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拟羊鱼

中文名称金带拟羊鱼

拉丁名称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Forskal)

英文名称Yellow stripe goatfish

异名海鲤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羊鱼科

拉丁科名Mullidae

中文属名羊鱼属

拉丁属名Mulloid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水。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3.5-4.0倍。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牙带,犁骨和腭骨无牙。侧线有孔鳞35-37个。体侧具黄色纵纹条。第一背鳍下方无暗色斑。

生活习性
海(水)生。暖水性鱼类。通常栖息在珊瑚礁盘内浅水中,体长130-230毫米,肉质鲜美。

相关推荐

六带拟鲈


中文名称六带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sexfasciat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多数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圆筒形,头稍平扁,唇厚,颌齿呈绒毛状,外行齿稍大,有时呈犬齿状。犁骨具齿。腭骨有齿或无齿。鳃盖膜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鳃4,鳃盖条6。具假鳃。前鳃盖骨光滑,鳃盖骨具1粗棘,侧线1条,完全,中侧位,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缺刻,4-5鳍棘,19-25鳍条,臀鳍0-1鳍棘16-21鳍条,腹鳍在胸鳍基的下方或微前方,1鳍棘5鳍条。尾鳍圆形或截形。背鳍5鳍棘,背鳍最后鳍棘膜在顶部与第1鳍条相连,腭骨有齿,体侧有6条V形横带,尾鳍基有1眼状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金带细鲹


中文名称金带细鲹

拉丁名称Selaroides leptolep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细鲹属

拉丁属名Selar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稍尖,吻长略等于眼径,前颌骨能伸缩。脂眼睑发达,上颌、犁骨和腭骨均无齿,下颌具1行细齿,舌上多少有些退化状齿,胸部有鳞,侧线前部稍弯曲,棱鳞弱,存在于侧线直线部上。背鳍Ⅷ-Ⅰ-24-27,臀鳍Ⅱ,Ⅰ-20-22。鳃耙11-12+28-29。体长为体高的2.8-3.4,脂眼睑发达,前部达眼前缘,后部仅下颌有1行细齿,舌上有退化状齿带,棱鳞25-34,体侧有1条金黄色纵带,鳃盖后上角具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金带齿颌鲷


中文名称金带齿颌鲷

拉丁名称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 (Lacepede)

英文名称Glow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锥齿鲷科

拉丁科名Pentapodidae

中文属名金带齿颌鲷属

拉丁属名Gnathodente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上颌骨表面有1条带锯齿的隆起线。前鳃盖无鳞。眶下骨棚窄。上下颌两侧均为细尖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体侧具若干条黄色纵条,背鳍基底末下方有1金黄色斑块。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体长120-180毫米,通常栖息于岩礁附近,较常见,肉质鲜美。海(水)生。

珠带拟蟹守螺


中文名称 珠带拟蟹守螺
拉丁名称 Cerithidea cingulata(Gmelin)
生物代码 580050020130010001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汇螺科
拉丁科名 Potamodidae
中文属名 拟蟹守螺属
拉丁属名 Cerithidea
分布类型 海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壳锥形,壳高30.0mm,壳宽11.5mm。螺层约15层。螺旋部高。每层具3条串珠状螺肋。体螺层上有9条螺肋,靠缝合线的一条为串珠状。壳黄褐色。每层中部具一条紫褐色色带。体螺层腹面左侧有一纵肿脉,外唇扩张。前沟短,厣角质。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泥滩。

拟海龙


中文名称拟海龙

拉丁名称Syngnathoides biaculatus (Bloch)

英文名称two-barbel pipefish, horned pipefish, double-ended pipefish, alligator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拟海龙属

拉丁属名Solenogna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平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躯干部四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渐细尖,呈四棱形且卷曲,躯干部上背棱、下腹棱与尾部对应的上背棱角、下腹棱相连续,躯干部中侧与尾部上背棱相连。躯干部中侧棱形成身体的下侧缘,而躯干部下腹棱与腹面中央棱均位于身体腹面,棱突不甚明显,体环较粗杂,但不具棘刺,头长,后头部具2明显隆起嵴,吻较印,鳃盖上无隆起嵴,但具放射状线纹,背鳍较长,起点在背鳍最末体环,止于尾部第十节体节上,无尾鳍,肛门位于体1/2的后方腹面,雄鱼育囊在躯干部腹面。头和身体上有或无皮质瓣突,躯干部腹面比较宽,尾部能卷缠全物,尾部长大于躯干部长,但短于头和躯干部合长,体环(15-18)+(40-54),背鳍38-48,臀鳍4,胸鳍20-24,背鳍下体环(2.0-0.25)+(7.5-10.5)=8.75-11.75。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拟鮈


中文名称拟鮈

拉丁名称Pseudogobio rivularis (Basilewsky)

