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巨角鳋病

疾病名称鲤巨角鳋病

为害对象 鲤、鲫
疾病概述
本病发生于北方中小型水库养殖的鲤、鲫鱼中,天津一些水库曾出现鲤急性暴死病例。

病原
巨角鳋(Ergasilus magnicoinis),寄生于鲤的鳃上。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与胸部第一节合成头胸部,背面观呈三角形,胸部五节,自前向后逐渐狭小,生殖节狭窄,两侧挂有圆柱形的卵囊;腹部三节,狭小,第三腹节后缘中央向内凹陷。腹节后为尾叉,末端有刚毛5根。第二触肢很长,由5节构成,第五节为一钩状爪,据此固着于鳃上。

症状
病情严重的病鱼(鳃上共寄生2000个以上虫体),体色黑而瘦,集群浮于水面,1周左右即大批死亡。打开鳃盖,鳃盖内侧充血发炎,鳃上肉眼可见大量椭圆形带有2根卵囊的虫体,鳃呈花斑状贫血,鳃丝粘连难辨界限,局部溃疡。


发病规律 虽然巨角鳋在各地均有发现,但引起急性暴死,主要发生于低盐度的半咸水域,盐度为0.002-0.0028,PH8.0-9.0,而且水硬度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均较高。流行季节为4-8月,5-6月虫体带卵囊率可达100%,即进入高感染期;7-8月,水温在25-28℃时,为死亡高峰期,闷热天气时,可暴发急性死亡。

防治方法
在发病季节前,即4月上、中旬,用晶体敌百虫,按0.25-0.27毫克/升浓度遍洒,可控制此病流行。发病池也可用此法治疗,用药4天后即可停止死鱼。

相关知识

鳜鱼锚头鳋病


疾病名称锚头鳋病

为害对象 鳜鱼苗种、成鱼养殖阶段
疾病概述 虫体侵入时,呈现不安,食欲不好,继之身体瘦弱,游动缓慢。

病原 为鲤锚头鳋。

症状 虫体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常发炎、红肿,有时出现红斑。鱼体初被虫体侵入时,呈现不安,食欲不好,继之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鱼体上的锚头鳋还往往固着许多钟形虫、累枝虫以及藻类等,看上去似棉絮状。一尾5厘米的幼鱼寄生2个钻头鳋,就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1)用0.5毫克/升浓度的B型灭虫灵加水搅拌溶解后对水全池遍洒。

(2)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水温10-20℃时用20毫克/升浓度,20-30℃时用12.5毫克/升浓度,30℃以上用10毫克/升浓度,浸洗病鱼30分钟。

(3)鳜鱼的饵料鱼如有钻头鳋寄生,可用10-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小时后再投喂。

淡水鱼锚头鳋病


疾病名称锚头鳋病

疾病概述 鱼体消瘦,游动迟缓,食欲减退

病原 为锚头鳋。

症状 锚头鳋以头胸部插入鱼体鳞片下或肌肉内,而胸部及腹部则裸露于鱼体之外。寄生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发炎、红肿,肉眼可看到针状虫体。发病后,鱼体消瘦,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严重时将导致鱼苗鱼种死亡,亲鱼不能产卵繁殖。

发病规律 以4-11月为其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1)用0.3-0.5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如果感染的锚头鳋多为幼虫,可以在半个月内连续施药2次,若多为成虫时只下药1次。

(2)对亲鱼可用0.1%浓度的高锰酸钾涂抹虫体寄生处,经30秒钟后将鱼放入水中。要注意药液不能流入鳃内。

鲤湖蛭病


疾病名称湖蛭病

为害对象 鲤、鲫
疾病概述
环节动物的蛭类在鱼体上寄生时,常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发病或死亡。湖蛭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中型蛭,主要为害鲤、鲫等底层负,偶尔也可在鳙上发现,湖泊养鱼较池塘养鱼感染率高。

病原
中华湖蛭(Limnotrachelobdella sinensis)。虫体椭圆形,背部隆起,淡黄色或灰白色,环带区粉红色。前端较窄,有1前吸盘,其后连狭短的颈部,眼两对,成八字形排列在前吸盘的背面。虫体后端为后吸盘,大于前吸盘。虫体两侧有膜质圆形的搏动囊11对,能有节律地搏动。

