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细菌性叶枯病防治方法 甜瓜花叶病防治方法

甜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的这种瓜果类水果吧,甜瓜与西瓜一样具有着消暑之效,也是夏天的时令水果。甜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都很高,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但对于甜瓜种植期间的一些病虫害防治,大家是否也都清楚呢?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注意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3、高畦栽培,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4、土壤消毒。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二、化学防治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

甜瓜花叶病防治方法

一、危害症状

病株上部叶片表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不平。瓜蔓扭曲萎缩,植株矮化,瓜果少而小。果面有时有浓淡相间斑驳。甜瓜种子带毒,是初侵染的重要来源。生长期主要由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染。该病在高温干旱或光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因为高温有利于蚜虫繁殖和迁飞传病,也有利于病毒增殖,潜育期缩短,而对寄主生长不利,抗病力降低,所以夏季发病较为普遍。

二、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种子用55℃温水浸2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再催芽播种。

2、农业栽培措施:培育壮苗,适期定植,大棚秋冬茬栽培甜瓜育苗要严格注意防蚜等。

3、药剂防治:在花叶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克星4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发现蚜虫及时防治。

如何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

1、做好种子消毒。可用50℃温水浸种3小时,捞出晾干后催芽,或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清水冲洗。注意掌握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避免影响种子发芽率。另外,小育苗厂可能操作不规范,幼苗也可能带毒,建议菜农从正规育苗厂育苗。

2、做好土壤消毒。建议轮作。定植前将棚内杂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时先对棚内进行消毒,移栽时用DT600倍液进行浇穴或灌根。建议起垄栽培、合理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缩短植株表面结露时间,在露水干后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棚室害虫。及时将病株带出棚外。

3、建议用塑料袋套袋处理。待甜瓜长到鹅蛋大时套装下端开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时摘除。此时甜瓜表皮逐渐老化并形成蜡层,足可抵御病菌侵袭。

4、药剂防治。甜瓜开花时,每10-15天喷洒一次百菌清或阿米西达混加中生菌素或宁南霉素,预防各种病害,尤其细菌性病害发生。

甜瓜怎么种

1、土壤:甜瓜最适宜生长发育的土壤是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肥沃而通气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以固相、气相、液相各占1/3的土壤为宜。

2、湿度:甜瓜耐旱不耐涝,但因其根系浅,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对空气湿度要求较低,空气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以下为最好。

3、温度:甜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2-25℃,其适应能力比黄瓜广,抗低温能力也很强。

4、光照:甜瓜种植要求充足光照,每天日照时间应在10-12小时以上,如常保持14-15小时/天则生长良好。

关于甜瓜的一些病虫害防治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要种植出又大又甜,品质好的甜瓜,就一定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如充足的光照能够保证它的糖分。

相关推荐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裂果病是很多植物都存在的一种病害,品种本身还有环境的变化都会造成裂果。番茄裂果是导致番茄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对于种植户来说一定要采取积极地措施,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1、先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果皮厚的品种较抗裂。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温度不要过高过低,从幼苗期2~4片叶开始,苗床气温白天保持在24~25℃,夜间在15~17℃,一直维持到定植前半个月,特别是夜温不能长时间低于8℃。

3、防治阳光直射果皮,在秋延晚栽培及早春栽培后期,下部叶片不要过早打掉,可为果实起到遮荫作用防止裂果。

4、管理好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过干过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机肥及质量好的生物肥以改良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因番茄喜钾肥,施入充足的钾可使果皮增厚,减少裂果,因番茄花期对钙特别敏感,在生长过程中缺钙、硼易导致果皮老化而造成裂果,定植后可定期叶面喷施钙肥、硼肥。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激素时浓度不宜过大,要针对不同的品种,温度合理确定使用浓度,避免出现裂果。

7、整枝打杈要适度,保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加强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养分集中供应果实造成裂果。

8、用85%比久1000~2000倍液喷施生长中的果实,或用1000倍液的氯化钙溶液涂抹生长中的果实,也可起到防止裂果的效果。

番茄裂果病症状

1、番茄顶裂果:指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籽随果皮外翻裸露,成熟果实脐部像猫爪子的掌面一样七翻八裂(也叫开窗裂)。

2、番茄纹裂果:指果实表面产生条纹状,根据开裂部位和原故不同,又可分为①放射状纹裂。②同心圆状纹裂。③条纹状纹裂。④番茄横裂果。

番茄裂果病发病原因

1、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大果型、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

