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鳚

中文名称翎鳚

拉丁名称Ptilichthys goodei Be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yZ023.com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翎鳚科

拉丁科名Ptilichthyidae

中文属名翎鳚属

拉丁属名Ptil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太平洋美洲沿海和日本北海道至鄂霍茨克海一带,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甚细长,裸露无鳞。头小,约为体长的1/15。上颌骨伸达眼前缘,下颌突出,无尾鳍,无腹鳍,背鳍具90枚低而游离的鳍棘,137-145鳍条,臀鳍185-196鳍条,无侧线,椎骨238-24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阅读


[学名]: Azuma emmnion
[资源名称]: 鳚
[形态特征]:
 
体延長,呈长橢圆形或鰻形,侧扁。上下颌具门齿背鳍长,臀鳍硬棘 II, 软条24;腹鳍喉位,背鳍黑褐色,第I-II棘间有一黑斑;臀鳍褐色,鳍緣色深。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印度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礁石区的潮间带或潮池中。捕食红藻、绿藻、水螅、贝类小型甲壳类动物。

蝮鳚


中文名称蝮鳚

拉丁名称Scytalina cerdale Jordan et Gilber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蝮鳚科

拉丁科名Scytalinidae

中文属名蝮鳚属

拉丁属名Scytali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太平洋美洲沿海,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细长,裸露无鳞,头小,眼甚小,侧上位,口大,上颌骨伸达眼中部下方,鳃盖膜彼此相连,无侧线,背鳍41-45鳍条,无鳍棘,臀鳍36-51鳍条,无鳍棘,二鳍均与尾鳍相连。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唇鳚


中文名称唇鳚


拉丁名称Labrisomus nuchipinnis (Quoy et Gaimar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黄鳚科

拉丁科名Clinidae

中文属名唇鳚属(待定)

拉丁属名Labriso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海域,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方长而粗壮。口较大,上下颌、犁骨、腭骨具齿。项部、鼻孔和眼上方常具皮须。体被中大或小形圆鳞,鳞不深埋皮内,只前区有鳞沟。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吸盘鳚


中文名称吸盘鳚

拉丁名称Andamia pacifica Tomiyama

异名太平洋吸盘鳚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鳚科

拉丁科名Blenniidae

中文属名吸盘鳚属

拉丁属名Andam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下唇后方有1椭圆形吸盘,头宽大,前部稍平扁,眼上有皮须,眼小,侧上位,口下位,唇瓣发达,颌齿细小,背鳍基底长,14-17鳍棘17-21鳍条,臀鳍2鳍棘24-26鳍条。尾鳍圆形,鳍条全部不分支。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胎鳚


中文名称胎鳚


拉丁名称Clinus berrisfordi Penrit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黄鳚科

拉丁科名Clinidae

中文属名胎鳚属(待定)

拉丁属名Cl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温带海域。

形态特征
体延长,后部侧扁,被细小圆鳞,鳞深植于皮内。鳞片各区均具鳞,项部无皮须,而头部其余部分或有皮须,各鳍鳍条均不分支,背鳍基底甚长,从头后直至尾柄,鳍棘数多,鳍条数少或无,前部3枚鳍棘有时比其余诸鳍要长些,中间有浅缺刻。臀鳍基底长,前部具2鳍棘。腹鳍位于胸鳍前方,1鳍棘2-3鳍条,其第3枚鳍条或甚发达或细小或无,尾鳍具13枚分节鳍条,侧线常在胸鳍后部有弯曲,左右鳃盖彼此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7。肩带前缘一般有小而明显的钩状突起。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雄鱼有交配器,卵胎生。

三鳍鳚


中文名称三鳍鳚

拉丁名称Tripterygion etheostoma Jordan et Snyd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三鳍鳚科

拉丁科名Tripterygidae

中文属名三鳍鳚属

拉丁属名Tripterygi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东太平洋、中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台湾岩礁海域。

形态特征
体不延长,被细小的或中等大的栉鳞。背鳍3个,第1背鳍3鳍棘,第2背鳍10-24鳍棘,第3背鳍7-14鳍条。臀鳍1-2鳍棘14-22鳍条。腹鳍喉位,具2鳍条。鳃盖条6。具假鳃。臀鳍20-21鳍条,尾鳍上有多条深色横点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5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柯氏鼠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