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鱼

[学名]: Varicorhinus simus(Sauvage et Dabry)
[资源名称]: 白甲鱼
[外文名]: Baijiayu
[别名]: 白甲、爪流子(宜昌)
 
[形态特征]: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5~16;腹鳍Ⅱ-8;侧线鳞47[7~8.5 / 4~5.5 -V]49;下咽齿3行,234 一43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30~36;脊椎骨4+40。体长为体高的3.0~4.1倍。为头长的4.3~5.6倍,为尾柄长的4.9~5.9倍,为尾柄高的7.9~9.9倍。头长为吻长的2.6~3.1倍,为眼径的3.8~5.3倍,为眼间距的2.0~2.7倍,为口宽的3.5~4.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2.2倍。体长而侧扁,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下颌具尖锐的角质边缘,口宽弧形,上颌末端达到眼前缘的下方;唇后沟仅限于口角处。体长13厘米以下的幼鱼有一对极小的颌须,成鱼即退化。背鳍具有1根后缘有锯齿的硬刺,其尖端柔软。尾叉形,上叶较下叶稍长。腹腔膜黑色。鳔2室,后室长度为前室的2.3~2.6倍。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长江、珠江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分布较广,中游江段数量很少,珠江水系数量较少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急流的环境中,喜在底层活动,每年雨水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长江干流的深水处越冬。

相关知识

稀有白甲鱼


[学名]: Onychostoma rarus lin
[资源名称]: 稀有白甲鱼
[别名]: 罗扁鱼、[鱼产]鳑鱼、网鱼、鳑仔
 
[形态特征]: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8;腹鳍Ⅰ~8。侧线鳞43[7/(4.5~V)]48;背鳍前鳞13;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鳃耙27。 体长为体高的3.3倍,为头长的5.0倍,为尾柄长的5.6倍,为尾柄高的8.8倍。头长为吻长的3.2倍,为眼径的3.5倍,为眼间距的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倍。 体侧扁延长,头短。吻钝,吻皮下垂盖住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明显斜沟入口角。口下位,口裂横宽,上颌末端将达眼前缘之下方,下颌裸露,有锋利的角质前缘,两侧下唇瓣限于口角。两唇后沟亦短,在颏部中央中断,间隔颇宽。须2对,上颌须短于口角须,口角须约为眼径1/2。眼侧上位。眼间较宽。鳃膜在前鳃盖后缘之下连于峡部。 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其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其最长的首根分枝鳍条稍短于头长。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其末端不达臀鳍。尾鳍分叉。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四川  [原产地区]:阳朔、桂林、平乐、三江、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珠江、长江等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南方白甲鱼


[学名]: Varicorhinus gerlachi(Peters)
[资源名称]: 南方白甲鱼
[别名]: 香榄鱼、滩头鲮、石鲮、红尾榄
 
[形态特征]:
  体呈梭形,侧扁,头 肩不隆起圆滑.吻钝,吻皮向下延伸盖着上颌的一部分;吻长等于眼后头长.眼中上位.口宽,口裂为浅马蹄形;下颌有角质边缘.上唇包着上颌;下唇仅限于口角,为宽阔的下颌所隔开,无须.鳞片中等大,腹鳍基部的腋鳞发达,侧线贯穿体中轴,前部稍弯曲.背鳍有发达的硬刺,其后缘有锯状齿;臀鳍末端不伸达尾鳍基.胸鳍末端尖,不伸达腹鳍.生活时体银白色,侧线上部的鳞片着色较深.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珠江、元江、澜沧江和广西、海南岛各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短身白甲鱼


中文名称短身白甲鱼

拉丁名称Varicorhinus brevis Wu et Chen

异名Onychostoma brevis (Wu Chen, 197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突吻鱼属

拉丁属名Varicorhinus Ruppell,183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上游。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5-16;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20-23.下咽齿3行,2.3.4-4.3.2或2.3.5-5.3.2。侧线鳞42[(7-7.5)/(4-V)]43;背鳍前鳞13-14;围尾柄鳞16。

