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网箱高密度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试验


摘要随机选用2只小网箱,每只网箱面积为4m2,实用养殖水体为8m3;共投放鱼种2850尾,每尾平均体重18.3g,平均每箱放养1425尾。经过5个月的精心养殖,共收获成鱼1912.5kg,最高一只网箱单产265kg/m3,平均单产239.1kg/m3,饵料系数1.26。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高密度

斑点叉尾鮰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日渐受到广大生产者、消费者青睐。2004年6月,长洲区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在长洲区倒水镇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高密度网箱养殖试验,获得最高单产265kg/m3,饵料系数1.26的显著效果。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点的自然条件及网箱设置

本站建造的标准化船型示范网箱锚泊于桂江汇入西江处的倒水镇富万村,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新,氧气充足,全年水温10℃~32.5℃,其中水温在20℃以上的时间有224d,低于16℃仅有41d,斑点叉尾鮰全年可正常摄饵生长。网箱设置在有一定回流水的河边,流速平缓,水流速度在0.5~0.2m/s,水质良好,冬季水深一般也在2~3m,水体交换良好。

1.2网箱结构与设置

由于西江河水位变化较大,夹带的杂物较多,对网箱的冲击大,该河段渔民经多年摸索,逐渐总结形成一种牢固耐用的船型网箱。采用角钢作支架,杉木板作框架(每片板宽为10cm,板与板之间的间隔为3cm),用20只总浮力约4000kg的塑料圆桶作浮子。网箱由聚乙烯无结节网片裁缝而成,规格均为2m×2m×1.25m,有效养殖水体4m3,网目20mm,网箱加盖,箱内安装简易浮性投饵台,设置有简易的值班及仓库用房子。

1.3鱼种放养

鱼种进网箱前,要提前5~7d铺设好网箱,尤其是新网箱,更要进行浸泡处理;铺设网箱时注意认真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洞或者虚目等编织问题,在放鱼种时还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网箱是否有破损。

试验鱼种是2004年3月初从广东省某养殖场购进,在池塘培育到18g/尾左右,于6月1日经锻炼消毒后转入小网箱中养殖。鱼种平均规格18.1g/尾,共投放鱼种2850尾,其中1号箱放1600尾,2号箱放1250尾,两箱平均放养密度为356尾/m3。

1.4疾病防治

(1)对池塘培育的鱼种用显微镜检查鱼鳃、鳍、体表等部位是否有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等);鱼种在起运前5~7d使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绝虫精等渔用杀虫药全池泼洒一遍,以免把寄生虫带入网箱,并在进箱时用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5~10min浸洗消毒才能放入网箱。

(2)由于鱼种进箱之前经过捕捞与运输,进箱后鱼种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鱼种从池塘到江河养殖,水环境的改变致使鱼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所以进箱后的10d内一定要加强管理,除第2天马上开始训食投饵外,每天还要泼洒高锰酸钾1次对鱼体及箱内水体进行消毒。

(3)鱼种正常生长后,要定期用氯神(强氯精片)挂袋,高温季节每隔20d每100kg鱼口服20~30g强克99;或用高锰酸钾25ppm泼洒。

1.5饵料投喂

1.5.1定时

每天2次,选择在7:00和17:00,投饵时将饵料分4次倒入,实行总量控制,准确称重和平均分配;洪水上涨时每天投饵1次,投喂时间在17:00后。

1.5.2定质

整个试验的饵料均采用鱼用膨化浮性配合饵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根据鱼体重不同选择相应颗粒规格的饲料(详见表1)。

表1鱼种规格与饵料粒径的变化
体重(g/尾)<5050~150>150
粒径(mm)1.0~2.02.0~3.03.0~5.0


1.5.3定量

饵料投喂量是通过计算出每个网箱内的鱼重量乘以投饵率而得,每7d进行1次调整,每次增加量为10%~15%,约1个月后重新抽样,根据抽样的实际结果,确定每只箱下一阶段的投饵量起点,避免频繁抽检对鱼生长造成影响。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决定当天的投饵量:鱼体的平均体重,气温、水温,透明度,鱼类有无应激或疾病,以及养殖水环境有无突变情况。江河水质易受天气影响,若当天水体透明或江河水位变动较大时,饵料量需作减量调整或停止投饵。

