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棘鱼

养鸭鱼 鱼肠养鸭

2020-10-15

中文名称 甲棘鱼
拉丁名称 Indostomus paradoxus prashad et mukerj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刺鱼目
拉丁目名 Gasterosteiformes
中文科名 甲刺鱼科
拉丁科名 Indostomidae
中文属名 甲棘鱼属
拉丁属名 Indosto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尾柄细长,头较小,吻部延长似管状,眼小,体被骨甲。口小,上颌不能伸缩,鳃盖骨后缘有6枚棘刺,无肋骨,鳃或多或少呈簇状丛,无后匙骨和后翼骨。背鳍前方有5~6游离的棘,6鳍条,臀鳍无棘,有6鳍条,位置与背鳍鳍条部相对,位于体之中部,胸鳍23,腹鳍4,亚胸位,无鳍棘,尾鳍圆形,头每侧1个鼻孔,鳃盖条5,脊椎骨21,鳔存在,无鳔管。

相关推荐

背棘鱼


中文名称 背棘鱼
拉丁名称 Notacanthus abbotti
英文名称 bigsnout spiny e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背棘鱼目
拉丁目名 Notacanthiformes
中文科名 背棘鱼科
拉丁科名 Notacanthidae
中文属名 背棘鱼属
拉丁属名 Notacan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鳗形,侧扁。尾部呈带状,尾端细尖。头中大,侧扁。吻端圆,显著突出。眼圆形。口小,下位,横裂,每侧口角处具一尖棘,多少隐于唇褶中。上颌仅由前颌骨组成,齿细小,排列紧密;上颌齿一行,扁薄;下颌和腭骨齿1~2行。舌中大,游离。鳞孔宽大,与峡部分离。体被小圆鳞。背鳍由一行游离短棘(6~40棘)和不明显鳍条组成,或无鳍条。臀鳍基底长,前部为游离棘,后部为鳍条,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基部肉质。腹鳍腹位,常有皮膜相连。尾鳍不明显。
一般特征与科同。背鳍棘6~15。全长335.2~335.8mm,在东海深海水深780~979M处捕获。

另据《台湾鱼类资料库》记载:

体延长,如鳗形,偏扁。尾部呈带状,尾端细尖。吻端圆,显著突出。口小,下位;齿细小。体被小圆鳞。背鳍仅具分离之硬棘,共XII-XIII;臀鳍基底长,前部为分离棘,共XVII-XXII,后部软条与尾鳍相连;腹鳍小,具鳍条III-IV+6。体一致为白色而略带暗色素斑。

棘红娘鱼


中文名称棘红娘鱼

拉丁名称Lepidotrigla grandis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鮋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科名鲂鮄科

拉丁科名Triglidae

中文属名红娘鱼属

拉丁属名Lepidotrig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南部,中国南海;印度尼西亚。

形态特征
棘红娘鱼的胸鳍明显比其他种类的红娘鱼长,而且色彩绚丽,姿态优美。其胸鳍的后端可达第2背鳍后半部的下方。在胸鳍里面的下半部有一个很大的黑斑,黑斑上方蓝、紫、黄相间的波状纹,游动起来恰似蝴蝶的一对翅膀。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深90-115米的沙底及有贝壳混杂的沙底,吃底生小动物等。身长可达 15-20厘米。

棘茄鱼


中文名称棘茄鱼

拉丁名称Halieutaea stellata (Vahl)

英文名称stellate handfish, starry handfish, red bat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躄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ntennarioidei

中文科名蝙蝠鱼科

拉丁科名Ogcocephalidae

中文属名棘茄鱼属

拉丁属名Halieutae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南北沿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体平扁,头呈圆盘状,口甚大,前位,上颌与头前缘近平行,下颌稍短,两颌牙细小梳状,犁骨和腭骨无齿,舌上亦无齿,鳃2对半,无伪鳃,鳃孔较小,位于胸鳍基部内侧背方,体上被以骨质棘刺或细棘刺,无侧线,吻触手短小,位于吻部凹窝内,背鳍鳍条部和臀鳍均位于尾部,胸鳍较长大,腹鳍喉位。体盘上有许多锐尖的棘刺,棘刺长在基板上,每个基板上有3-6条辐射嵴,体侧及尾部的棘有2-5个棘,吻触手分为2叶,体红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纹。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单棘躄鱼


中文名称 单棘躄鱼
拉丁名称 Chaunax fimbriatus Hilgendorf
英文名称 fringed angl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鮟鱇目
拉丁目名 Lophiiformes
中文科名 单棘躄鱼科
拉丁科名 Chaunacidae
中文属名 单棘躄鱼属
拉丁属名 Chaunax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卵圆形;头部及躯干部平扁;背鳍正前方具一凹陷区。口裂大,呈垂直状;下颌突出;上下颌、锄骨及腭骨均具齿。鳃孔小。
体无鳞,密被细棘。侧缘发达。背鳍两个,具III棘,但仅第I棘露出皮外而形成吻触手,可退缩至吻沟中,后二棘埋于皮下;第二背鳍具软条11~12;臀鳍小型,位于尾部;胸鳍腹位,呈步脚状;尾鳍圆形。

体呈红色或粉红色,散布黄色圆点;背鳍前方另有两个大型黄斑。

棘头梅童鱼


中文名称棘头梅童鱼

拉丁名称Collichthys lucidus (Richardson)

