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鳟鱼养殖

养殖环境
环境条件:

1. 养殖池的构造 养殖池为上可盖塑料棚布的棚室水泥池结构,整栋棚室水泥池由10口面积相同的正方形小池组成,每口面积100平方米、深2.5米,水温地上方设有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水口,底部中间有一道排污沟。

2. 水源及水质 水源为地下深井水,由于井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设有一座塔式曝气除铁设备。水质情况:pH值为7.16,硝酸盐为0.048毫克/升,亚硝酸盐为0.011毫克/升,可溶性铁为0.028毫克/升,硫化氢为0.063毫克/升。

养殖管理
养殖技术与管理:

1、放养密度 他们将5000尾太平洋鲑鱼种放在1口小池内,整个养殖期内水深保持在1米,放养密度为50尾/立方米。

2.水温的调控 由于太平洋鲑为冷水性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严格,其最佳生长温度为13~15℃,而井水温度在8℃左右。在养殖期内,他们采取两种方法来调控水温,一是早春和晚秋气温低时,在棚架上覆盖塑料棚布来提高池水温度;二是在气温高的夏季,撤掉棚布,用增加井水的交换量来降低池水的温度。通过这两项措施,使水温最低不低5℃。最高不超过15℃,春、夏水温都保持13~15℃之间,为鲑鱼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水质的调节 保持海水清新,定期排污,经常换水,换水次数及换水量视水温、水质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

4.溶解氧的保持 氧气的来源靠机械增氧的方式来解决,由一台7千瓦罗茨鼓风机连续向池中供气增氧,只有在投喂饵料时停止供气。

5.投饵的管理 该场采用人工驯化投喂颗粒饵料。早春、晚秋水温在8℃以下时,每天投喂两次,早8:008:30,晚15:3016:00。水温在8~15℃的夏季,每天投喂三次,早8:008:30,午12:0012:30,晚16:3017:00。投喂时,把颗粒饲料一把一把撒向鱼群、让鱼集中上浮抢食,视鱼吃食情况给料,鱼抢食剧烈多投,反之少投,不让鱼过饱食。

相关推荐

红点鲑


[学名]: Salvelinus malma
[资源名称]: 红点鲑
[外文名]: dolly varden
[别名]: 花里羔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8~9;臀鳍条iii,8~9;侧线鳞118~141枚,鳃耙数18~22枚,幽门垂数16~17枚,背椎骨61~67枚。 体长/体高为3.6~6.1倍,体长/头长为3.8~6.1倍,头长/吻长为2.3~5.8倍,头长/眼径为4.6~7.0倍,头长/眼间距为1.7~3.0倍,尾柄长/尾柄高为1.0~1.3倍。 体长而侧扁。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后,具口齿,眼较大,鳞细小,脂鳍大。体色灰黄色,略带蓝色,体侧下部呈浅橙色,散布橙色圆斑点,体背部有白色斑点,尾鳍下叶边缘、胸鳍、臀鳍呈橙色,胸鳍、臀鳍外缘呈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黑龙江,吉林  [原产地区]:吉林、黑龙江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120-180  
[地理分布]:绥芬河、图们江、鸭绿江的支流上游。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终生栖息于溪流的清澈低温水域,水温低于15℃度以下。

大北鲑


中文名称大北鲑

拉丁名称Stenodus nelma (Pallas)

英文名称Nelma Inconnu

异名大白鱼(洽巴河县),Stenodus leucichthys (Gldenst?dt, 1772)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北鲑属(待定)

拉丁属名Steno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北冰洋诸水系,自北美的马更些河往西直至欧洲西北部的科拉半岛之波诺伊河与白海南岸的奥涅加河均有分布。中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河、布尔津斯河。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尾柄较短。头尖。口大,端位,下颌略长于上颌。眼上侧位,眼间隔宽平,眼前缘具脂眼睑。鳃盖膜不连颊部,假鳃退化,鳃耙长约为鳃丝长的2/3。体被圆鳞,侧线中位,较平直。胸鳍位低,腹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尾鳍叉形,脂鳍粒小。全体背部灰色,腹侧为银白色。