标准长为体高的3.3-3.7(xs=3.50.21)倍,为头长的4.2-4.7(4.40.27)倍,为尾柄长的5.8-6.5(6.10.36)倍,为尾柄高的8.2-9.1(8.60.48)倍。头长为吻长的2.5-2.6(2.60.06)倍,为眼径的3.8-4.6(4.20.43)倍,为眼间距的2.3-2.5(2.40.11)倍,为尾柄长的1.3-1.5(1.40.10)倍,为尾柄高的1.8-2.2(2.00.19)为背鳍第一根分枝鳍条的1.00-1.04倍,为腹鳍第一根分枝鳍条的1.09-1.21倍。

体纺锤形,侧扁,腹圆,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向前呈弧形倾斜,头后背部稍隆起。头短。吻圆钝,向前突出,吻皮下垂盖住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头长为口宽的2.6-2.9倍,下位,稍呈弧形。上颌末端位于眼前缘的垂直线;下颌裸露,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下唇仅限于口角处,唇后沟短,其间距较宽,大于眼径,小于眼间距。须2对,吻须微细,颌须较长,约为眼径的2/3。眼在头侧中上位,眼上缘与鳃孔上角成一水平线。鼻孔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鳃膜在前鳃盖后缘下方连于鳃峡,其间距小于眼径。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成为硬刺,不甚强壮,末端柔软,后缘具锯齿,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外缘内凹,第一根分枝鳍条为最长,等于头长或稍短。胸鳍和背鳍等长,向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后约3个鳞片,其长度短于胸鳍,等于臀鳍长,向后伸不达肛门,相距2-3个鳞片。臀鳍起点紧接于肛门之后,向后伸接近尾鳍基。尾鳍叉形,最长鳍条约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尾柄较高,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6倍。

鳞片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臀鳍基部均有鳞鞘,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侧线完全,自鳃孔上部逐渐向下弯曲,至胸鳍后半部的上方平直伸入尾柄中轴。鳃耙短小,呈三角形。下咽齿具有斜凹面,顶端稍弯。腹膜黑色。鳔2室。

体棕黄色,背部颜色较深,体侧鳞片基部有暗色新月形斑点,各鳍为黄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珠江卵形白甲鱼


[学名]: Varicorhinus ova1is rhomboides Tang
[资源名称]: 珠江卵形白甲鱼
[别名]: 三角鲮、短头鲮、砧板鱼、珠江白甲鱼
 
[形态特征]:
 
背鳍 ⅳ-8~9;臀鳍 ⅲ-5;胸鳍ⅰ-15~16;腹鳍ⅱ-8。侧线鳞43~45;背鳍前鳞11~13, 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29~35。下咽齿3行,234-432。体长为体高的2.7~3.2倍,为头长的4.5~5.7倍,为尾柄长的4.7~5.6倍,为尾柄高的8.3~9.1倍。头长为吻长的2.7~3.6倍,为眼径的2.9~3.9倍,为眼间距的1.9~2.5倍,为口宽的1.9~3.4倍,为背鳍长的0.7~0.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9倍。体侧扁,较高,呈菱形。头短宽,吻圆钝。口甚宽,下位,几成一横裂,占整个吻腹面。下唇外露,角质边缘锋利。须2对,短小。背鳍刺强,具锯齿,分枝鳍条8~9。尾鳍深分叉。鳞中等大,胸腹部鳞片稍小。背鳍和臀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狭长腋鳞,尾鳍基有一轮鳞片变大。侧线完全,胸鳍上方略下弯后站直地深入尾柄中央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  [原产地区]:英德、阳山、桂林、柳江、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珠江和乌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江河流水中,常在激流石滩刮食着生藻类。常见体重0.5-1Kg。肉细味美,为地区性经济鱼类之一。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草食性植物食性,主要以硅藻类为食 [底质类型]:泥质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其它

