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拟鲿

中文名称圆尾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tenuis (Gunther)

英文名称roundtail bullhead

异名牛尾巴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7;臀鳍条20-21。

体长为体高的6.4--10.0倍,为头长的5.3-5.7倍,为尾柄长的5.7-6.0倍。为尾柄高的15.4-18.8倍。头长为吻长的2.8-3.1倍,为眼径的4.6-6.4倍,为眼间距的8.0-3.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7-3.2倍。

体颇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小而平扁。吻略圆。眼中等大,例上位,眼间隔宽。口下位。上下颌骨及腭骨均具细齿。须4对,色白,均短小。鼻须1对,向后可达眼中部,长于眼径;额须2对,内侧须与鼻须等长,外侧须略长于内侧;上颌须短小,仅超过眼后缘,远不达鳃孔。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无鳞。侧线平直。腹膜色淡。鳔2室,肠长约为体长的0.6-0.8倍。

背鳍颇靠前,其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近,短小,硬刺短细,后缘光滑。胸鳍短小,其硬刺后缘具粗大锯齿。腹鳍位于身体前2/5处。臀鳍较长,约等于其上之脂鳍。尾鳍圆形。肛门位于腹鳍及臀鳍中点。

体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阅读

乌苏拟鲿


中文名称 乌苏拟鲿
拉丁名称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Dybowski)
英文名称 Ussuri bullhead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拟鲿属
拉丁属名 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I―7;臀鳍条18;胸鳍条I―7,腹鳍条6。鳃耙12~14。
体长为体高的4.7~6.5(5.60.78)倍,为头长的4.2~5.0(4.80.33)倍,为尾柄长的6.1~9.5(7.41.38)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2.50.33)倍,为眼径的9.1~10.5(9.80.71)倍,为眼间距的2.3~2.7(2.50.1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7(2.40.43)倍。

身体较长,前部宽厚,后部侧扁。体裸无鳞,侧线完全。头扁平,头顶有皮膜覆盖。吻端圆钝,口下位,横裂。上、下颌有绒毛状细齿。眼小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鼻孔2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吻端至眼的中央。须4对,必须1对,其末端达眼的中点;上颌须1对较长,超过头长的1/2;下颌须2对,外侧须长于内侧须。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具硬刺,前缘光滑,后缘有锯齿,起点距吻端等于距臀鳍起点的距离。脂鳍较长,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胸鳍具有1硬刺,后缘有发达的锯齿。腹鳍末端达至肛门。尾柄细长。尾鳍凹型,上、下叶圆钝。

体背、体侧灰黄色,上部深于下部,腹部白色。背鳍、尾鳍末端为黑色。


生活习性 属江河中鱼类,多栖于缓流中,育肥期也不进入湖中。

圆拟鲈


中文名称圆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cylindrica (Bloch)

英文名称Sandsmel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我国产于东海和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柱形,头尖,稍侧扁。腭骨具牙,下颌前端外行有犬牙10个。背鳍鳍棘5。体侧有9-10条暗色横带状斑,咽部有1弧形黑色纹,奇鳍上均有许多小圆斑。

生活习性
为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底栖小型鱼类。体长100毫米左右。

海洋生。

白边拟鲿


中文名称白边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albomarginatus (Rendahl)

异名汪刺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歙县、屯溪。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9-21鳃耙13-15;脊椎骨46。

体长为体高的4.9-6.4倍,为头长的3.9-4.9倍,为尾柄长的7.2-9.3倍,为尾柄高的11.6-14.0倍。头长为吻长的2.5-3.1倍,为眼径的6.0-9.2倍,为眼间距的2.6-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9倍。

体延长,尾部侧扁,头扁平。头顶被粗厚的皮肤覆盖。吻钝,宽而圆。口下位,横裂。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须4对,均较短。鼻须末端不达眼中点。上颌须稍超过眼后缘。眼小,眼间隔宽平。鳃孔宽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无鳞。侧线完全。腹膜淡黄色。肠长为体长的0.5倍。

背鳍刺长于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稍粗糙。脂鳍肥厚,基部稍长于臂鳍基部。末端游离。胸鳍刺后缘锯齿发达。腹鳍伸越肛门,接近臀鳍起点。尾鳍圆形。

体背侧青灰色,腹部淡黄色,尾鳍边缘白色。

生活习性
底栖鱼类,以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

淡水生。

越南拟鲿


[学名]: Pseudobagrus kyphus Mai, 1978
[资源名称]: 越南拟鲿
[形态特征]:
 
体短,前部略粗圆,后部侧扁。头略平扁,被皮肤所覆盖。吻钝圆。口下位,弧形;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形成齿带。眼中等大,侧上位。须4对,细小。两鼻孔相距较远,前鼻孔短管状,近于吻端。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 背鳍短,骨质硬刺强,前缘光滑,后緣具锯齿;起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脂鳍短于臀鳍,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略后,末端游离。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至胸鳍基。胸鳍侧下位,硬刺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凹或分叉,上下叶末端尖。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防城港市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十万大山南部的防城江、北仑河、洞中河等水系,广西外见于越南北部。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山溪小河中,以底栖动物为食。

盎堂拟鲿


中文名称盎堂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ondon Shaw

英文名称ond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黟县等新安江上游水系中。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20-23。鳃耙10-15。脊椎骨46。

体长为体高5.6-7.0倍,为头长4.3-4.9倍;为尾柄长10.5-12.6倍,为尾柄高9.9-11.2倍。头长为吻长2.7-3.4倍,为眼径的6.5-7.7倍,为眼间距2.3-2.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8-1.0倍。

