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人工孵化

(一)孵化设备
牙鲆受精卵的孵化,有一次换水的静水孵化和经常换水的流水孵化。从管理方便考虑,一般采用流水孵化较好。

牙鲆人工孵化多用玻璃钢水槽、强化玻璃钢(FRP)水槽和聚碳酸脂水槽,容积为0.5~8立方米,水深0.8~1米。也可用50~100立方米,甚至200立方米的大型水泥池,内安放网箱(0.5~l立方米,深0.6~2米),还可直接放在培育池中孵化。但用0.5~2立方米水槽更便于管理。

(二)孵化条件
1.放卵密度
在微流水(20升/分)、微充气(微波)情况下,0.5~1吨水槽,一般放散气石1个,进行高密度孵化,可放卵30万~60万粒;1吨的水槽,内放较质孵化网箱,直径90厘米,可放卵60万粒。5~10立方米水泥池,放卵8万~4万粒/米3;20~50立方米水泥池,放卵4万~1.5万粒/米3;5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泥池,一般放卵1万粒/米3。

2.孵化条件
(1)水温 可进行孵化的水温为10~24℃。水温在9℃以下、25℃以上,不能孵化。孵化适温为14~19℃。最适孵化水温为15℃左右。
(2)盐度 孵化用水的盐度为2.8%~3.5%。在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正常海水稍有些淡水也没有问题,但一般盐度不应高于3.3%,也不能低于1.9%(低于1.9%时受精卵也会下沉)。
(3)pH 要求在7.7~8.6。
(4)溶氧量 要求达6~9毫克/升以上(微流水、微充气,
(5)孵化用水 为经砂滤的洁净海水。
(6)遮光 孵化水槽上方要遮光,防止太阳光直射。

3.孵化日常管理
(1)每天记录水温变化,要保持水温稳定。经常在解剖镜中观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状况,并记录发育所处的阶段。
(2)孵化期间每天要清除(虹吸)出下沉的卵。
(3)注意充气量不能过大(微波),进水冲击不能大(防止卵膜破裂)。
(4)最好用亲鱼自然产卵开始后5~7天以后的卵(受精卵、孵化率高的产卵盛期所产的卵)。
(5)静水孵化时,只换水1次,要用等温新水。
(6)虹吸出的卵,要放在水中静置,将其中上浮的卵捞出放回孵化。
(7)所用海水,如果重金属含量高,可使用EDtA2~5毫克/升。
在水温15℃时,一般60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仔鱼。

4.孵化仔鱼的计数方法
用100~1000毫升的烧杯随机取样3~5次,计算其中仔鱼数,求出其平均值,推算出孵化仔鱼数,求出其孵化率。计算公式为:

孵化率=(孵出仔鱼数/受精卵数)100%


一般是将浮上卵作为受精卵。

相关阅读

甲鱼简易人工孵化方法


甲鱼孵化方法很多,对于那些不具备恒温设施的小规模养殖单位或个体户来说,自制孵化箱进行以人工控湿为主的方法,可谓是既简便易行,又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孵化率。
一、孵化箱的制作
制作孵化箱的木料以松木为好。它不仅有杀虫作用,受潮后既不易腐烂,又不滋生霉菌,不会影响孵化用砂的透气性和滤水性。孵化箱的规格一般为长80厘米、宽50厘米、前端高40厘米、后端高60厘米,上口成倾斜状。箱底打2-3个滤水孔,以利孵化时余水滤出箱外。为便于观察箱内孵化情况,箱的上盖板和前端挡板可用平板玻璃装置,消毒后即可使用。
二、孵化用砂的选择
孵化用的砂质以纯河砂、纯中砂(砂径1.43-1.5毫米)效果最好,因其粗细均匀,透气性能好,可使孵化时的含水量、供氧、传热都较为均匀。选好的砂粒要经曝晒、煮沸或漂白粉消毒杀菌后才能使用。用前还需检验其含水量,因砂质湿度是决定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一般可用“手握砂试验”鉴别其湿度。即用手紧握湿砂,指缝不滴水,松开手后,湿砂成团,将砂团轻轻丢下,落地即散,说明其含水量在5-12%左右,可入箱孵化;如用手紧握湿砂,指缝滴水或松手后砂不成团,说明其湿度过大或过小,不能使用。
三、砂、卵的铺放
孵化箱底层自下而上依次铺放粗卵石(卵径0.5-1厘米)、粗砂(砂径2-3毫米)、中砂各3-5厘米。再放受精卵2-3层,卵的白点(动物极)向上为好,卵与卵相距1厘米左右,上下层之间呈“品”字型铺放。卵上再依次铺放5厘米中砂和1-2厘米厚的细砂,细砂主要用于保持湿度,防止水份过快蒸发。细砂上再铺一层毛巾,水喷洒在毛巾上,可保持箱内湿度均匀。

四、孵化箱的存放
孵化箱可存放在温度较为稳定、环境安静、便于管理的室内,如塑料大棚等,如只有1、2箱,放在居室内也可以。箱内卵、砂放好后,应在箱内靠左右边缘与砂面成斜坡状安放水槽,供出壳后的稚鳖自行戏水。为防止蚂蚁等小虫危害鳖卵,可在箱的底部放一大盘,盘内装水,用水把箱底与四周封住。在不影响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应尽量通风、增加室内光照。
五、管理要点