四川白甲鱼


中文名称 四川白甲鱼
拉丁名称 Varicorhinus angustistomatus Fang [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us Fang]
地方名称 腊棕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突吻鱼属
拉丁属名 Varicorhinus Ruppell,1836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8;臀鳍条3,5;胸鳍条1,16;腹鳍条1,8;鳃耙外侧31~34;下咽齿3行,235~532(234~532);侧线鳞48~50。体长为体高的3.8~3.9倍,为头长的4.6~5.0倍,为尾柄长的4.7~4.9倍。头长为吻长的3.0~3.1倍,为眼径的3.9~4.2倍,为眼间距的2.1~2.4倍,为口宽的2.7~2.8倍。尾柄长为见柄高的1.8一2.0倍。体长而侧扁。头短,吻圆钝;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口宽,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下颌具发达的角质,形成锋利的边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约为眼径的1/2~1/3。背鳍有1根细弱的硬刺,后缘有16~18枚锯齿。背鳍起点位于吻端和臀鳍末端垂直上方距离的中点。肛门紧接臀鳍起点。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多生活于底层为砾石的山涧溪河

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症状


白甲鱼[Varicorhinus(Onychostoma)simus(SauvageetDabry)]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白甲鱼属)、白甲鱼亚属,俗称白甲、沙鱼,分布于长江水系。贵州境内主要分布于清水江、乌江、赤水河等水系。白甲鱼栖息在江河中下层水域,活动于急流中,或有流水的岩洞中,常逆流而上,以砾石上的附着生物等为食。白甲鱼肉味鲜美,脂肪含量高,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是一种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名优鱼类。近年来,各地均在进行野生白甲鱼池塘人工驯养,且有了较快发展,但频频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给水产养殖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尸的生产积极性,现将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综合诊治方法报告如下。

一、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症状

发病初期,池塘内偶尔有鱼种群聚、成团、沿池塘四周狂游或呈旋转团状;发病高峰期,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捞起独游的病鱼肉眼观察,鱼体表(包括鳍条)严重充血,以致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附着许多粘液和污泥,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观察,腹腔积水(呈透明淡黄色或浑浊红色),肝、肾、脾呈现肿大症状,肠壁充血,肠内空无食物。

二、白甲鱼的池塘驯养1青况

养殖白甲鱼的池塘有40多年未清淤,淤泥深达40~50厘米;水源为与池塘相邻的河水,用水泵提河水灌注入池;水体富营养化,悬浮有机物多,亚硝酸盐、氨氮值持续较高,经实测该池塘的理化指标为:水体pH值为6.5,氨氮0.128毫克/升,化学耗氧量5.44毫克/升,总碱度6.66毫克厅/升,总硬度5.72毫克/升。2009年3月25日在面积400平方米池塘中投放平均尾重为18.5克的白甲鱼种3600尾,折合6000尾/亩;平时的日常管理为坚持四定投饵、定期投喂防病药饵等,在平时很少出现零星死亡。2009年6月29日一场暴雨后(雨前连续2周晴天,暴雨导致养殖水体恶化),次日出现暴发性死亡,2~3天后死亡达高峰,日死亡率达1%~3%。

三、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分析

1.有毒有害物质

由于池塘多年未清淤,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蓄积在淤泥中,遇到短时间的雷阵雨天气,导致池塘水休的水温分层,即池水温度表层低,底层高,引起水对流,致使池底的腐殖质翻起,加速有机物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如沼气、硫化氢、氨等)和有毒物质分散于水体中,鱼类通过鳃呼吸,将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交换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系统,加重肝、肾脏的解毒负担,导致其机能损伤,解剖病鱼观察到其肝、胆、脾等呈现肿大的症状。

2.病原体

气候突变,引起水温剧变,导致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繁衍,如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鱼类的鳃,用肉眼观察病鱼的鳃瓣上可见小米粒状白点,在鳃瓣中部或基部可见白色斑块状腐烂鳃丝,而导致鱼类暴发性大批死亡。

四、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的水质因素分析

1.氨

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因投饵和施肥及长期未清淤泥,加之鱼类本身排泄物的积存,在水体溶氧量较低(如遇到雷阵雨天气)及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有害的物质,使水体中氨的浓度较高,因而对白甲鱼产生毒害作用。氨的毒性与水体的pH值、温度有关,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分子氨(NH3)的毒性。鱼类在接触后,能导致鳃组织发生病理改变,从而直接影响其呼吸作用,在接触致死和亚致死氨浓度的鱼体内器官中发现细胞变性和出血现象。

2.亚硝酸盐

氨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及其他诸多抑制因素,最终会导致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升高。长期处于高亚硝酸盐水体中的鱼类,其鳃的颜色会由鲜红色变成棕褐色乃至苍白色,这是因为循环系统内有许多高载氧力的血红蛋白。

