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鳢

[学名]: Channa maculata(Lacepede)
[资源名称]: 斑鳢
[外文名]: Taiwan snakehead,snakehead mullet
[别名]: 斑鱼、生鱼、花鱼
 
[形态特征]:
  背鳍41~44;臀鳍15~17;腹鳍Ⅰ~5;胸鳍15~17。侧线鳞:上侧线23~25,下侧线28~33,侧线上鳞4~5,侧线下鳞(腹鳍)8~9。鳃耙8~10。 体长为体高的4.3~5.6(平均5.0)倍,为头长的2.9~3.l(3.0)倍,为尾柄长的11.0一14.5(12.8)倍,为尾柄高的9.0~11.8(9.8)倍。头长为吻长的5.3~6.5(5.8)倍,为眼径的6.3~7.9(7.0)倍,为眼间距的4.9~5.7(5.2)倍。 体延长而稍圆,尾部侧扁,尾柄短而高。头颇长,顶部平坦,头长为其宽的2.0~2.9倍。吻尖短,小于眼后头长。口端位,下颌突出,口裂大而斜,后端伸达眼后缘的下方或略后。两颌及犁骨具绒毛状齿带,下颌杂有犬齿。腭骨有犬齿1行。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宽平,大于眼径。前鼻孔有短管,靠近吻端,但不伸过上唇。头侧与体侧均被大小约一致的小圆鳞,头顶部的鳞较大,胸腹部的鳞变小。侧线约在臀鳍起点的上方中断,向下1或2行鳞再沿体侧中部后延至尾柄。鳃耙为具细刺里结节状,有时3~4结节连合。鳃盖膜愈合,不连于峡部。 背鳍起点约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无棘,后伸达尾柄处;臀鳍起点紧靠肛门,无棘,亦后伸达尾柄;腹鳍小,次胸位;胸鳍与尾鳍圆形。 体灰黑色,腹部灰白。背部有黑斑1纵行,体侧有1不规则的较大黑斑2纵行,腹侧尚有较小黑斑1纵列。头侧自吻端经眼至鳃盖有1黑纵带,自眼下方至胸鳍基底另有1条。尾鳍基底前后有黑色交错的横条纹,背鳍与臀鳍均有黑白相间的斑纹,偶鳍略黄。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等  [原产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我国见于长江、闽江、和珠江水系,及台湾、海南岛水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草丛生和淤泥底质的河沟及池塘中。常潜伏于水草及水底袭击小鱼,也食虾类和昆虫。适应能力强,能借鳃上腔中的副呼吸器官直接呼吸空气,能在混浊和缺氧的水体中生活,甚至于在潮湿的淤泥中也能生活一段时间,生殖期在4~7月,亲鱼有营巢和护巢习性。卵浮性,具油球,有一薄膜将卵粘罩在一起。

相关推荐

月鳢


中文名称 月鳢
拉丁名称 Channa asiatica(Linnaeus)
英文名称 snakehead,China fish
地方名称 山斑鱼、七星鱼、点秤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鳢科
拉丁科名 Channidae
中文属名 鳢属
拉丁属名 Channa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
形态特征 背鳍41一46;臀鳍26一30;胸鳍14一16;尾鳍13~16。侧线鳞55[(5~6)/(8~10~V)]62。鳃耙8十12。
体长为体高的53~6.7(平均6.2)倍,为头长的3.4一4.2(3.6)倍,为尾柄长的16.O一24.0(19.l)倍,为尾柄高的9.3~12.6(10.0)倍。头长为吻长的4.4~5.8(5.2)倍,为眼径的5.0~7.6(6.0)倍,为眼间距的3.0~4.0(3.7)倍。

