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柱形病的防治方法


该病也称马鞍病、棉丝病、口腔棉丝病及烂鳍病,以烂鳃、烂鳍、烂尾及内脏出血为主要症状。

【病原】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柱状黄杆菌属黄杆菌属的细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两端钝圆,一般稍弯。严格好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团聚性和滑动能力。菌体无鞭毛,滑行或摇晃运动,往往丛生成团。

【主要症状】患病鱼通常会出现烂鳃、鳍条腐烂和体表损伤等典型症状。患病鱼的鳍、吻、鳃和体表出现棕色或棕黄色的病症(图1、2、3)。病灶周围充血、出血、发炎(图3),体表形成一由白色带状物围绕的似马鞍状的病灶(图2),随病程的发展,病灶皮肤受损,形成中心开放性的溃疡,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鳃粘液分泌增多,鳃丝末梢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图4),以后扩展至基部而使整个鳃丝腐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患病鱼也可继发感染水霉。
【流行情况】在春、夏、秋均可发生,流行水温15~32℃,多出现在水温20℃以上的春末至初夏,20~25℃多见。该病的发生常与各种应激性因素有关,如高温、密度过大、机械损伤、水质恶化等。该病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传染性快等特点。

【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及流行病学初诊,确诊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顶典”或“浓戊二醛溶液”或“中博红”,同时口服“服尔康+盐酸多西环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5~7天。

【注意事项】①该病须通过减少水体中有机负荷和避免外伤来进行预防;②确诊鱼类已感染了寄生虫,则应首先泼洒针对性的外用杀虫药;③如并水霉,则须在泼洒外用消毒杀菌药后全池泼洒“每立克”;④对有机质多或底泥过深的池塘,须首先全池泼(干)洒“康乐”或“水立爽”或“底立爽”1次后再使用外用消毒杀菌药物泼洒。

相关阅读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柱形病防治技术



1、症状

柱形病的病状变化较大,这也许与不同菌系的致病力有关。一般症状为:发病初期,在头部、躯干部或鳍条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腐烂区域;当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受损,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随后可因细菌败血症而造成病鱼死亡。鳃组织也是常见的感染部位,鳃部损伤的特征是:开始在鳃丝末梢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后逐步扩展至基部。

2、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此病的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这种病菌的传染性很强,可感染各种鱼类,而斑点叉尾鮰是最敏感的鱼类之一。在适宜的致病条件下,流行迅速,可在出现病症1~2天内造成大批死亡。病原的感染常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高温、密度过大、机械损伤、水质恶化等,幼鱼更易于感染,并会引发批量死亡,而对年龄较大的鱼危害性相对较小。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鱼的年龄、抵抗力及外界环境因素等。发病季节多在春末至秋初,尽管大多情况下是在水温高于20℃时才出现流行情况,但在低温期间亦可发病,因此一年四季均可出现。

3、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1%~3%的食盐水溶液洗澡。至鱼出现浮头时为止。

(2)用2~3毫克/升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3)用每100千克饲料含180克土霉素的药饵喂10~14天。

(4)患病亲鱼可按每千克体重注射土霉素55毫克。


斑点叉尾鮰苗种繁育方法



一、鱼苗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选择3龄~5龄、体重2.5kg~3.5kg的亲鱼。雌雄鱼在非生殖季节,雄鱼头部稍宽,体色偏黑,雌鱼头部稍窄。生殖季节雄鱼头部两侧有较大的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较硬且不易弯曲,雌鱼生殖孔圆形、凹陷,腹部柔软且膨大,呈淡灰色。雌雄配比3:2。

2.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2500m2、水深1.5m左右,667m2放养量为20尾~30尾。水温高于13℃时开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水温21℃以上时,投饵率为2%~4%,并适当补充动物性(剁碎的小鱼虾)和植物性(大麦芽)等饲料。每隔10天冲水1次,刺激亲鱼性腺发育。

3.人工催产催产剂有鲤鲫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入激素(hcg)和促黄体生长素促性腺激素及其类似物(lrh-a)。每公斤雌鱼用pg4mg~6mg,或hcg1000国际单位,或lrh-a2mg~2.5mg,或pg+hcg混合剂2mg+600~700国际单位。雄鱼剂量减半。

