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梅鲷

中文名称褐梅鲷

拉丁名称Caesio caerulaureus Lacepede

英文名称Blue and gold fusilier

异名石青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笛鲷科

拉丁科名Lutjanidae

中文属名梅鲷属

拉丁属名Caesi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

形态特征
体长纺锤形,被小栉鳞。背鳍和臀鳍均具鳞鞘。口小。眼中等大,具发达脂眼睑,上下颌各具1列细锥牙。犁骨、腭骨均无齿。体侧上方具1条黄褐色纵带。尾鳍上下叶各具1条黑色纵带。胸鳍腋部具1黑褐色小斑点。

生活习性
暖水性集群性上层鱼类。体长一般在200-250毫米,可达300毫米。围网捕捞,为西沙群岛海区单产最高的鱼类。

海(洋)生。

相关知识

褐牙鲆


中文名称褐牙鲆

拉丁名称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Olive flounder

异名牙偏、偏口、比目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牙鲆科

拉丁科名Paralichthyidae

中文属名牙鲆属

拉丁属名Paral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1)外部外形

牙鲆体呈长椭圆形、扁平。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左侧,眼稍小,上眼靠近头部背缘,比下眼稍靠前,两眼间隔大约为眼径的l/2。口较大,吻长、稍尖,上颚骨从眼的后缘到达后方。有眼侧两个鼻孔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的瓣片,无眼侧的两个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口裂斜,左右对称。上、下颚齿排成一列,尖锐呈锥状。鳞小不易剥落。有眼侧为栉鳞,稍感粗糙。无眼侧被圆鳞,稍感圆滑。无眼侧体色呈白色,有眼侧体色呈暗褐色或灰黑色,散布有暗褐色和白色斑点。成鱼为适应底栖生活,有眼的一侧体色可随栖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个体在有眼侧体表上有3个大的黑褐斑。侧线在胸鳍上方呈大波浪状弯曲,无颞上支。无眼侧也有侧线。背鳍从上眼前缘开始向后到尾柄,鳍条约80根。胸鳍短小,两侧各一,鳍条数约为12根。腹鳍左右略对称,鳍根部很短,鳍条数为6根。臀鳍是从肛门和尿生殖孔上缘向后到尾柄,鳍条数为60根,有很大变异。尾鳍后缘呈双截形,鳍条数为18根。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63-64

臀鳍鳍式:A.48-65

侧线鳞数:108-130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5-6+14-16

(3)内部特征

消化系统:口裂稍大,上下颌有齿,齿尖。食道短而稍粗,管壁稍厚。

呼吸系统:鳃,但无鳔。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最后一对鳃弓的后下方,包围在围心腔中。造血器官脾位于胃的后下侧、肠的前部。

排泄系统:肾脏位于体腔的背右壁,较长。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脑分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延脑后部为脊髓,是一条扁圆长柱状的管向后伸达尾椎。感觉器官有皮肤感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生活习性
近海温水性底层鱼类。仔鱼眼对称,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变态,右眼转至左侧。变态完成后下沉海底常侧卧潜伏于泥沙中。体长一般250-500毫米,大者可达700毫米左右。依季节作短距离集群洄游。在黄海和渤海产量较多。

盐度范围:1.7%-3.3%;耐受温度(℃):2-33,适温范围(℃):8-24;pH范围:7.5-8.5。海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年龄:雄鱼,2+龄;雌鱼,2+以上。

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多次,多次产卵,卵非沾性,呈漂浮状。

繁殖水温:11-23℃,繁殖最佳水温:13-17℃。

怀卵量:体长45-70厘米的野生雌鱼每尾怀卵量为36万-40万粒,养殖鱼类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90万-100万粒。

黄金梅几月开花


黄金梅的学名是蜡梅,和我们平常说的梅花其实不一致,但依旧能够代表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黄金梅。

黄金梅真正的名字是蜡梅,属于蜡梅科蜡梅属,而我们寻常说的梅花则是蔷薇科杏属,两者并不是一个品种,但是两者都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高洁精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名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十分适合用于庭院栽植,也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一般是先花后叶,花期在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其原产于我国中部,十分好养活,其性喜阳光,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黄金梅不仅敢为天下先,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作高级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炼而成的高级香料,在国际市场上1000克相当于5000克黄金的价格,价值不菲。