英文名称spinyhead croaker

异名黄皮狮头鱼、黄皮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石首鱼科

拉丁科名Sciaenidae

中文属名梅童鱼属

拉丁属名Collichthys Gunth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黄渤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亦见于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Ⅰ-24-26;臀鳍Ⅱ-11-12;腹鳍Ⅰ-5;胸鳍14-15;尾鳍17。鳃耙10-11+18-21。侧线鳞50-51[(9-10)/(9-10)]。脊椎骨28。

体长为体高3.l-3.7(平均3.3)倍,为头长2.9-3.4(3.2)倍。头长为吻长3.6-4.9(4.l)倍,为眼径4.0-4.9(4.5)倍,为眼间距2.5-3.l(2.7)倍,为尾柄长1.3-l.8(l.6)倍,为尾柄高3.8-4.7(4.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浅弧形,腹部平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短,额部隆起,头骨松软,粘液腔发达。吻短钝,吻长在体长9O毫米以上的个体大于或等于眼径。眼小,例上位,接近吻端,无脂眼睑。眼间宽,高低不平,其宽大于眼径。口大,前位,口裂倾斜度大。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可达眼中部的后下方;下颌缝合处有一突起,与上颌中间凹陷相对。鼻孔2个,位于眼前方与吻端之间,前鼻孔圆形,比后鼻孔大,后鼻孔裂缝状,接近眼缘。鳃耙细长,最长鳃耙大于鳃丝之长。有假鳃,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入上下颌齿为战状齿群,而前端齿稍大。腭骨、犁骨均无齿,舌大,颏孔2个,无须,前鳃盖骨薄,角上有数个尖棘;鳃盖骨后缘有一弱扁棘。具侧线,前段与背缘弯曲度相对,后段为侧中位。肛门位于臀鳍的前方。

背鳍2个互为连接,其间具一深凹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上方,第一鳍棘最短;第二背鳍最长鳍条比最长鳍棘长,以第15-16鳍条最长。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10-12鳍条的下方,鳍棘比背鳍鳍棘粗大。腹鳍胸位,约在胸鳍基部下方稍后,左右腹鳍相邻。胸鳍侧位,位低,尖长,其末端超过腹鳍末端。尾鳍尖矛状。

体被小圆鳞,容易脱落,头部、颊部及鳃盖均被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自基部起1/3-1/2处有小鳞。

腹腔白色。胃呈盲囊状。肠短。鳔大,前端弧形,后端尖长。

体背侧灰黄色,腹侧金黄色。背鳍绪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各鳍淡黄色。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尾带软棘鱼


中文名称尾带软棘鱼


拉丁名称Malacanthus hoedtii Bleeker

异名尾带弱棘鱼,Malacanthus brevirostris Guichenot, 1848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方头鱼科

拉丁科名Branchiostegidae

中文属名软棘鱼属

拉丁属名Mal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形,呈圆柱状,体长为体高5-8倍,头部中央无背鳍前嵴。前鳃盖骨光滑,鳃盖骨具1尖棘。鳃耙短。背鳍颇长,始于头部后方,直至尾鳍基部;臀鳍亦长,尾鳍珙形或双凹形,椎骨10+14。口中大,口裂近水平状,上颌骨手端伸达眼前部,背鳍Ⅰ-Ⅵ-51-60,臀鳍Ⅰ-46-53,侧线鳞146-181,体侧有多条横带,尾鳍上下叶各有1黑色纵带。

生活习性
浅海底栖鱼类,常栖息于礁石突出部下方,一旦受惊扰,即窜入礁石缝隙内隐居。主要摄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海(洋)生。

细棘长吻鱼


[学名]: Macrorhamphosus gracilis
[资源名称]: 细棘长吻鱼
[外文名]: Slender snipefish
[形态特征]:
 
背鳍Ⅴ,12;臀鳍19,胸鳍15;腹鳍5;尾鳍8+9+8。鳃耙4+14。 体长为体高4.9倍,为头长2.3倍。头长为吻长1.5倍,为上颌长16.8倍,为眼径7.1倍,为眼间隔8.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倍。 体稍延长,侧扁,长圆形。头尖而长。吻长管状。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圆凸,其宽稍小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均位于眼前方。口小,位于吻端。上颌骨后部宽。无牙。鳃孔大,向前达眼前缘下方。假鳃发达。鳃耙短小,栉状。鳃盖条骨4。 头、体密被小鳞,鳞面具多条纵棱,后缘锯齿状。眼球表面上下及后缘具多行小鳞。尾鳍被鳞。头、体有骨质棱板多条:前鳃盖骨边缘1条;跟上方和前方各1条,向前延伸;胸鳍上方有2条纵棱,其间有3条斜行横棱。腹面自峡部至肛门有1行骨板。 背鳍2个,分离,鳍棘部和鳍条部无游离小棘,均位于体后部。第一背鳍起点至鳃孔后缘距离小于第一背鳍起点至第二背鳍基底后端距离;第一背鳍棘短小,第二鳍棘最大,头长为其长3.1倍,其后缘无小棘,后方各鳍棘短小。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第八鳍条上方,基底短。臀鳍基底长。胸鳍中侧位,最上方鳍条短小。腹鳍小,腹位,基底完全在背鳍前方,两腹鳍紧靠,纳于腹中线的腹沟内,鳍端不达腹鳍和肛门间距的中点。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发达。背鳍、臀鳍、胸鳍、尾鳍及腹鳍第一鳍条均不分枝。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海),日本,大西洋的马德拉海,非洲西岸和地中海,水深182~279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大洋性; 深度上下限 - 350 m。发现于宽范围的栖息地了, 从在底部附近的接近表面到与有时在极大的鱼群中. 可能进入沿岸水域内。 卵生的, 卵与仔鱼为浮游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0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多线盘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