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斑狗母鱼

养狗准备 训狗

2020-10-30

中文名称 叉斑狗母鱼
拉丁名称 Synodus macrop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 Synodidae
中文属名 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 Synod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亚圆筒形。头平扁。吻前端稍尖,似三角形,吻长大于眼径。眼大,侧前位。口宽,前颌骨不延长。两颌齿细小,内行齿较外行齿大,且能倒伏。腭骨每侧有一组齿带,通常2行。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很小。圆鳞较小,易脱落,头背面、颊部和鳃盖上有鳞。臀鳍基底长通常短于背鳍基底长,胸鳍位高,中等大。腹鳍大,内缘鳍条较长,具小脂鳍。尾鳍分叉。
侧线上鳞3~4,

腹膜黑色或黑灰色,腰骨后突细长,尾柄高小于眼径,背鳍9~12,臀鳍9~11;侧线鳞49~55,上下颌约等长,吻长约等于眼径,体侧有一纵列呈叉形暗斑.

相关推荐

杂斑狗母鱼


中文名称杂斑狗母鱼

拉丁名称Synodus variegatus (Lacepede)

英文名称Variegatus lizardfish

异名花沙钻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Synodontidae

中文属名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Syno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柱形,稍平扁,被圆鳞。吻三角形,吻长大于眼径。腭骨各具1条牙带。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远。体侧有8-9个不规则深色斑纹,排呈1纵列。体色有个体变异,现知有红色、红褐色和黄褐色三种类型。

生活习性
暖水性近岸肉食性鱼类。

海(洋)生。

大头狗母鱼


中文名称 大头狗母鱼
拉丁名称 Trachiocephalus myops(Forster)
英文名称 painted saury, painted lizardfish, lizardfish, gro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 Synodontidae
中文属名 大头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 Trachiocepha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2~14;臀鳍15~17;胸鳍12;腹鳍8。侧綫鳞52~56。
体长122~246毫米。体长柱形,两侧微侧扁,前端略粗,后端较细。体长为体高5.5~6倍;为头长3.67~4.24倍。头粗而圆,其背部粗糙。吻短于眼径。吻长是头长的11.1~14.8%。眼前上位。眼径是头长的14.8~18.9%。眼间隔窄,中间凹,其宽是头长的9.6~13.3%,鼻孔显著,前鼻孔有竖起的鼻瓣。口大。口裂向后下方斜。两颌前端等长。上下颌有2~3行长短不齐的小牙,腭骨每侧有一组(2行)牙带,舌上有细尖的小牙。鳃盖坚硬。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6。鳃耙细针突状。肛门位于背鳍基的后下方。

体被圆鳞。鳞片的前部有2~4条辐射綫,前缘波状。环心綫细,后部无纵沟綫。颊部和鳃盖上均被鳞,胸鳍基和腹鳍基皆有腋鳞,腹睹基之间亦有发达的长鳞。侧綫直。

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为近。脂鳍小。臀鳍基长于背鳍基。胸鳍侧中位,向后伸至腹鳍基。腹鳍发达,内缘鳍条较外缘鳍条依次渐长。尾鳍宽叉形。

头背部有红色的网状花纹,体背部中央有-行灰色花纹,沿体侧有13条灰色纵纹和3条黄色细纹相间排列。背鳍基部有一条黄色纵纹,腹鳍上有一条斜走的黄纹。臀鳍与胸鳍白色。尾鳍微呈黄绿色。

星斑叉鼻鲀


中文名称 星斑叉鼻鲀
拉丁名称 Arothron stellatus(Bolch et Schneid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鲀科
拉丁科名 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 叉鼻鲀属
拉丁属名 Arothr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体头部粗圆,尾柄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无鼻孔,两侧各具一个叉状鼻突起。除吻端、鳃孔周围与尾柄外,全身佈满小棘。背鳍圆形至稍微尖形,位于体后部,具软条10-11;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0-11;无腹鳍;胸鳍宽短,后缘呈圆弧形;尾鳍宽大,呈圆弧形。背部浅褐色或灰褐色,腹部色淡;头部、背部与体侧具密佈黑色小点;背、臀及尾鳍亦具黑点,鳍基黑点大于鳍上黑点;胸鳍基上下方各有一黑斑。幼鱼体褐色;体具小黑点,体侧具许多平行之黑斜纹,愈往腹部斜纹愈宽。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澄清的潟湖区及面海之珊瑚礁区,亦被发现于河口区。独立生活。主要以海藻及底栖无嵴椎动物为食。