体延长而稍圆,尾部侧扁,尾柄短而高。头略长而宽扁,顶部平坦,长为宽的1.5~1.8倍。吻较圆钝,小于眼后头长。口端位,下颌突出,口裂大而斜,后伸达眼中部的下方。两颌犁骨及腭骨具绒毛状齿带。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宽平,大于眼径。前鼻孔管较长,向前伸过上唇。头顶被扩大的鳞片,头侧与体侧均技大小一致较南鳢为小的圆鳞,胸腹部的鳞变小。前半段侧线呈弧形,后半段平直伸至尾柄。鳃耙呈结节状,上段鳃耙分离清晰,下段鳃耙时有连合现象。鳃盖膜愈合,但不与峡部相连。

背鳍起点约在胸鳍基稍后的上方,无棘,向后延伸达尾柄处,臀鳍起点紧靠肛门,无棘,亦后仲达尾柄。腹鳍消失。尾鳍圆形。

体绿褐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八形黑色横带,尖端向前;尾鳍基有1黑色眼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体例尚布有甚多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亮点。

生活习性 适应性强,多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凶猛。
繁殖习性 每年的4~7月份为月鳢的繁殖季节,盛产在5~6月份属分批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一个繁殖季节中可多次产卵,在自然条件下,月鳢产卵时常在水草茂盛的静水岸边比较安静隐蔽处进行,其亲鱼有配对、筑巢、护幼的本能.(《特种名贵鱼养殖》黄钧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page 150-152)

宽额鳢


中文名称宽额鳢

拉丁名称Channa gachua (Hamilton)

英文名称smoothbreasted snakehead,least snakedhea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鳢科

拉丁科名Channidae

中文属名鳢属

拉丁属名Channa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海南岛、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背鳍34;臀鳍23。侧线鳞41;侧线上鳞3;侧线下鳞7。

体长为体高的5.l倍,为头长的3.7倍。头长为吻长的5.l倍,为眼径的6.4倍,为眼间距的2.9倍,为尾柄长的4.0倍,为尾柄高的2.4倍。

形态如斑鳢。但头短宽且平扁,头长为宽的14.2倍。前鼻孔管较长,向前伸过上唇。头顶有扩大的鳞片,头侧鳞片亦较大。

体绿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有散在的黑色细点。奇鳍近边缘处较暗,边缘橙红色(液浸后为白色)。胸鳍略黄,有暗色横条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嵴塘鳢


中文名称嵴塘鳢


拉丁名称Butis butis (Hamilton)

英文名称flatheaded gudgeon, duckbill sleeper, crimson-tipped flathead-gud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嵴塘鳢属

拉丁属名Butis Bleek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8;臀鳍Ⅰ-8;胸鳍18,腹鳍6。鳃耙4+7。纵列鳞27-28;第二背鳍起点横列鳞10;背鳍前鳞15-16;尾柄横列鳞6,脊椎骨26。

体长为体高的4.4-4.6倍,为头长的2.9倍,为尾柄长的4.l-4.4倍,为尾柄高的8.4一8.8倍。头长为头宽的1.9倍,为吻长的2.6-2.7倍,为眼径的7.0-7.2倍,为眼间距的3.5-3.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倍。眼后头长为吻长的1.2-1.3倍。

体细长,头平扁,头后近圆柱形,第一背鳍以后体侧扁。头长尖菱形。吻极平扁且长,前端顶部中央有一小骨质隆起。眼间平而宽。眼偏小。上眼眶骨形成骨嵴。口大,下颌延伸至眼前缘下方或稍前。上下颌各有6排牙齿,外排稀少,外、里两排齿较大,中间四排细小。无犁骨齿。眼上前方,吻两侧各有纵向小粘液沟。前鳃盖后缘有或无开放细孔。前鳃盖骨后缘无硬棘。鳃耙短,前3个为圆柱形,上端有许多小刺,其它均为细长扁三角形,末端尖,最长者为鳃丝的一半。肛门后生殖突较长,末端达臀鳍起点,约与眼径等长。

第一背鳍较低,第二、三、四软刺最长,约等于吻长;第二背鳍高略大于吻长,最后一分枝鳍条延长,约等于眼后头长2臀鳍高约等于吻长;胸鳍细长,后缘尖,长约等于除吻之头长;腹鳍约与眼后头长相等Z尾鳍长而尖,与胸鳍等长。