3.硫化氢

硫化氢主要是水体中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在微生物特别是硫弧菌的作用下还原而成的,以及含硫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而降解形成硫化氢。硫化氢渗入鱼体后能使血红蛋白中的低价铁离子变成高价铁,致使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造成全体组织缺氧,严重时引起死亡。

4.有机物

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来源主要是投饵、施肥等带儿其次是浮游植物分泌物及浮游动物粪便和残骸分解产生,包括溶解有机物,其含量常用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需氧量(TOD)等表示,其含量过高时常造成水质恶化,轻者鱼类生长缓慢、产量降低,重者造成鱼类死亡甚至泛池。

5.溶氧

水体中的溶氧并非大部分为养殖鱼类所利用。据研究,水体溶氧约50%~70%为非养殖动物所消耗,30%~40%为排泄物以及残饵消耗,8%左右被淤泥消耗,只有5%~12%才是养殖鱼类所消耗。如此看来,除增加水体溶氧以外,减少非养殖动物溶氧消耗也是提高鱼类对溶氧的有效利用率的措施。提高溶氧有效利用率的方法还有清淤和吸污,控制浮游生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增加水体有益微生物。

6.酸碱度

养殖鱼类适宜pH一般在6.5~9.0,最适pH在7.2~8.0,不在此范围内就会导致龟类产生应激反应。如果州氏于4或高于11,鱼类必然死亡。在pH降幅相同时,适应低pH鱼类的耐受性比适应高pH鱼类的耐受性强。使水体有适宜的硬度和碱度是尽可能降低pH产生急剧变动辐度的最佳选择,而水体pH稳定性主要受水体中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绝对量和相对量影响。pH值降低,重金属、亚硝酸盐、硫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增强;而pH值升高,则氨的毒性增强。

五、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治疗方法

1.注重用生石灰调控水质

排出原池3/4的池水,尽可能换出池底水,加注新札同时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采用遍洒法,用药量为25~30克/立方米,将生石灰溶解,滤出渣质后全池泼洒,使池水的pH值上升至8.5~9.0。

因为生石灰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快速溶解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蛋白质膜,使其丧失活力,从而杀死池塘中的病原体;并对大多数繁殖型病原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能提高水体碱度,调节池水PH值,能与铜、锌、铁、磷等结合而减轻水体毒性,中和池水酸碱度;可提高水生植物对磷的利用率,促进池底厌氧菌群对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质的分解,使水中悬浮的胶体颗粒沉淀,透明度增加,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调节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可提高池底的通透性,增加缓冲能力,改善池底环境。

2.正确使用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防治白甲鱼暴发性流行病,用恩诺沙星配制药饵投喂。将药物添加在饲料中,药物的标准用药量按池鱼总重计算,按每100千克鱼用2~5克药物的量,全部添加到当天的投饲量中,连喂3~5天,可取得较好疗效。根据池养鱼类总重量计算用药量,养殖鱼类重量按放养时的记录总数及每天的投饵量和死亡数量等进行校正计算,就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

3.巧用大蒜及大蒜素粉等中药防治

大蒜及大蒜素粉具有杀虫、消积、解毒消痛、消食、杀菌等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多种真菌和病毒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内服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食欲。可治疗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肠炎、烂鳃、赤皮、打印、腐皮、烂鳍、烂尾以及败血性暴发出血病。治疗方法一:按池鱼总重的1%~3%添加大蒜,将鲜大蒜捣烂拌入当天的饲料中投喂,连喂5~7天为一个疗程。方法二:按每100千克池鱼用大蒜素5~6克拌饵投喂,将药溶于适量的水中,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于饲料中,在当天投饲时配制,即配即喂,每天投喂药饵1次,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可用大蒜素粉加水全池泼洒,药物浓度为10~20克/立方米水体。

4.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科学配制药饵

野生白甲鱼转入池塘中驯养,要了解其喜栖息于中下层水域、口下位或亚下位等特点,与鲤鱼等鱼类的摄食区别是不喜集群上浮抢食人工饲料,因此用粉状饲料做药饵,将水溶性药物(如盐酸恩诺沙星)用水溶解后,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在其中添加20%的面粉等捏成团状,置于竹筛等食台投喂更好,这样药饵投入水中能有效地防止药物散失,从而有利于鱼类摄入更多药物。

