后,雌鱼离开产床,由雄鱼单独守护卵块。此时,雄鱼的尾部不停地摆动,形成微水流,增加产床的水量交换。受精卵在池塘中自然孵化率很高,常在90%以上,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设置人工鱼巢进行产卵,之后使卵在孵化槽内孵化,方法与家鱼相同。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时间较长,水温20-30℃时,约需106-120小时孵化出膜。刚孵出的鱼苗形似小蝌蚪,全长在11-13毫米。

叉尾鲇


[学名]: Wallago attu(Bloch et Schneider)
[资源名称]: 叉尾鲇
[外文名]: freshwater shark
[别名]: 鲅豪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口大,口裂伸过眼后缘垂直线。上、下颌密生细齿;须2对,无鼻须。鳃盖膜游离,不与鳃峡相连。背鳍小,无硬刺,具鳍条5根。无脂鳍。臀鳍基很长、与尾鳍不相连;尾鳍深凹状;胸鳍无硬刺。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景洪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不详  
[地理分布]:澜沧江下游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多栖息主流河道,常群集滩头浅水处,追食小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无须小褐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