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鲑

中文名称哲罗鲑

拉丁名称Hucho taimen (Pallas)

英文名称taimen

异名哲罗鱼、折罗鱼、哲绿鱼、大红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哲罗鲑属

拉丁属名Hucho Gunther,186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中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镜泊湖、额尔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体长形,头平扁,体侧扁。口端位,口裂大。鳞细小,有脂鳍。体背苍青色,体侧下部及腹部银白色,1龄鱼体侧有暗色小斑点,繁殖期成熟雌雄鱼均出现桔红色婚姻色。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Ⅲ-Ⅳ,10-11。

臀鳍鳍式:A.Ⅲ-Ⅳ,9-10。

鳃耙数:11-12。

侧线鳞数:140-210。

(3)可量比例性状


(4)内部特征

鳔:鳔一室

脊椎骨:72-75

腹膜:银白色

幽门垂:154-250
生活习性
哲罗鱼系冷水性鱼类,适合于水温15℃以下的水域中生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影响而游向深汀或大江深处活动。冬季不停食。开江后水温上升时为了产卵向溪流洄游。

哲罗鱼是淡水鱼类中最凶猛的鱼之一,非常贪食,觅食时间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浅水岸边捕食其他鱼类和陆栖鼠类。曾在哲罗鱼的胃中解剖出水鸭于和蛇类。被食鱼类以[鱼岁]鱼、鮈亚科为主,雅罗鱼往往也被捕食。一年四季均索食,在夏季水温稍高时,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现象。

盐度范围(%):0.5-0.8,耐受温度范围:1-25℃;适宜温度范围:6-17℃,pH范围:5.5-9.2,淡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需五年,体长40-50厘米,怀卵量10 000-33 000粒。产卵期为5月份。1958年5月2日捕获5尾雌鱼,性腺发育为Ⅳ-Ⅴ期,卵粒已分离,轻轻一挤即可跌卵。产卵于水流湍急的石砾河段,有埋卵和保护孵化的习性。

相关知识

大北鲑


中文名称大北鲑

拉丁名称Stenodus nelma (Pallas)

英文名称Nelma Inconnu

异名大白鱼(洽巴河县),Stenodus leucichthys (Gldenst?dt, 1772)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北鲑属(待定)

拉丁属名Steno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北冰洋诸水系,自北美的马更些河往西直至欧洲西北部的科拉半岛之波诺伊河与白海南岸的奥涅加河均有分布。中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河、布尔津斯河。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尾柄较短。头尖。口大,端位,下颌略长于上颌。眼上侧位,眼间隔宽平,眼前缘具脂眼睑。鳃盖膜不连颊部,假鳃退化,鳃耙长约为鳃丝长的2/3。体被圆鳞,侧线中位,较平直。胸鳍位低,腹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尾鳍叉形,脂鳍粒小。全体背部灰色,腹侧为银白色。

生活习性
冷水性,淡水生。名贵底层鱼类。

繁殖习性
大北鲑生长较快,3龄已达性成熟,质量平均为3-4千克。秋季溯河进行生殖洄游,流经额尔齐期河段所发现的大北鲑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性腺发育正处于II-III期,雄远多于雌,雌雄性比为1∶7,7月中旬至9月中旬,性腺大多处于VI期,雌雄性比为1∶3。9月中旬性腺已达VI-V期,产卵盛期为9-10月。怀卵量为13万-42万粒。卵呈黄色或浅黄色,产于无杂草,水流缓慢,水深3-4米,底多砾石的河床上。孵化后的仔鱼即顺流而下,进入苏联境内的额尔齐期河中、下游和鄂毕河生长、肥育。在我国境内所捕白鲑均系产卵鱼群,个体较大,质量一般在2.5千克以上,小于1千克的个体,尚未发现过。

深海鲑


中文名称深海鲑

拉丁名称Bathylagus ochotensis Schmidt

英文名称eared blacksmel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水珍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rgentinoidei

中文科名深海鲑科

拉丁科名Bathylagidae

中文属名深海鲑属

拉丁属名Bathylag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太平洋、自北美西部沿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骏河湾以北太平洋沿岸、东海冲绳海槽。

形态特征
胸鳍有或无,胸鳍位近腹部。无鳔。无眶蝶骨。鳃孔大,向上伸达体侧一半以上。体长为体高7.2-10.3倍。头、体黑褐色,口腔,鳃腔和腹膜均黑色。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花糕红点鲑


中文名称花糕红点鲑

拉丁名称Salvelinus malma (Walbaum)

英文名称dolly varden

异名花里羔子、红点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红点鲑属

拉丁属名Salvelinus Richardson,183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图门江、鸭绿江、绥芬河支流。