5.配制药饵注意事项

一是根据全池鱼的总重量计算用药量才是标准用药量。二是制作药饵,就是将药物添加于饲料中,既要避免药物的损失,又要让鱼类充分摄食药饵,在生产实际中应了解药物的剂型和饵料的关系。三是掌握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地拌在饲料内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鱼类均匀摄食的前提。四是投饵量与投饵次数,投饵量与投饵次数是影响鱼类摄食药饵的重要因素,通常鱼类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即体内的药物浓度越高,其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如空腹的鱼体更容易使药饵中的药物进入鱼体内而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一般投喂药饵的当天以不追加投喂饵料为好。

浦东白猪


浦东白猪(PudongWhitepig)因主产于上海市浦东地区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浦东白猪原产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川沙镇和祝桥镇、六灶镇等地,其中祝桥镇的吴家庙、马家宅、火义堰和行前桥一带为中心产区。除浦东新区外,奉贤区沿海一带也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上海浦东、奉贤一带地处北纬30o08~31o23、东经120o27~121o6,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南依杭州湾,为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全境无山,海拔2~3m。年平均气温16.3℃,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5.1℃;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956mm(117天),相对湿度82%;5~9月是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57.8%。年平均日照时数2070h。平均风力3.4级,东南风多。自西北向东南,土质分别为潮泥土、黄泥土、半黄泥土、沙土、滨海盐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浦东白猪饲养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因产区土地瘠薄,农作物产量很低,农民生活贫困,为增加经济效益,当地农民多利用丰富的海滩资源饲养猪、鸡,并利用畜禽粪肥改良海滩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历史上由于白猪收购价格比黑猪高,农民多选择饲养白猪。据《川沙县志》记载:浦东白猪皮厚而松,有养至200余斤者。经过长期选育,白色猪群体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浦东白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浦东白猪主要由上海市汇浦浦东白猪繁育有限公司饲养,2006年保种群有成年公猪11头、后备公猪3头,成年母猪80头、后备母猪16头。据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统计资料,1982年浦东新区区级饲养场饲养浦东白猪公猪13头,母猪228头;乡镇级畜牧场饲养浦东白猪公猪26头,母猪1000头;全县饲养浦东白猪母猪7735头。后因瘦肉型猪引进及推广的影响,浦东白猪的数量逐渐减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历史上浦东白猪曾有三种类型,即短头型、长头型、中间型。因中间型在生产中便于管理,行动比较灵活,繁殖性能比较高,是目前保存的主要类型。

浦东白猪头粗大,额面多皱纹,皱纹弯曲形似寿字,耳大下垂,鬃毛粗硬,公猪有獠牙。背线平直,腹大略下垂,臀部倾斜,尾根粗大、尾尖细小。皮厚而粗松,多皱褶。四肢粗壮,后肢外弯、也有内曲的。全身被毛白色,乳头形似红枣,平均8对。

2.体重和体尺2006年9月在原上海市南汇区种畜场(2010年底改称为上海浦汇浦东白猪繁育有限公司)测量了浦东白猪成年公猪(24月龄以上)和成年母猪(三胎或以上,怀孕2个月左右)的体重和体尺,与1980年原南汇县良种繁殖场测量数据,对比(表1),成年公猪的体重和体尺有下降的趋势。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浦东白猪公猪2月龄时开始有爬跨现象,6月龄体重达75kg时可以开始配种;母猪于4月龄时达性成熟,发情周期20~21天,发情持续期2~4天,发情征状明显。养猪户一般在母猪6月龄、体重超过60kg时开始初配,种猪场则多在母猪7月龄、体重70~75kg时开始初配。母猪妊娠期112~114天,多在仔猪断奶后的7~10天内发情,也有在40天左右的哺乳期内发情的。据南汇良种繁殖场1980年统计,浦东白猪的繁殖性能见表2,少数经产母猪有产仔数达34头的记录。