2、环境条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温低,尤其夜温长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钙和硼的吸收障碍,花器养分缺少,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

3、缺素所导,土壤中缺钾、钙、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环境条件下造成植株对钙、硼的吸收障碍时,也容易产生裂果。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也是造成子房畸形发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5、打顶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西红柿的生长习性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喜光,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苛,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生长良好。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

番茄裂果病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是产生的原因很重要,一方面,我们在选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方面,从根源上提升番茄的品质,此外在种植过程中也要对环境进行一个密切的观察。

甲鱼养殖技术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



鳖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温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及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鳖全身充血、出血,各器官组织都发生严重病变的败血症。由于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故又称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稚鳖至亲鳖均受害,因此很多单位都在进行研究,病名也就较多,有甲鱼红脖子病、鳖嗜水气单胞菌病、鳖赤斑病、甲鱼出血性败血症、幼鳖爱德华氏菌败血症、中华鳖红底板病、中华鳖溶血性腹水病等。
(一)病原
主要是嗜温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
林禹等(1995)报道,幼鳖的败血症由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引起,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氧化酶、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不发酵甘露醇、乳糖;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生硫化氢;在DHL琼脂上菌落透明,中央有黑心,直径0.5-1毫米。
蔡完其等(1997)报道,引起鳖败血症的病原是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动力,无芽孢,有荚膜,产生淡黄色脂溶性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在0/F葡萄糖培养基上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但不产酸;阿拉伯糖、纤维二糖、海藻糖、乳糖、蔗糖及水杨苷不产酸;麦芽糖产酸;水解七叶苷,不水解淀粉;液化明胶;乙醇阴性。
叶巧真等(2000)报道,从患白底板病鳖分离到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温和气单胞菌,及从患红底板病鳖分离到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美人鱼弧菌分别腹腔注射、或灌胃,或肌肉注射,均出现以败血症为主的红底板,而无白底板症状。
(二)流行情况
带菌的水、动物、饲料和工具是主要的传染源。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可引起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常致动物大量死亡。对鳖来说,自刚出壳的幼鳖直至成鳖都可感染而患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是越冬后天气转暖及热天,常引起病鳖大批死亡。
(三)症状
疾病早期,鳖的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疾病后期,鳖完全停止进食,常爬上岸,钻入泥沙中,见人也不逃避;颈部充血、肿胀;腹甲及四肢均严重充血,甚至出血、溃烂;口腔、舌尖、鼻腔充血,严重时口鼻流血水;有的眼睛失明,全身肿胀。解剖可见,食管、胃、肠的黏膜明显充血、出血、肝脏、肾脏、脾脏肿大,有充血、出血以及坏死病灶;后期鳖贫血,肝色变淡呈花斑状。有的在腹腔内积有腹水。病鳖的症状表现为多样性,有些超急性感染的病鳖,在濒临死亡时,肉眼仍看不出体表有明显症状。这是由于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鳖体的抵抗力差等原因引起。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如果是由嗜温气单胞菌(也称运动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以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他们运用选择培养基(TSA或RS培养基)、生化反应及免疫学方法,直接将分离菌株鉴定到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因嗜温气单胞菌的菌株很多,其中有不少菌株是不致病的,因此,如仅作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还不等于已找到病原菌。
(五)预防措施
l.养鳖场地、水体、工具、食台都要进行清扫、消毒。池底需先清除过多淤泥。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3.培育优良、健壮的鳖种。
4.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泼洒多福可乐、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将鳖养得健壮。
5.注射灭活菌苗及基因工程疫苗进行预防。
(l)杨臣(1990)报道,每只甲鱼肌肉注射1毫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含湿菌86毫克),14天后产生免疫力,用20倍半致死菌量攻毒,100%得到保护(对照组全部发病死亡),免疫期9个月,灭活菌苗在4℃保存,至少3个月效力不减。现场使用,保护率达98%。
(2)沈锦王等(2000)报道,将从患肠道出血性败血症、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斑病及腐皮病的鳖上分离到的4株温和气单胞菌,在3.5%福尔马林溶液中24小时全部灭活,每分钟6000转离心30分钟,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加氢氧化铝胶,制成总含菌量为6×109/毫升的四价菌苗,每只体重100-150克的鳖,于鳖后肢肌肉注射0.5毫升疫苗,1个月后,再分别用4株菌以5倍半致死量(9×l06个菌/毫升)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对4株菌均有保护作用。同时开展鳖生产性免疫预防试验,饲养4个多月、7个月、8个月三组试验,鳖成活率有较大提高,免疫池鳖发病死亡率平均下降50%。
(3)李春枝等(2000)报道,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自行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体重300-400克的鳖,每只鳖在后肢基腋肌肉注射疫苗0.3毫升,隔60天、150天后,每只鳖肌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5.08×109进行攻毒试验,保护率均为100%。体重135克的鳖每只注射0.2毫升基因工程疫苗,分别饲养190天和216天,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葛12.1%和19.2%。但基因工程疫苗对已发病的鳖没有治疗作用。
(六)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泼2-3次,每次间隔1-2天。
(2)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治鳖灵l号6-10拌匀,后投喂,连喂5天,或在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可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粉碎的新鲜动物的肝脏,以提高诱食效果;如能再添加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则疗效更好。
(3)病情较重的鳖往往食欲很差,甚至拒食,对于这样的鳖应采取强迫用药的办法治疗。做法是在病鳖的后腿基部肌肉活腹腔注射治鳖灵2号针剂。注射量是每千克鳖注射3毫升。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在体表溃烂和充血、出血处,可以用治鳖灵1号涂抹。经过注射和涂药的病鳖可在已消过毒的地方进行暂时隔离饲养,以便随时观察和再次用药。
(4)疾病治愈后2天,应全池泼1次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多福可乐和玉垒菌,同时继续做好防病工作。