生活习性
冷水性,淡水生。名贵底层鱼类。

繁殖习性
大北鲑生长较快,3龄已达性成熟,质量平均为3-4千克。秋季溯河进行生殖洄游,流经额尔齐期河段所发现的大北鲑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性腺发育正处于II-III期,雄远多于雌,雌雄性比为1∶7,7月中旬至9月中旬,性腺大多处于VI期,雌雄性比为1∶3。9月中旬性腺已达VI-V期,产卵盛期为9-10月。怀卵量为13万-42万粒。卵呈黄色或浅黄色,产于无杂草,水流缓慢,水深3-4米,底多砾石的河床上。孵化后的仔鱼即顺流而下,进入苏联境内的额尔齐期河中、下游和鄂毕河生长、肥育。在我国境内所捕白鲑均系产卵鱼群,个体较大,质量一般在2.5千克以上,小于1千克的个体,尚未发现过。

花糕红点鲑


中文名称花糕红点鲑

拉丁名称Salvelinus malma (Walbaum)

英文名称dolly varden

异名花里羔子、红点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红点鲑属

拉丁属名Salvelinus Richardson,183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图门江、鸭绿江、绥芬河支流。

形态特征
背鳍Ⅲ-Ⅳ9-10,臀鳍Ⅲ-Ⅳ8-9,测线鳞234-267,鳃耙21-23,幽门盲囊21-25。

头长为体长的22.7%-29.5%,体高为体长的19.8%-21.8%,尾柄长为体长的18.3%-19.6%,尾柄高为体长的10.0%-10.6%,吻长为头长的24.3%-28.0%,眼径为头长的19.8%-22.5%。

体长两侧扁,头后背部较隆起。口端位,口裂大,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具有绒毛状锐齿。背鳍居于体的正中偏前,胸鳍宽大,占胸、腹鳍间距的60%以上,尾鳍分叉很浅,鳞极小。有脂鳍。

背部土黄色,体例银白,有褐色色彩,布有白色小斑点。在侧线鳞上下有4-5行不整齐的红点。腹部两侧玉红色。背鳍和尾鳍较暗,其余鳍条玉红色。鱼体非常鲜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道或支流的上游。体长25厘米性成熟,产卵期为10-11月份。以毛翅类、双翅类、蜉蝣类、水生昆虫以及其他幼鱼为食。

海水/淡水生。

秦岭细鳞鲑


[学名]: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Li
[资源名称]: 秦岭细鳞鲑
[别名]: 花鱼
 
[形态特征]:
  背鳍4,10~12;胸鳍1,13~15;腹鳍1,9;臀鳍3,8~10;鳃耙15~18,侧线鳞128~133,侧线上鳞30~35,侧线下鳞26~30。体长为体高的3.8~4.9倍,为头长的4.1~4.4倍,为尾柄长的6.8~7.9倍,为尾柄高的9.6~12.5倍。头长为吻长的3.2~3.7倍,为眼径的3.6~5.2,为眼间距的3.1~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8倍。体长形,侧扁,吻钝。口端位,下颌略短于上颌。上颌骨后段达眼中部下方。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一行尖齿。鼻孔位于吻的中部。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阔。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鳞细小,椭圆形,头部无鳞。侧线完全,平直。背鳍较短,上缘微凹,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脂鳍与臀鳍相对,臀鳍短。胸鳍不发达。腹鳍不达肛门,腹鳍基部有长形腋鳞一枚。尾鳍叉形。体背侧暗绿色,腹部白色,两侧褐色;体背及两侧有大小不同的椭圆形黑斑,斑外援有淡白色环状纹;体两侧有6~7条垂直于体轴的带状条纹,背、尾鳍灰黑色,胸、腹、臀鳍为桔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陕西  [原产地区]:太白、陇县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秦岭细鳞鲑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分布于秦岭太白山峰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南麓的湑水河和太白河,陇县的千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要求水质清新、低温、高溶氧的沙粒质地的生态环境,以摄食水生昆虫和小型鱼类为食。产沉性卵,有挖窝产卵的习性,卵桔黄色,卵径3~4毫米。

