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鳉

中文名称 青鳉
拉丁名称 Oryzias latipes (Schleg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青鳉科
拉丁科名 Oryziatidae
中文属名 青鳉属
拉丁属名 Oryzias Jordan et Snyder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6,臀鳍条16~19,纵列鳞27~30。体长为体高的3.8~4.9倍,为头长的3.4~4.6倍,为尾柄长的8.7~11.0倍。头长为吻长的3.7~4.7倍,为眼径的2.2~3.5倍,为眼间距的2.2~2.8倍。体侧扁,背部轮廓较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小,较平扁,眼大,侧上位。口小,上位,口横裂呈一字形。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靠近尾部,其基部末端和臀鳍基部几乎相对。臀鳍基较背鳍基长,其起点距鳃孔末端与距尾鳍基部约等长。背鳍和臀鳍均具柔软的分节鳍条。腹鳍腹位。尾鳍截形。体背淡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臀鳍及尾鳍均散布有黑色小斑点,其他各鳍淡色。
生活习性 一种小型鱼类,常常成群地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表层。生殖季节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分批产卵。

相关阅读

青蚶


中文名称青蚶


拉丁名称Barbatia virescens (Reeve)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蚶目

拉丁目名Arcoida

中文科名蚶科

拉丁科名Arcidae

中文属名须蚶属

拉丁属名Barbat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以下至水深几十米的浅海区。在我国南部沿海产量相当多,为南方沿海常见种。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菲律宾,我国自浙江至海南均痕普遍。

形态特征
贝壳近长卵形或长方形,中部稍压扁。壳高15.9毫米,壳长34.9毫米,壳宽15.3毫米。壳顶部稍凸出,位于贝壳前方,约为壳长的1/4处,两壳顶距离近;韧带面极窄,向内倾斜,具韧带沟。贝壳前端短小,后端延长较宽大,并膨胀,末缘为不规则的斜截状;腹缘近前方有一狭长裂孔,向内凹,为足丝孔,足丝为片状。壳表放射肋细密,贝壳后部肋强壮但不规则,同心生长线较稀疏、微弱;壳面略显绿色,壳皮粗糙,贝壳后端壳皮翘起、呈黑棕色片状。壳内面淡蓝色,具光泽;铰合部中央狭窄,后端宽大,铰合齿中央者细小,密集,后部者粗大、稀疏;外套痕、闭壳肌痕均明显,前闭壳肌痕小后闭壳肌痕较大,均近圆形。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青蟹


名称青蟹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真蟹、螃蟹(《北海民间中草药手册》)、海赢(《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潮蟹(《南海海洋药用生物》)、
来源本品为蟹科动物青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全体。

形态特征
形似普通蟹类,头部较宽大,背面有很大的头胸甲。步足像虾类,亦为5对,第1对为强大的螯足,常用后4对足横行。腹部缩小,折伏于头胸部的下方。小触角1对,在头胸部前面中央;大触角1对,退化,很小,在头胸部前面中央。眼1对,有柄能动。口器与虾相像。

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一带泥底海域中。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南海等地。

采制全年可捕捉,捕捉后洗净,捣极细烂,煮熟喂服。

性能
味甘,性平。滋补通乳,活血治伤。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

《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滋补。治鼻出血,扭伤腰痛,子宫下垂等。

《南海海洋药用生物》:开胃,催乳。治水肿,产后风等。

用量猪羊60~12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1、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方:活海赢(青蟹)120~250克。捣极细烂,黄酒250毫升。煨烂掺饲料内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2、治子宫下垂单方:大青蟹1只,酒饼1只。酒饼研末,放入青蟹内,煨熟内服。连服2~3剂即愈(《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肺热咳喘方:青蟹数只,放童便中浸1夜,炭火煨熟内服(《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引东乡族偏方)。

备注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人民就发现把海蟹放进漆里,可使漆不致蒸发而变硬,使油漆长期保持液态状: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原来甲壳纲动物的组织里含有一种强有力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可使漆变硬的酶的活动。可见许多古代民间经验,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能轻易否定,当然也不能轻易肯定,一切均应以具体实践和科学试验为根椐。这虽然与畜牧兽医无关,但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特此录之,以供参考。a

青弹涂鱼


中文名称青弹涂鱼

拉丁名称Scartelaos viridis (Hamilton)

英文名称blue mud-hopper, bearded goby

异名弹涂鱼,Scartelaos histophorus (Valenciennes, 183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弹涂鱼科

拉丁科名Periophthalmidae

中文属名青弹涂鱼属

拉丁属名Scartelaos Swainson,183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也见于长江口、钱塘江口、闽江口、珠江口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Ⅴ,Ⅰ-24-26;臀鳍条Ⅰ-25-26。鳃耙9-12。脊椎骨25。

