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和湖北斑点叉尾鮰鱼苗孵化方式对比


四川眉山和湖北嘉鱼是斑点叉尾鮰鱼苗的两大产地,占全国斑点叉尾鮰鱼苗产量的95%以上。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2大鱼苗产地斑点叉尾鮰孵化方式。

孵化设备:

使用孵化设备的目的是保证鱼卵的溶氧避免鱼卵损坏,提高孵化率。眉山斑点叉尾鮰孵化采用在孵化池中段使用隔离网,网下面安装微孔增氧装置,鱼卵直接放置在网上,和以前使用铁质筐来盛装鱼卵的传统孵化方式,孵化率有明显的提高。湖北嘉鱼是采用饲料筐盛放鱼卵,使用机器叶轮转动搅水去除孵化产生的杂质和增氧。

孵化用药:

眉山地区基本孵化都是使用硫酸铜单一药品来抑制水霉的生长。

湖北地区的孵化环节采用的药品为复合型,3种药(二硫氰基甲烷、水杨酸、香连溶液)混合使用。

孵化率:

四川眉山地区总体孵化率70-85%,造成低的原因是因为眉山地区都是散户,各自为战,生产技术差距较大。湖北嘉鱼孵化率90%以上,湖北嘉鱼为长河渔业和三湖渔业为企业带头集中孵化,有技术团队和统一的孵化技术,所以孵化率较高。
四川眉山斑点叉尾鮰的孵化
湖北嘉鱼斑点叉尾鮰孵化


相关阅读

斑点叉尾鮰鱼苗养成技术介绍



鱼苗经30~40天培育一般全长可达10厘米左右,此时需拉网分养,转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分养前要拉网锻炼。其目的是增强幼鱼体质,提高在出池和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拉网使鱼受惊,增加运动量,使肌肉结实;同时,在密集环境中促使黏液分泌和排出粪便,在运输中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水质污染;增加缺氧的耐受能力。

一般需拉网锻炼两次。第一次拉网,将池中鱼围困在网中后,提起网衣,使鱼在半离水状态下挤轧,经10~20秒钟后放回原池。隔天进行第二次拉网,将鱼移入网箱中,使鱼在网箱中密集,约经2小时左右,再将鱼放回原池中。在鱼密集的时间内,须使网箱在池中移动,并要在箱内不断划水,以免鱼种浮头。如果要进行长途运输,还需要进行第三次锻炼,方法和第二次相同,但密集的时间要比第二次更长,一般在网箱困一夜。出池锻炼要选择晴天进行,锻炼中如遇连续几天下雨,就必须重新进行第一次锻炼。锻炼时,拉网操作要细致,防止鱼体机械损伤,造成死亡。鱼种锻炼前要停食,锻炼后2小时左右就可以投喂。

经过两次或三次锻炼的鱼种,体质已经结实老练,次日即可出塘。出塘时将夏花鱼种进行筛选,筛选效率高,且鱼不宜受伤,常用鱼筛与鱼种规格的关系如下面所示;分规格后,下池培养大规格鱼种或运输到外地。至此,鱼苗(或称夏花)阶段的培育结束。按正常的生产程序,应及时转入大规格鱼种的培育;但在有的地区,特别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因下半年生长期长,鱼苗分养后就进入商品鱼养殖阶段。分塘时,鱼苗需用3%~5%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

鱼筛筛目与斑点叉尾鮰规格的关系:

1、9朝鱼筛的筛目宽度为5.8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1.8克/尾。

2、10朝鱼筛的筛目宽度为7.0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6.5克/尾。

3、11朝鱼筛的筛目宽度为11.1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9~10克/尾;筛下鱼种规格为5~6克/尾。

4、12朝鱼筛的筛目宽度为12.7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14~16克/尾;筛下鱼种规格为7~9克/尾。

5、3寸或4寸鱼筛的筛目宽度为15~18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30~40克/尾;筛下鱼种规格为10~20克/尾。

6、5寸鱼筛的筛目宽度为21.5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80~90克/尾;筛下鱼种规格为30~40克/尾。

7、6寸鱼筛的筛目宽度为24.3毫米;筛上鱼种规格为130~150克/尾;筛下鱼种规格为65~75克/尾。


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成鱼捕捞方式


由于鮰鱼容易捕捞,起网率高,一般2~3网起捕率可达95%以上,所以捕捞不存在技术问题。

捕捞分为完全捕捞或部分捕捞两种:前者将所有鱼类从池塘中集中一次捕出;后者即每一次仅从池塘中捕出部分鱼类。完全起捕通常采用反复拉网或将池塘排干的方式。在平原筑堤式池塘,通常用拉网起捕,在丘陵型山塘,通常先将水位降低,再拉网捕鱼。能排水的池塘,最后再用拉网或抄网在近排水口处将剩余鱼类捕出。

