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黄颡鱼

养鸭鱼 鱼肠养鸭

2020-10-30

中文名称 瓦氏黄颡鱼
拉丁名称 Pelteobaggrus vachelli(Richardson)
英文名称 darkbarbel catfish
地方名称 硬角黄腊丁、郎丝(四川)、江颡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黄颡鱼属
拉丁属名 Pelteobaggrus Bleeker,1865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21一25(一般23);鳃耙外侧15~17;脊椎骨38一41。体长为体高的3.6~4.9倍,为头长的3.8~4.8倍,为尾柄长的5.2~6.6倍,为尾柄高的10.6~13.9倍,为脂鳍基长的5.6~6.8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3.0~3.3倍。头长为吻长的2.6~4.0倍,为眼径的4.0~6.0倍,为眼间距的1.7~1.9倍,为背鳍刺长的1.0~1.2倍,为胸鳍刺长的1.2~1.6倍,为上颌须长的0.7~0.9倍。体长,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扁平,头顶部覆有薄皮。口下位,上、下颌皆具绒毛状细齿。吻圆钝。眼小,侧上位。须4对,均青黑色。鼻须末端达眼后,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颐须较上颔须短。鳃孔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起点至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远,背鳍刺长于胸鳍刺,其后缘有锯齿。胸鳍刺强,前缘光滑,后绿锯齿发达。胸鳍远不过腹鳍。腹鳍末端盖过肛门到达臀鳍。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稍短,并与其相对。尾鳍深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肛门近臀鳍起点。侧线较平直,体裸露无鳞。
生活习性 为底栖性鱼类,栖息于江河缓流或湖泊静水环境中,主要摄食昆虫幼虫(摇蚊科、蜻蜒目、蜉蝣目、鞘翅目)及小虾,也摄食禾本科植物碎片和种子等。

相关推荐

瓦氏珍鱼


[学名]: Rouleina watasei
[资源名称]: 瓦氏珍鱼
[形态特征]:
 
背鳍19~21;臀鳍17~19;胸鳍7;腹鳍6。鳃盖条骨6。鳃耙8~9+1+18~19。脊椎骨51~54。 体长为体高5.1~5.4倍,为头长4.3~5倍,为背鳍基长5.2~6.3倍,为臀鳍基长5.9~7.2倍。头长为吻长5.1~6倍,为眼径3.8~4.8倍,为眼间隔5.7~6.4倍,为上颌长2.3~2.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7倍。 体柔软,延长,侧扁。头中大,前部圆弧形。吻短,圆突,吻长短于眼径。眼大,上侧位。眶下骨大,不覆盖于上颌骨上部。眼间隔稍隆起,小于眼径。鼻孔2个,在眼前方。口中大。前位,上颌后端伸达眼中部或后缘下方。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辅上颌骨2块。上下颌几等长;下颌前下端具一尖形缝合小突起、端部常突出于上颌前端。前颌骨和下颌各;具l行内弯细牙,上颌,骨颌缘部分无牙,犁骨和腭骨均无牙。口腔上壁多皮褶,有稀疏小棘 状突起。鳃孔宽大,向前伸达眼前缘下方。左右鳃盖膜相连,与峡部分离。鳃耙发达,尖长,扁薄,柔软,上具细齿。假鳃发达,9~11个。 体裸露无鳞,被以多皱皮膜多散具许多颗粒状小发光器。头部无鳞,被有薄而透明的皮膜,其上散具许多小突起。头部感觉器较发达、位于眼下、眼后、鳃盖部和头背部。侧线完全,上具链状变形小圆鳞。 背鳍和臀鳍的基部较长,几相对,均位于体的中部后方。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四、五鳍条下方。胸鳍下侧位,短小。腹鳍后位,约在体的中部稍后方,后端伸达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距的一半处,不达肛门。尾鳍较宽大,叉形。 头、体黑褐色,鳃盖部紫褐色。各鳍黑褐色,鳍端灰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日本相模湾,东海冲绳海槽和菲律宾巴拉望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區的; 海洋; 深度上下限 500 1300 m

中间黄颡鱼


中文名称中间黄颡鱼

拉丁名称Pelteobagrus intermedius (Nichols et Pope)

英文名称blotched catfish

异名黄牯、黄[鱼央]、大头黄[鱼央]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黄颡鱼属

拉丁属名Pelteobaggrus Bleeker,186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淮河、珠江水系,及海南。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8-20;胸鳍Ⅰ-7;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4-16。脊椎骨5+37-39。

体长为体高的3.0-4.4(3.9)倍,为头长的3.1-3.9(3.5)倍,为前背长的2.3-2.7(2.5)倍。头长为吻长的2.5-3.2(2.9)倍,为眼径的5.0-7.0(5.7)倍,为眼间距的2.0-3.3(2.6)倍,为上颌须长的1.3-1.9(1.5)倍,为尾柄长的1.6-2.3(1.9)倍,为尾柄高的2.4-3.7(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8(1.5)倍。

体长形,略粗壮,后部侧扁。头略大,尤以前部为平扁,背面大部裸露,枕突接于背鳍前板。吻部背视略圆截。口大,下位,新月形,颌齿与跨齿均细尖绒毛状,排状排列。眼较小,侧上位;眼间略平。须较细弱,鼻领几达眼后缘,上颌须多不达胸鳍基部。

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五分之二处;硬刺强,后缘有弱锯齿。胸鳍位低;硬刺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着细小。脂鳍短小,位于臀鳍上方,后缘游离。腹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

背部红褐或暗褐色,腹部淡色。项部有一淡色鞍状斑纹,体中部和后部各有淡色横带纹,体侧在背鳍下方和臀鳍上方各形成一个大的暗色斑块。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河鲶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