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鳢

中文名称沙塘鳢

拉丁名称Odontobutis obacu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异名塘鳢、沙乌鳢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沙塘鳢属

拉丁属名Odontobutis Bleeker,1874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辽河、淮河、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水系,及台湾。

形态特征
第1背鳍Ⅶ-Ⅷ,第2背鳍Ⅰ,8-9;臀鳍Ⅰ,7;侧线鳞33-37;鳃耙9-11;脊椎骨27-29。体长为体高的3.6-4.8倍,为头长的2.5-2.9倍,为尾柄长的3.8-4.7倍,为尾柄高的8.1-9.2倍。头长为吻长的3.1-3.7倍,为眼径的6.7-9.0倍,为眼间距的3.0-4.1倍。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上位,宽大,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都具有细齿,呈阔带状排列。眼小,上位。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短,锥形,上有许多小刺。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腹鳍胸位,尾鳍圆形。有明显的生殖突。鳞片较小,体侧及背部为栉鳞,腹部为圆鳞。体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大块的黑色斑纹,腹部淡黄色,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生活习性
沙鳢为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的底层鱼类。游泳力弱,喜藏干岩石缝隙等隐蔽之处,或栖息于泥沙、杂草及碎石相混杂的浅水区。生殖季节在岸边浅水处的岩缝、洞穴、蚌壳,甚至破瓦罐内进行产卵活动。冬季潜伏在泥沙中或石块下越冬。

成鱼以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也食水生昆虫。在生殖季节,临产的雌鱼不摄食,雄鱼在守巢期间,可长期不摄食。冬季在水温4.5℃时,梁子湖的沙鳢一般不停止摄食,如12月份用旋网捕到的7届沙鳢,未发现有空腹,它们主要吃虾(占56%),其次为鱼类(占44%),说明沙鳢没有所谓的冬眠现象,只有在水温特别低时,才潜伏在石块下或泥沙中不活动,不进食。但一且天气转暖,水温提高,则又游动捕食。

淡水生。

繁殖习性
沙鳢的生殖季节在4月初到6月初。1龄鱼即达性成熟。雌鱼卵巢一般以见期发育阶段过冬,冬季(12月份)卵巢成熟系数为1.7-2.0。春季(3月末至4月初)卵巢转人Ⅳ期,成熟系数为11.0-53.0。根据沙鳢在生殖季节成熟系数的变动幅度,和对其卵巢的实际观察,沙鳢应为分批产卵的鱼类。其绝对怀卵量波动在245-2 505粒之间,是随年龄和生长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初次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小,产卵一般是一次完成,以后逐年产卵次数有所增多。沙鳢产卵场一般分布在背风的湖湾内,在水深1-2米的岸边以石洞、破瓦罐及蚌壳等作为其进行产卵活动的巢穴。通常在晴朗的夜间或中午雄鱼先进入适宜产卵的巢穴,发出咕咕的叫声,引诱雌鱼人巢。雌鱼进巢后1-2天始产卵,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7时,水温约18-25℃。产粘性卵,椭圆形,卵平均长2.1毫米,直径1.63毫米,呈淡黄色,卵膜无色透明,上面有许多刚毛状突起。受精卵以其一端所生的细丝粘附在巢穴内壁上,雌鱼产卵后即离去,雄鱼则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一尾雄鱼可多次排精,与多条雌鱼进行受精活动及护巢活动。

沙鳢副性征较显著。雄鱼身体比较粗大,头也较宽,第1背鳍及胸鳍比雌鱼的长。沙鳢体色常受栖息环境条件影响而变化,但一般雄鱼体色较雌鱼为暗。在生殖季节,雄鱼的栉鳞上所长的小刺,大部脱落,致体表光滑。雌鱼则小刺不脱落,体表粗糙。雌雄鱼区别最显著的是生殖突的形状,雌鱼的生殖突厚而圆,呈扁管状,末梢有两个小的突起。雄鱼的薄而尖,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后方,灰黑色。沙鳢的胚胎发育比一般的淡水真骨鱼类慢,孵化期也长。卵子受精后约第4天胚胎即形成,头、尾开始分化,长1.1毫米;第5天出现11对肌节,眼囊形成;第7夭出现耳囊、耳石、水晶体,嗅囊形成,尾开始摆动;第9天心脏形成并开始跳动,脑和鳍褶形成;第10天眼睛出现黑色素,内脏弧出现;第19天口张开,鳔发生,尾鳍和第2背鳍出现鳍条;第23天臀鳍和第1背鳍出现鳍条,体侧有黑色素;第25天腹鳍出现,卵黄囊几乎消失,仔鱼即行孵出。刚孵出的仔鱼体长7.0-7.5毫米,卵黄残留少许,鳍已完全发育,消化道已分化。已能自由游动。孵出后第2天仔鱼即开始摄食小型浮游甲壳类。