英文名称river dodger

异名爬虎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似鮈属

拉丁属名Pseudogobio Bleek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以北。

生活习性
一般生活在河湾或水流平稳的支流中,底栖或沿岸性的轮虫、鼓藻科、个别的硅藻、原生动物。

淡水生。

繁殖习性
拟鮈在1龄体长约为4.2厘米时即性成熟,雄鱼比雌鱼体形梢大,它的产卵持续期在6月全月,并且可能延到7月初。

纵带鮠


中文名称 纵带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argentivitatus(Regan)
英文名称
地方名称
作者单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4一16;胸鳍Ⅰ~6一7;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2。脊椎骨5十31~32。
体长为体高的2.8~5.2(平均2.8)倍,为头长的3.8~4.7(4.l)倍,为前背长的2.6一2.9(2.8)倍。头长为吻长的3.l~4.0(3.7)倍,为根径的2.8~3.4(3.1)倍。为眼间距的2.1~2.8(2.5)倍,为上颌须长的0.8~1.0(0.9)倍,为尾柄长的1.1~1.5(1.3)倍,为尾柄高的2.0~2.4(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1.9(1.7)倍

金鳟


中文名称 金鳟
拉丁名称 Salmo aguabonita Jordan
英文名称 golden trout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鲑科
拉丁科名 Salmonidea
中文属名 鲑属
拉丁属名 Salmo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金鳟是日本由虹鳟鱼的突变种选育而成的鲑科鱼新品系。身体呈纺缍形,略侧扁,全长为体长的1.14~1.16(1.15)倍,体长为体高的3.5~4.6(4.1)倍,为头长的4.0~4.7(4.2)倍,为尾柄长的5.6~6.5(6.0)倍。头长为吻长的2.0~3.9(3.3)倍,为眼径的5.0~6.8(5.7)倍,为眼间距的2.5~3.0(2.7)倍。吻圆,钝吻突,口端位。上颌骨后延至眼下部后缘。鳃膜不与颊部相连,背鳍IV~9~12,胸鳍I~11~12,腹鳍I~8~10,臀鳍I~8~12。圆鳞,鳞细小,侧线鳞 25~29
144~~~~~149。从稚鱼至成鱼

29~34

体背部、侧部黄或桔黄色,腹部白色,成鱼从鳃盖后部起沿侧线至尾柄前有一条鲜红或紫红色彩带,幼鱼无幼鱼斑。第一鳃弓鳃耙数17~21,鳃条骨9~13,幽门垂54~91,脊椎骨60~66,鳔1室。

生活习性 喜栖清冷富氧水域,饲育水中溶氧降至2.5~2.8mg/L以下时摄食率、饲料效率、增重率明显降低,降至1.4mg/L时,生长停止,死亡率增高。
繁殖习性 养殖条件下,亲鱼培育最适水温是4℃~13℃,产卵适温是13℃以下。一般不能自行产卵、排精,要用挤腹法采卵、采精,等渗洗卵法人工授精。受精卵置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受精卵至发眼卵需孵化积温160℃?日,至出膜需340℃?日,至稚鱼上浮需630℃?日。孵化水温越低所需孵化积温越多。成熟卵呈淡黄或桔红色,卵粒径4.0mm~6.5mm,一般为4mm~6mm。每千克鱼怀卵量为2000粒。

冠带鲉


[学名]: Pontinus tentacularis
[资源名称]: 冠带鲉
[外文名]: Stonefish
[别名]: 触手鲉、触手冠海鲉
 
[形态特征]:
 
背鳍Ⅻ-10;臀鳍Ⅲ-5;胸鳍16;腹鳍I-5。侧线鳞26。鳃耙6+1+9。 体长约为体高3.1倍,约为头长2.1倍。头长约为吻长3.1倍,约为眼径4.4倍。吻长约为眼径1.4倍。 体稍细长,侧扁。头大,头部棘棱显著,具鼻棘、眶前棘、眶上棘、眶后棘、蝶耳棘、翼耳棘、顶棘和颈棘。吻较长。眼中等大,椭圆形,上侧位;眶前棘及眶上棘基部各具1皮瓣,前者皮瓣短小,后者皮瓣粗长,向后几达背鳍起点;眶前骨下缘具2棘,后部1棘较大;眶下骨架呈板状,眶下棱具4棘;眼间隔较窄深凹,约为眼径1/3,额棱低平不明显。鼻孔2个,位于眼前,前鼻孔圆形,边缘具1小而宽薄的分支皮瓣,后鼻孔稍大近卵圆形。口大,前位,斜裂,上颌骨宽,后端伸达瞳孔下方。舌宽,前端游离、钝尖而突出。两颌牙细小而密,呈绒毛状,排列成牙带,上颌牙带稍宽于下颌牙带;上颌中央凹缺无牙;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前鳃盖骨边缘具3棘,第一棘较强大,第二、第三棘小而靠近;鳃盖骨具2棘。鳃耙粗短,边缘具细刺;鳃盖条骨7;具假鳃。 鳞中等大,体被栉鳞;胸部和峡部被小圆鳞;两颌及头前半部无鳞。侧线斜直,侧线鳞呈管状,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鳍棘发达,较短,不及体高1/2;鳍棘与鳍条紧相连,鳍条后端近达尾鳍基底。臀鳍基底短于背鳍鳍条部基底,第二棘为最强大。胸鳍宽圆:鳍条均不分支,下部鳍条稍肥厚,末端伸达臀鳍起点上方。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后端伸达肛门。尾鳍截形。 体红橙色,腹部浅色;体侧具4条不太明显的暗褐色横带。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海),日本,菲律宾和印度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居於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170 600 m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25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亚洲箭齿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