虹鳟鱼养殖密度


虹鳟鱼的养殖密度与鱼体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鱼苗规格为1克时,养殖密度为1600尾/㎡,鱼苗规格10克时,养殖密度为800尾/㎡,鱼苗规格20克时,养殖密度尾580尾/㎡,成鱼规格40克时,养殖密度为375尾/㎡,成鱼规格80克时,养殖密度为188尾/㎡。

在养殖虹鳟鱼的过程中,鱼苗、鱼种的投放密度应当随着鱼的规格大小、水温高低和注水量的不同而调整,在水温略微偏低的条件下饲养鱼苗存活率高且不容易患病。

体重1克的鱼苗在15℃的水温下从开始进食起一般约需80天左右,10℃水温下一般约需95天左右,体重即可达到2克。

随着鱼苗的不断发育成长和在水中游动的能力增强,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鱼苗的体质及摄食能力的不同,其生长速度和规格都会有所区别,所以养殖者应当在鱼苗体重达到2克时对它们进行筛选分开饲养的工作,一般最好20天左右进行一次,以利于鱼群发展和集中管理。

1、鱼苗的放养密度

鱼苗规格1克时,池塘面积需60㎡,投放密度为1600尾/㎡,水温在5℃时,注水量为1升/秒,水温在10℃时,注水量为2升/秒,水温在15℃时,注水量为3升/秒。

当鱼苗规格为10克时,池塘面积需125㎡,投放密度为800尾/㎡,水温5℃时,注水量为7升/秒,水温10℃时,注水量为15升/秒,水温15℃时,注水量为26升/秒。

当鱼苗规格为20克时,池塘面积需170㎡,投放密度为580尾/㎡,水温5℃时,注水量为12升/秒,水温10℃时,注水量为29升/秒,水温15℃时,注水量为52升/秒。

2、饲料投喂率

给虹鳟鱼投喂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随着鱼苗的逐渐增大而减少,鱼苗不断长大,投喂饲料时可以慢慢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相应的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投喂虹鳟鱼的饲料一般会加工成颗粒或碎粒状,鱼苗规格和天气状况都会影响投饵量。具体日投饵率如下:

鱼种体重小于0.2克,体长小于2.5厘米,每日需投喂饲料6次,饵料颗粒要小于0.5毫米,池水温度为6℃时,日投饵率为2.2%,水温10℃时,日投饵率为3%,水温16℃时,日投饵率为4.7%。

鱼种体重2.5-12克,体长6-10厘米时,每日需投喂饲料3次,饵料颗粒大小控制在1.5-2.4毫米左右,水温6℃时,日投饵率为1.5%,水温10℃时,日投饵率为2%,水温为16℃时,日投饵率为3%。

鱼种体重12-32克,体10-14厘米时,每日需投喂饲料2次,饵料颗粒大小控制在2.4-3毫米左右,水温6℃时,日投饵率为1.1%,水温10℃时,日投饵率为1.5%,水温为16℃时,日投饵率为2.2%。

3、成鱼的养殖

为更好的提高养殖虹鳟鱼的经济收益,要在虹鳟鱼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池塘最大养殖密度和较少的饲料成本,养殖密度鱼水量、温度和氧气有着密切关系。

成鱼规格为40克时,池塘面积应在266㎡,养殖密度为375尾/㎡,水温在5℃时,注水量为21升/秒,水温在10℃时,注水量为47升/秒,水温在15摄氏度时,注水量为89升/秒。水温在20℃时,注水量为148升/秒。