2006年9月在上海市南汇区种畜场对9头公猪、20头母猪进行了观测,平均为4.25胎次时,母猪发情周期20.7天,妊娠期114.1天,窝产仔数13.0头,窝产活仔数11.5头,初生窝重11.52kg,仔猪初生个体重10509,仔猪40日龄断奶个体重7.74kg,断奶仔猪成活数10.3头,仔猪成活率79%。

2.育肥性能据1982年南汇测定站对浦东白猪育肥性能的测定,浦东白猪始重24kg,经150天育肥体重达93.8kg,日增重465g,料重比4.08;屠宰率61.3%,板油重1kg,后腿重占胴体重的28.8%,眼肌面积24cm2。

据2006年12月上海市种猪测定中心对4头浦东白猪育肥性能的测定,育肥猪始重25.6kg,饲养期109天,末重85.65kg,日增重550.9g,料重比3.33;对其中3头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宰前活重92.9kg,胴体重62.4kg,屠宰率69.7%,瘦肉率43.8%,皮厚5.6mm,背膘厚41mm,眼肌面积19.35cm2。与1982年数据比较日增重提高较多。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南汇县建立了良种繁殖场,80年代建立了种畜场。2003年由上海市南汇种畜场建立了保种群,2008年该场列入国家级保种场,2010年该场更名为上海浦东白猪繁育中心。浦东白猪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汇种畜场即开始了大白猪长白猪浦东白猪三元杂交和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浦东白猪四元杂交商品猪(也有进行大白猪长东白猪浦东白猪三元杂交的)的开发生产。据对332头大长浦杂种母猪经产资料的统计,平均窝产仔数12.31头、窝产活仔数11.70头、断奶仔猪数10.27头。

2004年10月以南汇区种畜场等养猪企业为龙头,联合6个商品猪企业,组建了上海绿茂浦东白猪生产合作社有限公司,主要进行浦东白猪的生产开发。

五、品种评价

浦东白猪的优点是毛色全白、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风味较佳,缺点是生长速度较慢、饲料转化效率低。今后应通过保护和选育保持浦东白猪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同时加强开发利用,可作为母本与引进猪种杂交生产三元或者四元杂种商品猪,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白洗猪


白洗猪(Baixipig)又称苗寨猪,因主产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白洗村而得名。是贵州东部的一个地方猪种,可分为白洗猪、谷陇猪、金盆猪、平庄猪、坪地猪、小河山猪六个类群。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白洗猪中心产区位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白洗村、翁西及黄平县谷陇等地,也分布于雷山、凯里、台江等县。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产区位于北纬26o48~27o19、东经107o53~108o23,以清水江为界,分南北两种地理类型。北部多低中山,间有大量河谷盆地;南部为深切割侵蚀山区,坡多而陡;海拔500~1100m。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无霜期295天(3~11月)。年降水量1060~1200mm,雨季在4-10月,相对湿度78%~80%。年平均日照时数1196h。有舞阳河、清水江水系,水资源较丰富。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并盛产玉米、番薯、马铃薯、油菜、花生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产区为苗族聚居地,在长期养猪过程中群众积累了一定的种猪选择经验。农谚日:一买头大门心旋,二买腰长脚杆粗,三买斑鸠鸡子眼,四买稀毛薄皮猪。对后备小猪的要求是尾巴细,耳朵薄,狮子头,羊子脚。同时还特别喜爱被毛全黑的猪。因产地十分偏僻,与外界交往较少,在一个相对闭锁的生产环境中,逐步形成耐粗饲、生长较慢、早熟易肥的白洗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贵州施秉县农业局品种改良站调查,截至2005年底白洗猪存栏5.65万头。

据《贵州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报告》记载,1977年存栏白洗猪32万头。以后逐年下降,1995年白洗猪存栏9.43万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形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白洗猪头中等大小,面部微凹,额部有不规则较深皱纹;嘴筒粗,有2~3道箍;耳中等大小,下垂,耳后边缘皱褶形似荷叶状。背腰平直,但经产母猪多微凹,腹大下垂,臀部微倾斜,乳头一般6对,发育良好,排列匀称。体型中等、紧凑。大腿多皱褶,系部较软,多卧系。被毛稀疏,全身黑色,皮肤微红,极少数个体于肢端、尾尖、额部着生白毛(不完全六白)。

