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单鳍鱼

中文名称拟单鳍鱼

拉丁名称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dachn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单鳍鱼科

拉丁科名Pempheridae

中文属名拟单鳍鱼属

拉丁属名Parapri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甚侧扁,向尾部渐细,被栉鳞或小圆鳞,头中大,吻短钝,眼大,侧上位,头长为眼径的1.9-2.7倍。口大,前位,口裂斜。上颌骨后端宽大,不被眶前骨所遮盖。无辅上颌骨。颌齿细水长流小,1行或多行。犁骨和腭骨具齿。头部除吻端裸露外,均被鳞。鳃孔大,鳃4,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条骨7,鳃耙长,25-31。侧线完全,上侧位,与背缘平行。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具4-7鳍棘,7-12鳍条,基底短,臀鳍具3鳍棘,20-45鳍条,基底甚长。胸鳍宽大,低位,腹鳍胸位,1鳍棘5鳍条,具1小腋鳞。尾鳍截形或浅叉形,椎骨10+15。体被栉鳞,侧线完全,侧线鳞外露,不被他鳞所覆盖,臀鳍基底无鳞,前盖骨边缘无细棘。背鳍Ⅴ-8-10,臀鳍Ⅲ-20-23,臀鳍第1枚鳍棘甚细小,为鳞片所覆盖。侧线鳞63-79。鳃耙6-7+18-19。体长为体高的2.9-3.1,为头长的2.8-2.9。

生活习性
暖热带海水/咸水生。

相关阅读

日本单鳍鱼


中文名称日本单鳍鱼

拉丁名称Pempheris japonicus Doderlein

英文名称Blackfin sweep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单鳍鱼科

拉丁科名Pempheridae

中文属名单鳍鱼属

拉丁属名Pempher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卵圆形,甚侧扁,被不易脱落的小强栉鳞。吻短,眼大,鳃耙较多。背鳍具6-7鳍棘,10-12鳍条。臀鳍基底很长,具3鳍棘,33-39鳍条。背鳍和臀鳍前方末端呈黑色斑点状。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栖小型鱼类。白天隐藏于洞穴,夜晚活动。全长达200毫米。

海(洋)生。

日本单鳍电鳐


中文名称 日本单鳍电鳐
拉丁名称 Narke japonica(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 torpedo, numb-ray, Japanese spotted torpedo, elect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电鳐目
拉丁目名 Torpendiniformes
中文科名 单鳍电鳐科
拉丁科名 Narkidae
中文属名 单鳍电鳐属
拉丁属名 Narke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盘圆表,宽比长为大;尾宽短,比体长稍短或几与体长相等,比体盘稍长,侧褶很发达,自背鳍起点下方至尾鳍基底后方。吻颇长,前端广圆;吻软骨柔软。眶前软骨发达,前侧位,分作多枝。眼小,眼球部分突出,位于喷水孔的前方里侧。喷水孔大,椭圆形。边缘光滑显著地突起;两喷水孔外缘间的距离几与吻长相等或比吻长大。鼻孔小;前鼻瓣连合为一长方形口盖,后缘游离后延,伸达下唇;后鼻瓣具一增扁半环形薄膜,成为入水孔边缘。口小,平横,口前具一深沟,能突出;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1/2;唇软厚而皱;上唇较狭,不外露(被前鼻瓣后端所掩盖),分两侧和中央三部;下唇宽而连续。牙细小,平扁,粒状,4-5行在使用,齿头低平后突,上下颌各14纵行;齿面不外露。鳃孔狭小,直行排列,第五鳃孔间的距离约为第三鳃孔宽的5倍。胸部前延,到达鼻囊前缘的水平线,两侧相当宽广地被软吻软骨及眶前软骨隔开;前后缘连续,后部广圆,有一短的里缘和一圆的后角。腹鳍前角圆钝,不突出,后缘斜直或圆凸,里缘短,后角小。背鳍一个,中大,起点在腹鳍基底之后,前、后、里缘分明,前后角圆形,与尾基的距离约与其基底长相等。尾鳍宽大,上叶比下叶大,后缘与下缘斜圆形。
背面常呈灰褐、沙黄或赤褐色,有时具少数不规则暗色斑块,有时发电器上具一白斑。各鳍边缘及尾侧白色。腹面淡白色,体盘外侧、腹鳍后缘里方以及尾的后部褐色。

