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足鱼(线足鲈)

[学名]: 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Pallas)
[资源名称]: 毛足鱼(线足鲈)
[外文名]: Giant gouramy, Spotted gourami, Blue gourami
[别名]: 毛足鲈
 
[形态特征]:
  体近椭圆形,极侧扁,头长远小于体高。吻长小于眼径。口上位,下颌突出。眼间较宽,眶骨下缘游离,具锯齿。鳃盖骨的外缘亦具细锯齿。头及体均被有较大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腹鳍胸位,鳍棘退化,第一鳍条呈长丝状,可伸过尾鳍基;尾鳍叉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西双版纳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不详  
[地理分布]:澜沧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池塘、沟渠微流水环境,要求水质清新,伴有水生植物的水体,主食浮游生物。

相关阅读

无足克丽鱼


中文名称无足克丽鱼


拉丁名称Apodocreedia vanderhorsti de Beaufor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龙[鱼鲞]亚目

拉丁亚目名Trachinoidei

中文科名沙[鱼鲞]科

拉丁科名Creediidae

中文属名克丽鱼属(待定)

拉丁属名Apodocreed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吻突出,眼背侧位,微突出,下唇边缘1行小须,鳃盖骨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侧线在胸鳍末端和缓地或争遽地向下弯,并沿臀鳍基部走向,胸鳍后的侧线鳞有延长的后区,常呈三叶状,背鳍连续,具12-43不分枝鳍条。腹鳍位于胸鳍基部的前下方,具1鳍棘3-5鳍条。腹鳍间距甚小,椎骨37-59。

生活习性
栖息于砾石和沙石上。

海(洋)生。

背足关公蟹


[学名]: Dorippe dorsipes
[资源名称]: 背足关公蟹
[别名]: 鬼脸蟹
 
[形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背面盖以头胸甲,头胸甲长大于宽,背面有沟痕和隆起,尤如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关公脸谱,故称关公蟹,俗名鬼脸蟹。额窄,具2齿。充分发育的雄性螯足一般左右不对称,而雌性螯足和未充分发育的雄性螯足对称。步足各节扁平,前两对步足长,后两对短小,呈剪刀状,能用这两对短小的步足抓住比自己躯体还要大的贝壳、石块或树叶等物背负在自己的背上,把自己的身体伪装起来,以此防御敌害。最大头胸甲长度约30毫米。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等  [原产省份]:福建、广东、浙江等  [原产地区]:东南沿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12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及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马来群岛、印度洋、东非洲。我国东南沿海的数量较多,黄、渤海也有少量分布,福建、台湾海峡等地资源最为丰富。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关公蟹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的小型蟹类。常用后两对步足钩住一片贝壳或其他物体置于背部,每当受惊或遇险时,把身体藏入壳下或弃壳而逃。白天隐匿在阴暗处,到傍晚或夜间才出来活动,并好趋向灯光,其体色随着光线的强弱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断带呆足贝


中文名称 断带呆足贝
拉丁名称 Blasicrura interrupta(Gray)
生物代码 58005002038012000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宝贝科
拉丁科名 Cypraeidae
中文属名 呆足贝属
拉丁属名 Blasicrura
分布类型 海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贝壳长卵圆形,前后端突出。壳呈青灰色,具有4列断续的褐色色带。壳轴内部凹陷呈沟状,基部白色。壳口窄长。齿较发达,两唇齿均约19枚。贝壳42.6mm,
壳高19.5mm,壳宽24.0mm。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岩石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结节蟹守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