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鳜

中文名称石鳜

拉丁名称Siniperca whiteheadi (Boulenger)

异名白头鳜、木叶桂、桂婆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鳜属

拉丁属名Siniperca Gill,186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ⅩⅣ-14;胸鳍13-15;腹鳍Ⅰ-5;臀鳍Ⅲ-11。侧线鳞59-67。鳃耙7-8(通常为7枚)。

体长为体高的2.7-3.2(平均3.0)倍,为头长的2.7-3.1(2.9)倍,为尾柄长的5.6-7.6(6.4)倍,为尾柄高的8.4-12.8(9.2)倍。头长为吻长的3.4-3.9(3.7)倍,为眼径的4.2-5.5(4.8)倍,为眼间距的5.8-7.7(6.4)倍,为尾柄长的2.0-2.6(2.2)倍,为尾柄高的3.0-5.0(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l-2.5(1.6)倍。

体侧扁、长圆形、不甚高。背腹缘均为弧形。头较大,头长与体高几乎相等。吻短。前鼻孔小,裂隙状,周缘稍隆起,离眼近离吻端较远,后鼻孔不明显。口端位,口裂斜。上颌骨后端显著宽大,约为眼径的3/4,后缘延伸到眼后缘之下。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上下颌有多行绒毛细齿,无犬齿。犁骨及腭骨齿细弱稀疏。眼中等大,位于头侧上方。离吻端较近。前鳃盖后缘及腹缘锯齿状,鳃盖后端及后上方各有1枚扁平棘,间鳃盖及下鳃盖腹缘有弱锯齿。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梳齿状,7-8枚(7枚为常见);耙齿内侧布满针状小突起,最长鳃耙约与鳃丝等长。

背鳍始于胸络基部上方,具棘13-l4枚,鳍条14枚,鳍棘基部明显长干鳍条基部,鳍条基部约与臀鳍基部相对。胸鳍具13-15鳍条。腹鳍稍后于胸鳍,有1棘5鳍条,鳍棘细长约为鳍条长度的1/2。臀鳍有3棘11鳍条,第2臀棘最长,倒伏时不超过第3棘。肛门位置靠近臀鳍起点。尾鳍圆形。

鳞小,圆鳞;头部无鳞,但颊部、鳃盖具鳞。肠短,幽门垂3枚。脊椎骨33-34枚。

体黄褐色或棕褐色,有深色斑纹及斑点,另有4条黑褐色横带在体侧后半部。第一横带位于背鳍第10-12鳍棘间,第二条在背鳍前部鳍条之下,第三及第四条均左尾柄部。眼后头侧有3条辐射状黑色斜纹带,鳃盖后端有一黑色斑,鲜活时斑缘镶桔红色彩圈。尾鳍、背鳍及臀鳍都有黑色斑点组成的横条纹。腹鳍灰黑色,胸鳍灰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阅读

大眼鳜


[学名]: Siniperca kneri Garman
[资源名称]: 大眼鳜
[外文名]: bigeye mandarinfish
[别名]: 桂鱼、桂花鱼、嘴爪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不甚高;背、腹缘圆凸,尾柄较高,头大,吻长;眼大,上侧位,偏于头前部;眼间隔平坦,项部隆起。每侧的前、后鼻孔相互靠近,都为长圆形;前鼻孔有瓣膜,后鼻孔周缘平整。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后端宽阔,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齿绒毛状,下颌两侧齿常扩大为犬齿,单个着生排成1列,偶而也有2个并生的;上颌缝合部有犬齿;犁骨及腭骨表面绒毛齿密集成群。前腮盖骨后缘有锯齿12枚以上,远隅角处一枚最大;腹缘无锯齿,有棘状骨突2个,棘端均指向前方。鳃盖骨后端及后上方各有扁棘1根。间鳃骨及下鳃盖骨腹缘光滑。鳃耙短,梳齿状,排列稀疏。 躯干部鳞片狭长,颊部上方、鳃盖及前腹部也都有小圆鳞覆盖,侧线沿体上方1/3处后行,至尾柄部顺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 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2根鳍棘,第五或第六棘最长,各棘间有鳍膜相连,鳍膜边缘呈波形缺刻;鳍条部边缘圆凸,最长鳍条长于最长鳍棘。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几乎相对;第二棘最长且粗壮,压倒后超过第三棘,胸鳍靠近鳃孔,扇形,后缘弧形。腹鳍起点在胸鳍下方稍后;有1根棘,5根鳍条;棘长小于鳍条长的1/2。尾鳍发达,后缘微圆。肛门靠近臀鳍。 体长为体高的2.9~3.4倍,为头长的2.4~3.0倍,为尾柄长的6.2~7.7倍,为尾柄高的9.1~10.7倍。头长为吻长的2.9~3.7倍,为眼径的4.3~5.6倍,为眼间距的6.1~7.1倍。%576%