毛鳍单臂鳎


中文名称 毛鳍单臂鳎
拉丁名称 Monochirus trichodactyl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鳎科
拉丁科名 Balistidae
中文属名 副鳞鲀属
拉丁属名 Pseudobalist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或卵圆形,上下颌齿圆锥形,上颌外行齿每侧4个,中央2齿特别长大,下颌齿每侧4个,中央2齿也长大。口周及颊部大部分裸露无鳞,体上全部被鳞。尾部鳞片上无瘤突或棘突,颊部除有5纵行小形鳞片外,其余部分裸露无鳞,口唇四周亦无鳞片。

短鳍拟飞鱼


中文名称短鳍拟飞鱼


拉丁名称Parexocoetus brachypterus brachypterus (Richardson)

英文名称slender twowinged flyingfish, short-finned flyingfish, sailfin flyin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Bel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飞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Exocoetoidei

中文科名飞鱼科

拉丁科名Exocoetidae

中文属名拟飞鱼属

拉丁属名Parexocoet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诸岛海域、南海北部沿岸。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背腹缘浅弧形,头较小,吻短钝,眼较大鼻孔每侧一个,深瓦,三角形,口小,前位,上下颌不延长成喙状。下颌前方具一三角形骨质突起,突出于上颌。吻部短,稍钝。小于眼径,犁骨、腭骨、翼骨及舌上具齿。鳃孔宽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被大圆鳞,鳞薄,侧线鳞38-40。侧线下侧位,近体侧腹缘,背鳍位于体后部,通常黑色。臀鳍与背鳍相对,胸鳍长大,末端不超过背鳍最后鳍条下方,腹鳍达到或几达到臀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背鳍12-14,最长鳍条后压超过尾鳍基,臀鳍12-14,背鳍前鳞20-24。

生活习性
暖水性,海(洋)生。

坚皮单鳍电鳐


中文名称 坚皮单鳍电鳐
拉丁名称 Crassomarle dormitor Talagi
英文名称 onefin electric ray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电鳐目
拉丁目名 Torpendiniformes
中文科名 单鳍电鳐科
拉丁科名 Narkidae
中文属名 坚皮单鳍电鳐属
拉丁属名 Crassomarle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盘椭圆形,宽稍小于长;尾宽短,稍短于头和躯干之长,比体盘为长,侧褶很低,几消失。吻颇长,前端广圆;吻软骨柔软,细长,正中一条。眶前软骨很发达,侧位,分作多枝,里侧以韧带连于吻软骨基侧。眼微小,埋于皮下,位于喷水孔里侧上角。喷水孔颇大,椭圆形。边缘光滑,平坦或微突起。鼻孔小;鼻口沟很短;前鼻瓣连合为一口盖;后鼻瓣短小,具一半环状薄膜。口小,平横,口前具一深沟,能突出;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2/5;唇软厚而皱;上唇分两侧和中央三部;下唇宽而连续。牙细小而多,平扁,齿头低平后突,上下颌各14~5纵行;齿面不外露。鳃孔很小,直行排列。
胸部前延,到达鼻囊前缘的水平线,前端宽广地被软吻软骨及眶前软骨隔开;前后缘连续,后部狭直,无里缘和后角。腹鳍前角圆钝,显著突出,后缘深凹,里缘很短可消失,后角尖小。背鳍一个,颇小,起点在腹鳍基底之后,前、后、里缘分明,前后角圆钝,与尾基的距离稍短于背鳍基底长。尾鳍颇宽大,上叶比下叶大,后缘与下缘斜圆形。

背面灰褐色或赤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块。尾侧白色。体侧在胸、腹鳍之间白色;腹面白色,体盘与腹鳍边缘白色;有时胸、腹外侧和尾之后部褐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