当鱼规格在80克时,池塘面积应在533㎡,养殖密度应在188尾/㎡,水温5℃时注水量为36升/秒,水温10℃时注水量为83升/秒,水温15℃时注水量为155升/秒,水温20℃时注水量为265升/秒。

当鱼规格在150克时,池塘面积应在1000㎡,养殖密度应在100尾/㎡,水温5℃时注水量为60升/秒,水温10℃时注水量为132升/秒,水温15℃时注水量为254升/秒,水温20摄氏度时注水量为428升/秒。

高密度养殖虹鳟鱼的关键之处为饲料,而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虹鳟鱼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人工饲料,科学营养的饲料配比可以促使鱼类更好的生长,一般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比例为粗蛋白40-50,粗脂肪4-15%,粗纤维1-3%,粗灰分10-16%,水分8-12%。

池水中氧气的含量也是高密度养殖虹鳟鱼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水量保持充足,可以不需要额外配备增氧设备增氧,注水率最好控制在10-15,若是注水率太小时,需要通过增氧来改善水中含氧量,使水中含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为最好。

美洲红点鲑


名称 美洲红点鲑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鲑亚科、红点鲑属、美洲红点鲑
地方名 七彩鲑
外部形态特征 背刺: 3 - 4; 背鳍条: 8 - 14; 臀刺: 3-4;臀鳍条: 8-14; 椎骨: 5862. 显著特点是兼有暗绿大理石色背部和背鳍以及带兰色光环的红点分布于体侧. 臀鳍带个窝窝,尾部笔直或带个浅的凹痕。可变色,但通常背部呈绿色到褐色的颜色,并带有虫状或大理石花纹状蔓延到背鳍有时蔓延到尾部的白带。侧面比背部要亮,并带有大量白点和一些红点,每个红点都被兰色的光晕环绕。臀鳍、腹鳍、胸鳍带有黑色白边的条纹,鳍的其他部分呈暗红色。(Ref. 27547).产卵期时侧面低点地方和鳍会变红(Ref. 27547).到海里的鱼在上面看呈暗绿色,侧面有银白色的光泽,肚子为白色并带有粉白色小点,尾鳍有19条鳍条(Ref. 2196)。
生活习性 通常在清澈、寒冷、富氧的小溪或中小型河流、湖泊中被发现(Ref. 5723, 44894)。一般在早春、夏季和深秋逆流而上迁移;在春末和秋天顺流迁移(Ref. 28546, 28548, 28549, 28550)。某些鱼,就象众所周知的海淡水洄游鱼类 ,在春天河水温度升高时游到大海里。但是它们从来不会冒险游到离河口几公里以外。它们可能在海里呆上3个月 (Ref. 28546, 28549, 28551).以广泛的有机生物为食,包括蠕虫、水蛭、甲壳类动物、昆虫、软体动物、鱼类、以及两栖动物(Ref.3348);也吃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 (Ref. 1998).在个别胃里也曾发现过植物 (Ref. 1998).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曾有报道说该鱼可存活15年(Ref. 28545)。可人工培养做为食物贮藏(Ref. 27547). 也可以做为试验性的动物广泛的使用 (Ref. 1998)。
繁殖 雄性成熟年龄:24;雌性成熟年龄:24;性成熟体重:420;绝对怀卵量:2600;产卵水温: 5-9;产卵类型:一次性;卵特性:沉性;产卵习性:产卵期来临时,其鳍翅下沿的白边更加明亮,身上的色彩更加绚丽,尤其是雄鱼,下颌上翘犹如一把利刃,身披胭红色的战袍,显得异常威武雄壮。每当产卵期到来的三、四个星期前,雄鱼身上的颜色开始变得更加鲜艳,下唇的牙齿随着下颌逐渐上翘而变得更加突出和锋利。自然环境中,交配期的雄鱼具有强烈的领土观念和护妻意识。并且(在交配过程中)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当雌鱼选择好产卵地点后,用强力的尾巴掘出一个圆坑。雌鱼在产卵的同时雄鱼随时授精。此时雄鱼异常凶狠,决不允许其它鱼类靠近。
分布 南从Georgia,北至Hudson ,东从东海岸西至Manitoba 和Great Lakes (Willers, 1991).