1.6日常管理

做好“三勤”工作:即勤观察网箱是否安全、有无破网或堵网;勤观察鱼的健康、觅食和生长情况;勤观察江河水情预报、水位变化、水体透明度等,在大风和汛期到来之前,及时调节锚绳,把网箱移到岸边,防止网破鱼逃。生产养殖中避免无关人员上网箱,网箱加盖防强光,尽可能减少应激,在分级、搬运、换箱和抽样等操作时,做到鱼不离水,尽量减轻对鱼体的损伤。并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正确合理使用鱼药,做好日常记录,如测定水温、透明度、天气及江河水位变化情况、投饵和鱼摄食情况等。

2试验结果

2.1收获情况

两个试验网箱共投放鱼种2850尾、51.7kg重,经过150d的养殖,总死亡110尾,收获2740尾,成活率96.1%;收获商品鱼1912.5kg,平均单产239.1kg/m3,平均增重倍数37.0,试验箱收获情况见表2。

表21#、2#试验箱收获情况

放养情况收获情况

规格尾数总重规格尾数总重成活率平均单产增重倍数

(g/尾)(kg)(g/尾)(kg)(%)(kg/m3)



1#18.2160029.268515481060.396.8265.136.3

2#18.0125022.57151192852.295.4213.037.9

平均值18.1142525.86981370956.296.1239.137.0



2.2日增重及饵料系数

两个试验网箱的叉尾鮰养殖后总增重1860.8kg,平均尾增重679.1g,日增重4.52g,增重倍数37;共投饵2344kg,平均饵料系数为1.26。

2.3成本与效益

本次江河小型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8m3,共收获商品鱼1912.5kg,总收入18360元,总成本13926元,其中鱼种费2850元,饵料费9376元,折旧600元,人工管理费800元、药物300元。每千克鱼成本7.28元,总收益4434元,平均收益554.2元/m3,投入产出比为1∶1.32。

3讨论与建议

(1)从试验结果看,两种不同的放养密度对斑点叉尾鮰产量和养殖成活率影响程度差异不大,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成正比增加。放养密度的增大,饵料系数、个体增重成本和总成本相应减少,其群体增重倍数、日增重和经济收益显著提高。这种差异可能跟斑点叉尾鮰品种特性有关,即集群性生活方式,斑点叉尾鮰在低密度养殖时与鲤鱼养殖一样,具有“争霸”特性,从而影响其摄食、生活和生长。经过试验,我们认为江河小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放养密度宜掌握在400尾/m3左右为宜。

(2)梧州市地处北回归线,纬度低。根据我们去年对江河水温的测定,冬季的最低水温均在10℃以上,斑点叉尾鮰全年均可摄饵、生长。由于梧州地区常年水温较高,培育鱼种生产速度快,如果利用池塘配套培育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保证及时提供江河网箱进行养殖生产,完全可以一年养成两茬,降低网箱折旧,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生产率,使我区江河网箱养殖业驶入集约、高效、科学的发展轨道。

相关知识

美国斑点叉尾鮰用料优化方案


一、网箱和池塘快速上市方案:

1、100克以上阶段:638成鱼料(蛋白≥33%)/Φ4;

2、50-100克阶段:632叉尾小鱼料(蛋白≥39)/Φ2;

3、2CM-50克阶段:

黑仔鳗料(蛋白47%)→660A零号料/Φ0.8(蛋白46%)→651尖吻鲈/Φ1.2(蛋白45%)→631叉尾幼鱼料/Φ1.2(蛋白40%),根据鱼之大小选择。

二、鱼塘低密度养殖:

1、100克以上阶段:638料或616塘虱料/Φ4/Φ5,大规格鱼上市前7-10天用685料;

 2、100克以下阶段:660A/Φ0.8→661鱼花1#(蛋白39%)→662鱼料2#(38.5%);