1.严格控制砂床含水量。砂床湿度过大或过小都直接影响孵化、成活率。一般湿度在80%-85%时孵化率最高,因此应定期检验其湿度并适时喷水保湿。
2.尽量保持稳定的孵化温度,其适宜温度25-36℃,30±3℃时孵化率最高。如孵化期间温度变化幅度超过适宜范围时,应尽可能用电风扇、炉子等调整温度。
3.孵化用水应新鲜、无毒、无害、无污染。洒水的温度与砂床温度应相等或相近,切勿使用过冷或高于36℃的热水。

4.防止敌害生物如蚂蚁、老鼠等侵袭,伤害受精卵或稚鳖。
5.稚鳖出壳后,应让其在砂盘中自由活动2小时左右,摆掉身上胚胎期的浆膜、脐带后,再淋水、消毒放入培育池。

林蛙的人工孵化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林蛙的受精卵,由于受天敌的危害和环境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孵化率往往很低。而人工孵化,则是在专用的孵化池中进行,避免了各种不利条件的危害和影响,大大地提高了孵化率。

孵化池为了把不同时期产的卵分池孵化,避免因不同期的卵同池孵化而产生蝌蚪规格参差不齐的现象,孵化池可多建几个,其数量依亲蛙数量而定。面积不必太大,一般2-3米 即可,水深20-30厘米。为保证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池水应能保持一定的交换量,但水流不能太大,不可冲动卵团: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罩上,防止有害昆虫、剑水蚤等流入和受精卵或蝌蚪随水流出。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不建孵化池,在大水面中用网箱孵化

1.放养密度由于将幼蛙养至成蛙,其规格变大,体重增加,将占据相对大的空间,所以放养密度相对于幼蛙养殖要大幅度降低如果作为商品蛙养殖,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40-60只。若环境条件和饵料保证条件不理想,尚需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如果作为后备亲蛙养殖,每平方米只可放养20-30只。

2.投饵量因成蛙个体大,摄食量也大,所以要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获得较高品级的商品蛙,相对投饵量可适当比幼蛙养殖高一些,一般按成蛙群体总重的10%-12%投喂即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虹鳟的人工孵化


生产中多采用阿特金斯孵化器,每10万粒卵注水量为20-40l/min(采用立式孵化器,每10万粒卵注水量为15-20l/ min) .该法优点为可保持水流上下流通。其规格为长2 m,宽0.4m、高0.37m,内分两大格,每格放两叠孵化盘(5-10盘), 可串联用水。用铁丝网、塑料网片或竹帘作孵化盘,每盘放卵径 为5.6~的鱼卵3000粒左右,单层铺匀。水温在8-10度,经 30-35 d(天),鱼苗孵出,在13-14℃,24-26d孵出。 整个孵化期间要加强管理,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I )孵化水要澄清透明,不含杂质和悬浮物。
(2)水温控制在8-12度,最好是恒温,30-40d,仔鱼可孵出。
(3)溶氧应保持在7mg/l以上
(4)孵化水pH值6.6-7.4,中性水最好。
(5)整个孵化过程要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一尤其避免直射光。
(6)在胚盘形成,即胚环和胚后期、体节分化期,易受外界刺激而致死,要特别防止震动,保持卵子静止状态。
(7)孵化期安排四五次捡卵作业,及时去除死卵。
(8)孵化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水霉病的发生。自受精之日起每 3-4d用孔雀石绿消毒I次,使药液成1/20万浓度从注水口内注入,并持续1h以上。

美蛙的人工孵化


孵化设备孵化设备除孵化池以外,还可用孵化网箱、孵化框和其它容器。孵化网箱可用每平方厘米40目的聚乙烯纱网制成,长120 cm,宽80cm,高50 cm,将四角用绳子系住固定在水中即可。孵化框可用厚1一2 cm的木板钉成高40 cm的木框,框底也用每平方厘米40目的聚乙烯网钉紧,将其沉入水中15- 20 cm.如果卵少,可用缸、瓷盆、塑料盆等小容器盛水(水深 10 cm左右)孵化。

孵化管理蛙卵孵化之前首先要检查其受精情况。蛙卵受精后经数小时即可呈现卵粒黑点膨大且油亮,在其周围有一圆形晕圈,则表明卵已受精;如果发现卵色浑浊不清且与原卵大小相同,则表明卵未受精。确定受精卵之后,在孵化过程还要掌握以下技术:

(1)水温。受精卵的孵化温度为20-30℃,最佳范围是25 -28℃,只需2-3d即可孵化出蝌蚪。孵化时温度必须要稳定,防止骤冷骤热,温差不宜超过2℃。

(2)水质。卵孵化时要求无毒害、无污染的清新水源,水的声值为6-8,含盐量应控制在0.2%以内;溶氧量不得低于3 mg/L,自来水不宜使用,因其中含氯对卵孵化有不利影响。

(3)光照。蛙卵不能接受阳光直射,否则因暴晒可使卵面失去水分以至干瘪,造成死亡,降低孵化率。

(4)机械振荡。受精后的美蛙卵,其卵膜吸水膨胀,弹性减弱。女。在这时有机械振荡或搅动水面,则会使胚胎内部结构移位,造成胚胎畸形。

5)防止敌害。在孵化期间水中绝对不能有小鱼虾或其它蛙类等动物,还要在孵化设备上方加设细纱网或其它棚盖等护设施,以防其它鸟类等动物伤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9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黄高鳍刺尾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