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颌鲚

中文名称长颌鲚

拉丁名称Coilia macrognathos Bleeker

英文名称bigmouth grenadier anchovy, longjaw grenadier anchovy

异名刀鱼、毛花鱼、野毛鱼、梅鲚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鲚属

拉丁属名Coilia Gray,18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口至洞庭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113,臀鳍条Ⅲ,102-112;纵列鳞75-833,胸棱鳞18-22,腹梭鳞30-353。鳃耙外侧41-47;脊椎骨77-8,山幽门垂16-20。体长为体高的5.6-6.7倍,为头长的6.6-7.1倍。头长为吻长的4.2-5.9倍,为眼径的5.5-7.9倍,为眼间距的3.5-3.9倍。上颌长为头长的1.3-1.4倍。体形长,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梭鳞。头侧扁,口大而斜,半下位。上颌骨游离,超过鳃盖后缘,延伸至胸鳍基部,但11厘米以下个体一般还未超过鳃盖骨。上、下颌骨,口盖骨和犁骨上均有细齿。眼较小,侧位,鳃孔大,鳃膜不与颊部相连,背鳍的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前有6根鳍条为游离的丝状体,臀鳍甚长,与尾鳍基相连,腹鳍、尾鳍均短小。体被薄而大的圆鳞,无侧线。头部、体背部呈灰黑色,身体其他部分为银白色,体侧具有蓝色光泽。

生活习性
长颌鱭为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亲鱼由海人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着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在城陵矶以上的干流就很少见了。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长江口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长颌鱭吃动物性饵料,长颌鱭的小鱼则以端足类、枝角类、桡足类为食。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每年2月底、3月初长颌鱭便开始进入长江口,但大量的来到还是在4月间,这从沿江各地捕捞长颌鱭的汛期可以看出。当长颌鱭进人长江口时,其性腺仍处在Ⅱ期阶段。在溯江进行生殖洄游的过程中,性腺才发育成熟;由Ⅱ期发育到Ⅳ期,以至达Ⅴ期产卵这个过程是比较迅速的。一般在4月下旬,都已发育为Ⅳ期卵巢。产卵群体的年龄组成为3-5龄,性成熟最小型为2龄。

相关推荐

长颌鰆鯵


中文名称长颌鰆鯵

拉丁名称Chorinemus lysan

异名黄样、江三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广东沿海渔汛期3-7月份。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个体较大。一般体长40-70厘米,质量750-2500克、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细长,牙尖细,两颌缝合部牙呈宽带状、背鳍二个,第一背鳍为78个独立的尖棘,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后方各有7-11个半游离状的小鳍。尾鳍深叉形。除头部外,全身被有细小匙形鳞,多埋于皮下不明显、侧线呈波纹状,亦埋于皮下、体背部青蓝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一纵列5-7个深蓝色圆形斑、前两个圆形斑位于侧线中部,其余位于侧线上方、胸鳍上也有一明显黑斑。

经济价值
个体较大,出肉率高、鲜食的做法与马鲛鱼同。但此鱼肉味酸,鲜食时味道欠佳、但它是腌制霉香鱼的好原料。用它加工腌制的霉香鱼除在国内畅销外,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也颇受欢迎。

条长颌鳂


中文名称条长颌鳂


拉丁名称Flammeo sammara (Forskal)

英文名称Striped squirr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发光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Anomalopidae

中文属名长颌鳂属

拉丁属名Flamme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被强栉鳞。前鳃盖后下角有1短棘,其长约为眼径的1/3。背鳍最后一鳍棘靠近第一鳍条。体具红褐色纵纹多条。背鳍鳍棘部红色,第一至第四棘间有1暗红色大斑。

生活习性
海(水)生。暖水性鱼类。生活于珊瑚礁海区。

长颌水珍鱼


中文名称长颌水珍鱼

拉丁名称Glossanodon semifasciata (Kishinouye)

英文名称Japanese argentine, halfbanded argentine, deepsea smel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水珍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rgentinoidei

中文科名水珍鱼科

拉丁科名Argentinidae

中文属名长颌水珍鱼属

拉丁属名Glossan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黄海和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圆柱形,后部侧扁,眼大,口小,犁骨齿小,锥状,与犁骨前缘间隔约有3-8齿之距,犁齿与腭齿明显分离,不连续;舌如有齿,则仅在舌的前端,侧缘无齿,鳃盖条5,第一鳃弓耙30以上,体侧在侧线上方有7-10个不规则暗色横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刀鲚


中文名称 刀鲚
拉丁名称 Coilia nasus (Schlegel) [Coilia ectenes]
英文名称 estuarine tapertail anchovy
地方名称 毛鲚鱼、鲚鱼、古称[鱼篾]、鮤刀、鮆、鱽、望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鲚属
拉丁属名 Coilia Gray,1831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臀鳍条Ⅲ~93~108。胸鳍6+11~12。纵列鳞66~79。胸棱鳞17~20,腹棱鳞24~34。鳃耙39~43。幽门盲囊16~19。脊椎骨75~77。
体长为体高的6.4~6.5倍,为头长的4.9~7.1倍,为尾柄高的34.7~43.63倍。头长为吻长的3.8~5.57倍,为眼径的5.43~8.17倍,为眼间距的3.0~4.17倍。上颌长为头长的0.92~1.26倍。

