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短蛇鲭

[学名]: Recea solandri
[资源名称]: 苏氏短蛇鲭
[外文名]: King barracouta、Southern kingfish、Silver gemfish
[别名]: 南短蛇鲭、 索氏短蛇鲭、斑鳍短蛇鲭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侧扁。头尖长,背缘几平直。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或稍超过瞳孔前缘下方。颌齿1行,扁而尖,有大型犬齿。犁骨无齿,腭骨具犬齿。侧线2条。第一背鳍具16~18鳍棘,第二背鳍具1~2鳍棘、14~16鳍条。臀鳍具1棘、13~16鳍条。二鳍后方各有2~3个小鳍。腹鳍退化消失或只占人只具1细棘,或具1鳍棘、2~3鳍条。尾鳍叉形。 本种的主要特征:腹鳍小而明显,具1棘、2~3鳍条,下支侧线在背鳍第6~7鳍棘下方由上支侧线分出,折向体侧中部纵走。第一背鳍前部有黑斑,鳍膜边缘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日本和日本以南太平洋沿岸,西太平洋温、热带海域,印度洋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成群出现在大陆棚及大陆坡上。 他们通常被捕捉接近海床但是偶而可能移进中层水域中. 稚鱼是大洋性的, 成鱼也出现接近水表面外海的塔斯梅尼亚与纽西兰。 产卵前的鱼的密集鱼群移动在冬天期间于大约 400 公尺沿着大陆斜坡捕食鱼,乌贼与甲壳动物。 肉是有好可食用的质量与尤其好吃的当烟熏时的。

相关推荐

蔷薇棘鳞蛇鲭


[学名]: Ruvettus pretiosus
[资源名称]: 蔷薇棘鳞蛇鲭
[外文名]: black escolar、oilfish、ruvetto
[别名]: 棘鳞蛇鲭Ruvettus pretiosus Cocco,1833
 
[形态特征]:
 
体长336~485毫米。采自北纬3106~3134,东经12819~12906,水深410~692米。 背鳍ⅩⅣ,1~17,小鳍2,臀鳍I-17,小鳍2,胸鳍15,腹鳍I-5。鳃耙4+l+9。 体长为体高4.0~4.9倍,为头长3.4~3.6倍。头长为吻长2.9~3.1倍,为眼径5.3~ 5.4倍,为眼间隔3.4~3.6倍。吻长为眼径1.7~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1.3倍。 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背、腹缘浅弧形。头大,头长大于体高,前鼻孔上方至头后部的背缘侧视几呈直线状。吻钝尖。眼较大,眼间隔稍凹入。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呈裂缝状,位于眼前缘。口大,斜裂,上颌后端达眼后缘下方,下颌比上颌稍突出。两颌具圆锥形牙,两侧中央牙更强,上颌前端具2~3对倒向后方犬牙。犁骨具2~4牙,腭骨具1列圆锥形锐牙,舌上无牙。鳃耙细尖而短小。 体被结节状骨板棘鳞,腹鳍与肛门间的腹缘具骨质锯齿状弱棱鳞,形成隆起缘。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部,埋于皮下,不明显。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在鳃盖上方,鳍棘短小。第二背鳍紧接在第一背鳍之后,仅在 基部稍相连,其后具游离小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稍后于第二背鳍,其后具游离小鳍2个。胸鳍短小,位于第一背鳍第二、三鳍棘下方.腹鳍小,短于胸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尾鳍浅叉形。 液浸标本体呈棕褐色,第一背鳍鳍膜、各鳍边缘及胸鳍后端暗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广东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诸岛海域,东海),日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温热带海域。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通常在大陆棚上面, 有时在大洋性水域中向下至 800 公尺. 通常独居性的或成对在底部的附近. 回游远离至外海. 吃鱼,甲壳动物与乌贼。

艾氏蛇鳗


中文名称艾氏蛇鳗

拉丁名称Ophichthus evermann Jordan et Richard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鳗鲡亚目