把池塘的水排干是一次性彻底起捕鱼类的方法。然而,此法浪费水资源,增加开支,排干水在池底分散捉鱼耗时、费力。

另外,在捕鱼前还应做好渔获物蓄养和运输的准备。鮰和其他淡水鱼一样,产品大多集中在秋冬起捕上市,有时因过于集中,导致一时难以出手,必须有蓄养的准备,即使运输,启运前也有一段需蓄养。蓄养最常用的是网箱,但蓄养期间应加倍小心,特别要防鱼类应激缺氧,还要防范偷盗。

为防止上市过于集中,最好是在不同时间,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产品分散上市;而且,错开季节在春、夏季上市的商品鱼可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效益。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和设施



1、孵化条件

孵化水温22~30℃,以25~28℃为佳,水温过低孵化期将会延长,而且会引发霉菌的大量繁殖,水温过高会导致胚胎发育过快,甚至造成鱼苗畸形。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在6.8~8。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孵化率,鱼苗成活率,甚至会导致病害,所以水质对孵化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2、孵化设施

在美国多使用孵化槽孵化,槽长2.5米、宽0.6米、深0.3米。可用白铁皮、玻璃钢、塑料板、木板等材料制作。槽的上方设有一根转动轴,轴上设有S形桨板,桨板长度以轴在转动时伸入槽深的50%,转动速度为每分钟30转。一个槽可悬挂6~8个放置卵块的网篮,网篮可用0.5厘米网目的金属丝织物、塑料网布、塑料制品等制作,网篮悬挂在桨板之间,一个网篮可放两个卵块,过大的卵块应分成小块,以免中间卵粒缺氧窒息死亡。孵化期间可适当翻动卵块,并注意剔除死卵。水槽的一端进水,一端出水,出水口的高度以控制水槽水位设定,出水口需设置网罩结构,以防鱼苗随水流走。孵化槽水流量每分钟20升左右,不能少于10升,水量过低会引起溶氧不足、水中废弃物的沉积,引起水质恶化。放置卵块的网篮也可悬吊在流水的水泥池中或其他相应的设施中孵化。

斑点叉尾鮰鱼卵、鱼苗的运输技术



斑点叉尾鮰鱼卵、苗种都可以进行运输,而且运输设备和技术条件比较简单,运输成活率高。

1、运输准备

现在交通发达,鱼卵运输重量有限,一般都选择空运,空运快捷、安全,以免影响鱼卵的发育。运前要进行鱼卵检查,看是否发育正常,过大的卵块一般要分切成200~300克/块左右,便于运输(实际上孵化时也要进行卵块分切),以使中央的卵子有机会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2、鱼卵运输

鱼卵收集后,用水将卵块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装入盛有清洁水的尼龙袋中充氧。一般运鱼尼龙袋可装鱼卵1.5千克左右,水温20~28℃时,可运输10~15小时。

鱼卵运输水温不能高于30℃,否则会因高温缺氧引起鱼卵死亡。

3、鱼苗运输

鱼苗运输需根据鱼苗不同发育期,采用不同的处理和运输方法。一般而言,未开食的鱼苗,可直接进行包装运输,只要保证溶氧充足,运输不存在技术问题。开食后的鱼苗和大规格鱼种在运输前,需进行拉网锻炼,即使原在网箱养殖的苗种也不例外,经过锻炼才能适应长途、密集运输,鱼苗阶段运输标准详情如下:

(1)当鱼苗规格为带卵黄囊鱼苗时,装载量为5000尾/袋,运输时间为15~20小时。

(2)当鱼苗规格为1.5~2.0厘米时,装载量为3000尾/袋,运输时间为10~15小时。

(3)当鱼苗规格为3.0厘米左右时,装载量为1500尾/袋,运输时间为10小时左右。

(4)当鱼苗规格为4~5厘米时,装载量为1000尾/袋,运输时间为10小时左右。

*尼龙袋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每袋约装8000克水,充氧,外包装为纸箱或泡沫箱;水温在30℃以下。


白露关斑点叉尾鮰鱼苗疾病预防



背景

白露节气,素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就是形容白露节气后气温变化速度快。作为水产从业者,都知道草鱼苗难过“白露关”,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鮰鱼苗似乎不怕“白露”,但是2015年的9月份的一波疾病让仙桃鮰鱼苗养殖户损失严重,疾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量大、难治愈、易复发。事实证明,鮰鱼苗也怕“白露关”。
白露期间鮰鱼苗发病主要症状

发病原因

通过2015年对仙桃白露期间鮰鱼苗发病跟踪调查,总结鮰鱼苗发病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细菌感染
白露期间,水体昼夜温差比较大,夜间上下水层易形成对流,大量底部有害物质、致病菌进入水体,导致鮰鱼苗发病。鮰鱼易患鮰肠败血症,由鮰爱德华氏菌引起,该菌可在鱼体内潜伏4个月以上,随粪便将病原体排入水中,同时在池塘沉积物中能存活很长时间。其致病性受水质条件、放养密度等影响。

体质差(肝、肠)
2015年鮰鱼苗行情好,养殖户投喂量加大。白露前投饵率一般超过5%,部分养殖户投喂量达到7%以上,苗种肝胆问题严重,鱼体质变差,对病原菌抵抗力降低。2016年由于进苗晚,当前鱼规格较往年变小,高投喂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一点养殖户朋友尤其要引起重视)
已病变肝脏
正常肝脏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91220482235.png>
肠道韧性的检测(2015年通海口打样数据,1枚1元硬币重量为0.6g)

