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若鲹

中文名称高体若鲹


拉丁名称Carangoides equul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M.yz023.COM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若鲹属

拉丁属名Carang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西太平洋,东至澳大利亚、汤加,北至夏威夷群岛。我国多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脂眼睑不发达。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绒毛状齿。胸部被鳞,或仅胸部腹面无鳞,棱鳞弱,侧线上棱鳞22-30。第2背鳍具21-25鳍条,其前间和臀鳍前部鳍条都不延长呈镰刀形,体长为体高的1.8-2.2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阅读

高体鳑鮍


中文名称 高体鳑鮍
拉丁名称 Rhodeus ocellatus(Kner)
地方名称 鳑鮍、鳑鮍儿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鳑鮍属
拉丁属名 Rhodeus Agassiz,183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2,10~12;臀鳍条2,10~13,纵列鳞31~34;下咽齿1行,5-5,齿面光滑无锯纹,鳃耙外侧10~13,脊椎骨32~33。体高而侧扁,背前部显著隆起,身体略呈卵圆形,头小,口端位,口角无须,鳞大,侧线不完全,仅在鳃盖后缘有4~5各侧线鳞。背鳍起点位于身体的最高处,臀鳍起点在背鳍第4~5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腹鳍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分叉,鳔2室,后室畅达显著大于前室。腹腔膜黑色。鳃盖后缘上方有一黑色斑点,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背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纹。距吻端比距尾柄基部的距离为近,臀鳍肛门近腹鳍基部,尾鳍分叉深。鳔2室,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深黑色。体背部灰褐色,腹侧面银白色,沿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背鳍有两列黑白相间的条纹。雄鱼臀鳍有两列黑色斑点,边缘为深黑色。雄鱼背鳍和臀鳍的黑色斑点步明显,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及眼眶前缘有珠星,而雌鱼有产卵管。
生活习性 生殖季节在4~5月,有鲜艳的婚装出现,雄鱼在吻端、眼眶前上缘有白色珠星,眼上部为朱红色,臀鳍近边缘处也呈朱红颜色,并镶有黑边,背鳍前几根分支鳍条及尾鳍中间均为朱红色,腹鳍呈现浅蓝色及浅红的色泽,体侧闪耀浅蓝色的光泽。雄鱼上腹部及臀鳍为浅黄色,产卵管的前端为朱红色。

高体近红鲌


中文名称 高体近红鲌
拉丁名称 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Kimura)
地方名称 大眼刁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近红鲌属
拉丁属名 Ancherythroculter Yih et Woo,1964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21~25;胸鳍条1,15;腹鳍条1,8;侧线鳞57~63;下咽齿3行,244~542或244一442,形似圆锥,尖端呈钩状;鳃耙细长,鳃耙外侧17~21,内侧23~26;脊椎骨43~44。体长为体高的3.4~4.3,为头长的3.9~4.3倍,为尾柄长的5.6~6.8倍,为尾柄高的10.0~11.4倍。头长为吻长的3.3~4.0倍,为眼径的3.3~3.9倍,为眼间距的3.2~4.2倍,为眼后距的2.2~2.4倍。体高、眼间距、眼后头长、头高、背鳍刺长都随体长的增长而相对增大;头长、眼径则相对减小。体侧扁。口端位,斜裂,末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眼大,眼间距较狭而平直。头后背部缓慢隆起。侧线位于体例中部,稍向下弯。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第3根硬刺发达,背鳍起点位于尾鳍基部至吻端的中点。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腹鳍末端不达臀鳍。鳔2室,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银灰色。体背部为浅灰色,并杂有黄绿色泽。体侧部和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在江河栖息的上层鱼类,以小型鱼类为食

褐色高体鮟鱇


中文名称褐色高体鮟鱇

拉丁名称Sladenia remiger Smith et Radcliff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鮟鱇亚目

拉丁亚目名Lophioidei

中文科名鮟鱇科

拉丁科名Lophiidae

中文属名高体鮟鱇属

拉丁属名Sladen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西太平洋,自印度尼西亚经南海至东海部绳海槽,我国产于东海外海。