4.设置鱼巢用大小能容纳一对亲鱼的塑料桶、铁桶、木箱等作为鱼巢,其一端开口让亲鱼自由出入,另一端用尼龙布封底。亲鱼催产后,将鱼巢放置在离岸3m~5m,水深0.5m~1m的池底,开口朝向池中央,并在鱼巢上系一浮子以便于定位操作。鱼巢间距9m~10m,数量占放养亲鱼数的50%。

5.卵块收集水温21℃以上时,每天上午10时~11时将鱼巢略提一下,赶走亲鱼,若有卵块,就轻轻取出,放入有池水的内壁光滑的桶内。

6.鱼卵孵化水温25℃~29℃时,受精卵出膜时间约为110小时~120小时,从仔鱼到幼鱼期约为10天。鱼卵可在池塘中自然孵化,也可用孵化槽人工孵化。孵化要求水温25℃~28℃,ph值6.5~8.0之间,溶解氧6mg/l以上,水体交换量控制在20l(分钟,下同)左右。

7.防止水霉可用水霉净或福尔马林交替使用,以防止水霉感染,在鱼卵变红色以前,每天1次,水霉净60mg~65mg/l浸洗时间10分钟~12分钟,福尔马林100mg/l浸洗时间4分钟~10分钟。

二、夏花、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苗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积以667m2左右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2001m2~3335m2,水深1.3m~1.6m。每个渔池需备1.5kw或2.5kw增氧机1台,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2.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75kg~10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3.施肥培饵鱼苗放养前10天,经过滤注水至水深0.6m~1m,施经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池塘底质而定,一般100kg~500kg/667m2),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4.鱼苗放养鱼苗孵出后3天~4天到鱼苗长至4cm~5cm的夏花,可采用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相似的方法,每667m2放苗3万~5万尾,约需20天~30天,然后稀疏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规格鱼种,每667m2放夏花8000尾~9000尾,同时搭配放养6cm~10cm的鲢、鳙鱼600尾~700尾。

5.饵料投喂刚下塘的鱼苗4天~5天内不投喂饲料,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达到4.5cm以上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以发出声音刺激鱼种,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每隔十几秒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分钟~20分钟,如此循环4天~7天,即可使鮰鱼形成群体摄食的习惯。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
 
6.日常管理要求溶氧大于3mg/l,ph值6.5~8.3。饲养期间每隔7天~10天注换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增到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三、苗种捕捞和运输

1.苗种捕捞夏花的捕捞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捕捞夏花时的水温要低。夏天高温,考虑到早晨夏花浮头与水温因素,如为了赶飞机进行空运,可以在前一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冲水,到第二天早晨装运。
 
2.夏花运输运前要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l~4l,放夏花1500尾~3000尾,可以运输12小时~18小时。夏花捕捞及打包要带水操作,为了防止尼龙袋在运输途中损坏,可把它装进特制的硬纸箱中,再用绳子把纸箱捆好,即可起运。运输途中,若时间较长,有条件时可在中途换水或重新充氧。
 
3.鱼种捕捞鱼种宜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温暖晴朗的天气捕捞,捕捞前要进行至少2次拉网锻炼,需停食2天,并要冲水3小时。
 
4.鱼种运输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每袋装鱼种一般不要超过0.5kg。用鱼篓子装运,鱼篓子内部要光滑,可放尼龙内衬,防止擦伤鱼体,同时要采用亚密封式,防止鱼种掼出。鱼篓子内部用纯氧供气,装运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鱼种30kg左右。

美国斑点叉尾鮰烂尾病的综合防治


随着斑点叉尾蛔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斑点叉尾鱼回烂尾病(Tail-rotdis-easeofchannelcatfish),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给斑点叉尾鱼回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2年9—10月,我县几处养殖场均发生斑点叉尾蛔烂尾病,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此病得到控制,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斑点叉尼蛔烂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病原 

斑点叉尾蛔烂尾病病原体为嗜纤维菌(Cytophagecolum-nar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通常是在池塘淤泥挝多,池塘水质不良,池塘施用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或在捕捞、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慎引起鱼体受伤等诱因存在时,才会感染发病。

二、主要症状 
 
1.病鱼特征:发病初期,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摄食减少常游于岸边,病鱼与水面垂直作挣扎状游动,病鱼尾柄部皮肤变白,失去黏液,病灶处粘脏,肌肉红肿,继而尾鳍分支,尾柄肌肉溃烂脱落,细菌经创伤处组织感染全身,使病鱼伴有烂鳃及胸鳍、臀鳍充血现象。