体长而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棱鳞。吻短,向前突出。口大,前下位,斜裂。上颌骨后端游离,向后仲达胸鳍基部。上下颌、腭骨,犁骨上具有细齿。鳃孔大,鳃耙细长、鲜红。体被薄的圆鳞。无测线。腹膜灰白色。鳔一室。有胃。肠长为体长的0.23~0.29倍。

背鳍起点位于体前部1/4处,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上部6条鳍条延长,游离。臀鳍甚长,后端与尾鳍基相连。腹鳍小,位于背鳍下方稍前。尾鳍小,上叶长。

头及体背部呈灰黑色,侧部银白色,并带有蓝色光泽。


生活习性 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湖入钱塘江中上游产卵,最远可溯至常山一带。有些个体在江中逗留一个时期,伺机产卵,产卵后返回沿海生活。幼鱼在江中生长到3~5厘米时入海生活。富春江大坝建成后,仍有少数个体沿船闸上溯进入富春江水库区。
刀鲚是肉食性鱼类。溯河洄游期间大部分个体继续摄食。一般以小鱼、小虾、鱼卵、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藻类、水草等为食物,以产卵后摄食量最大。

凤鲚


中文名称 凤鲚
拉丁名称 Coilia mystus
英文名称 long-tailed anchovy,Osbeck's grenadier anchovy
地方名称 烤子鱼、[鱼子]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鲚属
拉丁属名 Coilia Gray,1831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臀鳍73~86;胸鳍6+11;腹鳍7。纵列鳞58~65,横列鳞9~10。鳃耙18~21+25~30。
体长为体高4.4~6.3倍,为头长4.4~6.0倍。头长为吻长4.3~5.3倍,为眼径4.5~5.6倍,为眼间隔2.7~3.1倍。

体延长,侧扁,头与躯干部较粗大,腹部具棱鳞13~20+24~29;前部稍隆起而高,尾部向后渐细小。头小,侧扁,钝锥形。吻短而钝尖,吻长稍大于眼径。眼中大,近吻端。眼间隔圆突。鼻孔每侧2个。口大,下位,斜裂。上颌骨延长,伸达胸鳍基部,下缘具细锯齿。,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左右鳃膜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0。鳃耙细长。体被小圆鳞;无侧线。

背鳍中大,位于体前部1/4处,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基部前方具一小棘。臀鳍基底部很长,最后鳍条与尾鳍下叶相连或靠近。胸鳍下侧位,上部具6条游离鳍条,延长呈丝状,伸达臀鳍基部上方。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约相对,近于胸鳍。尾鳍短小,上下叶不等,上叶尖长,约为下叶长的2倍。

体背部淡黄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孔后部及各鳍鳍条基部金黄色。唇及鳃盖膜桔红色。

凤尾鲚


中文名称凤尾鲚

拉丁名称Coilia mys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long-tailed anchovy, Osbeck's grenadier anchovy

异名凤鲚、烤子鱼、[鱼子]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鲚属

拉丁属名Coilia Gray,18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沿海,黄河、长江、闽江和珠江水系,台湾。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10-12;臀鳍条Ⅱ,73-86;纵列鳞58-67;胸棱鳞14-18;腹棱鳞24-27;鳃耙外侧39-46脊椎骨60-69;幽门垂9-13。

体长为体高的4.9-6.8倍,为头长的5.1-7.0倍,为上颌长的5.1-5.8倍。头长为吻长的3.7-5.4倍,为眼径的4.1-5.6倍,为眼间距的2.4-3.9倍。

生活习性
凤尾鲚属河口性洄游鱼类。每年春季,大量鱼群从海中洄游到崇明至江阴一带长江口咸淡水区域产卵,但绝不上溯到江阴以上的纯淡水区域。卵产出后孵化的仔鱼就在崇明开港一带深水处肥育,以后再回到海中。4月下旬(谷雨)亲鱼开始由海中来到长江口,但数量不多;5月上旬(立夏)至7月上旬(小暑)则大量到来,此时是凤尾鲚渔汛旺季;7月下旬(大暑后)产过卵的亲鱼又陆续回到海中生活。凤尾鲚产卵场多在南通以下的长江口区域,但比较集中在崇明岛附近及横沙一带。

凤尾鲚以糠虾类,小长臂虾,桡足类(华镖水蚤,火腿许镖水蚤,虫肢歪镖水蚤)和幼鱼为食。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4月中旬以前,凤尾鲚的卵巢为Ⅲ期,成熟系数为0.6-1.03,到4月下旬才发育至Ⅳ期,成熟系数为11.3-13.9,卵巢呈浅蓝色,卵径0.8-0.9毫米,卵粒不透明;6月份是生殖盛期,渔获物中经常可获得具有Ⅴ期卵巢的个体,成熟系数可高达18.5,卵巢呈蓝灰色,卵径0.9-1.0毫米,卵粒具油球,完全透明。在渔获物中所见成熟最小型:雌鱼体长10.9厘米,质量4.7克8雄鱼体长8.0厘米,质量2.0克。

