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海鳗

中文名称褐海鳗


拉丁名称Muraenesox bagio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海鳗科

拉丁科名Muraenesocidae

中文属名海鳗属

拉丁属名Muraeneso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

生活习性
栖息沿岸泥砂底海域。肛门前方的侧腺孔35-38(海鳗40-47),其他与海鳗同。肉食性,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

经济价值
高级食用鱼。

相关阅读

山口海鳗


中文名称山口海鳗

拉丁名称Muraenesox yamaguchiensis Katayama et Takai

英文名称Yamaguchi pike conger

异名Muraenesox bagio (Hamilton, 1822)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鳗鲡亚目

拉丁亚目名Anguilloidei

中文科名海鳗科

拉丁科名Muraenesocidae

中文属名海鳗属

拉丁属名Muraenesox McClelland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东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浅海的一种鳗类,有时可进入珠江河口。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3.7-26.8(平均20.6)倍,为体宽的17.7-39.3(26.7)倍,为头长的4.3-11.7(6.9)倍。头长为吻长的2.9-4.5(4.0)倍,为眼径的7.3-11.7(10.0)倍,为眼间距的4.4-9.6(7.0)倍。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尾部长大于头与躯干的合长,前者为后者的1.3-1.7(1.5)倍。头中等大。吻长,较尖而突出。眼较小,侧上位。眼间稍凸起,其宽大于眼径。口大,其后端伸到眼后下方,头长仅为口裂长的2.5倍左右。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成管状血于近吻端的上颌边缘;后鼻孔裂孔状,位眼前缘,前后鼻孔间距为后鼻孔至眼前缘距的1.1-3.0(1.8)倍。两颌齿大齿状,均为3行,下颌齿不向外倾斜,前方各有2个大犬齿。犁骨齿也为3行,中间1行较大。鳃孔宽阔,长大于眼径,侧下位。肛门位体中央前方。

背、臀鳍与尾鳍相连。背鳍始于鳃孔垂直处的稍前方。胸鳍大,刀形。臀鳍始于肛门紧后方。

体灰褐色,腹部色浅,沿背鳍基部两侧各有一青灰色线。背、臀鳍后部具黑色边缘。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褐牙鲆


中文名称褐牙鲆

拉丁名称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Olive flounder

异名牙偏、偏口、比目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牙鲆科

拉丁科名Paralichthyidae

中文属名牙鲆属

拉丁属名Paral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1)外部外形

牙鲆体呈长椭圆形、扁平。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左侧,眼稍小,上眼靠近头部背缘,比下眼稍靠前,两眼间隔大约为眼径的l/2。口较大,吻长、稍尖,上颚骨从眼的后缘到达后方。有眼侧两个鼻孔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的瓣片,无眼侧的两个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口裂斜,左右对称。上、下颚齿排成一列,尖锐呈锥状。鳞小不易剥落。有眼侧为栉鳞,稍感粗糙。无眼侧被圆鳞,稍感圆滑。无眼侧体色呈白色,有眼侧体色呈暗褐色或灰黑色,散布有暗褐色和白色斑点。成鱼为适应底栖生活,有眼的一侧体色可随栖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个体在有眼侧体表上有3个大的黑褐斑。侧线在胸鳍上方呈大波浪状弯曲,无颞上支。无眼侧也有侧线。背鳍从上眼前缘开始向后到尾柄,鳍条约80根。胸鳍短小,两侧各一,鳍条数约为12根。腹鳍左右略对称,鳍根部很短,鳍条数为6根。臀鳍是从肛门和尿生殖孔上缘向后到尾柄,鳍条数为60根,有很大变异。尾鳍后缘呈双截形,鳍条数为18根。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63-64

臀鳍鳍式:A.48-65

侧线鳞数:108-130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5-6+14-16

(3)内部特征

消化系统:口裂稍大,上下颌有齿,齿尖。食道短而稍粗,管壁稍厚。

呼吸系统:鳃,但无鳔。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最后一对鳃弓的后下方,包围在围心腔中。造血器官脾位于胃的后下侧、肠的前部。

排泄系统:肾脏位于体腔的背右壁,较长。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脑分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延脑后部为脊髓,是一条扁圆长柱状的管向后伸达尾椎。感觉器官有皮肤感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生活习性
近海温水性底层鱼类。仔鱼眼对称,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变态,右眼转至左侧。变态完成后下沉海底常侧卧潜伏于泥沙中。体长一般250-500毫米,大者可达700毫米左右。依季节作短距离集群洄游。在黄海和渤海产量较多。

盐度范围:1.7%-3.3%;耐受温度(℃):2-33,适温范围(℃):8-24;pH范围:7.5-8.5。海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年龄:雄鱼,2+龄;雌鱼,2+以上。

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多次,多次产卵,卵非沾性,呈漂浮状。

繁殖水温:11-23℃,繁殖最佳水温:13-17℃。

怀卵量:体长45-70厘米的野生雌鱼每尾怀卵量为36万-40万粒,养殖鱼类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90万-100万粒。

褐毛鲿


[学名]: Megalonibea fusca Chu Lo et wu
[资源名称]: 褐毛鲿
[外文名]: Megalonibea
[别名]: 毛常、石夹
 
[形态特征]:
  体态与鮸鱼相似,体延长,側扁,吻突出。鳞橙褐色,腹部银灰色,唇淡黄色,尾鳍双凹形,鳔呈锚状。成鱼最大体长可达1.4米左右,体重30~50公斤。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  [原产省份]:福建、浙江、山东  [原产地区]:黄海、东海、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多年生  
[地理分布]:资源分布范围狭小,种群数量不大。主要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和黄海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褐毛鲿生长快速,适温盐范围广,为近海暖温性底层大型食用鱼类。其性凶猛,捕食鱼类。喜栖息于水深、底质砂泥及岩礁海区。褐毛鲿昼伏夜动,傍晚至半夜鸣叫,声如擂鼓。通常春未由南向北,冬季由北往南作南北向短距离洄游。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胡子鲶黑体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