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吻鮠(粗唇鮠)

[学名]: 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unther
[资源名称]: 粗吻鮠(粗唇鮠)
[外文名]: Cuchunwei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5~18;鳃耙外侧9~11;脊椎骨40~41。体长为体高的3.9~5.3倍,为头长的4.2~5.2倍,为尾柄长的4.5~5.7倍,为尾柄高的11.2~16.0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8~3.2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4.6~6.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倍,为眼径的6.1~9.0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背鳍刺长的1.1~1.8倍,为胸鳍刺长的1.3~1.8倍,为上颌须长的1.5~1.9倍。雌鱼一般短胖,雄鱼则细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雌鱼的体高、尾柄高、胸鳍刺长、背鳍刺长以及鳍条长也相对增大;尾柄则相对减少。头部在眼之前稍平扁,头顶部盖以较厚的皮,自背鳍后体侧扁,吻柔软而圆钝。口下位,横裂,唇较肥厚。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眼中等大。须4对,鼻须达眼之中点,上颌须超过眼后缘而接近鳃膜;颐须外侧一对较上颌须短,肩骨突起,位于胸鳍之上方。鳃孔宽阔,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刺后缘有细小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12~19枚。脂鳍基长于臀鳍基,其起点约于肛门相对,末端游离。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裸露,侧线平直。生活时体侧灰色,鳍条深灰色,腹部浅灰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四川、湖北等  [原产地区]:南充、洪湖等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长江干、支流颌附属湖泊  
[水域环境]:淡水  

相关阅读

粗吻海龙


中文名称粗吻海龙

拉丁名称Trachyrhamphus serr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rough pipefish, goggleeye pipefish, crested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粗吻海龙属

拉丁属名Trachyrhamp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地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我国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向后逐渐变细,体上棱嵴不甚突出,较光滑,无棘突,顶骨具一明显中央隆起嵴,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续;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近相连续,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头部及身体均光滑无棘刺,仅吻背面中央具一细锐锯齿嵴,体上无皮质瓣突,鳃盖突出,前方基部具一短小隆起嵴,向上弯向鳃孔,后方有放射状线纹。背鳍基底隆起,位于肛门背方,背鳍下体环6,雄鱼育儿囊在尾部前方腹面。眼眶上缘明显突出,与吻管形成一个角度,吻短,中同隆起嵴有锯齿,背鳍25-29,臀鳍3-4,胸鳍14-19,尾鳍9,体环数(21-24)+(44-50);尾部长约为躯干部长的2倍。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钝吻鮠


中文名称 钝吻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crassirostrils Rega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7~19;鳃耙外侧10~13;脊椎骨39~41。体长为体高的4.8~5.9倍,为头长的4.6~4.9倍,为尾柄长的5.1~5.4倍,为尾柄高的12.9~15.4倍,为脂鳍基部长的3.7~4.8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9~3.3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6.4~9.0倍。头长为吻长的2.7~3.1倍,为眼径的6.0~8.4倍,为眼间距的2.3~2.6倍,为背鳍刺长的1.3~1.6倍,为胸鳍刺长的1.4~1.7倍,为上颌须长的1.5~1.8倍。头长,头部眼之前平扁,头顶后部有皮膜覆盖,背鳍后稍平扁。吻钝圆,口下位,横裂,唇肥大,上下颌均具有绒毛状细齿。眼较小,侧上位。须4对,鼻须达眼之中点,上颌须末端几乎达到鳃膜。颐须较上颌较短,肩骨突起,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硬刺后缘光滑或仅有锯齿痕,胸鳍刺前缘光滑,其后缘锯齿发达。脂鳍基显著长于臀鳍基,其起点约于肛门相对,末端游离。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裸露,侧线平直。生活时体呈黄色,腹部色较淡。

粗棘突吻鳕


中文名称 粗棘突吻鳕
拉丁名称 Coryphaenoides marginatus Steindachner et Doerlein
英文名称 Awa grenadi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鳕形目
拉丁目名 Gadiformes
中文科名 长尾鳕科
拉丁科名 Macrouridae
中文属名 突吻鳕属
拉丁属名 Coryphaenoid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I-8~9,104~106;臀鳍100~102,胸鳍20~22,腹鳍7~8;内侧鳃耙:0~1+7
全长为体高6.5~7.4倍,为头长5.0~5.7倍。头长为吻长3.4~3.9倍;为眼径3.5~4.3倍。

体延长而侧扁;躯干短;小于头部,尾部较长而侧扁,向后渐细小,约为头和躯干合长2.6倍。腹面正中未见发光器。头中大而侧扁,头部棱嵴较弱。吻稍突出而钝尖,约与眼径等长或稍大,顶端具带小棘的瘤状突起,吻突两侧有骨质突起。眼大,近圆形,侧位,眼间隔宽平,稍短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方的凹窝内,前鼻孔较小、圆形,后鼻孔稍大、近半月形。口下位,浅弧形,上颌后端伸达瞳孔中央的下方或稍后。两颌牙细小而密,圆锥状,排列成牙带,上颌外侧牙稍呈扩大状;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下颌具1短颏须,其长约为眼径1/3~1/2。鳃孔宽大,左右鳃膜在峡部相连;鳃盖条6。第一鳃弓上方有1皮膜与鳃盖里侧相连,外侧鳃耙退化,内侧鳃耙呈瘤状突起。