鲟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方法



1、症状:鲟鱼发病后,吃食急剧下降,摄食量从发病前的每千克鱼摄食22g下降到8~10g(干重)。体外检查,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个别病鱼尾柄硬鳞基部有突出体外的充血泡;肛门红肿:鳃颜色较淡,呈花斑状。剖检腹腔内有淡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剖面有肉眼可见的油珠,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膜、脂肪组织、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点;肠内多无食物,肠壁及中肠以后部位螺旋瓣充血,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

2、病因:对鲟鱼养殖条件认识不足,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低所造成。如水源较差,不能经常换水,且经常更换饲料等,导致鲟鱼生长缓慢,体质差,以至抗病力下降而染病。

3、防治方法:由于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和鱼的感染都比较严重,采取换水消毒和内服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换水消毒无论病情严重与否,均先用“克暴灵”全池泼洒消毒,剂量为水深1m每亩用药25mg,同时消毒蓄水池,然后排水、注水。24小时后全场所有水体用0.1mg/L呋喃唑酮消毒。3日后再消毒1次。②内服治疗每100kg鱼每天用恩诺沙星20g拌饵,分4次投喂,6天为1个疗程。


柑桔砂皮病防治方法


说到种植柑桔,大家肯定非常头疼柑桔的砂皮病。因为柑桔砂皮病非常常见,而且砂皮病的危害非常的大,对柑桔幼果、果实产量都影响特别的大。那么砂皮病要如何防治?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柑桔砂皮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钙肥,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树势;防治枝干病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土壤黏重的果园,雨季应该注意排水,并改良土壤,每年春雨土面湿润时撒施石灰,每亩150~300千克。

2、清除果园菌源,在果园休眠期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集中起来深埋或者烧毁。果树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杀菌,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减少病原。

3、树干刷白:冬夏季节进行主干刷白,防治流胶病发生。刷白剂用生石灰12千克、硫磺粉1.2千克、食盐0.3千克,加水30千克搅拌均匀,调成黏糊状即可刷白。干旱时,应及时给芦柑果树灌水或薄施粪水;秋季采果后及时施肥,结合运用闽台芦柑综合改造技术进行科学修剪,保证果园通风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病树防治、治疗: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要注意检查病株,及时刮除病变部分,尤其应该注意刮除病健部位交界处的黄褐色病带,让刮除处裸露3天后再涂上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200倍液,效果好。

柑桔砂皮病主要诱因

1、果园通风条件差,长期湿度大以及适应的温度下易发病。砂皮病在4-9月份最为流行,是因为树脂病病菌的发育室温是15-30C,并且此时雨水充沛。

2、树势弱易发病,特别是土壤酸性强、粘重、砂化等原因不利于果树生长造成树势弱的易发病。

3、缺钙、硅元素树易发病。

4、树体机械性损伤和冻害造成大量的伤口易发病。

5、偏施氮肥,会加重此病发生。

6、冬季清园不彻底,因此为来年发病提供了病源。

病害流行规律

柑橘砂皮病全年流行,在开春春梢萌发生长时,危害新梢;谢花之后,4月中旬到5月中旬(梅雨季节)就开始危害幼果;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主要危害夏梢和果实,其中多以危害果实为主;7-8月份叶片、枝梢、果实均会危害;9月份主要是危害秋稍和果实。

