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鮈

中文名称高体鮈

拉丁名称Gobio soldatovi Berg

英文名称Pacific gud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鮈属

拉丁属名Gobio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辽河水系,及内蒙古。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37-40,鳃耙3-4,下咽齿二行,25-52(35-53)。

头长为体长的22.6%-28.5%,体高为体长的22.6%-25.5%,尾柄长为体长的20.4%-24.5%,尾柄高为体长的9.3%-10.3%,吻长为头长的30.5%-35.6%,眼径为头长的21.6%-23.7%。

体长侧扁,前躯高,尾柄低。头长大于体高。吻钝,口下位,呈弧形。唇薄。口角须一对,后延至眼球正中下方,长度于眼径相仿。鳃耙不明显,下咽齿内行呈钩状。胸部裸露无鳞。

背鳍无硬刺,胸鳍较大。胸鳍、腹鳍和臀鳍末端较圆,尾鳍叶尖。肛门近于臀鳍起点。

腹腔膜白色。鳔二室,后室长为前室的一点五倍。

背部黑色,体侧较浅,有一条灰黑色纹带,头部有二条黑纹,在体背侧上有许多不规律的小黑点。背鳍和尾鳍布有小黑点,形成条状。其它鳍灰白色。yZ023.com

生活习性
高体鮈栖居于湖泊,体长4.6厘米性成熟。怀卵量1 500-5 300粒。产卵于砂砾底质的场所,以底栖动物为食。

淡水生。

相关推荐

高体若鲹


中文名称高体若鲹


拉丁名称Carangoides equul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若鲹属

拉丁属名Carang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西太平洋,东至澳大利亚、汤加,北至夏威夷群岛。我国多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脂眼睑不发达。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绒毛状齿。胸部被鳞,或仅胸部腹面无鳞,棱鳞弱,侧线上棱鳞22-30。第2背鳍具21-25鳍条,其前间和臀鳍前部鳍条都不延长呈镰刀形,体长为体高的1.8-2.2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长体小鳔鮈


中文名称 长体小鳔鮈
拉丁名称 Microphysogobio e1ongata(Yao et Yang)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小鳔鮈属
拉丁属名 Microphysogobio Mori,1933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显著细长,稍侧扁,尾柄甚细。头较小,但大于体高。吻尖,突出。口部结构与福建小鳔鮈等相似。须短。眼间狭窄。胸鳍尖长,末端几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末端尖。

高体鳑鮍


中文名称 高体鳑鮍
拉丁名称 Rhodeus ocellatus(Kner)
地方名称 鳑鮍、鳑鮍儿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鳑鮍属
拉丁属名 Rhodeus Agassiz,183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2,10~12;臀鳍条2,10~13,纵列鳞31~34;下咽齿1行,5-5,齿面光滑无锯纹,鳃耙外侧10~13,脊椎骨32~33。体高而侧扁,背前部显著隆起,身体略呈卵圆形,头小,口端位,口角无须,鳞大,侧线不完全,仅在鳃盖后缘有4~5各侧线鳞。背鳍起点位于身体的最高处,臀鳍起点在背鳍第4~5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腹鳍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分叉,鳔2室,后室畅达显著大于前室。腹腔膜黑色。鳃盖后缘上方有一黑色斑点,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背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纹。距吻端比距尾柄基部的距离为近,臀鳍肛门近腹鳍基部,尾鳍分叉深。鳔2室,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深黑色。体背部灰褐色,腹侧面银白色,沿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背鳍有两列黑白相间的条纹。雄鱼臀鳍有两列黑色斑点,边缘为深黑色。雄鱼背鳍和臀鳍的黑色斑点步明显,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及眼眶前缘有珠星,而雌鱼有产卵管。
生活习性 生殖季节在4~5月,有鲜艳的婚装出现,雄鱼在吻端、眼眶前上缘有白色珠星,眼上部为朱红色,臀鳍近边缘处也呈朱红颜色,并镶有黑边,背鳍前几根分支鳍条及尾鳍中间均为朱红色,腹鳍呈现浅蓝色及浅红的色泽,体侧闪耀浅蓝色的光泽。雄鱼上腹部及臀鳍为浅黄色,产卵管的前端为朱红色。

高体近红鲌


中文名称 高体近红鲌
拉丁名称 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Kimura)
地方名称 大眼刁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近红鲌属
拉丁属名 Ancherythroculter Yih et Woo,1964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21~25;胸鳍条1,15;腹鳍条1,8;侧线鳞57~63;下咽齿3行,244~542或244一442,形似圆锥,尖端呈钩状;鳃耙细长,鳃耙外侧17~21,内侧23~26;脊椎骨43~44。体长为体高的3.4~4.3,为头长的3.9~4.3倍,为尾柄长的5.6~6.8倍,为尾柄高的10.0~11.4倍。头长为吻长的3.3~4.0倍,为眼径的3.3~3.9倍,为眼间距的3.2~4.2倍,为眼后距的2.2~2.4倍。体高、眼间距、眼后头长、头高、背鳍刺长都随体长的增长而相对增大;头长、眼径则相对减小。体侧扁。口端位,斜裂,末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眼大,眼间距较狭而平直。头后背部缓慢隆起。侧线位于体例中部,稍向下弯。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第3根硬刺发达,背鳍起点位于尾鳍基部至吻端的中点。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腹鳍末端不达臀鳍。鳔2室,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银灰色。体背部为浅灰色,并杂有黄绿色泽。体侧部和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在江河栖息的上层鱼类,以小型鱼类为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2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克氏鰕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