体被带棘和呈六边形的鳞,后区露出部小棘细长而尖锐,形成10条左右相平行的棘列。

头部背面除鼻孔周围均被鳞,头部腹面除吻前部和下颌前部存在少许无鳞区外也皆被细小的鳞。侧线连续,前部稍弯曲,后部几平直。

第一背鳍起自于胸鳍基底稍后上方,第一鳍棘很短小,第二鳍棘显著延长,约为头长1.5~2.0倍,前缘具锯齿。第二背鳍始于臀鳍1~3软条上方;背鳍间隔稍大于第一背鳍基底长。腹鳍基底约介于峡部与肛门之间。

体灰褐色,头下部和腹部呈灰白色,鳃盖黑褐色。

长吻鮠锚首吸虫病


疾病名称锚首吸虫病

为害对象 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
疾病概述 锚首虫类单殖吸虫包括多个属,在我国已发现引起疾病的有锚首虫、似鲶盘虫和伪指环虫三类。它们大多为害名优鱼,如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鉴于名优鱼多为单养,养殖密度较高,故近年来该病呈发展趋势。

病原
寄生于鳜鳃的河鲈锚首吸虫(Ancyrocephalus ogurndae),形状与指环虫类似,后周着盘上有背腹两对锚形中央大钩,背中央大钩稍大于腹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很小,交配管细长,盘曲。

寄生于长吻鮠的有似鮠鲶盘虫(Silurodiscoides leiocassi),寄生于鲇、大口鲇鳃的有中刺鲶盘虫(S.mediacanthus)、凶恶鲶盘虫(S. asoti)、筒鞘鲶盘虫(S.infundibuloragina)等。鲶盘虫的特点是固着盘上的背中央大钩明显大于腹中央大钩,并有1对附片和1个片形联结棒,边缘小钩雏形。

寄生于鳗鲡的有鳗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和短钩伪指环虫(P. bini)。此类虫的特征是中央大钩1对,内突很发达,7对边缘小钩胚胎型。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翻开鳃盖,鳃丝色暗淡。镜检,每片鳃上有大量虫体。


发病规律
此类单殖吸虫病系卵生,在虫体内每形成1卵成熟后即产出。产卵率和孵化速度均受温度影响,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但伪指环虫病系高温季节发生,鱼苗和夏花鱼种,白仔鳗易受其害而致大批死亡,大鱼种和一龄以上鱼,当每尾鱼寄生强度达1000个以上时也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用0.7毫克/升的甲苯咪唑全池泼洒,并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的甲苯咪唑,混饵投喂,连用3天。


长吻鮠喜欢生活于江河的底层,冬季栖息于靠岩石或有乱石的深水处,在湖泊等静水水域中极少发现。喜欢较清澈的水,常在水底借助口须的触觉觅食,性情较温顺。其分布于长江、辽河等水系,以长江中下游产量最高。

为肉食性鱼类,体长在20 cm以内的个体主要吞食各种虾类及水生昆虫幼虫,体长20 cm以上的个体摄食虾类和各种小杂鱼。

其性成熟年龄为4-5龄,最小为3龄,最小性成熟体长为50 cm左右,产卵期在4月至5月下旬,产卵场在砾石底的江河内。同一个体的卵子分两批成熟,怀卵量随体长和体重的增长而增大,一般变动在10万-14万粒。受精卵具极强的黏性,黏附在石块上孵化,孵化期2-4d孵出后4d,可开口摄食, 10d具成鱼形态。

生长较快,1龄鱼平均体长19 cm,重70g,2龄鱼30 cm重300g以上,3龄鱼重近1 000 g, 4龄鱼可达60 cm,重 2.5 kg,以后生长减慢,其最大个体体长98cm,重86-70g。

长吻鮠东方异肉吸虫病


疾病名称东方异肉吸虫病

为害对象 长吻鮠苗种
疾病概述 病鱼体色较黑,离群缓慢独游,有时上下往返急速游动打圈,鱼的前腹部略显红色。病鱼体表、鳃、内脏各器官外观正常,未见病变。

病原 为鲶东方异肉吸虫,隶属于复殖亚纲异肉科异肉属。

症状 病鱼体色较黑,离群缓慢独游,有时上下往返急速游动打圈,鱼的前腹部略显红色。病鱼体表、鳃、内脏各器官外观正常,未见病变。解剖病鱼消化道,可见胃、肠内均无食,肠内有较多淡黄色粘液,在中肠即可发现虫体寄生。患鱼生长明显较健康鱼缓慢。据资料介绍,全长为11.4-14.5厘米的健康鱼种,体重为18.8-31.5克,而患鱼全长11.8-15.0厘米时,其体重只有11.7-24.6克。患病严重者,身体很快消瘦,并急速游泳打圈,以至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
(1)苗种人池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螺类,消除泥苔。

(2)鱼池灌注新水时,在进水口加过滤网罩防止和减少螺类进入池塘。

(3)用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0.3-0.7毫克/升,以杀灭水中鲶东方异肉吸虫的尾蚴,从而降低此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达到控制此病的目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