鯕鲭

中文名称鯕鲭

拉丁名称Luvarus imperialis Rafinesqu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刺尾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canthuroidei

中文科名鯕鲭科

拉丁科名Luvaridae

拉丁属名Luva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均有产,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侧扁,被细小粒状鳞片,鼻孔1个,小而圆,口小,前位,上颌骨后部宽,为眶前骨所遮盖,颌齿极细小或无颌齿,某些幼鱼的腭骨和舌上具齿,前颌骨能伸出,吻短钝,鳃盖膜与峡部相连,腹鳍退化或消失,背鳍和臀鳍具许多不分支的骨质鳍条。幼鱼的背鳍起点在体前方,随着长大而往后移动,肛门在胸鳍基的下方,为呈鳞状的残留腹鳍遮盖着。尾柄具明显的肉质隆起嵴,尾鳍新月形,椎骨22,最后2节椎骨愈合。

生活习性
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洋)生。

相关推荐

蔷薇棘鳞蛇鲭


[学名]: Ruvettus pretiosus
[资源名称]: 蔷薇棘鳞蛇鲭
[外文名]: black escolar、oilfish、ruvetto
[别名]: 棘鳞蛇鲭Ruvettus pretiosus Cocco,1833
 
[形态特征]:
 
体长336~485毫米。采自北纬3106~3134,东经12819~12906,水深410~692米。 背鳍ⅩⅣ,1~17,小鳍2,臀鳍I-17,小鳍2,胸鳍15,腹鳍I-5。鳃耙4+l+9。 体长为体高4.0~4.9倍,为头长3.4~3.6倍。头长为吻长2.9~3.1倍,为眼径5.3~ 5.4倍,为眼间隔3.4~3.6倍。吻长为眼径1.7~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1.3倍。 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背、腹缘浅弧形。头大,头长大于体高,前鼻孔上方至头后部的背缘侧视几呈直线状。吻钝尖。眼较大,眼间隔稍凹入。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呈裂缝状,位于眼前缘。口大,斜裂,上颌后端达眼后缘下方,下颌比上颌稍突出。两颌具圆锥形牙,两侧中央牙更强,上颌前端具2~3对倒向后方犬牙。犁骨具2~4牙,腭骨具1列圆锥形锐牙,舌上无牙。鳃耙细尖而短小。 体被结节状骨板棘鳞,腹鳍与肛门间的腹缘具骨质锯齿状弱棱鳞,形成隆起缘。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部,埋于皮下,不明显。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在鳃盖上方,鳍棘短小。第二背鳍紧接在第一背鳍之后,仅在 基部稍相连,其后具游离小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稍后于第二背鳍,其后具游离小鳍2个。胸鳍短小,位于第一背鳍第二、三鳍棘下方.腹鳍小,短于胸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尾鳍浅叉形。 液浸标本体呈棕褐色,第一背鳍鳍膜、各鳍边缘及胸鳍后端暗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广东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诸岛海域,东海),日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温热带海域。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通常在大陆棚上面, 有时在大洋性水域中向下至 800 公尺. 通常独居性的或成对在底部的附近. 回游远离至外海. 吃鱼,甲壳动物与乌贼。

苏氏短蛇鲭


[学名]: Recea solandri
[资源名称]: 苏氏短蛇鲭
[外文名]: King barracouta、Southern kingfish、Silver gemfish
[别名]: 南短蛇鲭、 索氏短蛇鲭、斑鳍短蛇鲭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侧扁。头尖长,背缘几平直。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或稍超过瞳孔前缘下方。颌齿1行,扁而尖,有大型犬齿。犁骨无齿,腭骨具犬齿。侧线2条。第一背鳍具16~18鳍棘,第二背鳍具1~2鳍棘、14~16鳍条。臀鳍具1棘、13~16鳍条。二鳍后方各有2~3个小鳍。腹鳍退化消失或只占人只具1细棘,或具1鳍棘、2~3鳍条。尾鳍叉形。 本种的主要特征:腹鳍小而明显,具1棘、2~3鳍条,下支侧线在背鳍第6~7鳍棘下方由上支侧线分出,折向体侧中部纵走。第一背鳍前部有黑斑,鳍膜边缘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日本和日本以南太平洋沿岸,西太平洋温、热带海域,印度洋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成群出现在大陆棚及大陆坡上。 他们通常被捕捉接近海床但是偶而可能移进中层水域中. 稚鱼是大洋性的, 成鱼也出现接近水表面外海的塔斯梅尼亚与纽西兰。 产卵前的鱼的密集鱼群移动在冬天期间于大约 400 公尺沿着大陆斜坡捕食鱼,乌贼与甲壳动物。 肉是有好可食用的质量与尤其好吃的当烟熏时的。

日本鲭(东海西部种群)洄游


东海西部种群日本鲭的越冬场主要在东海中南部至钓鱼岛。该越冬鱼群受黑潮暖流及其西分支台湾暖流所控制,每年3~6月,性腺发育成熟,并随水温回升,暖流势力增强,进入闽东、浙江近海产卵,产卵盛期4~5月;在闽东、浙江中南部海域形成产卵群体,部分性腺迟成熟的日本鲭继续北上,进入黄、渤海产卵,也有部分产过卵及性未成熟的日本鲭分布在浙江海域索饵。当年生的幼鱼,6~7月分布在浙江沿岸及岛屿周围海域索饵成长。8~10月,随着个体逐渐长大,移向外侧海域索饵。10月以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水温下降,暖流向南退缩,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鲐鱼移向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从黄渤海域南下的日本鲭,10~12月经济洲岛西部海域,返回中南部外海越冬。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15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玻璃维亚凤凰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