拉丁亚目名Anguilloidei

中文科名蛇鳗科

拉丁科名Ophichthidae

中文属名蛇鳗属

拉丁属名Ophichthys Ahl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圆柱形。肛门位于体1/2的前方或远后方。头中等大。吻尖突出。口裂一般均达眼后方或眼后缘下方。眼小,前鼻孔具短管,位于吻端上唇边缘,后鼻孔位于眼前缘下方。齿尖锥状。1行或多行。颌间骨齿、上颌齿及犁骨齿不相连续。体无鳞,侧线明显。体具不规则

黄褐色云状斑。犁骨齿1行。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苏氏栉鰕虎鱼


中文名称苏氏栉鰕虎鱼


拉丁名称Ctenogobius sowerbyi (Ginsbur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栉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tenogobius Gill,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水系。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短头塔氏鱼


中文名称短头塔氏鱼

拉丁名称Talismania brachycephala Sazonov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平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lepocephaloidei

中文科名平头鱼科

拉丁科名Alepocephalidae

中文属名塔氏鱼属

拉丁属名Talisman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东海冲绳海槽深处。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无鳞,吻尖,眼大。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辅上颌骨2块,前颌骨、上颌骨、齿骨和腭骨均具1行细齿,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8。圆鳞易脱落。无发光器,具侧线,背鳍和臀鳍基相对,约等长。无脂鳞,胸鳍下侧位,有是上部一根鳍条丝状延长,尾鳍叉形,有时上下叶鳍条丝状处宅。胸鳍10=14,上部第一鳍条延长,吻长大于眼径;颌长,上颌后端伸达眼的中部下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鯕鲭


中文名称鯕鲭

拉丁名称Luvarus imperialis Rafinesqu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刺尾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canthuroidei

中文科名鯕鲭科

拉丁科名Luvaridae

拉丁属名Luva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均有产,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侧扁,被细小粒状鳞片,鼻孔1个,小而圆,口小,前位,上颌骨后部宽,为眶前骨所遮盖,颌齿极细小或无颌齿,某些幼鱼的腭骨和舌上具齿,前颌骨能伸出,吻短钝,鳃盖膜与峡部相连,腹鳍退化或消失,背鳍和臀鳍具许多不分支的骨质鳍条。幼鱼的背鳍起点在体前方,随着长大而往后移动,肛门在胸鳍基的下方,为呈鳞状的残留腹鳍遮盖着。尾柄具明显的肉质隆起嵴,尾鳍新月形,椎骨22,最后2节椎骨愈合。

生活习性
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洋)生。

苏太猪


苏太猪(Sutaipig)由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培育而成。1999年通过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审定。

一、产地和分布

苏太猪的育种核心场为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在江苏省,除淮安市外,12个市均有分布。至2006年有基础母猪0.13万头、种公猪50余头,三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11个,其中原种场有7个家系600多头母猪,5个扩繁场有4个家系650头母猪,至2005年12月已建立了以苏太猪原种场为龙头,通过扩繁场、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推广到农户,形成一级原种、二级扩繁、三级农户的种业产业化扩繁推广体系。至2006年调查统计,目前江苏全省存栏苏太猪母猪2.97万头、公猪180余头。

二、培育过程

(一)育种素材

1986年开始组建杂交群。由97头母猪组成太湖猪亲本群(其中小梅山猪23头、中梅山猪40头、二花脸猪28头、枫泾猪6头),要求入选母猪为繁殖潜力达18头以上的经产母猪。父本群由美国和匈牙利引进的杜洛克猪11个家系12头公猪组成。

(二)技术路线

育种工作从1986年开始,经历了杂交、横交固定、品系选育等阶段。经过近12年九个世代的选育,于1999年培育出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的新品种。