形态特征
背鳍Ⅲ-Ⅳ9-10,臀鳍Ⅲ-Ⅳ8-9,测线鳞234-267,鳃耙21-23,幽门盲囊21-25。

头长为体长的22.7%-29.5%,体高为体长的19.8%-21.8%,尾柄长为体长的18.3%-19.6%,尾柄高为体长的10.0%-10.6%,吻长为头长的24.3%-28.0%,眼径为头长的19.8%-22.5%。

体长两侧扁,头后背部较隆起。口端位,口裂大,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具有绒毛状锐齿。背鳍居于体的正中偏前,胸鳍宽大,占胸、腹鳍间距的60%以上,尾鳍分叉很浅,鳞极小。有脂鳍。

背部土黄色,体例银白,有褐色色彩,布有白色小斑点。在侧线鳞上下有4-5行不整齐的红点。腹部两侧玉红色。背鳍和尾鳍较暗,其余鳍条玉红色。鱼体非常鲜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道或支流的上游。体长25厘米性成熟,产卵期为10-11月份。以毛翅类、双翅类、蜉蝣类、水生昆虫以及其他幼鱼为食。

海水/淡水生。

鲑鳟鱼养殖


养殖环境
环境条件:

1. 养殖池的构造 养殖池为上可盖塑料棚布的棚室水泥池结构,整栋棚室水泥池由10口面积相同的正方形小池组成,每口面积100平方米、深2.5米,水温地上方设有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水口,底部中间有一道排污沟。

2. 水源及水质 水源为地下深井水,由于井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设有一座塔式曝气除铁设备。水质情况:pH值为7.16,硝酸盐为0.048毫克/升,亚硝酸盐为0.011毫克/升,可溶性铁为0.028毫克/升,硫化氢为0.063毫克/升。

养殖管理
养殖技术与管理:

1、放养密度 他们将5000尾太平洋鲑鱼种放在1口小池内,整个养殖期内水深保持在1米,放养密度为50尾/立方米。

2.水温的调控 由于太平洋鲑为冷水性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严格,其最佳生长温度为13~15℃,而井水温度在8℃左右。在养殖期内,他们采取两种方法来调控水温,一是早春和晚秋气温低时,在棚架上覆盖塑料棚布来提高池水温度;二是在气温高的夏季,撤掉棚布,用增加井水的交换量来降低池水的温度。通过这两项措施,使水温最低不低5℃。最高不超过15℃,春、夏水温都保持13~15℃之间,为鲑鱼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水质的调节 保持海水清新,定期排污,经常换水,换水次数及换水量视水温、水质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

4.溶解氧的保持 氧气的来源靠机械增氧的方式来解决,由一台7千瓦罗茨鼓风机连续向池中供气增氧,只有在投喂饵料时停止供气。

5.投饵的管理 该场采用人工驯化投喂颗粒饵料。早春、晚秋水温在8℃以下时,每天投喂两次,早8:008:30,晚15:3016:00。水温在8~15℃的夏季,每天投喂三次,早8:008:30,午12:0012:30,晚16:3017:00。投喂时,把颗粒饲料一把一把撒向鱼群、让鱼集中上浮抢食,视鱼吃食情况给料,鱼抢食剧烈多投,反之少投,不让鱼过饱食。

秦岭细鳞鲑


[学名]: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Li
[资源名称]: 秦岭细鳞鲑
[别名]: 花鱼
 
[形态特征]:
  背鳍4,10~12;胸鳍1,13~15;腹鳍1,9;臀鳍3,8~10;鳃耙15~18,侧线鳞128~133,侧线上鳞30~35,侧线下鳞26~30。体长为体高的3.8~4.9倍,为头长的4.1~4.4倍,为尾柄长的6.8~7.9倍,为尾柄高的9.6~12.5倍。头长为吻长的3.2~3.7倍,为眼径的3.6~5.2,为眼间距的3.1~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8倍。体长形,侧扁,吻钝。口端位,下颌略短于上颌。上颌骨后段达眼中部下方。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一行尖齿。鼻孔位于吻的中部。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阔。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鳞细小,椭圆形,头部无鳞。侧线完全,平直。背鳍较短,上缘微凹,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脂鳍与臀鳍相对,臀鳍短。胸鳍不发达。腹鳍不达肛门,腹鳍基部有长形腋鳞一枚。尾鳍叉形。体背侧暗绿色,腹部白色,两侧褐色;体背及两侧有大小不同的椭圆形黑斑,斑外援有淡白色环状纹;体两侧有6~7条垂直于体轴的带状条纹,背、尾鳍灰黑色,胸、腹、臀鳍为桔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陕西  [原产地区]:太白、陇县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秦岭细鳞鲑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分布于秦岭太白山峰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南麓的湑水河和太白河,陇县的千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要求水质清新、低温、高溶氧的沙粒质地的生态环境,以摄食水生昆虫和小型鱼类为食。产沉性卵,有挖窝产卵的习性,卵桔黄色,卵径3~4毫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津新鲤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