体延长,前部略平扁,后部侧扁。头中大,顶部为皮膜所盖。吻宽,平扁,圆钝,稍突出。口大,下位,浅弧形,上颌稍突出。上下颌和犁骨具绒毛状细牙。须4对,鼻须工对,末端超过眼后缘;上颌须工对,伸过胸鳍基部;额须2对,外侧1对较长,仲达胸鳍棘下方。眼位于头的前半部,无游离眼缘。眼间隔宽阔。平坦或中央具有一条浅纵沟。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长。侧线完整,平直,中侧位,仲达尾鳍基。

背鳍第一棘短小,第二棘尖长,锐利,内外缘均无锯齿;背鳍起点约位于吻端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脂鳍基部长,后端游离。臀鳍与脂鳍相对,基部长与脂鳍长几相等。胸鳍具一肩宽棘,内缘锯齿发达,外缘锯齿细弱。腹鳍圆形,起点位于胸鳍鳍棘基部至臀鳍起点间的2/3处,末端几伸达臀鳍起点。尾鳍圆形,稍内四。

体茶绿色,有一条黄色带横跨于背鳍前方,并向两侧下方伸展至鳃盖膜上,在背鳍和脂鳍的后方各有一条较宽阔但不规则的黄色短斑条。胸鳍基部上方隐具一黑斑。背鳍色调较暗,其余各鳍色浅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长脂拟鲿


中文名称长脂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adiposalis Oshima

英文名称adipose bullhea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珠江水系,及台湾。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4.8-8.0(平均6.2)倍,为头长的4.2-6.4(5.0)倍,为前背长的3.0-4.4(3.6)倍。头长为吻长的2.5-3.7(3.0)倍,为眼径的3.3-7.3(5.1)倍,为眼间距的2.5-3.8(3.2)倍,为上颌须长的1.6-3.0(2.0)倍,为尾柄长的0.8-1.7(1.2)倍,为尾柄高的2.3-3.4(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3.9(2.5)倍。

体细长,柱状,后部侧扁。头小,略方,平扁,头顶被厚皮;枕突不裸露;后端几接于背鳍前板。吻圆钝。口下位,几呈横裂状。齿细尖,颌齿与腭齿均排列呈带状。眼不大,侧上位;眼间凸。须细弱,鼻须可伸达眼中部,上颌须略过颊部。

背鳍短,位前,起点可前至体前部约四分之一处,硬刺短,后缘光滑或仅有齿痕。胸鳍位低,硬刺稍长于背鳍硬刺且后缘有锯齿。脂鳍长,等于或长于臀鳍。腹鳍不达(雄鱼)或达到(雌鱼)臀鳍。尾鳍圆而稍凹。

体褐色,腹部灰白。尾鳍后缘或有窄的淡色边缘。

生活习性
淡水生。

中臀拟鲿


中文名称中臀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medianalis (Regan)

英文名称Dianchi bullhead

异名弯丝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仅分布于金沙江南侧支流普渡河水系禄劝县、富民县到滇池。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头平扁。吻钝圆。眼小,距吻端近。眼间隔宽圆。前后鼻孔远离。口宽,下位。两颌及犁、腭骨有齿。后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约达胸鳍;下颏后须达鳃膜,前须短。鳃孔大,鳃膜游离。侧线平直。体无鳞。背鳍条I-6-7,硬刺锯齿弱;脂鳍基粒臀鳍基略短;臀鳍13-17;胸鳍硬刺巨齿强;腹鳍略达臀鳍;尾鳍后缘微疏导,近截形。头部蒙皮。体黄色,有3-4个大黑斑,腹部较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繁殖习性
生活于南岭北麓高原河及湖中(滇池海拔高度约1890米),为底层中小型肉食性鱼类。

三线拟鲿


中文名称三线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trilinaetus (Zhang)

英文名称threeline bullhea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7一19;胸鳍Ⅰ-7;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9-11。脊椎骨5+35-38。

体长为体高的3.2-5.2(平均4.6)倍,为头长的3.2-4.0(3.5)倍,为前背长的2.5一2.8(2.6)倍。头长为吻长的2.5-3.2(2.7)倍,为眼径的5.3-7.2(6.4)倍,为眼间距的2.3-3.l(2.6)倍,为上颌须长的1.4-1.9(1.7)倍,为尾柄长的1.4-2.0(1.7)倍,为尾柄高的2.3一2.9(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4-1.7(1.5)倍。

小型鲿科鱼类。体长形,略粗壮,后部侧扁。头略大而平扁,头顶被厚皮;枕突埋于皮下,后端不近于背鳍前板。吻钝圆。口亚下位,略是弧形。颌齿与腭齿均细尖,排列呈绒毛带状。眼小,侧上位;眼间宽,略凸。须稍粗壮,鼻须可伸过眼后缘,上颌须几达鳃孔。

背鳍位前,起点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略后;硬刺光滑。胸鳍硬刺较强,前缘略粗糙,后缘有锯齿。脂鳍发达,较臀鳍为长。腹鳍可伸达臀鳍。尾鳍圆形。

体黄褐色。沿侧线有一条由深黄色点组成的虚线纹,其上下各有一条黄色实线纹与之平行。项部有一深黄色鞍状斑带,体背在背鳍基前后各有一深黄色斑块。各鳍微黄,背鳍有一深黄色斑块。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3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白点叉鼻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