(1)1986年确定育种目标是,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3头以上,体重25~90kg阶段生长育肥猪日增重6009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4kg以下,胴体瘦肉率54%以上,肉质良好,毛色全黑(允许有玉鼻和白蹄)。与最佳的终端父本杂交,其商品瘦肉猪170日龄体重达到90kg,胴体瘦肉率58%以上。

(2)杂交方案是以杜洛克猪为父本、太湖猪为母猪,杂种一代横交固定,杜洛克猪和太湖猪的血统各占50%。通过品系选育,提高性能。

(3)1991年建立品系选育基础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以每年一个世代的速度进行选育,五世代后开始建立核心群、生产群、后备猪群,进行持续选育与提高。

(4)选择方法仔猪由出生至人选育种群,要经过45日龄、120日龄和180日龄三次选留。在45日龄时采用窝内个体选择法,主要根据亲代的种用价值、本身的生长发育、同窝仔猪的整齐度、体型外貌等进行选择,对奶头数8对以下、毛色和头型不符合选种目标、本身或同胞有遗传损征的则全窝淘汰。120日龄时主要依据生长速度和体型外貌,选择若还有遗传损征出现,则整窝淘汰。至18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选择,这是选种的重要阶段,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根据综合指数的高低,考虑到维持家系的需要;每一世代选留公猪15头以上、母猪60头以上。

(5)按综合指数进行评定和选留种猪。

(6)1995年四世代时,作为一个新品系(D7系)通过农业部的验收。1999年作为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前垂,脸面有清晰皱纹,嘴筒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较小,后躯丰满。有效乳头7对以上。少部分猪有玉鼻。

2.体重和体尺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本场饲养的24月龄以上的成年公猪(平均28.6月龄)及三胎或三胎以上成年母猪(平均4.67胎)进行体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见表1。

2001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本场饲养的后备猪性能测定,2005年的后备猪(269头)(133.580.19)日龄达60kg体重,60kg时背膘厚(1.540.01)cm。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本场饲养的36头公猪进行统计,平均(150.300.58)日龄性成熟,(215.560.63)日龄初配。对85头母猪进行统计,平均(152.400.37)日龄性成熟,(195.580.25)日龄初配。

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2000年以后苏太猪母猪的产仔性能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2.育肥性能2001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本场饲养的苏太猪大群猪进行了育肥性能测定,结果见表3。

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30头苏太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测定,平均(177.41.60)日龄屠宰,结果见表4。

四、推广利用情况

从1999年开始,苏太猪作为新品种对外广泛推广。至2005年12月已建立了以苏太猪原种场为龙头,通过对原种猪的持续选育与提高,将不断选育提高的原种猪供应给苏太猪扩繁场,扩繁场将扩繁的种猪通过宣传、示范、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推广到农户,形成一级原种、二级扩繁、三级农户的种业产业化扩繁推广体系。目前,江苏省除淮安市外的12个市,均饲养有苏太猪。苏太猪的优良性能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到2006年,苏太猪已推广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北至内蒙古、黑龙江,西至新疆、西藏,南至海南、云南,东至山东、福建,苏太猪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我国2004年发布了《苏太猪》农业行业标准(NY8072004)。

五、品种评价

苏太猪是定型的二元合成品种,可以避免普通二元母猪制种这一环节和生产三元猪过程中带来种质退化和配种困难等缺点,一次杂交可以达到一般三元杂交的效果,为推广杂交瘦肉猪带来很多方便。

苏淮猪


苏淮猪是由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和淮安市农业委员会等单位于1998年开始培育,2011年3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证书为(农01)新品种证字第18号。

苏淮猪是在新淮猪基础上再导入大白猪血统,通过横交、多世代选育而成,含新淮猪血统50%,大白猪血统50%。

苏淮猪被毛黑色(极少数有白蹄),头中等大小,额宽,耳大、略向前倾,面微凹,背腰平直而长,腹不下垂,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结实。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14个以上。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57公斤以上,母猪平均体重115公斤以上。