很多经销商都推荐使用代森锰锌,但是大多农户反应防治效果并不大,这是因为代森锰锌属于病害发生之前使用的保护剂,发病严重后喷洒作用不大,所以还是应该根据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认真做好冬季清园和春梢的防治工作,减少果实受害,由于春梢抽发较整齐,而5-6月幼果期常遇雨季,夏、秋梢抽发不整齐,菌源丰富,发病较重,较难防治,因此,春梢是1年中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依据树体生长特性和栽培目的,结合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等方法,将果树调整成具有相当稳定树形及生长发育空间的一项技术措施。柑橘整形修剪的目的是早结果、多结果、结好果、长结果。正确的整形和修剪能促进树体生长,使之尽早成形,尤其是果树枝干分布合理,树冠通风透光,树体结果稳定,这便于田间管理,提高生产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不同树龄的树来说,幼树尽量做到早结果、早丰产;成龄树做到优质、丰产,延长结果期限;衰老树种尽量做到及时更新,促进生长,保持产量。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对柑桔砂皮病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柑桔营养美味,食用价值非常高,柑桔每年的产量也比较高,但是种植柑桔一定要防治好病虫害,不然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柑桔煤烟病防治方法


煤烟病又被称为煤病,是种植柑桔树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率也比较普遍,一般都是由真菌所引起的,煤烟病的危害非常的大。那么煤烟病要如何防治?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柑桔煤烟病防治方法

1、及时抓好粉虱类、蚧类和蚜虫类的防治(参见害虫防治部分)。

2、做好冬季清园。清除已经发生的煤烟病,也可用敌死虫乳油或机油乳剂200~250倍液喷雾。或对叶面上撒施石灰粉可使霉层脱落。

3、小煤炱属应在发病初期开始防治。可用0.5:1:100(硫酸铜:石灰粉:水)波尔多液喷雾,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在6~7月份改喷1:4:400的铜皂液,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

4、进行修剪,使柑园通风透光良好。

煤烟病的发生规律

煤烟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飞虱、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飞虱、蚧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

全年都可发生,以5-9月发病最剧,蚧、蚜、粉虱等害虫分泌蜜露是诱发煤烟病的先决条件。病原种类不同,病斑稍有不同,同翅目害虫诱发煤炱属、剌盾炱属(真菌子囊束生于黑色闭囊壳基部,多寄生于温暖地区的树木和灌木上,引起烟霉。),两者手擦易脱落,寄生菌引起小煤炱属。果园荫蔽,潮湿有利发生。

柑桔的生长环境

柑橘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1、温度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柑橘种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树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

2、土壤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5.5~6.5为最适宜。柑橘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

柑桔的分布范围

中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中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

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对防治煤烟病有了更多的了解。种植柑桔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因为柑桔病虫害比较多,对柑桔的产量及果实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柑桔是一种甜美多汁的水果,深受大家的追捧,种植柑桔前景也是非常可观。

柑桔炭疽病防治方法


炭疽病是柑桔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炭疽病的危害很大,一但发生炭疽病,对柑桔的叶、树枝、花、果实都影响很大,更甚至会造成树叶、花掉落,果实腐烂等。那么炭疽病要如何防治呢?

柑桔炭疽病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冬季、早春,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生长期定期喷雾:靓果-安300-400倍+适量内吸性药剂(如大蒜油等复配)+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进行喷雾保护。(重点用药时期:嫩梢期、花期及幼果期,同时雨季连续喷药:遵循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定期喷施的原则)。

备注:在防病治病的同时添加适量叶面肥沃丰素,补充营养,强壮树体,增强植株免疫力。从事绿色有机生产的可将靚果安浓度提高到150倍液使用。

柑桔炭疽病的病状

叶片感病:

1、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

2、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感病:

1、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2、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如何预防柑桔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为害较重的病害。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

柑桔炭疽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成梭形,稍凹陷,当病斑环割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花开后,如果雌蕊的柱头受害,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果实上病斑病、健部分边缘明显,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病组织只限于果皮层。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其内部瓤囊也变褐腐烂。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

柑桔的生长环境

柑桔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如上所述,柑桔炭疽病比较常见,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炭疽病,所以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需做好防治措施,让柑桔远离炭疽病,提高果实产量、质量,更提高柑桔树的寿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4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