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带软棘鱼

中文名称尾带软棘鱼


拉丁名称Malacanthus hoedtii Bleeker

异名尾带弱棘鱼,Malacanthus brevirostris Guichenot, 1848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方头鱼科

拉丁科名Branchiostegidae

中文属名软棘鱼属

拉丁属名Mal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形,呈圆柱状,体长为体高5-8倍,头部中央无背鳍前嵴。前鳃盖骨光滑,鳃盖骨具1尖棘。鳃耙短。背鳍颇长,始于头部后方,直至尾鳍基部;臀鳍亦长,尾鳍珙形或双凹形,椎骨10+14。口中大,口裂近水平状,上颌骨手端伸达眼前部,背鳍Ⅰ-Ⅵ-51-60,臀鳍Ⅰ-46-53,侧线鳞146-181,体侧有多条横带,尾鳍上下叶各有1黑色纵带。

生活习性
浅海底栖鱼类,常栖息于礁石突出部下方,一旦受惊扰,即窜入礁石缝隙内隐居。主要摄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海(洋)生。

相关知识

弧带棘雀鲷


中文名称弧带棘雀鲷

拉丁名称Plectroglyphidodon dickii (Linard, 1839)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棘雀鲷属

拉丁属名Plectroglypoid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被中大栉鳞,侧线中断定纵列鳞25-29,颌齿1行,齿有切缘而无缺刻。背鳍12鳍棘16-18,臀鳍2鳍棘14-16鳍条,体侧后部具1暗色横带。尾鳍基部上下方无游离棘,尾鳍凹形或叉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横带九棘鲈


中文名称横带九棘鲈

拉丁名称Cephalopholis pachycentron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九棘鲈属

拉丁属名Cephalophol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为为体高的2.3-3.2倍,为头长2.3-2.8倍。口大,具辅上颌骨。两颌前端具小犬齿,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伏。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齿,无向前侧棘。体被小栉鳞。背鳍连续,无缺刻。Ⅸ(Ⅹ)-13-17。臀鳍Ⅲ-7-10,尾鳍圆形。臀鳍具8鳍条,体侧具6-7条暗色横带。

生活习性
热带海(水)生。

日本软腕鱼


中文名称 日本软腕鱼
拉丁名称 Ateleopus japonicus
英文名称 bulgysnout tadpol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月鱼目
拉丁目名 Lampridiformes
中文科名 软腕鱼科
拉丁科名 Ateleopodidae
中文属名 辫鱼属
拉丁属名 Ateleop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极柔软,前端肥大,向后逐渐侧扁而细,形如辫状,体无鳞,头稍大,头长等于躯干长,眼较小,口小,下位,两颌有细齿,无犁骨齿及腭骨齿,背鳍基底短,位于头的后方,臀鳍基底很长,与退化的尾鳍相连,胸鳍始于背鳍的稍前下方,腹鳍喉位,呈长条状,末端有一皮质拂,后端达到或超过肛门的一半,尾鳍小,末端尖形。体呈淡灰白色,并有极淡的橙黄色光泽,头腹面白色,腹鳍白色,其它各鳍均为黑色。

尾纹九棘鲈


中文名称尾纹九棘鲈

拉丁名称Cephalopholis urode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Rock-co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九棘鲈属

拉丁属名Cephalophol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的浅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红色,前半部色淡,后半部深暗。尾鳍具2条斜向后方的浅色条纹。臀鳍具3鳍棘9鳍条。尾鳍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在热带岩礁及珊瑚丛中,体长95-180毫米。海(水)生。

甲棘鱼


中文名称 甲棘鱼
拉丁名称 Indostomus paradoxus prashad et mukerj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刺鱼目
拉丁目名 Gasterosteiformes
中文科名 甲刺鱼科
拉丁科名 Indostomidae
中文属名 甲棘鱼属
拉丁属名 Indosto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尾柄细长,头较小,吻部延长似管状,眼小,体被骨甲。口小,上颌不能伸缩,鳃盖骨后缘有6枚棘刺,无肋骨,鳃或多或少呈簇状丛,无后匙骨和后翼骨。背鳍前方有5~6游离的棘,6鳍条,臀鳍无棘,有6鳍条,位置与背鳍鳍条部相对,位于体之中部,胸鳍23,腹鳍4,亚胸位,无鳍棘,尾鳍圆形,头每侧1个鼻孔,鳃盖条5,脊椎骨21,鳔存在,无鳔管。

背棘鱼


中文名称 背棘鱼
拉丁名称 Notacanthus abbotti
英文名称 bigsnout spiny e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背棘鱼目
拉丁目名 Notacanthiformes
中文科名 背棘鱼科
拉丁科名 Notacanthidae
中文属名 背棘鱼属
拉丁属名 Notacan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鳗形,侧扁。尾部呈带状,尾端细尖。头中大,侧扁。吻端圆,显著突出。眼圆形。口小,下位,横裂,每侧口角处具一尖棘,多少隐于唇褶中。上颌仅由前颌骨组成,齿细小,排列紧密;上颌齿一行,扁薄;下颌和腭骨齿1~2行。舌中大,游离。鳞孔宽大,与峡部分离。体被小圆鳞。背鳍由一行游离短棘(6~40棘)和不明显鳍条组成,或无鳍条。臀鳍基底长,前部为游离棘,后部为鳍条,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基部肉质。腹鳍腹位,常有皮膜相连。尾鳍不明显。
一般特征与科同。背鳍棘6~15。全长335.2~335.8mm,在东海深海水深780~979M处捕获。

另据《台湾鱼类资料库》记载:

体延长,如鳗形,偏扁。尾部呈带状,尾端细尖。吻端圆,显著突出。口小,下位;齿细小。体被小圆鳞。背鳍仅具分离之硬棘,共XII-XIII;臀鳍基底长,前部为分离棘,共XVII-XXII,后部软条与尾鳍相连;腹鳍小,具鳍条III-IV+6。体一致为白色而略带暗色素斑。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1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腹纹紫胸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