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鲚

中文名称 凤鲚
拉丁名称 Coilia mystus
英文名称 long-tailed anchovy,Osbeck's grenadier anchovy
地方名称 烤子鱼、[鱼子]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鲚属
拉丁属名 Coilia Gray,1831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臀鳍73~86;胸鳍6+11;腹鳍7。纵列鳞58~65,横列鳞9~10。鳃耙18~21+25~30。
体长为体高4.4~6.3倍,为头长4.4~6.0倍。头长为吻长4.3~5.3倍,为眼径4.5~5.6倍,为眼间隔2.7~3.1倍。

体延长,侧扁,头与躯干部较粗大,腹部具棱鳞13~20+24~29;前部稍隆起而高,尾部向后渐细小。头小,侧扁,钝锥形。吻短而钝尖,吻长稍大于眼径。眼中大,近吻端。眼间隔圆突。鼻孔每侧2个。口大,下位,斜裂。上颌骨延长,伸达胸鳍基部,下缘具细锯齿。,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左右鳃膜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0。鳃耙细长。体被小圆鳞;无侧线。

背鳍中大,位于体前部1/4处,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基部前方具一小棘。臀鳍基底部很长,最后鳍条与尾鳍下叶相连或靠近。胸鳍下侧位,上部具6条游离鳍条,延长呈丝状,伸达臀鳍基部上方。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约相对,近于胸鳍。尾鳍短小,上下叶不等,上叶尖长,约为下叶长的2倍。

体背部淡黄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孔后部及各鳍鳍条基部金黄色。唇及鳃盖膜桔红色。

相关知识

刀鲚


中文名称 刀鲚
拉丁名称 Coilia nasus (Schlegel) [Coilia ectenes]
英文名称 estuarine tapertail anchovy
地方名称 毛鲚鱼、鲚鱼、古称[鱼篾]、鮤刀、鮆、鱽、望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鲚属
拉丁属名 Coilia Gray,1831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臀鳍条Ⅲ~93~108。胸鳍6+11~12。纵列鳞66~79。胸棱鳞17~20,腹棱鳞24~34。鳃耙39~43。幽门盲囊16~19。脊椎骨75~77。
体长为体高的6.4~6.5倍,为头长的4.9~7.1倍,为尾柄高的34.7~43.63倍。头长为吻长的3.8~5.57倍,为眼径的5.43~8.17倍,为眼间距的3.0~4.17倍。上颌长为头长的0.92~1.26倍。

体长而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棱鳞。吻短,向前突出。口大,前下位,斜裂。上颌骨后端游离,向后仲达胸鳍基部。上下颌、腭骨,犁骨上具有细齿。鳃孔大,鳃耙细长、鲜红。体被薄的圆鳞。无测线。腹膜灰白色。鳔一室。有胃。肠长为体长的0.23~0.29倍。

背鳍起点位于体前部1/4处,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上部6条鳍条延长,游离。臀鳍甚长,后端与尾鳍基相连。腹鳍小,位于背鳍下方稍前。尾鳍小,上叶长。

头及体背部呈灰黑色,侧部银白色,并带有蓝色光泽。


生活习性 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湖入钱塘江中上游产卵,最远可溯至常山一带。有些个体在江中逗留一个时期,伺机产卵,产卵后返回沿海生活。幼鱼在江中生长到3~5厘米时入海生活。富春江大坝建成后,仍有少数个体沿船闸上溯进入富春江水库区。
刀鲚是肉食性鱼类。溯河洄游期间大部分个体继续摄食。一般以小鱼、小虾、鱼卵、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藻类、水草等为食物,以产卵后摄食量最大。

凤尾鲚


中文名称凤尾鲚

拉丁名称Coilia mys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long-tailed anchovy, Osbeck's grenadier anchovy

异名凤鲚、烤子鱼、[鱼子]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鲚属

拉丁属名Coilia Gray,18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沿海,黄河、长江、闽江和珠江水系,台湾。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12;臀鳍条Ⅱ,73-86;纵列鳞58-67;胸棱鳞14-18;腹棱鳞24-27;鳃耙外侧39-46脊椎骨60-69;幽门垂9-13。

体长为体高的4.9-6.8倍,为头长的5.1-7.0倍,为上颌长的5.1-5.8倍。头长为吻长的3.7-5.4倍,为眼径的4.1-5.6倍,为眼间距的2.4-3.9倍。

生活习性
凤尾鲚属河口性洄游鱼类。每年春季,大量鱼群从海中洄游到崇明至江阴一带长江口咸淡水区域产卵,但绝不上溯到江阴以上的纯淡水区域。卵产出后孵化的仔鱼就在崇明开港一带深水处肥育,以后再回到海中。4月下旬(谷雨)亲鱼开始由海中来到长江口,但数量不多;5月上旬(立夏)至7月上旬(小暑)则大量到来,此时是凤尾鲚渔汛旺季;7月下旬(大暑后)产过卵的亲鱼又陆续回到海中生活。凤尾鲚产卵场多在南通以下的长江口区域,但比较集中在崇明岛附近及横沙一带。

