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鱼舵]

中文名称长鳍[鱼舵]

拉丁名称Kyphosus cinerascens (Forskal)

英文名称Blue chub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鱼舵]科

拉丁科名Kyphosidae

中文属名[鱼舵]属

拉丁属名Kypho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上下颌牙多列,最外一列门牙状,末端不分叉,根部有一水平的齿根,其后有数列绒毛状牙。

生活习性
海洋草食性鱼类。摄食海藻,结群生活,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和岩礁岸边。体长一般为117-370毫米。

海(洋)生。

相关推荐

长鳍光唇鱼


[学名]: Acrossocheilus 1ongipinnis(Wu)
[资源名称]: 长鳍光唇鱼
 
[形态特征]:
 
体较高而侧扁。头后背部隆起较高。头较小,呈三角形,吻尖,向前突出,吻长约眼后头长。口较小,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伸至鼻孔的下方。上唇紧贴上颌外表。下唇两侧瓣相距为口宽的1/3。下颌前缘露出唇外,具角质薄锋。唇后沟中断。须2对,口角须较吻须长,约等于眼径。鼻孔近眼前缘。眼较小,侧上位,稍近吻端,眶间隔明显隆起。鳞片中等大,排列整齐,胸部鳞片略小。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正中。背鳍及臀鳍基具鳞鞘,腹鳍基部具2 枚腋鳞。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硬刺,后缘具强锯齿,末端分节。背鳍长于头长,较大个体末根不分枝鳍条和第1根分枝鳍条末端延长成丝状。背鳍起点稍前于腹鳍,约在吻端与尾鳍间的中点,或稍近吻端。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臀鳍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深叉形。肛门紧靠臀鳍之前。 鳃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齿主行外侧第1枚齿极细小,第2枚齿粗大;其余齿细长,咀嚼面倾斜稍凹,顶端尖而带钩曲。 体侧有5条橙红色垂直横带,上宽下窄。各鳍浅黄色,尾鳍内缘有黑色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柳州、百色、河池、龙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广西分布于漓江、柳江、红水河、左江、右江、北仑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大河,以固着藻类为食。

长鳍鲉


中文名称长鳍鲉

拉丁名称Sebastolobus macrochir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长鳍鲉属

拉丁属名Sebastolob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日本有分布。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眼中大,上侧位,头上棘棱尚未发达,背鳍Ⅻ-Ⅹ Ⅵ-8-13,臀鳍Ⅲ-5。胸鳍不呈圆形,约可分为2叶或上部鳍条最长,腹鳍胸位,尾鳍截形。胸鳍有一凹刻,下部鳍条较粗,头部棘棱强,上颌后缘达眼中央下方,体黄色到红色,背鳍上有一大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5,6月产卵,卵块包在胶质囊中漂浮在海表面。

长鳍银鱼


中文名称长鳍银鱼

拉丁名称Salanx longianalis (Regan)

异名银鱼,长臂银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银河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alaxioidei

中文科名银鱼科

拉丁科名Salangidae

中文属名银鱼属

拉丁属名Salanx Cuvi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杭州、海宁、黄河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Ⅱ-13。臀鳍条Ⅱ-26-29。鳃耙11。脊椎骨69。

体长为体高的9.72-12.66倍,为头长的4.95-5.66倍,为尾柄长的11.44-14.85倍,为尾柄高的22.66-26.77倍。头长为吻长的2.38-3.0倍,为眼径的9.4-11.5倍,为眼间距的3.6-4.8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3-2.0倍。

体细长,前部扁平,后部侧扁。头小。吻端尖。前颌骨三角形。两颌等长,口裂不伸达眼前缘。上颌齿较大,下颌齿较小,排列稀疏。舌窄尖,无齿。眼侧位。眼间距宽。鳃孔大。鳃耙短小,有假鳃。体光滑。雄鱼臀鳍上方有一行圆鳞。腹膜银白色。鳔单室。肠长为体长0.55倍。肛门紧位臀鳍前方。

背鳍位于体后部。有脂鳍。胸鳍短,侧位,基部有发达肌肉基。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5-7鳍条下方。尾叉形。

体白色半透明,腹缘有2行小黑点。

生活习性
入河口近海小型鱼类。海水/淡水/咸水生。

鯻[鱼舵]


中文名称 鯻[鱼舵]
拉丁名称 Therapon theraps(Cuvier)
英文名称 Largescaled therapon
地方名称 硬头浪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鯻科
拉丁科名 Theraponidae
中文属名 鯻属
拉丁属名 Therapon Cuvier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Ⅺ,Ⅰ-10;臀鳍Ⅲ-8;胸鳍14;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50~51。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体长为体高2.5~2.6倍;为头长3.1~3.3倍;背缘较狭窄,腹缘钝圆;体高以背鳍起点为最高,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1~4倍,为眼径3.6~3.8倍;头背面在吻部微凹,平滑,在眼间隔及后头部微凸,具骨貭綫纹,此线纹随鱼体增长而愈明显。眼中等大,侧上位,眼径约等于或稍大于眼间隔。2鼻孔相距甚近,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三角形,紧临眼前缘。眶前骨后下缘具细齿。口中等大,两颌等长,上颌后端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成带状,外列一行较大,圆锥形,微能活动。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在偶角处锯齿较大;鳃盖骨具2棘,上棘短;下棘强大,向后延伸至鳃盖后方。匙骨上侧角钝圆外露,边缘有小锯齿。有假鳃。鳃盖条7。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扁,9+15,最长鳃耙约为眼径的1/3。

体被栉鳞,侧綫上鳞9~10个,鳞较厚不易脱落。颊部鳞片5~6行,排列规则,鳃盖部鳞片大于颊部,排列不甚规则。背鳍和臀鳍基底具低鳞鞘。侧线完全。

背鳍具12鳍棘,10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深缺刻;背鳍鳍棘发达以第四鳍棘为最长,最长鳍棘长于最长鳍条。臀鳍具3鳍棘,8鳍条,以第三鳍棘为最长,臀鳍约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约等于吻后头长。腹鳍位于胸鳍基后下方,第一鳍条稍延长,向后不达肛门。尾鳍分叉。

体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体侧有4条棕褐色纵带:第一条沿体背方;第二条自后头部达背鳍鳍条部,与第一条常相汇合在一起;第三条自吻端,穿过眼径沿体侧中央直达尾柄之上;第四条常不明显,自胸鳍向后逐渐消失,在背鳍鳍棘部第3~7鳍棘间有一大黑斑。鳍条部第1~4鳍条末端与第6~8鳍条间各有一黑斑点。尾鳍有5条黑色斑纹;中央一条与体侧第三纵带相连,上叶及下叶各二条,上叶一条在尾鳍末端。臀鳍鳍膜间浅灰褐色,胸鳍与腹鳍色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1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圆腹雅罗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