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吻鮠

中文名称 钝吻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crassirostrils Rega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7~19;鳃耙外侧10~13;脊椎骨39~41。体长为体高的4.8~5.9倍,为头长的4.6~4.9倍,为尾柄长的5.1~5.4倍,为尾柄高的12.9~15.4倍,为脂鳍基部长的3.7~4.8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9~3.3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6.4~9.0倍。头长为吻长的2.7~3.1倍,为眼径的6.0~8.4倍,为眼间距的2.3~2.6倍,为背鳍刺长的1.3~1.6倍,为胸鳍刺长的1.4~1.7倍,为上颌须长的1.5~1.8倍。头长,头部眼之前平扁,头顶后部有皮膜覆盖,背鳍后稍平扁。吻钝圆,口下位,横裂,唇肥大,上下颌均具有绒毛状细齿。眼较小,侧上位。须4对,鼻须达眼之中点,上颌须末端几乎达到鳃膜。颐须较上颌较短,肩骨突起,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硬刺后缘光滑或仅有锯齿痕,胸鳍刺前缘光滑,其后缘锯齿发达。脂鳍基显著长于臀鳍基,其起点约于肛门相对,末端游离。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裸露,侧线平直。生活时体呈黄色,腹部色较淡。

相关知识

粗吻鮠(粗唇鮠)


[学名]: 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unther
[资源名称]: 粗吻鮠(粗唇鮠)
[外文名]: Cuchunwei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5~18;鳃耙外侧9~11;脊椎骨40~41。体长为体高的3.9~5.3倍,为头长的4.2~5.2倍,为尾柄长的4.5~5.7倍,为尾柄高的11.2~16.0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8~3.2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4.6~6.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倍,为眼径的6.1~9.0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背鳍刺长的1.1~1.8倍,为胸鳍刺长的1.3~1.8倍,为上颌须长的1.5~1.9倍。雌鱼一般短胖,雄鱼则细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雌鱼的体高、尾柄高、胸鳍刺长、背鳍刺长以及鳍条长也相对增大;尾柄则相对减少。头部在眼之前稍平扁,头顶部盖以较厚的皮,自背鳍后体侧扁,吻柔软而圆钝。口下位,横裂,唇较肥厚。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眼中等大。须4对,鼻须达眼之中点,上颌须超过眼后缘而接近鳃膜;颐须外侧一对较上颌须短,肩骨突起,位于胸鳍之上方。鳃孔宽阔,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刺后缘有细小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12~19枚。脂鳍基长于臀鳍基,其起点约于肛门相对,末端游离。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裸露,侧线平直。生活时体侧灰色,鳍条深灰色,腹部浅灰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四川、湖北等  [原产地区]:南充、洪湖等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长江干、支流颌附属湖泊  
[水域环境]:淡水  

钝吻拟平鳅


中文名称钝吻拟平鳅


拉丁名称Liniparhomaloptera obtusirostris Zheng et Che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平鳍鳅科 (干鳍鳅科)

拉丁科名Homalopteridae

中文属名拟平鳅属

拉丁属名Liniparhomaloptera Fang,193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西江水系的北流江上游山溪中。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Ⅱ-5;胸鳍Ⅰ-18-19;腹鳍Ⅰ-9。侧线鳞68[(17-19)/(8-9-V)]74。

体长为体高的6.1-7.7(平均6.7)倍,为体宽的5.5一6.6(5.8)倍,为头长的4.7一5.0(4.9)倍。头长为头高的2.0-2.3(2.1)倍,为头宽的1.1-1.2(1.2)倍,为吻长的1.6-1.7(1.6)倍。为眼径的6.0-7.0(6.5)倍,为眼间距的2.0-2.2(2.1)倍,为尾柄长的2.1-2.4(2.2)倍。为尾柄高的2.1-2.4(2.3)倍。头宽为口裂宽的2.9-3.4(3.1)倍。

体长,近圆筒形,腹部平,尾部侧扁。头低而平扁,吻端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吻部通常具角质疣刺。口下位,稍大,呈弧形。唇肉质,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两侧具乳突5-7。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颌外露。上唇与吻端之间具吻沟,延伸到口角。吻沟前具吻褶,吻褶分3叶,叶端突出呈须状,叶间具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侧上位,中等大小,腹面不可见。眼间较宽。鼻孔大。具鼻瓣。鳃裂宽,从胸鳍基部之前延伸到腹面。鳞小,头背部及胸鳍基部之前无鳞。侧线完全,平直延伸到尾柄基部。

