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螺

中文名称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maculatus Linnae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M.YZ023.Com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印度-太平洋、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圆锥形,壳高225毫米,壳宽254毫米.螺层9-10层。壳面具许多颗粒肋,每隔4-5列细肋有一条由两列较大颗粒组成的粗肋。壳表具紫红色云斑,壳底呈明显的紫红色闪电状条纹并具颗粒状同心肋。内唇具4-5个齿突,外唇内侧具2-3个齿突。脐孔深而圆。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带岩礁质海底。产于海南岛万宁、临高沿海。海(水)生。

相关推荐

斑马蹄螺


[学名]: Trochus maculates Linnaeus
[资源名称]: 斑马蹄螺
[外文名]: Maculated top
[形态特征]:
 
壳坚厚,中等大小,圆锥形,螺旋部高。螺层约10层,每层6、7条螺肋,肋上有颗粒状突起。壳基部平,具紫褐色波状花纹。壳口斜,内唇扭曲具4枚齿。脐深,呈漏斗状。
 
 
[原产地区]:广东、海南、台湾等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等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下区附近的岩石或珊瑚礁质海底。

刺马蹄螺


中文名称刺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histrio Reeve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广西、菲律宾、日本,太平洋群岛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圆锥形,壳高23.8毫米,壳宽274毫米。螺层约9层。螺肋由颗粒状突起连成,每隔3-4条肋间,具一列中空短棘。壳表具紫红色条纹,壳底布由颗粒状突起连成的环肋及紫红色条纹。外唇薄,内唇具4-5个齿突,有脐孔。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带的岩礁质海底。产于海南岛万宁沿海。海(水)生。

塔形马蹄螺


中文名称塔形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pyramis Born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南海西沙、南沙群岛、分布于日本半岛以南的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肉可食用。

形态特征
贝壳尖锥状,壳高63.2毫米,壳高61.4毫米。壳顶尖,螺旋部高,缝合线浅,螺层约12层。每层具粒状突起组成的螺肋四条,缝合线上方的一条突起发达而颗粒较少。壳面青灰色或黄灰色,有紫色或绿色斑纹。壳底平,灰白色,密布以壳轴为中心的螺旋纹,外唇薄,内唇厚,厣角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带至10米水深的岩礁海底。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陵水、三亚、临高沿海。

海(洋)生。

瘤结马蹄螺


中文名称瘤结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noduliferus Lamarck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菲律宾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锥形,壳高24.0毫米,壳宽28.8毫米。螺层约9层。壳面具有瘤结,螺层沟具4-5列近方形的小粒,壳底具有颗粒状环肋并具有棕色条斑。壳口外唇厚,内缘具3-4个齿突,内唇厚,具4-5个齿突,假脐。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区岩礁间。产于海南岛琼海、万宁沿海。海(水)生。

牛、马蹄变形的原因 牛、马蹄变形的症状与诊疗方法


蹄变形是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该病可发生于牛和马属动物。引起蹄变形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现将蹄变形分为过长蹄和变形蹄两大类。药物治疗蹄变形不能收到满意效果,只能防止病情的恶化。目前最为实用的方法是修蹄疗法,即根据变形蹄特征采取相应修正。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马蹄变形的原因牛、马蹄变形的症状与诊疗方法。

1、病因

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饲料不足或比例不当,致使钙磷代谢紊乱。蹄角质脆弱、生长不良。饲养运动及栓系场地不洁、地面不平整、蹄部长期受粪尿浸渍、蹄部干湿急变或受外伤等。肢势不正,体重过大,蹄部受力不均。装修蹄不科学,没有定期装修蹄或装修蹄技术欠佳,修整不到位或削蹄过深,对蹄不做定期护理等。与遗传有关,变形蹄具有遗传倾向,特别是后肢外侧趾呈翻卷状的蹄形。