昼夜温差引起鱼应激

白露期间昼夜温差可达十度以上,水温变化剧烈。水体理化因子强烈变动,上下对流明显,藻类生长受抑制,底层病原菌随水体上下对流进入水中,大量繁殖。同时,鱼类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苗种抵抗力弱,表现为吃食差、零星死亡。

对白露的不重视
部分养户抱有“塘子不死鱼就没有问题”的老想法。在发病高峰期到来前没有做好足够的预防,比如预防性杀虫杀菌,定期服用抗生素,定期调水、内服等。

白露关鮰鱼苗疾病预防
建议根据查虫结果、天气情况,选择杀虫时机,杀虫后24小时内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消毒;
坚持内服3103+3505(或肝肠利健),7天一个周期,增强体质;
如发现鮰鱼苗体表出现轻微的发红现象或者池塘花白鲢有出血死亡的现象,立即使用海福康(3000斤鱼/包)+3505(3000斤鱼/包)+蚌毒灵散(5000斤鱼/包),每天最后一餐投喂,内服2-3天;
在杀菌后3天后,使用3101/爽水宝+藻源素或肥水素+磷素补进行调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建议少量多次加水,将水位维持在最大深度;
发病后切忌盲目用药,具体请咨询海大技术服务人员;

内服案例效果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91220482626.png>
内服海联科3103+3505对鮰鱼苗肠道修复效果(2016年初胡场打样数据)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91220483233.png>
内服海联科3103+3505对肠道修复效果(2016年通海口打样数据)

可知:内服做的越好,鮰鱼肠道韧性越好,发病越少,体质更健康;这样不仅能让鱼苗更顺利的通过“白露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为来年成鱼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养殖变得省力、更省心。

无公害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技术



无公害鱼苗培育的要求是将刚出膜的仔鱼培育到规格为1.35~10厘米后,再转入大规格鱼种培育。为提高鱼苗成活率,鱼苗进入培育池前,一般要用水泥池或网箱暂养。水泥池以圆形或方形均可,面积1~2平方米,水深0.7~0.8米,可暂养1万~1.5万尾/平方米,水流量以8~10升/分钟为宜。饲料以投喂轮虫效果最好。网箱网目40~50目,高50厘米左右。鱼苗放养密度约1万尾/平方米,暂养时间为4~5天,之后转入池塘进行鱼苗培育。

1、鱼苗培育池:鱼苗培育池要求注排水方便,池埂牢固,底质好、面积1~3亩、水深0.8~1米;鱼苗下塘前15~20天,用生石灰75~150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

在鱼苗下塘前5~7天,向培育池中注水70~80厘米,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施肥量为每亩施发酵过的有机粪肥300~500千克或绿肥300~400千克。

2、鱼苗放养:经试水证实毒性消失后,即可放苗,放养量为3万~5万尾/亩。鱼苗下池前要用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0~2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3、培育管理:鱼苗下池后2~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一般不需加投人工饲料,以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每天投3~4次,投喂时先将饲料加水捏成团状,然后投喂。日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30分钟内吃完为度。整个鱼苗养殖期间,每天要坚持巡塘,观察鱼的活动和天气变化情况;每7~10天加注过滤后的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约为10厘米,使池水的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便可转入大规格鱼种培育。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的鱼苗放养



1、培育池

培育池面积2~5亩为宜,水深1.5~2米,备有进、排水系统,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新。鱼苗下塘前清整消毒鱼池,过滤进水。鱼苗入池前5天每亩施用200~500千克有机肥进行肥水,以保证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


2、鱼苗下塘

上浮苗经过10天以上强化培育,这时已能摄食人工饲料,可以下塘进行培育。鱼苗下塘前应进行试水,确定一下清塘药物药性是否消失,再行放养,放苗时的水深0.5米左右,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步加深池水。同一池塘放养的鱼苗应是同一批苗,以保证鱼苗的规格整齐。鱼苗放养宜选择早晨,此时水温较低,利于操作,放养成活率高。放养操作应轻快,以防损伤苗体,确保放养质量。放养前,池塘中最好放置一些隐蔽物,如带黑色塑料膜的木框,隐蔽物可以提高鱼苗成活率,也便于鱼苗聚集摄食。
经长距离运输的鱼苗下塘时应注意装运鱼苗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的温差,温差过大应先实施调温措施,再行放养,温差控制在2℃以内。

(1)一次性培育
从鱼苗一次性育成鱼种,亩放鱼苗量8000~12000尾,进排水方便、有增氧设施的塘口可适当多放,每亩可放15000尾左右。结合各自的生产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也可适当调整量。养殖到年底出塘规格50~60克/尾,亩产300~500千克。

(2)分级培育
先行培育夏花,待规格达到3~4厘米再行分塘培育鱼种。培育夏花的鱼苗放养量可结合要求出塘的时间亩放养5万~8万尾。最多不超过10万尾。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3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