全体除吻前缘、颏部外均被栉鳞,头部和胸腹部鳞细小,体鳞大且具副鳞。

体暗黑,腹部较淡,体具不规则黑横斑带,胸鳍基部有一椭圆形斑块,各鳍均有小斑点组成之条纹。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脊塘鳢


[学名]: Bytis butis
[资源名称]: 脊塘鳢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8,臀鳍I-7;胸鳍20;腹鳍I-5;尾鳍15。一纵列鳞30;一横列鳞9;背鳍前鳞(至眼间隔)约20。 体长75毫米。体呈延长形,前部多少略呈圆柱状,后部侧扁;背缘凸度较腹缘为大,在第一背鳍处最为弓起;尾柄颇长,长度约为高度的2.13倍,高度约为体高的4/7。体长为体高5.17倍;头长2.8倍。头部平扁而长,高度约与宽度相等,约为长度的1/2,前部甚低且尖。吻部颇长,头长为吻长2.92倍,前端在眼下部的前方,呈尖形,背缘略凹。眼颇小,头长为眼径5.87倍,侧位而高,紧邻头部背缘。眼间瞒宽而略呈平坦,宽度几约为头长的1/4。眼上方在眼间隔之间各有一低的骨貭嵴,嵴的边缘有细小的弱锯齿,前端与吻前部两侧的2条短嵴相接近,后端绕过眼后缘与鳃盖上纵沟纹相交。 前鼻孔有小管;后鼻孔略大,在眼前缘正中的前方,距眼前缘颇远。口大,前位,口裂斜,下颌突出于上颌的前方。 上颌骨长,头长为其2.84倍,后端略弯向头的腹面,达眼前缘的下方。舌颇宽,前端圆形。 牙细小锐尖,上下颌各有多行,排列呈宽带状,上颌的外行牙以及下颌的内行牙均多少扩大。唇略厚。前鳃盖骨边缘无棘或锯齿。 鳃孔颇为长大,向前伸向头部腹面;鳃盖膜连于峡部,峡部颇窄。鳃耙3+8,短而略细尖,有细小的刺突。肛门乳头略呈细长三角形。 体被大形栉鳞,胸部与腹部被以圆鳞;各鳞片的基部大多均有一小形的副鳞。 头部除吻前部、唇和颊部外,均被较小的鳞片,眶上嵴至眼之间亦有小鳞二、三行。 两背鳍分离,距离略远;第一背鳍略高于体高的1/2,第二鳍棘略长于头长的1/3:第二背鳍较高,后部最长鳍条约为头长的5/11。臀鳍起点约在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高度与第二背鳍相似,平放时均不达尾鳍基底。胸鳍长度约为头长的2/3,后端约可达第二背鳍起点的下方。腹鳍短于胸鳍,约为头长的1/2,后端远不达肛门。尾鳍约为头长的5/7,后缘略呈钝圆。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锡兰,印度,马来亚,泰国,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的沿海地区,亦可生活于河口区

杂交鳢“杭鳢1号”


杂交鳢“杭鳢1号”是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钱塘江水系乌鳢为父本,杂交获得F1,即为杂交鳢“杭鳢1号”。经人工驯食可在成鱼阶段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较乌鳢快20%以上,较斑鳢快50%以上,1龄鱼可达上市规格(0.5~0.7kg/尾),在江浙地区可以自然越冬。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杂交鳢“杭鳢1号”。