哲罗鲑


中文名称哲罗鲑

拉丁名称Hucho taimen (Pallas)

英文名称taimen

异名哲罗鱼、折罗鱼、哲绿鱼、大红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哲罗鲑属

拉丁属名Hucho Gunther,186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中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镜泊湖、额尔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体长形,头平扁,体侧扁。口端位,口裂大。鳞细小,有脂鳍。体背苍青色,体侧下部及腹部银白色,1龄鱼体侧有暗色小斑点,繁殖期成熟雌雄鱼均出现桔红色婚姻色。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Ⅲ-Ⅳ,10-11。

臀鳍鳍式:A.Ⅲ-Ⅳ,9-10。

鳃耙数:11-12。

侧线鳞数:140-210。

(3)可量比例性状


(4)内部特征

鳔:鳔一室

脊椎骨:72-75

腹膜:银白色

幽门垂:154-250
生活习性
哲罗鱼系冷水性鱼类,适合于水温15℃以下的水域中生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影响而游向深汀或大江深处活动。冬季不停食。开江后水温上升时为了产卵向溪流洄游。

哲罗鱼是淡水鱼类中最凶猛的鱼之一,非常贪食,觅食时间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浅水岸边捕食其他鱼类和陆栖鼠类。曾在哲罗鱼的胃中解剖出水鸭于和蛇类。被食鱼类以[鱼岁]鱼、鮈亚科为主,雅罗鱼往往也被捕食。一年四季均索食,在夏季水温稍高时,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现象。

盐度范围(%):0.5-0.8,耐受温度范围:1-25℃;适宜温度范围:6-17℃,pH范围:5.5-9.2,淡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需五年,体长40-50厘米,怀卵量10 000-33 000粒。产卵期为5月份。1958年5月2日捕获5尾雌鱼,性腺发育为Ⅳ-Ⅴ期,卵粒已分离,轻轻一挤即可跌卵。产卵于水流湍急的石砾河段,有埋卵和保护孵化的习性。

虹鳟鱼养殖条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如涌泉水、地下水、河水等均可,适宜虹鳟鱼生长繁殖的水温为7-22℃。合适的水流能促进虹鳟鱼更好的生长,水中的酸碱值最好在6.5-6.8之间,盐度根据虹鳟鱼的生长阶段不同来调整,一般稚鱼可适应5-8%的盐度,成鱼可适应30%的盐度。

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自然条件下野生的虹鳟鱼一般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砂砾底质河流或溪流中。野生虹鳟鱼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划分为湖沼型虹鳟鱼和降海型虹鳟鱼。生活在较深的冷水或沿岸地带水域的被称为湖沼型虹鳟鱼,而夏季和冬季入海的群体则被称为降海型虹鳟鱼。虹鳟鱼对于生活环境的水温、含氧量、水流速度、酸碱值、盐度等都有一定要求。

1、适宜的水温

人工养殖虹鳟鱼,生长水温尽量控制在7-22℃之间,合适的水温会促进虹鳟鱼生长繁育,若是水温过低或过高,会造成虹鳟鱼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一般适宜虹鳟鱼孵化的水温为8-11℃,培育鱼苗的适宜水温为9-15℃,饲养成鱼的适宜水温为14-18℃。

一般水温在12-14℃时,饲养正确的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00-250g,饲养两年体重可达到1斤-2斤,饲养三年体重可达2斤-4斤,若水温控制在8-10℃时,当年鱼体重约为30-50g,饲养两年体重约在300-600g,饲养三年体重约800-1000g,当水温控制在14-18℃时,放养时50-100g的鱼种经过180天的饲养体重即可达到600-900g,以此看出,水温对虹鳟鱼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充足的氧气