仔鱼不集群,营底栖生活方式。孵出后14天,体长达11.6毫米,体背部出现鳞片,成为幼鱼。幼鱼也营底栖生活,捕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的水生昆虫及小的甲壳类等。幼鱼生长3个月后,全长达到3-4厘米,雌雄两性已开始分化。

相关推荐

90后小伙套养沙塘鳢 小小懒鱼亩产过万


扎根农村数年,靠双手养鱼致富,这样的事情似乎很难同一个90后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但长兴县洪桥镇古龙村的卢泽辉却做到了。短短3年时间,他让自家河塘的亩均产值提高了一倍多。而这样的变化,主要源于他养殖了一种叫沙塘鳢的鱼。

在洪桥镇古龙村的水产养殖基地,笔者见到了出生于1991年的卢泽辉。他戴着一副半框眼镜,皮肤偏黑,体型偏瘦,谈吐老成,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90后“小鲜肉”,而是俨然一位“老渔民”的形象了。

“这就是沙塘鳢,我们长兴人叫‘荡步’。”卢泽辉捉了一条鱼放在手心里憨笑着说,“你看,这鱼很容易捕捉,放在手里也不怎么动,因此这种鱼也叫呆鱼、懒鱼。”看这沙塘鳢,个头不大,长约十厘米左右,通体黑纹,嘴巴宽扁,卢泽辉说,就是这一条条小鱼让他的水产养殖效益陡增,每斤能够卖出七八十元的高价。

2012年,大学毕业后的卢泽辉回到家中养殖鳜鱼和河蟹,但由于缺少经验,塘里套养的湖蟹全部逃走,让他一下子损失了六七万元钱。后来,他了解到,洪桥镇政府正在推广沙塘鳢的养殖,尽管售价高、有市场,但一些水产养殖户担心它会吃掉小虾,对湖蟹和虾的产量有影响,鲜有人愿意尝试,年轻的卢泽辉却从中看到了商机。

“沙塘鳢天生个头小,顶多吃些小鱼小虾,反而净化了养殖环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先试养了两个河塘,将沙塘鳢与湖蟹、河虾套养在一起。然而,第一次收地笼时,他发现,虽然湖蟹的产量没受影响,但沙塘鳢的产量却明显下降,地笼里有大量沙塘鳢残骸。

鱼和蟹明明可以和平共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原来,这就是沙塘鳢的“懒”造成的。捕捞时,由于鱼与蟹全部拥挤于一只地笼中,一动不动的沙塘鳢很容易就被拼命挣扎的湖蟹误伤,从而造成产量降低。在对地笼进行改良、将鱼与蟹的密度适当减小后,这一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在套养的过程中,由于沙塘鳢吃掉了有害的小鱼小虾,湖蟹的产量与质量皆得到提升。如今,卢泽辉的100亩蟹塘全部采用了这种套养模式,亩产值从最初的四五千元提高到1万多元。现在,长兴已经有10多户水产养殖户套养了这种鱼,效益均得到明显提升。

嵴塘鳢


中文名称嵴塘鳢


拉丁名称Butis butis (Hamilton)

英文名称flatheaded gudgeon, duckbill sleeper, crimson-tipped flathead-gud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嵴塘鳢属

拉丁属名Butis Bleek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8;臀鳍Ⅰ-8;胸鳍18,腹鳍6。鳃耙4+7。纵列鳞27-28;第二背鳍起点横列鳞10;背鳍前鳞15-16;尾柄横列鳞6,脊椎骨26。

体长为体高的4.4-4.6倍,为头长的2.9倍,为尾柄长的4.l-4.4倍,为尾柄高的8.4一8.8倍。头长为头宽的1.9倍,为吻长的2.6-2.7倍,为眼径的7.0-7.2倍,为眼间距的3.5-3.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倍。眼后头长为吻长的1.2-1.3倍。

体细长,头平扁,头后近圆柱形,第一背鳍以后体侧扁。头长尖菱形。吻极平扁且长,前端顶部中央有一小骨质隆起。眼间平而宽。眼偏小。上眼眶骨形成骨嵴。口大,下颌延伸至眼前缘下方或稍前。上下颌各有6排牙齿,外排稀少,外、里两排齿较大,中间四排细小。无犁骨齿。眼上前方,吻两侧各有纵向小粘液沟。前鳃盖后缘有或无开放细孔。前鳃盖骨后缘无硬棘。鳃耙短,前3个为圆柱形,上端有许多小刺,其它均为细长扁三角形,末端尖,最长者为鳃丝的一半。肛门后生殖突较长,末端达臀鳍起点,约与眼径等长。