叉斑锉鳞鲀


中文名称 叉斑锉鳞鲀
拉丁名称 Rhinecanthus aculeatus(Linnaeus)
英文名称 Black-bar trigger 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鳞鲀科
拉丁科名 Balistidae
中文属名 锉鳞鲀属
拉丁属名 Rhinecan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被中等菱形板状鳞。吻长大。口小。上下颌均具楔状牙1~2对。尾柄具3纵行向前倒钩棘,最下行短于上2行。背鳍2个,分离。第一鳍棘粗大。腹鳍1,短棘状。体侧具1黑色叉形大斑纹,眼部具1黑色横带。
生活习性 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可达300毫米。因其体色艳丽,活泼好动,常做为水族馆观赏鱼。

无斑叉棘[鱼鲞]


中文名称无斑叉棘[鱼鲞]

拉丁名称Stalix immaculata Xu et Zh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龙[鱼鲞]亚目

拉丁亚目名Trachinoidei

中文科名后颌[鱼鲞]科

拉丁科名Opistognathidae

中文属名叉棘[鱼鲞]属

拉丁属名Stali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或稍延长,较侧扁,被圆鳞,头中大,背缘较圆凸,不被鳞,口大,前位,近水平状,能伸缩。上颌骨甚宽,后端伸达眼后颇远。有辅上颌骨。颌齿1行,呈犬齿状。有些种类犁骨亦具齿。腭骨无齿。鳃4,鳃盖条6,鳃盖膜不怀峡相连,具假鳃,侧线1条,位甚高,止于背鳍基中部下方,个别种类有2条侧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9-11鳍棘,11-16鳍条,臀鳍2-3鳍棘,10-16鳍条,腹鳍喉位,1鳍棘5鳍条,外侧2枚鳍条不分枝,内侧3枚鳍条分枝,尾鳍圆形。头部无鳞,躯干部及尾部全被鳞,背鳍前部鳍棘尖端分叉。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深海狗母鱼


中文名称 深海狗母鱼
拉丁名称 Bathypterois ferox Gunther
英文名称 spider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深水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 Bathypteroidae
中文属名 深海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 Bathypteroi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近棱形,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平扁,吻尖突,眼较大,有眶蝶骨,犁骨有或无,口宽,上颌骨后伸超过眼的后缘,辅上颌骨极不小或无。

斑鳜


[学名]: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
[资源名称]: 斑鳜
[外文名]: spotted mandarinfish
[别名]: 岩鳜、园筒 (桶)鳜、石鳜
 
[形态特征]:
  体背、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头大,眼后头部平直或稍内凹。吻尖,眼上侧位,偏于头的前半部,每侧有鼻孔2个,离眼较近,前鼻孔圆形,小而有瓣膜,后鼻孔椭圆形,略大于前鼻孔。口前位,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下颌两侧齿扩大为犬齿,多为2个并生。间鳃盖骨及下鳃盖骨腹缘有浅缺刻。鳃耙稀少,梳齿状,略短于鳃丝。吻部及头顶处无鳞,余均有鳞。侧线前段稍弯,靠近背缘向后延伸;后段较平直,接近尾柄中部。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鳍棘发达,有12-13根鳍棘,第六鳍棘最长;鳍条部基底短,鳍条边缘圆凸。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几乎相对;鳍棘都较粗壮:第一鳍棘较短,第二鳍棘最长(压倒后超过第三鳍棘),胸鳍下侧位,起点稍前于腹鳍,腹鳍起点在背鳍第三鳍棘下方,鳍长约等于胸鳍长,有1根鳍棘,短细,不及鳍条长的二分之一。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  [原产地区]:中国广东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广东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喜栖于静水或微流水中,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流中,白天一般侧卧于底部凹坑中,较少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在水草丛中四处游动寻觅食物。

斑鰶


中文名称 斑鰶
拉丁名称 Clupanodon punct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Konosirus punctatus]
英文名称 spotted sardine,gizzard shad,dotted gizzard shad
地方名称 黄流鱼,鼓眼,扁鰶,气泡子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鲱科
拉丁科名 Clupeidae
中文属名 斑鰶属
拉丁属名 Clupanodon Lacepede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5~17;臀鳍21~24;胸鳍16;腹鳍8;纵列鳞53~56;横列鳞21~24;鳃耙217+211。
体延长,侧扁,腹缘具锐利的锯齿状棱鳞,18~20+14~16。体长为体高3.0~3.5倍,为头长3.7~4.0倍。头中大。头长为吻长4.4~4.7倍,为眼径4.0~4.8倍,为眼