凤尾鲚以糠虾类,小长臂虾,桡足类(华镖水蚤,火腿许镖水蚤,虫肢歪镖水蚤)和幼鱼为食。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4月中旬以前,凤尾鲚的卵巢为Ⅲ期,成熟系数为0.6-1.03,到4月下旬才发育至Ⅳ期,成熟系数为11.3-13.9,卵巢呈浅蓝色,卵径0.8-0.9毫米,卵粒不透明;6月份是生殖盛期,渔获物中经常可获得具有Ⅴ期卵巢的个体,成熟系数可高达18.5,卵巢呈蓝灰色,卵径0.9-1.0毫米,卵粒具油球,完全透明。在渔获物中所见成熟最小型:雌鱼体长10.9厘米,质量4.7克8雄鱼体长8.0厘米,质量2.0克。

凤尾鲚的怀卵量约在5 000-20 000粒的幅度范围内,卵粒数量是随着体长和质量的增加而增多。受精卵约经二昼夜孵化出仔鱼。全长0.3-0.6毫米。刚孵出的仔鱼胸鳍条已开始分化,背鳍、臀鳍仍为鳍褶,身体具27对肌节。

长颌鲚


中文名称长颌鲚

拉丁名称Coilia macrognathos Bleeker

英文名称bigmouth grenadier anchovy, longjaw grenadier anchovy

异名刀鱼、毛花鱼、野毛鱼、梅鲚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鲚属

拉丁属名Coilia Gray,18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口至洞庭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113,臀鳍条Ⅲ,102-112;纵列鳞75-833,胸棱鳞18-22,腹梭鳞30-353。鳃耙外侧41-47;脊椎骨77-8,山幽门垂16-20。体长为体高的5.6-6.7倍,为头长的6.6-7.1倍。头长为吻长的4.2-5.9倍,为眼径的5.5-7.9倍,为眼间距的3.5-3.9倍。上颌长为头长的1.3-1.4倍。体形长,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梭鳞。头侧扁,口大而斜,半下位。上颌骨游离,超过鳃盖后缘,延伸至胸鳍基部,但11厘米以下个体一般还未超过鳃盖骨。上、下颌骨,口盖骨和犁骨上均有细齿。眼较小,侧位,鳃孔大,鳃膜不与颊部相连,背鳍的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前有6根鳍条为游离的丝状体,臀鳍甚长,与尾鳍基相连,腹鳍、尾鳍均短小。体被薄而大的圆鳞,无侧线。头部、体背部呈灰黑色,身体其他部分为银白色,体侧具有蓝色光泽。

生活习性
长颌鱭为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亲鱼由海人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着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在城陵矶以上的干流就很少见了。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长江口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长颌鱭吃动物性饵料,长颌鱭的小鱼则以端足类、枝角类、桡足类为食。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每年2月底、3月初长颌鱭便开始进入长江口,但大量的来到还是在4月间,这从沿江各地捕捞长颌鱭的汛期可以看出。当长颌鱭进人长江口时,其性腺仍处在Ⅱ期阶段。在溯江进行生殖洄游的过程中,性腺才发育成熟;由Ⅱ期发育到Ⅳ期,以至达Ⅴ期产卵这个过程是比较迅速的。一般在4月下旬,都已发育为Ⅳ期卵巢。产卵群体的年龄组成为3-5龄,性成熟最小型为2龄。

斑凤螺


中文名称 斑凤螺
拉丁名称 Stormbus lentiginosus Linnaeus
生物代码 580050020290030002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凤螺科
拉丁科名 Strombidae
中文属名 凤螺属
拉丁属名 Stormbus
分布类型 海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壳呈拳状。壳高71.1mm,壳宽52.0mm。螺层8~9层。缝合线浅。螺层上方具一列结节状突起。壳面呈灰白色杂有黑褐色和黄褐色花纹和斑点,具大小不等的结节突起及细肋。腹面光滑。壳口狭长,内为桔红色。外唇边缘加厚,前后有小凹隐缺刻;内唇厚。前沟短,厣角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浅海珊瑚礁或有海藻丛长的沙质海底。

强缘凤螺


[学名]: Strombus(Dolomena) marginatus robustus
[资源名称]: 强缘凤螺
[外文名]: Solid conch
 
[形态特征]:
 
壳呈卵圆形,螺层约9层。螺旋部低矮,上部螺层有纵肋,下部各层在肩角部具结节。壳面黄褐色,体螺层有5条黄褐色色带,带上有褐色花纹。壳口狭长,外唇前、后具凹窦,后缘延伸到螺旋部,唇内有横肋。前沟宽短,后沟弯曲。
[原产地区]:我国的福建以南沿海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越南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浅海砂泥质海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6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