体长为体高的7.6-8.9倍,为头长的4.2-4.6倍,为尾柄长的21.4-29.3倍,为尾柄高的15.2-27.5。头长为吻长的3.5-4.3倍,为眼径的6.3-7.5倍。尾柄长为尾辆高的0.5-0.8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腹缘几平直。头大,稍乎扁。吻颇短。口中大,稍斜,上颌稍突出,上颌向后延伸达眼中部下方。眼小,高位,互相靠近,下眼睑发达,能将眼全部通闭,眼间隔甚窄,纵沟状。鼻孔每侧2个,相距颇远。在头的腹面两侧沿下颌骨里缘各有一行细小短须。上颌齿一行,犬齿状。下颌齿一行,末端尖锐,缝合处具犬齿一对。下颌前部齿平卧。鳃孔窄而斜裂。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及头部被细小退化鳞片,前部鳞埋于皮下,后部鳞稍大。无侧线。腹膜银黑色。无鳔,肠粗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底短,伸达第二背鳍前1/4处;第二背鳍低,基底长,最后鳍条与鳍膜几与尾鳍相连。胸鳍尖圆,基部宽大。左右腹鳍愈合,呈一心脏形吸盘。尾鳍尖长。

体背蓝黑色,腹面浅蓝色,具分散黑色细点。第一背鳍鳍棘末端黑色,第二背鳍灰色,边缘灰黑色,鳍膜上具分散小黑点。尾鳍具4-5条黑色横纹。臀鳍、腹鳍淡色。胸鳍外侧具黑色小点。

生活习性
生活于河口及沿海滩涂。

海水/淡水/咸水生。

青[鱼鲞]


[学名]: Gnathagnus elongatus
[资源名称]: 青[鱼鲞]
[外文名]: Blue mishima puffer、Blue mishima pufferfish
[别名]: Xenocephalus elongates、Uranoscopus elongatus
 
[形态特征]:
 
背鳍12~13;臀鳍16~18;胸鳍18~20;腹鳍I-5;尾鳍11~13。 标本体长106毫米;体长形,前端平扁,向后渐侧扁;体长为体高4.7~5.8倍;为头长3.1~3.6倍。头中大,平扁,头长为吻长4.8~6.6倍;为眼径4.3~5.8倍。吻短钝,吻长略短于眼径。眼小,背侧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宽,中央凹入。鼻孔2,紧位于吻前缘,前鼻孔后缘有一皮瓣,可伸达眼窝中部。口中大,几直立。上颌、犁骨及腭骨牙细小呈绒毛状。下颌牙较大,有2行。前颔骨能向前稍伸出。上颌骨后端宽大,不被于眶前骨下。下颌下侧向前伸出2个尖骨突。唇发达,口缘有一行短毛状皮突。舌宽短。前鳃盖骨后缘无小突起。鳃孔大。鳃盖膜相连,与峡部分离,鳃盖条6。鳃4。鳃耙呈绒毛群状。有假鳃。 圆鳞很小,退化,多埋入皮下。侧綫完全,位高,自鳃孔后上方向后延伸,至尾柄中部下斜至尾鳍基。头部、胸部及腹部无鳞。项背部有鳞。 背鳍一个,无鳍棘,约始于臀鳍第四鳍条上方,以第四或第五鳍条最长。臀鳍基底长大于背鳍基底长,以第11或12鳍条为最长,胸鳍宽、近牛圆形。腹鳍喉位,始于眼后下方。腰带骨外侧无棘。尾鳍截形。 体背部灰青绿色,腹部淡青灰色,体背部及两侧上方具许多不规则浓蓝绿色小斑,背鳍淡黄色。臀鳍、胸鳍及腹鳍淡棕褐色。尾鳍灰青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及黄渤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近海暖温性鱼类, 喜隐伏于海底沙中

锯缘青蟹


[学名]: Scylla serrata(Forskai)
[资源名称]: 锯缘青蟹
[外文名]: mangrove crab, mud crab, serrated mud crab, Samoan crab
[别名]: 青蟹,闸蟹
 