间隔2.9~3.1倍。吻圆钝,突出。吻长约与眼径相等。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脂眼睑较发达,遮盖眼的前后缘。眼间隔稍凸。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距吻端较距眼前缘为近。口小,近于下位。口裂短,不伸达眼前缘。上颌稍突出,略长于下颌,中间无显著缺刻。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口无牙。鳃孔大。鳃盖骨边缘光滑。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假鳃发达。鳃耙细长,数多。肛门位于臀鳍稍前方。

体被薄圆鳞,形似六角形。头部无鳞;胸鳍和腹鳍基部具短的腋鳞。

背鳍1个,位于体中央,起点在腹鳍起点稍前上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最后鳍条延长呈丝状,向后伸达尾柄上方。臀鳍基部中长,鳍条短。胸鳍较长,

后端伸达背鳍起点下方。腹鳍小,位于背鳍起点稍后下方。尾鳍分叉。

体背侧青绿色,头背部较深,体侧下方和腹部银白色。吻部淡黄色。体侧上方具7-9纵列绿色小点。鳃盖部略呈金黄色。鳃盖后上方具一深绿色斑块。背鳍

和臀鳍淡黄色,胸鳍和尾鳍黄色,腹鳍色淡。背鳍、尾鳍边缘黑色。

斑鳐


中文名称 斑鳐
拉丁名称 Raja kenoje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鳐目
拉丁目名 Rajiformes
中文科名 鳐科
拉丁科名 Rajidae
中文属名 鳐属
拉丁属名 Raj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盘前部斜方形,后部圆形,前缘波曲。吻中长,尖突;吻软骨前端愈合部约为后端分离部2.4倍。尾较宽大,比头和躯干稍短,侧褶发达。
体盘宽为长1.3~1.4 倍;体盘长为吻长 倍。吻长为眼径3.0~3.5倍;眼间隔与眼径相等;喷水孔宽约为眼径2/3;口前吻长为口宽1.6-2.0倍;第五鳃孔间距约为第三鳃孔4倍。前鼻瓣宽大,后缘细裂,伸达下颌外侧;后鼻瓣前部半环形,突出于外侧。鼻间隔后缘圆形凹入,后面具一深沟。口中大,平横;上颌中部凹入,下颌中部凸出。牙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雄性牙平扁;上下颌各具44~48纵行。喷水孔椭圆形,紧位于眼后,前部伸达眼后半部下方,前缘里侧具一皮膜,能启闭。鳃孔5个,狭小,大小和间距约相等。眶上和喷水孔上的结刺颇小,眶前3个,眶上3-4个,喷水孔上2个,连续作半环形排列。头后脊板上具结刺一个;尾上具粗大结刺3纵行。雌性吻端腹面和吻侧具小刺。雄性吻端背面、腹面和吻侧腹面具小刺;胸鳍前缘里侧具一长群小刺,小刺里方在头侧处具大钩刺3纵行,刺头向后;在肩区外侧具大钩刺2~3行,刺头斜向后和向里;胸鳍外角里方具大钩刺2~3行,刺头都向里;头后结刺前方两侧具新月形粘液孔2纵群,每群由5~6个粘液孔组成。

胸鳍前延,伸达吻侧中部,外角、里角者呈圆形。鳍外缘分裂很深,前部突出呈足趾状;鳍脚宽扁,端部向外圆凸,后端钝尖。背鳍2个,同形。约等大,前缘和后级连合呈半圆形,后缘连于皮上,无里缘;背鳍间隔很短,等于或稍小于第一背鳍基底长1/2。第二背鳍与尾鳍上叶连接或几连接。尾鳍上叶短小,短于第二背鳍基底,下叶几完全消失。

背面黄褐色,密具深褐色小斑;肩区两侧各具一椭圆形斑块,由许多小斑组成,在外侧者连合成黑色边缘;胸鳍里角上方具一圆形暗色斑块。尾上隐具暗色横纹十几条,尾鳍上叶具暗色横纹2条。腹面灰褐色,具许多深褐色细斑,细斑中央有一粘液孔。尾侧皮褶淡褐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7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黑斑叉鼻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