第一背鳍较低,第二、三、四软刺最长,约等于吻长;第二背鳍高略大于吻长,最后一分枝鳍条延长,约等于眼后头长2臀鳍高约等于吻长;胸鳍细长,后缘尖,长约等于除吻之头长;腹鳍约与眼后头长相等Z尾鳍长而尖,与胸鳍等长。

全体除吻前缘、颏部外均被栉鳞,头部和胸腹部鳞细小,体鳞大且具副鳞。

体暗黑,腹部较淡,体具不规则黑横斑带,胸鳍基部有一椭圆形斑块,各鳍均有小斑点组成之条纹。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脊塘鳢


[学名]: Bytis butis
[资源名称]: 脊塘鳢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8,臀鳍I-7;胸鳍20;腹鳍I-5;尾鳍15。一纵列鳞30;一横列鳞9;背鳍前鳞(至眼间隔)约20。 体长75毫米。体呈延长形,前部多少略呈圆柱状,后部侧扁;背缘凸度较腹缘为大,在第一背鳍处最为弓起;尾柄颇长,长度约为高度的2.13倍,高度约为体高的4/7。体长为体高5.17倍;头长2.8倍。头部平扁而长,高度约与宽度相等,约为长度的1/2,前部甚低且尖。吻部颇长,头长为吻长2.92倍,前端在眼下部的前方,呈尖形,背缘略凹。眼颇小,头长为眼径5.87倍,侧位而高,紧邻头部背缘。眼间瞒宽而略呈平坦,宽度几约为头长的1/4。眼上方在眼间隔之间各有一低的骨貭嵴,嵴的边缘有细小的弱锯齿,前端与吻前部两侧的2条短嵴相接近,后端绕过眼后缘与鳃盖上纵沟纹相交。 前鼻孔有小管;后鼻孔略大,在眼前缘正中的前方,距眼前缘颇远。口大,前位,口裂斜,下颌突出于上颌的前方。 上颌骨长,头长为其2.84倍,后端略弯向头的腹面,达眼前缘的下方。舌颇宽,前端圆形。 牙细小锐尖,上下颌各有多行,排列呈宽带状,上颌的外行牙以及下颌的内行牙均多少扩大。唇略厚。前鳃盖骨边缘无棘或锯齿。 鳃孔颇为长大,向前伸向头部腹面;鳃盖膜连于峡部,峡部颇窄。鳃耙3+8,短而略细尖,有细小的刺突。肛门乳头略呈细长三角形。 体被大形栉鳞,胸部与腹部被以圆鳞;各鳞片的基部大多均有一小形的副鳞。 头部除吻前部、唇和颊部外,均被较小的鳞片,眶上嵴至眼之间亦有小鳞二、三行。 两背鳍分离,距离略远;第一背鳍略高于体高的1/2,第二鳍棘略长于头长的1/3:第二背鳍较高,后部最长鳍条约为头长的5/11。臀鳍起点约在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高度与第二背鳍相似,平放时均不达尾鳍基底。胸鳍长度约为头长的2/3,后端约可达第二背鳍起点的下方。腹鳍短于胸鳍,约为头长的1/2,后端远不达肛门。尾鳍约为头长的5/7,后缘略呈钝圆。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锡兰,印度,马来亚,泰国,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的沿海地区,亦可生活于河口区

尖头塘鳢


[学名]: Eleotris oxycephala(Temminck et Schlegel)
[资源名称]: 尖头塘鳢
[外文名]: spined sleeper sharphead sleeper
[别名]: 土? 锐头塘鳢 十抛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尾柄较长。头宽钝,前部低而平扁,后部稍侧扁。吻短,宽圆。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口中大,前位,斜裂。下颌突出长于上颌。唇颇厚。体在第一背鳍前方被中大圆磷,后部被栉鳞。无侧线。背鳍两个,分离。胸鳍大,圆形。左右腹鳍互相靠近,不愈合。尾鳍圆形。液浸标本体灰褐色。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生活习性]:
暖水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河川及河口咸淡水中,摄食虾类、蠕虫等无脊椎动物。春末夏初产卵,亲鱼有护卵习性,一般体长150毫米。

褐塘鳢


中文名称褐塘鳢

拉丁名称Eleotris fusca (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称dusky sleeper, brown sleeper, Indian spined sleeper

异名Eleotris fusca (Forster, 1801)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塘鳢属

拉丁属名Eleotris Bloch et Schneider,180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热带沿海和淡水水域内,我国见于淮河、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及台湾。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8;臀鳍Ⅰ-8;胸鳍条15-18;腹鳍条6。鳃耙1+8。纵列鳞58-65;第二背鳍起点横列鳞16-19;背鳍前鳞49-55;尾柄横列鳞12-14。