 3、与罗非混养,可选608A(蛋白38%)→609(蛋白35%)→609A(蛋白33%)→609C(蛋白30%)→609B(蛋白26%)。

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一、简介
浸泡10分钟左右。

2、苗种培育:
1)、箱体选择:最好选用5m×5m×2.5m或6m×6m×2.5m箱体;
2)、新网箱必须在预计进苗前6-7天下水布置完毕,以便让箱体上附着一些丝状藻类等附作物,避免擦伤鱼体。
3)、购苗时间:每年在冬季或次年早春是最佳购苗时间。
4)、放养密度:体长15cm的育苗可放200-300尾/

3、成鱼养殖:成鱼最好用12m×12m×3-3.5m、网目3-5cm箱体养殖(双层网);放养量30-50尾/

4、饲料选择:
(1)、选择营养平衡的饲料;(特别是不含杂粕的饲料)
(2)、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3)、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4)、根据不同时期鱼的口径大小选择饲料颗粒规格;
(5)、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升降变化选用饲料。
(6)、膨化料、沉水料均可单独投喂。

5、投喂技术:
“三定”投饵:即定时、定质、定量!

(1)、定时:
即“少量多餐”分时分量的方式投料。
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
其一、苗种培育:〈0.3斤以下〉
早上:7-7:30
中午:11-11:30
下午:3-3:30;如有条件(夏秋季节)在下午6—6:30补充一次,效果更佳。
(2)、定质:选用未超过保质期且质量稳定的饲料投喂。
(3)、定量:按鱼的总量与平均规格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每天的投喂量。正常情况下幼鱼阶段投饵率为3—6%。成鱼阶段1-3%!冬季随水温变化逐渐降低投饵率。

五、日常管理

1、建档
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为每只网箱编号登记,记录鱼种放养量、生长情况、死亡数、饲料消耗、鱼群活动、鱼病防治及天气、水温变化等内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利于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生产。

2、巡箱
要每日巡视观察鱼情、水情,注意安全。育苗阶段要勤洗箱,一般6-8天一次。作好三防工作:即防洪水、防破箱、放鱼病;洪汛时及时清除漂浮物,防止挂网、糊网,调整和加固缆绳(锚绳),防止网箱位移、倾
覆等事故发生。遇特殊的意外情况(如水质恶变、风暴袭击等),要及时组织人力将网箱疏散到安全地点。
做好防逃、防盗工作,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鼠、狗或人为造成的破洞,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

3、及时出售
达到商品规格时要适时出售。这样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又及时降低了网箱中鱼的密度,进而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高密度混养高投喂管理高频率卖鱼”养殖斑点叉尾鮰叉尾每亩利润一万八



随着塘租越来越高,珠三角地区养殖户的养殖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为养殖户朋友们带来足够多的效益。因此,行业内的优秀从业者,在养殖过程中开始逐渐实践总结出一些利润更高的创新型养殖模式。例如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浦村的海大客户钟啟田,作为养殖行业的翘楚,2014年经过高密度混养、高投喂管理和高频率卖鱼的“三高”策略主养斑点叉尾鮰,获得了亩利润超过一万八的好收益,干塘时赢来了周边养殖户的强势围观!

一、池塘条件与放养模式
二、投喂与卖鱼情况
三、盈利分析
四、养殖成功亮点

1.高密度混养
主养鱼斑点叉尾鮰的全年亩密度超过7000尾,并搭配高密度的底层鲫鱼(4300尾/亩)以及少量草鱼和鲮鱼(花白鲢忽略不计),这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同时7亩鱼塘配备增氧机6台和1台爬水机,保障了池塘溶氧和提高了鱼塘存塘量。

2.高投喂管理
主要选择海大珠峰罗非高档膨化料投喂斑点叉尾鮰并搭配少量沉料,7亩鱼塘共投喂超过80吨,即每亩投料超过11吨;同时也保证了底层鲫鱼的营养需求。

3.高频率卖鱼

主养鱼斑点叉尾鮰从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中间共卖鱼9次,高频率卖鱼既充分利用了池塘空间,又加速了存塘鱼的生长速度,这是获得亩效益超过18000元的关键所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1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