2.体重和体尺根据2006年施秉县畜牧局考察,白洗猪体重和体尺见表1。与《贵州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报告》记载的1977年数据比较,母猪体重略低。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据1977贵州省猪种资源考察,白洗猪性成熟早,小公猪约66日龄可产生精子,农户猪5~6月龄初配。利用年限公猪4~8年,母猪9~10年。据《贵州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报告》记载,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胎(14窝)3.86头,二胎(97窝)窝产仔数6.03头,3~12胎(222窝)窝产仔数7.47头。

根据2006年调查,白洗猪繁殖性能见表2。表2白洗猪母猪繁殖性能

2.育肥性能据《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贵州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报告》记载,1977年考察时,白洗猪在农村多采用吊架子方式育肥,育肥时间较长,12月龄育肥猪体重70.83kg,日增重253g。

据《贵州省畜禽品种志》记载,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曾采用一贯育肥方式,对白洗猪进行育肥性能测定,从体重8.6kg开始,育肥饲养至8月龄,体重达78.1kg,日增重444.6g,每千克增重需消耗混合精料3.91kg、青料1.59kg,折合成可消化能57.07MJ,可消化粗蛋白516.66g。

2006年11月贵州大学等在施秉县对20头白洗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3。与1977年贵州省猪种资源普查测得的数据比较,由于宰前活重不一,有所差异。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白洗猪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五、品种评价

白洗猪是产区人民的当家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早熟易肥,花板油多,肉质优良,母性好等特点。但其体格小、生长缓慢、胴体瘦肉率低。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适当进行杂交利用。

白纹鳂


中文名称 白纹鳂
拉丁名称 Sargocentron diadem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金眼鲷目
拉丁目名 Beryciformes
中文科名 鳂科
拉丁科名 Holocentridae
中文属名 鳂属
拉丁属名 Sargocentr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D.XI,13-14;A.IV8-10;P.13-15;L1.46-50;体长为体高2.9-3.5;侧线与背鳍基间鳞数3;下颌不突出;体深红至橙红色,一白线自吻端眼下缘延伸至前鳃盖骨下方,喉部合色,胸部浅色,体侧有九条红色横纹;背鳍棘紫红色,鳍膜黑色,第一至第六鳍棘间有一水平白色纹;尾鳍,腹鳍,臀鳍及背鳍软条部分外缘鳍条红色,中央或内侧区域色浅。
生活习性 热带珊瑚礁区浅海肉食性鱼类,大者体长可达228.6mm.一种常见的居住于水浅的珊瑚礁与舄湖与临海礁石到深度 30个公尺或更多的种。 生存岩架下或者在裂隙中在白天期间并且吃等足目动物; 它漫游在晚上开放的砂地与低矮的礁区觅食多毛类与小的螃蟹。 胃内含物列出了腹足动物 (例如 Atys sp.) ,多毛类又小的蛤, solenogastrid ,等足目动物,十足目螃蟹与其它的甲壳动物。 倾向成群出现.有毒的棘在它的前鳃盖骨。 大小很少超过 13 公分。

白鲳


[学名]: Ephippus orbis(Bloch)
[资源名称]: 白鲳
[外文名]: Spade fish
[别名]: 燕子鲳、瓜核、铜盘、鲳仔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近圆形。吻短。口小,前位。两颌牙尖锐,呈刷毛状的宽带。背鳍第一与第二鳍棘短小,第三至第五鳍棘延长。胸鳍短。腹鳍第一鳍条长。背鳍鳍条部和臀鳍基底被细鳞。背侧灰白色,腹部白色。背鳍2个,分离,其中第一背鳍的1~2鳍棘短小,第3~5鳍棘突出延长且粗壮坚硬;胸鳍短;腹鳍第1鳍条长;尾柄短,尾鳍稍呈双凹形。体青褐色,腹部浅白色;体侧具6条黑褐色橫带;鳞片緣具黑纹。各鳍浅褐色。
 
[原产地区]: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自东非  
[气候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自东非洲,东至菲律宾,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北部。我国只产于南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小型鱼类,体长一般70~150毫米。喜栖息于近海岩石或珊瑚礁间。为广东沿海一带习见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