症状
中华湖蛭主要寄生在鳃盖内侧或鳍基部,吸取鱼血,并以吸盘紧紧地固着于寄生部位,造成表皮组织破坏。由于吸血量较大,故引起贫血和继发性疾病,严重的病鱼呼吸困难,身体瘦弱。


发病规律
本病发生于个体大的一龄以上鲤、鲫鱼,个体越大,感染率越高,鲤较鲫感染率高。通常寄生于鳃盖内侧,每尾鱼一般寄生1虫,偶尔有2-3虫的。长江流域,每年12月到翌年5月或6月为该蛭在鱼体寄生时期,这一时期幼蛭逐渐发育成熟。春季,成熟湖蛭陆续离开宿主到水底进行繁殖,6月下旬后,即无寄生现象。

鲤白云病


疾病名称鲤白云病

为害对象 鲤
疾病概述
本病主要发生于微流水、水质清瘦的网箱养鲤和流水池塘集约化养鲤中。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为流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死亡率可高达90%左右,90年代后发病率有所下降。

病原 病原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ens)。

症状
发病初期,病鲤体表出现小斑状白色黏液物,容易被忽视,随后,黏液物逐渐蔓延,形成一层白色薄膜,以头部、背部、鳍条处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蛀鳍、松鳞等症状。病鱼多靠近网边缓慢游动,停止摄食,陆续死亡。

发病规律 本病的流行季节为5-6月,此时水库中的水温在10-14℃,当水温随气温逐渐升高到20℃左右时,病情可自行控制。越冬后鲤鱼比较衰弱,易患此病。其他养殖鱼虽同池、同网箱,并不受感染。

防治方法 ①发病季节前在网箱内、外适当悬挂优氯净、强氯精或漂白粉等药篓或药袋;饵料投喂应充足,促使鱼体恢复健康,以预防疾病发生。②发病后,可在网箱中适度通洒福尔马林或新洁尔灭,同时投喂抗菌药物,一般需连喂6天。

鲢中华鳋


疾病名称中华鳋病

为害对象 草、青、鲢、鳙鱼
疾病概述
本病为草、青、鲢、鳙鱼中常见的寄生甲壳动物病,湖泊、水库中的鳡、鲇、赤眼鳟等也有较高的感染率。中华鳋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池塘和网箱养殖草鱼为害较大的鱼病。

病原
鲢中华鳋(Sinergasilus Polycolpus)寄生于鲢、鳙鳃上;大中华鳋(S.major)寄生于草、青鱼等鳃上。虫体圆柱形,乳白色,肉眼可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略似三角形或菱形。胸部5节,第五胸节很小。生殖节短小,两侧各挂1个细长白色卵囊。腹部3节,细长。第二触肢5节,第三节延长,第四、五节弯转形成钩状。游泳足5对,均是双肢型。

症状
大量寄生时,病鱼消瘦,烦躁不安,鲤鱼有在水面打转狂游和尾鳍露出水面的情况,故有翘尾病之称。揭开鳃盖,肉眼即可见鳃上挂着白色虫体,中华鳋多寄生在鳃边缘,链中华鳋也可在鳃耙上。寄生处鳃丝末端肿大,呈白色,黏液增多或因破损部位受细菌感染而局部发炎。


发病规律
寄生在鱼鳃上的均为雌虫,未寄生前,在水中与雄虫已完成交配,寄生后,卵在子宫中受精,进入卵囊。生殖季节从4月开始可延至11月,卵随脱落的卵囊进入水体孵化,成无节幼体。经4次蜕皮后,成桡足幼体,再经4次蜕皮形成幼鳋。雌虫即可在宿主上寄生,并迅速长大,之后逐渐发育成熟。故5月到9月是流行盛季。除了草、青、鲢、鳙本身是传染源外,鳡、鲇、赤眼鳟等可是大中华鳋的传染源。通常15厘米以上的大鱼种和一龄以上的成鱼为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虫卵、幼虫和带虫者,以预防此病。

发病池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浓度全池遍洒,或用晶体敌百虫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全池遍洒。发病季节,用上述两法每隔10-15天遍洒1次,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林蛙的锚头鳋病