市场上的黄金梅一般是盆栽,其在冬季开花时十分漂亮,淡黄色的小花在枝丫上随风舞动,在寒冷的冬天带来复苏的气息。爱花的朋友可以考虑养一株黄金梅,冬天也不断花香。

褐毛鲿


[学名]: Megalonibea fusca Chu Lo et wu
[资源名称]: 褐毛鲿
[外文名]: Megalonibea
[别名]: 毛常、石夹
 
[形态特征]:
  体态与鮸鱼相似,体延长,側扁,吻突出。鳞橙褐色,腹部银灰色,唇淡黄色,尾鳍双凹形,鳔呈锚状。成鱼最大体长可达1.4米左右,体重30~50公斤。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  [原产省份]:福建、浙江、山东  [原产地区]:黄海、东海、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多年生  
[地理分布]:资源分布范围狭小,种群数量不大。主要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和黄海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褐毛鲿生长快速,适温盐范围广,为近海暖温性底层大型食用鱼类。其性凶猛,捕食鱼类。喜栖息于水深、底质砂泥及岩礁海区。褐毛鲿昼伏夜动,傍晚至半夜鸣叫,声如擂鼓。通常春未由南向北,冬季由北往南作南北向短距离洄游。

棘头梅童鱼


中文名称棘头梅童鱼

拉丁名称Collichthys lucidus (Richardson)

英文名称spinyhead croaker

异名黄皮狮头鱼、黄皮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石首鱼科

拉丁科名Sciaenidae

中文属名梅童鱼属

拉丁属名Collichthys Gunth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黄渤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亦见于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Ⅰ-24-26;臀鳍Ⅱ-11-12;腹鳍Ⅰ-5;胸鳍14-15;尾鳍17。鳃耙10-11+18-21。侧线鳞50-51[(9-10)/(9-10)]。脊椎骨28。

体长为体高3.l-3.7(平均3.3)倍,为头长2.9-3.4(3.2)倍。头长为吻长3.6-4.9(4.l)倍,为眼径4.0-4.9(4.5)倍,为眼间距2.5-3.l(2.7)倍,为尾柄长1.3-l.8(l.6)倍,为尾柄高3.8-4.7(4.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浅弧形,腹部平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短,额部隆起,头骨松软,粘液腔发达。吻短钝,吻长在体长9O毫米以上的个体大于或等于眼径。眼小,例上位,接近吻端,无脂眼睑。眼间宽,高低不平,其宽大于眼径。口大,前位,口裂倾斜度大。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可达眼中部的后下方;下颌缝合处有一突起,与上颌中间凹陷相对。鼻孔2个,位于眼前方与吻端之间,前鼻孔圆形,比后鼻孔大,后鼻孔裂缝状,接近眼缘。鳃耙细长,最长鳃耙大于鳃丝之长。有假鳃,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入上下颌齿为战状齿群,而前端齿稍大。腭骨、犁骨均无齿,舌大,颏孔2个,无须,前鳃盖骨薄,角上有数个尖棘;鳃盖骨后缘有一弱扁棘。具侧线,前段与背缘弯曲度相对,后段为侧中位。肛门位于臀鳍的前方。

背鳍2个互为连接,其间具一深凹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上方,第一鳍棘最短;第二背鳍最长鳍条比最长鳍棘长,以第15-16鳍条最长。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10-12鳍条的下方,鳍棘比背鳍鳍棘粗大。腹鳍胸位,约在胸鳍基部下方稍后,左右腹鳍相邻。胸鳍侧位,位低,尖长,其末端超过腹鳍末端。尾鳍尖矛状。

体被小圆鳞,容易脱落,头部、颊部及鳃盖均被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自基部起1/3-1/2处有小鳞。

腹腔白色。胃呈盲囊状。肠短。鳔大,前端弧形,后端尖长。

体背侧灰黄色,腹侧金黄色。背鳍绪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各鳍淡黄色。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褐斜鲽


中文名称褐斜鲽

拉丁名称Plagiopsetta glossa Franz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褐斜鲽属

拉丁属名plagiopset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日本。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侧扁。眼间隔甚窄,呈嵴状,或两眼紧相邻。口小,头长为上颌骨长2.6-3.4倍。左右侧两颌及颌齿同样发达,颌齿小,绒毛状,呈狭带状排列,背鳍始于眼的前方,前部鳍条无甚延长,全部鳍条不分支,不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于臀鳍前方,臀鳍鳍条不分支,不被鳞。仅有眼侧具胸鳍,鳍条均延长而不分支。腹鳍基底延长,有眼侧的略前,鳍条延长,尾鳍鳍条全部不分支,有眼侧被小形强栉鳞,无眼侧被圆鳞或弱栉鳞,侧线近直线状,无颞上支,侧线鳞60-66,背鳍73-81,臀鳍50-57。腹鳍无甚延长,尾鳍中部鳍条分支,胸鳍鳍条7-10,体被栉鳞。体有黑色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褐海鳗


中文名称褐海鳗


拉丁名称Muraenesox bagio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海鳗科

拉丁科名Muraenesocidae

中文属名海鳗属

拉丁属名Muraeneso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

生活习性
栖息沿岸泥砂底海域。肛门前方的侧腺孔35-38(海鳗40-47),其他与海鳗同。肉食性,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