2、分类与症状

临床上,变形蹄的形状各异,其分类不尽相同,将其分为过长蹄和变形蹄两类。

过长蹄。①延蹄:蹄角质明显延长,是单纯延伸的过长蹄。蹄角度低,指轴后方波折,前后的蹄势良好,蹄不卷、不翻。②长嘴蹄:蹄尖伸长向上翻,也称嘴状蹄,严重者蹄尖交叉。如蹄尖显著交叉时,也稍剪状蹄或交叉蹄。如蹄尖向后方上翻严重者,可称为角笛蹄。③长刀蹄:蹄纵径长,蹄前壁凹弯,尖端上翻,由于枯角质蓄积、使蹄底膨隆,外形呈长刀状。蹄角度小,蹄轴后方波折明显,蹄踵负重大,过度磨灭。前后肢都可发生。此也称橇蹄、马刀蹄。④拖鞋蹄:蹄前壁向反轴侧壁倾斜显著,缓缓地不正形扩张,为横径大的过长蹄。蹄底浅而广,呈广蹄和平蹄形状,蹄角度小,指轴后方波折明显,常诱发白线裂和白线腐烂。面后蹄都可发生,呈前踏肢势。蹄低而广的称开蹄。

变形蹄。①低蹄:蹄前壁角度小于45°,指轴后方波折明显,蹄尖和蹄踵的蹄壁高度比为(3-4):10。②高蹄:蹄前壁角度大于55°,指轴前方波折明显,蹄尖和蹄踵的蹄壁高度比为5:4。③平蹄:蹄前壁向反轴侧壁先天性倾斜,蹄底无穹隆度,与负面同高。④丰蹄:由平蹄发展而来。蹄底膨隆突出于负面。蹄壁上的蹄轮明显,蹄冠下的蹄壁在凹陷带、蹄质较脆,易发生白线裂。⑤狭窄蹄:分蹄冠、蹄底和蹄踵狭窄。蹄角质发育不良,全身性营养障碍、地面干燥可引起狭窄蹄的发生。⑥山羊蹄:伴有短系的小型蹄。蹄尖与蹄踵的蹄壁同长。蹄骨、关节和腱先天性异常,或继发后天性异常,山地牛多发生。⑦竹马蹄:也称高跷蹄,桶状蹄。蹄踵的蹄壁比蹄尖高,发生原因同山羊蹄。⑧弯蹄:内、外指(趾)发育失去平衡,与肢势不良有直接关系。重度广踏,外向肢势易发生。外蹄负重少,磨灭也少。蹄大,反轴侧蹄壁凹弯。蹄可见发育不良,蹄轮细,蹄角度多低。外侧指轴内方波折。⑨倾蹄:也称卷边蹄。内指或外指有一个较小,蹄底狭窄,反轴侧蹄壁从外侧向蹄底延伸。负重轻的蹄尖上翻,广踏或0状肢势及前蹄的内蹄多发,严重者称螺旋蹄。⑩芜蹄:为慢性蹄叶炎的后遗症。蹄踵负重,蹄尖负面不着地,角度生长过度,蹄轮间隔不规则并明显增宽。⑥猪蹄:蹄发育及蹄质不良,蹄壁光滑,蹄轮细。蹄纵径长、狭深,蹄底狭而深。蹄踵负重,先天性卧系前踏,后肢多发生。⑥蟹蹄:蹄纵径短,高蹄,趾间壁互为弯曲,中央部离开,蹄尖接近,呈后踏肢势,前肢多发。⑩大小不同蹄:内、外指(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发生于先天性蹄形成不全。

在生产实际中,将变形蹄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三种。①长蹄:也称延蹄。指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②宽蹄:指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了正常蹄支范围,外观大而宽,故称为“大脚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站立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易。③翻卷蹄:多见于后蹄的外侧支。以正面看,翻卷蹄支变窄小,呈翻卷状,蹄足部细长而向上翻卷;从蹄底面看,蹄磨灭不正,翻卷侧的蹄支的蹄背部弯曲变成蹄底,靠蹄间沟处的角度增厚,蹄底负重不均,由于变形蹄形的影响,往往见后肢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肢势呈X状。严重者,两后肢向后方伸展,病牛弓背,运步呈拖拽式。