品种来源: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科所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钱塘江水系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并成功获得杂交F1代,其生长速度、抗病力、品质等生产性状均优于亲本。继后,通过深入选育研究,不断改良品种,获得最优杂交F1代,命名为“杭鳢1号”。于2009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杂交鳢“杭鳢1号”的形态与乌鳢更为接近,体色花纹与斑鳢较为相似。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改变传统乌鳢养殖只投喂冰鲜鱼、自身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投喂人工饲料的“杭鳢1号”养殖模式,整个养殖过程平均换水1~2次,比传统的乌鳢养殖需要换水10~12次明显减少,总磷、总氮、化学耗氧量等污染物减排总量达80%以上,极大地减少了乌鳢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且养殖成活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5%左右,达85%以上。此外,“杭鳢1号”抗寒性能优于母本斑鳢,在浙江地区自然条件下能顺利越冬。
产量表现:
1.生长速度快。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当年放养的乌鳢至年底平均规格一般为350~400克/尾,而相同时间内“杭鳢1号”的平均规格为550克/尾以上,生长速度较乌鳢快20%以上,较斑鳢快50%以上,可大大缩短养殖周期。
2.养殖产量高。“杭鳢1号”专养模式,放养密度5000~6000尾/亩,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85%,单产可达2700公斤/亩。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杭鳢1号”较传统乌鳢养殖产量提高25%~40%。
3.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益高。杂交鳢养殖系数为1.1~1.2,按饲料成本7.2元/公斤计算,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费用,杂交鳢每公斤养殖成本在10.4元左右。而本地乌鳢养殖系数为4.5,冰鲜鱼饲料成本在13元/公斤,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费用,养殖本地乌鳢每公斤养殖成本在15元左右。因此,养殖杂交鳢相比养殖本地乌鳢养殖成本下降很多。平均每亩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相比本地乌鳢每亩增加效益35%以上。
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各乌鳢养殖区域养殖,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养殖要点:
1.乌仔培育。“杭鳢1号”乌仔培育与传统乌鳢基本相似,以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培育过程中应注意饵料生物充足,养殖水体溶氧充足。
2.大规格鱼种培育。
(1)驯食:当鱼体规格长至2.5厘米左右,鱼苗体色转黄,此时可进行人工驯食。驯食过程按“活红虫—死红虫—冰鲜鱼糜—开口饲料”的顺序,调整不同种类饵料的比例直至完全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即完成人工驯食。
(2)过筛分养:驯养期间要及时进行大小分养,以养活相互残食。方法为:“分小留大”,即将小规格鱼种过筛分到备用塘饲养,大规格鱼种留在原池饲养。挑出的特大规格鱼种,可放入其他池塘饲养。
3.商品鱼养殖。经过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完成人工驯食和筛选分养环节后进入商品鱼养殖阶段,一般放养规格在200~250尾/千克的鱼种。杂交鳢商品鱼养殖方法跟其他投喂浮性饲料的养殖鱼类基本相似,全程投喂人工饲料养殖,投饲应遵循“四定”原则。养殖管理方面主要注意水质调控环节,可参考以下方法:
——在池塘角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生植物。
——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生石灰,用量10~15毫克/升。
——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有益微生态制剂,用量5~15克/米3。
——每隔15~20天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
杂交鳢抗病力优于本地乌鳢,在近年的大面积推广养殖中,并未发现重大疾病发生。因此病害防治方面,主要是结合微生物制剂使用,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适宜区域: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各黑鱼养殖区域养殖,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细齿塘鳢


中文名称 细齿塘鳢
拉丁名称 Philypnus chalmersi Nichols et Pope
英文名称 chalmers' sleeper
地方名称 南模、蚂拐鱼、油炸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塘鳢科
拉丁科名 Eleotridae
中文属名 细齿塘鳢属
拉丁属名 Philypn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3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Ⅰ~11;臀鳍Ⅰ~9;胸鳍15;腹鳍内鳃耙4十9。纵列鳞39;第二背鳍起点横列鳞14;背鳍前鳞21;尾柄横列鳞6。脊椎骨32。
体长为体高的4.7倍,为头长的3.l倍,为尾柄长的3.9倍,为尾柄高的9.5倍。头长为头宽的1.9倍,为吻长的3.4倍,为眼径的4.9倍,为眼间距的6.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5倍。眼后头长为吻长的1.7倍。

体细长。头圆锥形,宽与高约相等,头后至尾部侧扁,尾柄细长。吻尖,从吻端至头顶成一平坦光滑之斜面。眼大,不突出,眼眶骨不形成骨嵴。口较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六带石斑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