2.死鱼症状:外部特征主要表现躯体消瘦,尾柄细长,体表有星状粘液布满全身,胸鳍、臀鳍呈现充血性浮肿,鳃盖及口腔充血,尾柄肌肉溃烂脱落,尾部骨骼外露。

3.剖检报告:内脏器官肝脏、肾脏肿大,肠道无食物或有少许食物,肠道壁充血,心脏水肿,部分鳃丝溃烂。 

三、流行病理学探讨

1.发病季节:斑点叉尾蛔烂尾病主要流行于春夏及秋季,冬季发生少,尤以立秋前后发病更为显著。在天气多变,水温20~25℃左右易发病。

2.危害个体:主要危害6—15厘米规格的鱼种,而成鱼不常见。

3.发病率:一般在60%~70%,高的司达80%,死亡率通常在70%,严重时可达80%以上。

4.病因分析
①拉网及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损伤或饲养过程中换水太急、水量大,造成鱼体冲撞受伤,感染发病。
②养鱼塘淤泥多、水质差,清塘不彻底或不及时消毒,水中有大量病原体,直接引起鱼体感染。
③饵料供应不足或者饵料单一,营养成份不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致使鱼体抵抗力减弱。
④放养密度大致使投饵量大,排泄量大造成养殖水体、底质严重恶化,诱发感染。

四、诊断
 
斑点叉尾蛔尾部皮肤黏液脱落,色发白、溃疡、粘脏,肉眼可见尾部皮肤溃烂可初诊。尾鳍充血,刮取尾部体表黏液于制片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杆状细菌或短杆菌能确诊。

五、治疗方法

1.发病初期用0.2~0.3毫克/升强氯精全汕泼洒,隔天再泼洒一次。
2.用大黄、氨水溶液3毫升/米3全池泼洒,连用两次,具体方法是:1千克大黄用0。3%氨水20千克浸泡12~24小时,药液呈棕红色后将药液和药渣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间隔两天再用一次。
3.食盐0.5%~0.7%与土霉素10—15毫克/升—浸浴48小晌。
4.内服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每千克饵料含1-2克),连续投喂5—7天。
5.施药7—8天后全池泼洒20克/米3的生石灰浆调节水质。

六、预防措施

1.定期对鱼池进行加水,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体浮头,增强机体抵抗力。
2.拉网及运输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
3.对水体定期消毒,可用生右灰30--40克/米3或强氯精0.3克/米3对鱼池全池泼洒,每10天一次,防止水中病原体的蔓延。
4.使用的鱼具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合理投放,避免饲养密度过大,一般亩放养3~5厘米左右斑点叉尾蛔苗种2万—2.5万尾为宜,且不宜搭养其它鱼类。

七、注意事项

斑点叉尾蛔发生烂尾病后,使用高浓度的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含氯药物,只能保持每天死鱼数量不增加,不能治愈此病,要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在水体消毒的同时进行内服药饵或药液浸浴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办法效果较显著。

治疗烂尾病期间,应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损伤,当外观症状消失后还应使用药物控制病原体或对皮肤加以保护,确保病鱼皮肤恢复正常后再停止用药。

斑点叉尾鮰的套肠病怎么防治?



近年来出现的套肠病是由一种新型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危害对象是斑点叉尾鮰。该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连续几年造成叉尾鮰大批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健康发展。叉尾鮰套肠病如何防治?渔乐丰小编今给大家推荐几种防治的好办法供大家参考。

叉尾鮰套肠病主要症状

患病鱼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垂死时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水体中。鳍条基部、下颌及腹部充血与出血;
腹部膨大,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班;
肛门红肿,有的甚至出现脱肿现象,腹部膨大;
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
胃肠道内无食,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蠕动,常于后肠出现1—2个肠套叠,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
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部分鱼可见血班,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病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或出血。

套肠病的防治方法

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以3~5月高发,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或四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气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

防治方法:①首先用“应激解毒灵”全池泼洒,隔2~3小时后用“底净爽”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追用“菌霉净”或“菌毒灭”一次。②内服“氟苯尼考+康肝宝+多维”1~2个疗程。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3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