3、防治

鉴于蹄变形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一旦变形出现又无法使其形态恢复正常,因此平时预防是关键,应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日粮结构,满足动物营养需要,使蹄角质能正常生长。加强圈舍卫生,改善环境条件,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保持蹄干净、干燥,坚持每天清刷蹄部。保持蹄形正常,定期修蹄,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者,一律修正;每年修蹄1-2次。为防止蹄部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现在有的牛场修蹄安排在产后30天和妊娠3个月前进行;也有的在出产房时修蹄。加强选育,调整配种方案,对有遗传变形蹄的公畜禁止留作种用。

枣螺


中文名称 枣螺
拉丁名称 Bulla vernicosa Gould
生物代码 58006002005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头楯目
拉丁目名 Cephalaspidea
中文科名 枣螺科
拉丁科名 Bullidae
中文属名 枣螺属
拉丁属名 Bu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卵圆形。壳高41.3mm,壳宽32.3
mm。螺旋部卷施凹陷入体螺层内,壳顶中央形成一个深凹的小穴。体螺层膨胀。壳表白色,饰有黄褐色小斑纹,有时这些斑纹聚集形成3~4条不太明显的暗色横带。生长线精细而明显,常密集成皱褶。壳口稍高出壳顶,上部狭,底部宽而圆。壳口内面白色。
生活习性 暖海产,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珊瑚礁间沙质海底。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翼螺


中文名称 翼螺
拉丁名称 Pterynotus alatus(Roding)
生物代码 580050030010050001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骨螺科
拉丁科名 Muricidae
中文属名 翼螺属
拉丁属名 Pterynot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较狭。壳高44.2mm,壳宽23.0mm。
螺层约10层。每一螺层具有3条翼状的纵肿肋。各纵肿肋之间有1明显的瘤状突起。整个壳面密布细的螺肋。壳口小,边缘有许多整齐的褶襞。前沟长,先端稍弯向背方,前沟之右侧残留1条生长时遗下的旧的前沟,与壳口部的前沟排列成人字形。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浅海的砂泥质海底。

笔螺


中文名称笔螺


拉丁名称Mitra mitra (Linnaeus, 1758)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狭舌目

拉丁目名Stenoglossa

中文科名笔螺科

拉丁科名Mitridae

中文属名笔螺属

拉丁属名Mitr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暖海产。生活在潮间带低潮区及附近数米深的沙质浅海。动物生活时可潜入沙内而露出水管。在中国海的台湾、西沙群岛有其分布。此外,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阿曼湾、东非沿岸的坦桑尼亚等。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

形态特征
贝壳长纺锤形,壳质坚厚。壳高149毫米(最高可达180毫米),螺层约9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高,各螺层高、宽度增加均匀,体螺层中部膨大,前部收窄。除在壳顶部数层刻有螺纹和体螺层前端刻有数条螺肋外,其余壳面光滑,仅有细密的生长纹。壳表面洁白色,具有排列多少整齐而大小不等的朱红色斑纹,壳表并被有黄色薄的壳皮。壳口窄长,前方稍宽,内面白色,外唇前部多少向外反折;内唇斜,中部有4条强的肋状褶襞。前沟宽短,脐不显,绷带粗短。无厣。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扭螺


中文名称 扭螺
拉丁名称 Distorsio anus
生物代码 580050020410020001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嵌线螺科
拉丁科名 Cymatiidae
中文属名 扭螺属
拉丁属名 Distorsi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近似塔形。壳高51.0mm,壳宽37.0
mm。螺层约9层。缝合线浅。螺旋部较高,体螺层膨大。腹面压平,背面膨胀,形如驼背。壳面具纵横行走的肋,交叉呈颗粒突起。体螺层上部和各层中部的突起最发达,壳灰白色,具紫棕或褐色环行色带,基部褐色。壳口收缩,近圆形。唇部白色,淡褐色,四周扩张,呈片状,周缘具红褐色缺列。外唇部缘具花瓣状,内缘具齿;内唇具粒状突起。前沟向背方弯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浅海区的岩石珊瑚礁间,产于海南岛沿海。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