[地理分布]: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与鳜鱼相似,但更喜欢栖息于流水的环境。常在浅水沿岸地区游动觅食,冬季在岩石洞穴中越冬。大眼鳜为肉食凶猛性鱼类。食物中以鱼为主,约占92%,其次为虾类,约占7%。在长江干流所获大眼鳜的食物中,以黄颗鱼、虾虎鱼为主,而在湖泊中的大眼鳜则以鳑鮍、蒙古红鮊、麦穗鱼及虾类为食,这是由于不同水体的饵料基础不同所致。

麻鳜


中文名称麻鳜

拉丁名称Siniperca fortis (Lin)

异名铁桂、麻桂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鳜属

拉丁属名Siniperca Gill,186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都柳江(贵州省南部)及融江(广西北部)。

形态特征
背鳍Ⅷ-10-11(11为常见);胸鳍14一15;腹鳍Ⅰ-5;臀鳍Ⅲ-8。侧线鳞63-82。鳃耙4-5。

体长为体高的2.9-3.6(平均3.2)倍,为头长的2.7-3.5(2.9)倍,为尾柄长的5.4-6.8(6.2)倍,为尾柄高的8.l-10.6(8.7)倍。头长为吻长的3.2-5.0(3.7)倍,为眼径的3.6-5.4(4.6)倍,为眼间距的7.7-10.6(9.3)倍,为尾柄长的1.7-2.5(2.1)倍,为尾柄高的2.6-3.6(3.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l.7(1.4)倍。

体长而侧扁,略呈纺锤形。头大。吻短。鼻孔互相靠近,圆形的前鼻孔有瓣膜,椭圆形的后鼻孔光滑平整。眼中等大;眼间窄,稍隆起,眼后背缘平直。口端位,口裂大,稍倾斜。上下颌几乎相等或下颌稍稍超过上颌。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齿;下颌二侧有圆锥齿一列。前鳃盖后缘有锯齿11-14枚,近隅角二枚较大;腹缘有骨棘2枚。鳃盖后部有扁平棘2枚,有时上方较小的一枚隐埋皮下。左右二侧鳃膜不相连也不联于峡部。鳃盖条7枚。鳃耙4-5枚,梳齿状其长仅为鳃丝长度的1/2。

背鳍较长,基底约占体长之半,起点始于胸鳍基部的后上方,有鳍棘13枚、鳍条10-11枚(11为常见)鳍棘与鳍条连续,中间有浅缺刻。背鳍棘强,第6棘最长,约为头长的1/3,但稍短于最长背鳍条。背鳍鳍条部外缘高而圆凸,末端接近尾鳍起点。胸鳍始于背鳍前方,扇形,有鳍条14-15枚。腹鳍稍后于胸鳍,比胸鳍略长,有二棘5鳍条。臀鳍起点在背鳍第13鳍棘的前下方,有棘3枚,鳍条8枚,第2臀棘较长,倒伏时等于或稍稍超过第s棘。侧线前段偏于背侧,约与背部轮廓线平行,后段移行至尾柄中线。

体复细小圆鳞,头背部裸露无鳞,颊部、鳃盖及前腹部都有鳞。

幽门垂23-46枚。脊椎骨28枚。

体背侧色泽较深为棕色或黑色,腹侧较浅并有密集的棕色小斑点(一般比眼球瞳孔孔径为小)。各鳍灰黑色。尾鳍、背鳍及臀鳍都有深色斑点组成的横条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斑鳜


[学名]: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
[资源名称]: 斑鳜
[外文名]: spotted mandarinfish
[别名]: 岩鳜、园筒 (桶)鳜、石鳜
 
[形态特征]:
  体背、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头大,眼后头部平直或稍内凹。吻尖,眼上侧位,偏于头的前半部,每侧有鼻孔2个,离眼较近,前鼻孔圆形,小而有瓣膜,后鼻孔椭圆形,略大于前鼻孔。口前位,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下颌两侧齿扩大为犬齿,多为2个并生。间鳃盖骨及下鳃盖骨腹缘有浅缺刻。鳃耙稀少,梳齿状,略短于鳃丝。吻部及头顶处无鳞,余均有鳞。侧线前段稍弯,靠近背缘向后延伸;后段较平直,接近尾柄中部。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鳍棘发达,有12-13根鳍棘,第六鳍棘最长;鳍条部基底短,鳍条边缘圆凸。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几乎相对;鳍棘都较粗壮:第一鳍棘较短,第二鳍棘最长(压倒后超过第三鳍棘),胸鳍下侧位,起点稍前于腹鳍,腹鳍起点在背鳍第三鳍棘下方,鳍长约等于胸鳍长,有1根鳍棘,短细,不及鳍条长的二分之一。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  [原产地区]:中国广东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广东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喜栖于静水或微流水中,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流中,白天一般侧卧于底部凹坑中,较少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在水草丛中四处游动寻觅食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91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鳞鳍鰕虎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