凤尾鲚的怀卵量约在5 000-20 000粒的幅度范围内,卵粒数量是随着体长和质量的增加而增多。受精卵约经二昼夜孵化出仔鱼。全长0.3-0.6毫米。刚孵出的仔鱼胸鳍条已开始分化,背鳍、臀鳍仍为鳍褶,身体具27对肌节。

凤鲚洄游


凤鲚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和东海沿岸,不作长距离洄游。越冬场位于黄海南部吕泗外海和渤海中部较深处,越冬期为1~3月。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近岸水温回升至4~6℃时,鱼群开始离开深水区,移向沿岸水深10m以内水域,分布在渤海和黄海南部沿岸河口区产卵,产卵期为5~7月。产卵后鱼群分散在沿岸海区索饵,11月中、下旬随着水温下降至6℃以下时,在河口区索饵的群体开始游向深水区越冬。1998~2000年的海洋勘测生物资源补充调查结果表明,春季5月,凤鲚已进入黄海南部沿岸的吕泗渔场,在黄海北部数量较少,黄海中部海域则没有出现;夏季8月,凤鲚出现在渤海和黄海南部沿岸河口浅水区,调查区内拖网取样未出现;秋季10月,在黄海主要分布于吕泗外海,而黄海中部和北部沿岸没有出现;冬季12月,凤鲚在渤海已由近岸浅水区移到辽东湾中部越冬,数量较少,在黄海分布于吕泗外海,较秋季明显向深水区越冬场偏移的迹象。

锤颌鱼


中文名称锤颌鱼

拉丁名称Omosudis lower Gunther

英文名称hammerja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锤颌鱼科

拉丁科名Omosudidae

中文属名锤颌鱼属

拉丁属名Omosud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各大洋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有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中等延长,甚侧扁,体上无鳞,侧线仅见于40-50毫米以下的个体身上。头甚侧扁,骨骼软而光滑。上颌骨细长,有辅上颌骨,腭骨及下颌齿甚大,但大小不一前颌骨齿小,排列紧密。无发光器,大鳞状。腭骨及下颌齿甚大,但大小不一前颌骨齿小,鳃盖条7。无鳍棘,背鳍小,位于体中部后方,有9-12鳍条,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有14-16鳍条。胸鳍小,下侧位,有11-13鳍条。腹鳍腹位,位于背鳍基底下方,有14-16鳍条,胸鳍小,下侧位,有11-13鳍条,腹鳍腹位,位于背鳍基底下方。尾鳍分叉,背脂鳍在臀鳍上方,无鳔,脊椎骨39-41。体中背侧有一黑色带,背鳍小。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小颌海龙


中文名称小颌海龙

拉丁名称Micrognathus mataefae (Joraan et Snyder)

英文名称thorntailed pipefish, shortnose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刺形目

拉丁目名Gasteroste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小颌海龙属

拉丁属名Microgna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台湾西南及南部沿海岩礁区,较少见。

形态特征
体延长,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不相连,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躯干部体环数少于尾部体环数,吻部与头的眼眶在同一直线上而不形成角度,鳃盖骨隆起嵴为一直线,背鳍基底不隆起,基底大部分在尾部上,尾鳍长等于或小于眼后头长,育儿囊在尾部腹面。吻长明显短于眼后头长,吻中背嵴主有3棘,鳃盖骨隆起嵴较短,其后有放射状线纹,体环间有小盾片,尾部长约为躯干长的2倍,尾鳍长约等于眼径,体一般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东北颌须鮈


中文名称东北颌须鮈

拉丁名称Gnathopogon mantschuricus (Berg)

英文名称northeastern gud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颌须鮈属

拉丁属名Gnathopogon Bleek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36-38,鳃耙6-8,下咽齿二行,35-53。

头长为体长的23.7%-26.3%,体高为体长的25.6%-28.5%,尾柄长为体长的17.2%-19.6%,尾柄高为体长的12%-13.5%,吻长为头长的24.4%-28.5%,眼径为头长的21.6%-25%。

体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头长等于或小于体高。吻短而钝。口端位,斜裂。口角须一对,很恒小,长度约为眼径的三分之一。鳃耙短小。下咽省内行侧扁呈钩状。上外行细弱。

背鳍无硬刺。胸鳍小,末端呈圆状,肛门靠近臀鳍起点,腹鳍可达肛门。

腹腔膜灰褐色。鳔二室,后室长为前室的二倍。

背部及两侧灰黑色,体中轴有一条黑色较宽的纹带。鳞片后区具有黑斑块,形成数条细条纹。背鳍上有一黑色横纹。其他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建德小鳔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