背鳍基短,起点在腹鳍起点的稍前方,约在吻端到尾柄基部间的中点;臀鳍基亦短,压倒后末端可达尾柄基部。偶鳍平展,末端圆钝。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基部具不发达的皮质瓣膜,鳍末端超过肛门。肛门约位于腹鳍基部到臀鳍起点间的中点。尾鳍凹形,下叶稍长。

本种的口唇结构基本上与拟平鳅相似,但身体及头部较为宽扁,吻圆钝,口较宽,呈弧形。胸腹部裸露区较大,后级接近腹鳍起点,偶鳍具较多分支鳍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钝吻棒花鱼


中文名称 钝吻棒花鱼
拉丁名称 Abbottina obtusirostris(Wu et Wang)
英文名称 bluntnose gudgeon
地方名称 棒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棒花鱼属
拉丁属名 Abbottina Jordan et Fowler,1903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2,6;侧线鳞36;下咽齿一行,5~5;鳃把外侧4~5,内侧13;脊椎骨31。体长为体高的3.9~4.6倍,为头长的3.8~4.3倍,为见柄长的6.8~7.4倍,为尾柄高的8.5~9.3倍。头长为吻长的2.4~2.8倍,为眼径的4.0~4.6倍,为眼间距的2.9一3.4倍。体较粗壮,前部近圆形,后部侧扁。腹部平扁。头短,略呈方形。吻钝。口下位,马蹄形。上、下颌边缘有较发达的角质层。唇厚,上有乳头状突起,尤以下唇为发达。口角须1对,短于眼径。腹面在胸部至腹鳍基部无鳞。背鳍较高,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前,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臀鳍短,起点至腹鳍基的距离远于至尾鳍基。肛门距腹鳍近。侧线完全。鳔2室,前室圆,为一膜质囊,后室比前室大,长圆形。腹腔膜灰白色。体棕灰色,头部、背部及体侧上部色较深,腹部浅灰色。雄鱼体例中轴有1条黑色纵纹;雌鱼体侧中轴有7~8个较大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的黑斑比胸鳍多而色较深。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浓黑,胸鳍第1不分枝鳍条变粗,外缘有珠星。

长吻鮠锚首吸虫病


疾病名称锚首吸虫病

为害对象 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
疾病概述 锚首虫类单殖吸虫包括多个属,在我国已发现引起疾病的有锚首虫、似鲶盘虫和伪指环虫三类。它们大多为害名优鱼,如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鉴于名优鱼多为单养,养殖密度较高,故近年来该病呈发展趋势。

病原
寄生于鳜鳃的河鲈锚首吸虫(Ancyrocephalus ogurndae),形状与指环虫类似,后周着盘上有背腹两对锚形中央大钩,背中央大钩稍大于腹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很小,交配管细长,盘曲。

寄生于长吻鮠的有似鮠鲶盘虫(Silurodiscoides leiocassi),寄生于鲇、大口鲇鳃的有中刺鲶盘虫(S.mediacanthus)、凶恶鲶盘虫(S. asoti)、筒鞘鲶盘虫(S.infundibuloragina)等。鲶盘虫的特点是固着盘上的背中央大钩明显大于腹中央大钩,并有1对附片和1个片形联结棒,边缘小钩雏形。

寄生于鳗鲡的有鳗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和短钩伪指环虫(P. bini)。此类虫的特征是中央大钩1对,内突很发达,7对边缘小钩胚胎型。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翻开鳃盖,鳃丝色暗淡。镜检,每片鳃上有大量虫体。


发病规律
此类单殖吸虫病系卵生,在虫体内每形成1卵成熟后即产出。产卵率和孵化速度均受温度影响,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但伪指环虫病系高温季节发生,鱼苗和夏花鱼种,白仔鳗易受其害而致大批死亡,大鱼种和一龄以上鱼,当每尾鱼寄生强度达1000个以上时也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用0.7毫克/升的甲苯咪唑全池泼洒,并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的甲苯咪唑,混饵投喂,连用3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黄鳍东方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