经济价值
高级食用鱼。

褐壳蛋鸡


雪佛褐蛋鸡是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经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授权,特准山东省济宁市祖代鸡场使用“伊莎济宁红”名称。褐壳蛋鸡由于育种的进展,褐壳蛋鸡由肉蛋兼用型向蛋用型发展,近年来在世界上有增长的趋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褐壳蛋鸡。

父母代种鸡1~18周龄成活率97%;平均开产日龄154天,25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3%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75~285枚,产合格种蛋235~245枚,平均孵母雏94只;19~68周龄成活率91%。商品鸡18周龄平均体重1550克,1~18周龄耗料6.68公斤/只,成活率98%;开产日龄140~147天,25~26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5%以上;76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38枚,总蛋重21.08公斤,平均蛋重62.3克,体重1950~2050克;19~76周龄日耗料110~118克/只,料蛋比(2.04~2.11)∶1,成活率93%。

褐壳蛋鸡介绍
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经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授权,特准山东省济宁市祖代鸡场使用“伊莎济宁红”名称)。
生产性能父母代种鸡1周龄-18周龄成活率97%;平均开产日龄154天,25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3%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75枚-285枚,产合格种蛋235枚-245枚,平均产母雏94只;19周龄-68周龄成活率91%。商品鸡18周龄平均体重1550克,1周龄-18周龄耗料6.68公斤/只,成活率98%;开产日龄140天-147天,25周龄-26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5%以上;76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38枚,总蛋重21.08公斤,平均蛋重62.3克,体重1950克-2050克;19周龄-76周龄日耗料110克-118克/只,料蛋比(2.04-2.11)∶1,成活率93%。
产地是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经法国哈伯德伊莎公司授权,特准山东省济宁市祖代鸡场使用“伊莎济宁红”名称)。
生产性能父母代种鸡1周龄-18周龄成活率97%;平均开产日龄154天,25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3%以上;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75枚-285枚,产合格种蛋235枚-245枚,平均产母雏94只;19周龄-68周龄成活率91%。商品鸡18周龄平均体重1550克,1周龄-18周龄耗料6.68公斤/只,成活率98%;开产日龄140天-147天,25周龄-26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95%以上;76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38枚,总蛋重21.08公斤,平均蛋重62.3克,体重1950克-2050克;19周龄-76周龄日耗料110克-118克/只,料蛋比(2.04-2.11)∶1,成活率93%。

褐壳蛋鸡由于育种的进展,褐壳蛋鸡由肉蛋兼用型向蛋用型发展,近年来在世界上有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消费者对褐壳蛋的喜爱,另一方面是由于产蛋量有了长足的提高。

褐壳蛋鸡还有下列优点:蛋重大、刚开产就比白壳蛋重;蛋的破损率较低,适于运输和保存;鸡的性情温顺,对应激因素的敏感性较低,好管理;体重较大,产肉量较高,商品代小公鸡生长较快,是肌肉的补充来源;耐寒性好,冬季产蛋率较平稳;啄癖少,因而死亡、淘汰率较低;杂交鸡可以羽色自别雌雄。但褐壳蛋鸡体重较大,采食量比白色鸡多5-6克/天,每只鸡所占面积比白色鸡多15%左右,单位面积产蛋少5-7%;这种鸡有偏肥的倾向,饲养技术难度比白鸡大,特别是必须实行限制饲养,否则过肥影响产蛋性能;体型大,耐热性较差;蛋中血斑和肉斑率高,感观不太好。

褐首鲇


中文名称褐首鲇

拉丁名称Ictalurus nebulosus (Lesueur)

英文名称brown bullhead

异名云斑鮰、褐首鲶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美洲鮰科(叉尾鮰科)

拉丁科名Ictaluridae

中文属名叉尾鮰属

拉丁属名Ictal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斑鮰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所于1984年在美籍学者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鱼类生态学家王喜生博士帮助下从美国加州比尔金私立渔业公司、加州大学渔业研究中心、加州渔业协会等单位收集引进。

形态特征
云斑鮰体短而粗。头稍大,腹面平直,背面则斜平。吻宽而钝、横裂。口亚下位,口裂较宽大。前颌骨和齿骨上分布有不规则向内弯曲的细蜜小齿。两鼻孔间距较大,前鼻孔一对,呈管状;后鼻孔也是一对,前方着生有鼻须。眼较小,位于头部两侧。有触须4对,长短各异。口角须宽扁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和颐须较短,鼻须末端超过眼的后缘,外侧颐须长于内侧颐须。胸鳍Ⅰ.8-9,硬棘带有锯齿状。背鳍Ⅰ.6-7。臀鳍18-21,较长形似刀状,腹鳍8。脂鳍位于背鳍之后,臀鳍正上方。尾鳍23-25,末端截形略内凹不开叉。体表光滑无鳞,富含粘液。侧线完全,较平直。鳃耙数8-9。体表背部深褐色,腹部灰白色。