养殖池中含氧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虹鳟鱼的生死,还会影响它们的繁殖发育,若是含氧量过低,虹鳟鱼的胚胎发育和卵黄吸收速度都会延缓,甚至有可能孵化出畸形仔鱼,适宜虹鳟鱼的溶氧量为6毫克/升以上,它们在溶氧量达到9毫克/升是生长繁育最快,如果水中的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它们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当溶氧量为3毫克/升时,鱼群会大量死亡,所以养殖虹鳟鱼,为使它们更好的生长繁殖,池中的溶氧量至少要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3、水流速度

速度合适的水流可以为池中的水带来更多清新的含氧充足的水,水的流动,会加速虹鳟鱼体内的新陈代谢,还能将饵料更长时间的留在水中,利于虹鳟鱼摄食,同时水流还能将水中的污物冲走,为虹鳟鱼营造更加优良的水质,一般水流速度控制在12-18m/分钟即可,具体流速根据鱼的大小而调节。

4、酸碱值要求

野生虹鳟鱼在酸碱值为5.5-9.2之间的水域中都可以生存,但人工养殖的虹鳟鱼,由于其生活环境等都与野生的有所区别,所以养殖虹鳟鱼的池水酸碱值最好控制在6.5-6.8之间,中型或略微偏酸性的水质都可。

5、盐度要求

虹鳟鱼对于盐度的适应性较广,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中都可以生长存活,目前人工养殖的虹鳟鱼都是生活在淡水中,若是在养殖过程中要从淡水转化为海水,需要先进行半盐水过度驯化后再投入,例如体重25g左右的虹鳟鱼,只需在半盐水中生活20天左右后就能投放进海水中生活。

虹鳟鱼生长阶段的不同对盐水的适应度有所区别,一般稚鱼可以适应5-8%的盐度,而一年龄的鱼可适应20-25%的盐度,成年后的鱼可适应30%的盐度。

6、水源选择

养殖虹鳟鱼可首选水质清澈且冬暖夏凉的涌泉水;水质稳定、无杂物的地下水也可作为养殖虹鳟鱼的水源之一,但地下水的含氧量较低,在食用之前要经过曝气,释放出水中多余的有害气体,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可流动的水库水或湖泊水也可用来养殖虹鳟鱼;选择河水养殖虹鳟鱼的话,需要注意改善调控水温,及时关注水质以防鱼病,同时还要想好冬季河水结冰无法养鱼的应对措施。

细鳞鲑(细鳞鱼)


中文名称 细鳞鲑(细鳞鱼)
拉丁名称 Brachymystax lenok(Palla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鲑科
拉丁科名 Salmonidea
中文属名 细鳞鲑属
拉丁属名 Brachymystax Gunther,1866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10~11;臀鳍条ⅲ,9~10;侧线鳞127~173枚,鳃耙数19~25枚,鳃弧骨数11~13枚,幽门垂数54~81枚,脊椎骨数57~59枚。体长/体高为3.9~5.2倍,体长/头长为4.4-~5.1倍 ,头长/吻长为3.1~4.5倍,头长/眼径为4.4~5.8倍,头长/眼间距为2.5~3.6倍,尾柄长/尾柄高为1.1~1.7倍。体长而侧扁。吻钝,口亚下位,上颌超过下颌,上颌骨后缘在眼中垂直线之前。具口齿,眼大,鳞小,具脂鳍。体色暗紫红色,散布有许多黑斑点。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江河中,春季溯河游向上游,秋季向大江大河中迁移。性贪食,肉食性。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3龄于开始性成熟,生殖期在5-6月,在水流湍急、水深1-1.2米、水温7-8℃,水底为砂砾的产卵场产卵。卵沉性,卵径4.0-4.1毫米。

经济价值
个体大,肉肥美,含脂量高,为很好的食用鱼类。卵味美,颇名贵。可作养殖品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带尾鹦嘴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