形态特征
体前部粗壮,向后渐细,尾部稍侧扁,头大,稍圆,略平扁,吻宽,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下颌突出,两颌齿各2行,犁骨齿大于腭骨齿,均可倒伏,鳃孔宽大,部分伸达胸鳍基内侧下方,部分伸达胸鳍基外侧的前方和上方,鳃2个,无鳃耙。体裸露无鳞,体和头周缘有许多细长皮质突起,第一背鳍3-4鳍棘,第一、二鳍棘靠近,位于吻背中央,第三或第三、四鳍棘在后头部不外露,第二背鳍9-10。臀鳍6-7。胸鳍发达,18-19,假臂发达,腹鳍喉位。体长为头高的3.1-3.3倍,为头宽的3.9-4.3倍,背鳍前2鳍棘丝状,端部光滑细尖,无皮瓣,体褐色,腹面淡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高体金眼鲷


中文名称高体金眼鲷


拉丁名称Anoplogaster cornuta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ogrefish, fangtoot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无腹棘鲷科

拉丁科名Anoplogasteridae

中文属名腹棘鲷属

拉丁属名Anoplogast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尚未有报道。

形态特征
体短而高,侧扁,体高大于头长,尾柄细长,头甚大,头高大于头长,有发达的粘液腔,眼小,眼径小于吻长,口大,前位,斜裂,约等于头长,成鱼上下颌有许多长而尖的牙齿,幼鱼鳃耙细长,成鱼为1-3群短棘,侧线部分穿过鳞片,大部分呈开放的沟状,各鳍均无棘,背鳍较长,17-20鳍条,臀鳍短,8-9鳍条,胸鳍长,中侧位,基底水平位置,腹鳍亚胸位,尾鳍凹形。鳃盖条8-9,鳞小而薄,有许多小刺,脊椎骨约28。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马鲹


中文名称马鲹


拉丁名称Caranx hippos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裸胸鲹属

拉丁属名Caranx Lacepede,180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热海域,我国多数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高,脂眼睑稍发达,上颌齿呈带状排列,外行齿扩大,下颌齿1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齿。胸部侧面和腹面均被鳞,或仅胸部腹面无鳞,棱鳞存在于侧线直线部的全部。第2背鳍与臀鳍无丝状延长鳍条。第2背鳍22鳍条,臀鳍18鳍条,侧线上棱鳞30。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或后方。

生活习性
海水鱼。

若梅鲷


中文名称若梅鲷

拉丁名称Paracaesio xanthurus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笛鲷科

拉丁科名Lutjanidae

中文属名若梅鲷属

拉丁属名Paracaesi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海域。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稍侧扁,被小形栉鳞,口小,颌齿细小,外行齿较大,上颌前部具犬齿。犁骨具齿丛。眼间隔隆起,最后鳍条短。尾鳍深叉形,侧线完全,侧线鳞68-73,鳞片小,背鳍Ⅹ-10-11,臀鳍Ⅲ-8-9。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主要为浮游动物。常栖息于沿岸岩石或珊瑚礁附近海域,分散或集群活动。

海(洋)生。

黑尻鲹


中文名称黑尻鲹

拉丁名称Caranx melampyg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Bluefin kin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裸胸鲹属

拉丁属名Caranx Lacepede,180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胸部被鳞。侧线棱鳞34-39个。背鳍鳍条22-24根,臀鳍鳍条18-19根。体侧无斑点。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栖息于珊瑚礁和岩礁海区。以无脊椎动物和鱼为饵。体长一般为86-227毫米。

海(洋)生。

及达虾鲹


中文名称及达虾鲹

拉丁名称Alepes djeddaba (Forska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虾鲹属

拉丁属名Alep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红海、东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海域,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形态特征
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吻短,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颌齿1行,紧密排列。脂眼睑甚发达,前部达眼前缘,后部达瞳孔后缘。侧线前部弯曲,棱鳞存在于直线部的全部。第1背鳍7-8鳍棘,棘短而低,胸鳍长,腹鳍短小,尾鳍叉形。Ⅷ,Ⅰ-23-25,臀鳍Ⅱ,Ⅰ-18-21,颌齿1行,犁骨和腭骨具齿,胸部被鳞,侧线上棱鳞33-51。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2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美丽短鳍蓑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