生活习性
云斑鮰为淡水广温性鱼类,生活在水的低层(2-5米深处),行群体生活,常栖息在沙质及泥质水底,尤其喜在富含有机质,水生植物丛生的池塘、海湾、水库、湖泊的沿岸和小溪中生活,性情比较温顺。具有抗寒和耐热的能力。适温范围为0-39.5℃,水温为6-37℃,最适生长水温为18-32℃。耐低氧,在溶解氧为1.5-2毫克/升时,不会浮头。在温度20+1℃时,窒息点在0.6048毫克/升。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01%-0.8%。适应的pH值为6-8.9。对敌百虫较敏感,敌百虫浓度在0.3毫克/千克时,鱼开始跳跃,并逐渐死亡。雄鱼口腔齿和胸鳍硬棘可作控穴工具,冬季能凿洞而栖。因此,应注意防止该鱼挖洞逃逸。

云斑鮰为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欢集群摄食。仔鱼,以浮游生物为食,60毫米幼鱼摄食摇蚊、幼鱼及小型甲壳类,60毫米以后则以底栖生物中的大型水生昆虫幼虫、有机残屑、动物尸体及藻类等为食。该鱼原为肉食性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经驯化可摄食以植物性蛋白为主的人工配合饵料。饵料添加8%-10%鱼粉,蛋白质含量为30%-32%。冬季水温稍升高,便成群集聚岸边觅食。在长江流域,冬季仍能摄食生长,故越冬时,仍需进行投喂;北方地区在冰封前也应在水中投放豆饼,不使其饥饿而消瘦。

淡水生。

繁殖习性
云斑鮰2-3龄性成熟,少部分1龄可成熟。在非常繁殖季节雌、雄较难区别。在生殖季节,雌鱼体色偏黄,腹部膨大柔软,生长孔与泌尿孔被瓣状皮肤分开,形成沟状,生殖孔微红外凸;雄鱼头部较扁平中间凹陷,体色发黑,腹部不膨胀,精巢为花菜状,产前挤不出精子,因此在人工授精时难以采精,需剖腹取出精巢采精,这是鲶科鱼类的特点。2-3龄雌亲鱼怀卵量较高,一年繁殖一次,产卵季节一般在6-7月,水温20℃以上,23-28℃时产卵最盛。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库中均能自然产卵孵化。引入我国后,在长江以南地区,产卵从4月中旬开始,一直产卵到6月结束。质量0.5千克的雌鱼怀卵量为2 000-4 000粒,卵粒较鲤科鱼卵大,卵径2.5-3.0毫米。产出的卵相互粘连,不会与异物相粘,卵沉性。

人工繁殖以自然产卵为宜,产卵池不必另设专池,可利用亲鱼饲养池作为产卵池。临近交配繁殖时,雄鱼在水深30厘米处的池坡上挖土,铺成半球状的凹坑,坑的大小略大于鱼体自身,此为产床。产床挖成后,雄鱼追逐雌鱼,引诱、迫使雌鱼进入产床,并不时用吻部摩擦雌鱼的生殖孔,当雌鱼被诱发产卵,雄鱼立刻射精于卵块上。有时,在池塘或天然水体的石砾、瓦块、管子等沉积物也可被当成产卵掩体。雌雄鱼完成产卵射精后,雌鱼离开产床,由雄鱼单独守护卵块。此时,雄鱼的尾部不停地摆动,形成微水流,增加产床的水量交换。受精卵在池塘中自然孵化率很高,常在90%以上,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设置人工鱼巢进行产卵,之后使卵在孵化槽内孵化,方法与家鱼相同。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时间较长,水温20-30℃时,约需106-120小时孵化出膜。刚孵出的鱼苗形似小蝌蚪,全长在11-13毫米。

褐篮子鱼


[学名]: Siganus fuscescens
[资源名称]: 褐篮子鱼
[外文名]: Fuscous spinefoot
[别名]: 臭肚鱼、象鱼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约15~20公分。体侧上方 为褐绿色,下方为银白色;并杂以白色微带浅蓝的圆形斑。这些圆形斑沿体纵轴拓扑结构成行。 侧线之下,斑点较大,约成六行,侧线以上,斑点较小,拓扑结构较不规则约成18~20行 。背、腹和臀鳍亦各有13、4和 7 枚毒棘。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中国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热帶和亚热带珊瑚礁和岩礁海域,台湾北部、澎湖和东部之礁岸产量最多。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多栖息岩礁区或珊瑚礁区,喜欢成群觅食藻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褐塘鳢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