【病原】本病是右妇锚头鳋的雌虫寄生于蝌蚪引起的。

【症状】锚头鳋寄生于蝌蚪胴体与尾交界处的略微凹陷部分,虫体头部深深钻人蝌蚪组织中(其余部分则留在蝌蚪的体表)致使寄生部位的肌肉组织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当蝌蚪身上寄生 1-2只锚头鳗时,蝌蚪就会生长停滞,以致消瘦死亡;寄生3- 4只时,蝌蚪会很快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4-7月份,当水质条件差,蝌蚪抵抗力低时,易发锚头鳗病,本病对蝌蚪的危害非常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卫生;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每天浸泡1次,连续2一3天,虫体在2周以后陆续死亡〔注意事项:在浸泡时,当蝌蚪出现浮头现象时,立即用清水清洗掉鳃上少量被氧化的黏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锰.以保证鳃的正常呼吸。

鲤疖疮病


疾病名称疖疮病

为害对象 鲤、草鱼、青鱼、团头鲂、链、鳙鱼、虹鳟鱼
疾病概述
本病为鲤、草鱼、青鱼、团头鲂等鱼中的常见病,偶尔可在链、鳙鱼中发生。冷水性虹鳟鱼疖疮病在我国也有报道。尚未见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病例。

病原 鲤科鱼类的病原是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Aromonas punctata f.furunculus)(A.salmonicida)。

症状
此病发病部位不定,但以靠近背部较为常见。初发时,皮下肌肉组织隆起,隆起处鳞片覆盖完好,用手触摸有浮肿感觉。随着隆起增长形成明显的疖疮,病灶部位充血发红,鳞片松动脱落,用手轻按或用刀切开,即有血脓流出。此时可见肌肉溃疡、坏死、充血,自然溃破时,溃破处形似火山口。病情较重时鳍条充血,有时肠道也可充血发炎。

发病规律 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在鱼池中均呈散在性发生,发病率低,通常发生于一龄以上的鱼。

防治方法 ①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鱼种放养前用呋喃唑酮2毫克/升,药浴30分钟,防止细菌感染。③发病后可用磺胺类药物内服,如磺胺甲基嘧啶(SM)每千克体重200毫克,磺胺二甲嘧啶(SDM)或磺胺甲基异恶隆(SMZ)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混饲,4-5天。④呋喃唑酮内服,每千克鱼体重用25-75毫克,1天1次,混饲,连用20天。⑤抗生素类药物内服,每千克鱼体重每日量,盐酸土霉素50-70毫克,连用10天;氯霉素50-70毫克,连用5-10天;四环素75-100毫克,连用10天。

鲤蠢绦虫病


疾病名称鲤蠢绦虫病

为害对象 二龄鲤鱼、鲫鱼中也偶有发生
疾病概述 本病主要发生于二龄鲤鱼,鲫鱼中也偶有发生。湖泊网箱养鲤和池塘单养鲤鱼已有多起病例,可引起病鱼死亡。

病原
为多种许氏线虫(Khawiaspp.)和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spp.)引起。比较常见的是中华许氏绦虫(K.sinensis)和短颈鲤蠢(C.brachycollis)。此类绦虫身体不分节,乳白色,头前缘有皱褶或不明显,睾丸在髓部,卵巢之前,球形,数目多。卵巢呈H形,在髓部或部分在皮部,位于虫体后部。

症状
大量寄生时,病鱼瘦弱,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剖开鱼腹,可见肠外壁局部充血,部分鱼肠有出芽状突起,大小不一,芽状部分较肠管部分硬实。剥开肠管,肠内充满白色脓样黏液,病灶部位充满蠕动的绦虫,可多达50-100条。

发病规律 鲤蠢类绦虫的原尾蚴寄生于颤蚓(水蚯蚓),鱼吞食阳性颤蚓后受感染,并在肠中发育成成虫。因此,淤泥较多,水质较肥的池塘或浅型湖泊中,颤蚓较多,易发此病。病情严重程度与水中颤蚓密度成正比,即使是发病鱼池,严重的病鱼也占少数。通常春季是此病的高峰季节。

防治方法
养鲤池应清除淤泥,彻底清塘消毒,放养前可通洒二氯化铜1次(0.7毫克/升),杀灭水蚯蚓,可预防此病发生。

发病池应立即洒二氯化铜,先控制病情发展,然后每千克鱼混饲口服甲苯咪唑50毫克、丙硫咪唑40毫克或吡喹酮48毫克,连喂3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