苏淮猪初产仔数平均10.340.11头,三胎以上产仔13.260.08头,产活仔12.660.11头。断乳成活11.29头,40日龄断乳窝重101.55公斤。25~90公斤育肥猪平均日增重662克,料重比3.09∶1。

在宰前平均体重88.5公斤的情况下,屠宰率在72%,平均背膘厚28.7毫米。后腿比例32.85%。胴体瘦肉率57.23%,肌内脂含量2.32%以上。肉色鲜红,无PSE肉(即肉色灰白、松软、有渗出物)或DFD肉(即肉质干燥、粗硬、肉色深暗)。

苏淮猪与外国良种猪杂交,具有较好的杂交效果。以苏淮猪为母本,与长白公猪杂交,杂种肉猪为白色毛,头和后躯带有黑斑,日增重可比苏淮猪提高约11%;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肉猪毛色全黑,日增重可比苏淮猪提高约13%。

(江苏王钧顺)

蛇鮈


中文名称 蛇鮈
拉丁名称 Saurogobio dabryi Bleeker
英文名称 Chinese lizard gudgeon
地方名称 船钉子、打船钉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蛇鮈属
拉丁属名 Saurogobio Bleeker,187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8;臀鳍条3,6;侧线鳞48~50;下咽齿1行,5一5或4~5;鳃耙外侧14~15;脊椎骨40。体长为体高的5.2~6.3倍,为头长的4.7~5.8倍,为尾柄长的6.3~7.2倍,为尾柄高的15.4~18.2倍。头长为吻长的1.8~2.3倍,为眼径的3.9~4.3倍,为眼间距的4.3。5.7倍。体较长,略呈圆筒状,腹部较平,尾柄细长。头较钝。两鼻孔间隔处凹陷。吻突出。口下位,略呈马蹄形。上下唇沟相通,上唇沟较深。唇厚,唇上有许多乳头状突起。口角有一对短须。胸部无鳞。背鳍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转至尾鳍基部为近。臀鳍短,起点至腹鳍基部的距离远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肛门靠近腹鳍基部之后。侧线完全且直。鳔2室,前室包在圆形骨囊中,后室小,露于囊外。腹腔膜浅灰色。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中轴有一条没黑色的纵带,上有10~11个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偶鳍及鳃盖边缘为黄色,其它各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喜欢栖息于水体的底层,主要摄食水生昆虫,水蚯蚓及桡足类,端足类,肠道的食物园中也杂有植物碎片。长江蛇鮈的食性分析,以甲壳动物为主,其次为昆虫幼虫,同时也食少量的水草,藻类及腐植碎屑。

日本鲭(东海西部种群)洄游


东海西部种群日本鲭的越冬场主要在东海中南部至钓鱼岛。该越冬鱼群受黑潮暖流及其西分支台湾暖流所控制,每年3~6月,性腺发育成熟,并随水温回升,暖流势力增强,进入闽东、浙江近海产卵,产卵盛期4~5月;在闽东、浙江中南部海域形成产卵群体,部分性腺迟成熟的日本鲭继续北上,进入黄、渤海产卵,也有部分产过卵及性未成熟的日本鲭分布在浙江海域索饵。当年生的幼鱼,6~7月分布在浙江沿岸及岛屿周围海域索饵成长。8~10月,随着个体逐渐长大,移向外侧海域索饵。10月以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水温下降,暖流向南退缩,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鲐鱼移向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从黄渤海域南下的日本鲭,10~12月经济洲岛西部海域,返回中南部外海越冬。

蛇首眼球贝


[学名]: Erosaria(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资源名称]: 蛇首眼球贝
[外文名]: Serpent's -head cowrie
 
[形态特征]:
 
壳呈椭圆形,螺旋部被滑层所覆盖,体螺层背部中央隆起,状似蛇首。壳面背部为黄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两侧呈紫褐色,两端为淡褐色。壳基部中凹,两侧微膨胀。壳口狭长,内外唇齿粗短。
 
[原产地区]: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潮区附近岩礁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斑石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