体长为体高的4.0-5.3倍,为头长的2.8-3.5倍。头长为吻长的3.9-4.7倍,为眼径的4.7-6.8倍。吻长为眼径的1.0-1.6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0-2.0倍。

体较细长。头平扁,头后及躯干前部近圆筒形,向后逐渐侧扁。眼间区后至第二背鳍基前方沿背中线有一条浅纵沟,背部轮廓低而微凸。吻短而钝。下颌延伸至眼前缘和后缘之间。眼小。眼间平坦,上有两条纵向粘液沟,侧面有1条短横沟向着眼。颊部有两条粘液沟,眼下方粘液沟成放射形排列。头上没有细孔。齿细小,上颌齿形状一致,下颌齿带两侧后段夹杂着较大圆锥形牙齿。没有犁骨齿。肛门后生殖突小,长为眼径的1/3-2/3。

第一背鳍低,为体高之1/2,第二至第四根软刺最长;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形状相似,稍低于体高;胸鳍宽,后缘圆,长大于除吻之头长;腹鳍较胸鳍短;尾鳍钝圆,约等于或稍长于头长。

除吻和颏部外均被鳞;头部、背鳍前及胸腹部为细小圆鳞,躯干及尾部为细小栉鳞。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咸水生。

细齿塘鳢


中文名称 细齿塘鳢
拉丁名称 Philypnus chalmersi Nichols et Pope
英文名称 chalmers' sleeper
地方名称 南模、蚂拐鱼、油炸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塘鳢科
拉丁科名 Eleotridae
中文属名 细齿塘鳢属
拉丁属名 Philypn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3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Ⅰ~11;臀鳍Ⅰ~9;胸鳍15;腹鳍内鳃耙4十9。纵列鳞39;第二背鳍起点横列鳞14;背鳍前鳞21;尾柄横列鳞6。脊椎骨32。
体长为体高的4.7倍,为头长的3.l倍,为尾柄长的3.9倍,为尾柄高的9.5倍。头长为头宽的1.9倍,为吻长的3.4倍,为眼径的4.9倍,为眼间距的6.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5倍。眼后头长为吻长的1.7倍。

体细长。头圆锥形,宽与高约相等,头后至尾部侧扁,尾柄细长。吻尖,从吻端至头顶成一平坦光滑之斜面。眼大,不突出,眼眶骨不形成骨嵴。口较小。

锯塘鳢


[学名]: Prionobutis koilomatodon (Bleeker)
[资源名称]: 锯塘鳢
[外文名]: Mud sleeper
[别名]: Butis koilomatodon
 
[形态特征]:
 
背鳍VI,I-8:臀鳍I-8;胸鳍19~21;腹鳍I-5。纵列鳞28~30;横列鳞7~10。 体稍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3.8~4倍,为头长3.1~3.4倍。头短而圆钝,无皮须,前部低平,后部稍侧扁;头长为吻长3.6~4倍,为眼径4~4.5倍。吻短而圆钝,背面圆凸,吻端略低于眼之下缘;吻侧各具2行锯状骨嵴;吻长略大于眼径。眼大,侧上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狭,凹入,略小于眼径,眼的上缘和后缘具半环形锯齿状骨嵴。鼻孔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大而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后延伸达眼之中部下方。唇颇厚,口腔白色。上下颌牙细小,外行牙稍扩大,犁骨及腭骨均无牙。舌圆形,游离。鳃孔大,向前伸达眼的下方,鳃盖膜发达,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后缘光滑,无棘,具2~3个不明显粘液孔。鳃盖上方具一纵沟。假鳃存在。鳃耙细尖,排列稀疏。 体被栉鳞;眼后头部、鳃盖、颊的上部也被栉鳞;胸部、腹部被圆鳞。无侧綫。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具6弱棘,始于胸鳍基部的后上方,鳍条末端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大于第一背鳍,具1弱棘,8鳍条,鳍端几伸达尾基。臀鳍具1弱棘,8鳍条,与第二背鳍相似而相对,始于第二背鳍第二鳍条下方,鳍条末端几伸达尾基。胸鳍大而圆形,等于头长。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较胸鳍为短。尾鳍圆形,尾柄长为尾柄高2倍。 体腔中大,腹膜白色。胃肠区分不明显,作二次盘曲。无幽门盲囊。鳔发达。肝大,单叶,位于体腔腹面。 体灰褐色、体侧具6条晴色宽横带。背鳍及臀鳍黑色,具浅色条纹;胸鳍淡灰色,基部具一黑色圆斑;腹鳍黑色;尾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浙江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和东海,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口、红树林或沙岸沿海 之泥沙底质之栖所。底栖性鱼种。肉食性。食性偏好以小型甲壳类、小鱼等为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马拉巴裸胸鲹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