[形态特征]:
  头胸甲长70mm,宽110mm。头胸甲表面光滑,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绿色。胃区、心区间有明显前H形凹痕。心区六角形,胃区具一微细而中断的横行颗粒线,前鳃区也有一对从末齿基部向内延伸的颗粒线。额具4个突出前三角形齿,较内眼窝齿突出。眼窝背缘具2缝,内缝较深。内眼窝齿与额齿形似,大小也相近。腹眼窝齿锐突,背面可见。第2触角基节短,外末角具1钝突。前侧缘具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指向侧方。螯足状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齿;腕节外末缘具有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面各具1浅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前3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桨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基缘直,两侧缘直,尾节末缘钝圆。雌性腹部呈宽圆形。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红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1-2年  
[地理分布]:分布较广,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特别是在潮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浅海内湾和江河人海处更适宜于它的栖息。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自治区的沿海均有分布,尤以广东、福建为最多。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印度洋、红海和南非等水域均有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青蟹喜栖息在河口、内湾的潮间带,潮差较大,潮水畅通的泥滩或沙泥底或沙底的滩涂上。它定居于泥土洞穴或岩石缝里。掘穴定居是青蟹的本能,洞穴大小随个体大小而不同;深浅因季节和个体强弱而异:秋季洞穴较浅,冬季洞穴最深。青蟹常在白天穴居,多在夜间活动,特别是涨潮时的晚上非常活跃,到处觅食。夏天活动大,冬天活动少,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非常强。性凶好斗,游泳时靠游泳足运动,步行时靠三对步足运动,无论游泳还是步行均为横行。青蟹为广盐性、广温性的海产蟹类,能在咸淡水甚至接近淡水中成长、发育,但必须在纯海水中才能繁殖后代。它能在盐度为4-55的海水中生存,在雨季,内陆淡水大量流入港湾,盐度降到5以下时,青蟹血液中的渗透压失去平衡,造成腹脐膨胀,经过6-8天则会死亡。不过,青蟹的应变能力很强,在盐度渐变的不良环境里,青蟹有迁移或逃藏的能力,也有向外湾移动或掘穴潜居的本能。青蟹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0℃之间,最适宜它生长的水温在18-25℃,此时青蟹活动频繁,摄食量最大。当水温降至7℃时,则完全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状态或穴居,以度过不良环境,当水温降至3.5℃时则死亡,当水温升至33.8-35℃时出现明显不适状态,37℃以上时不摄食,39℃时则逐渐衰弱、死亡。青蟹虽营穴居生活,但对水中溶解氧也有一定的要求,溶解氧大于2ppm时,摄食量大;小于1ppm时,反应迟钝,不摄食,出现浮头,甚至死亡。蜕壳时需要更多的含氧量,否则不能顺利进行蜕壳而死亡。青蟹的变态发育和生长总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和成体的蜕壳进行的。其发育过程为:幼体经变态,发育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成蟹。一生要经过13次蜕壳,按其不同的发育生长阶段,大致可分为幼体发育蜕皮6次,生长蜕壳6次和生殖蜕壳1次。青蟹同其他蟹类一样也同样具有自切和再生现象。

青鳞沙丁鱼洄游


青鳞沙丁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沿岸,越冬场位于济州岛与五岛之间水深近100m处,越冬期为1~3月。越冬场底层水温为10~13℃,底层盐度为33.0~34.0。3月中上旬,鱼群开始分批向西北进行产卵洄游,3月中下旬鱼群分别抵达吕泗外海、海州湾和石岛外海,4月中下旬分布在黄海北部和烟威外海,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渤海,5月中旬遍布于渤海各湾。产卵期在5~7月,产卵后鱼群分散在沿岸海区索饵,6~10月分别在莱州湾、辽东湾和射阳河口形成3个密集区。8月稍离沿岸向较深水域移动,9~10月分布在渤海和黄海北部的鱼群已有部分开始进行越冬洄游,11月中下旬,各鱼群分批向黄海中、南部汇集,继续南下,1月上旬返回越冬场。

青梢红鲌


中文名称青梢红鲌

拉丁名称Erythrocu1ter dabryi dabryi (Bleeker)

异名青梢子、昂头鲌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红鲌属(=红鳍鲌属)

拉丁属名Eryghrocu1ter Berg,190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国各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23-28;侧线鳞65一68;下咽齿3行,245-442(244-542);鳃耙外侧20-23,内侧21-24;脊椎骨45-46。体长为体高的4.1-6.3倍,为头长的3.8-4.2倍,为见柄长的6.3-7.2倍,为尾柄高的9.1-10.2倍。头长为吻长的3.3-4.1倍,为眼径的4.2-5.5倍,为眼间距的3.4-4.2倍。身体侧扁。头部较小,头后背部稍隆起;口亚上位,口裂斜,下颌稍长。侧线位于体侧中部,腹梭从腹鳍基部到肛门处。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具有硬刺;臀鳍长,无废刺;胸鳍末端超过或刚达腹鳍起点;腹鳍末端达腹鳍基部到肛门之间距离的4/5处;尾鳍深叉。鳔3室,中室最大,长圆筒形,后室小,呈圆锥形。腹腔膜银白色,杂有金黄色光泽和少量黑色素。身体背部深灰褐色,体侧灰白色,腹部银白色,各鳍灰黑色。雌雄鱼在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仅在生殖季节雄鱼表现副性征,有白色颗粒状珠星出现,一般分布在胸鳍、腹鳍、背鳍、头部、尾柄及身体背部,尤以胸鳍的不分支鳍条上更为显著。

生活习性
在静水湖泊中生长、发育和繁殖。平时喜栖息在湖湾水深1米左右的浅水区,潜于繁茂的水草丛里,捕食小鱼小虾。生殖季节也就在这些地方进行产卵活动;冬季到湖泊深水处越冬。青梢红鲌属凶猛性鱼类,其肠长略长于体长。摄食强度以春秋二季为最大,生殖季节,特别是6、7月停止摄食。在幼鱼阶段,即体长10厘米以下的个体,以浮游动物为食料,主要是象鼻造和剑水蚤;体长10厘米至20厘米的个体以虾为主食,还吃一些小型鱼类;而20厘米以上的个体则以小型鱼为主,其次为虾。所摄食的小型鱼类均属虾虎、鮈鱼、船钉鱼之类。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在梁子湖青梢红鲌达性成熟的为2龄鱼,所得成熟最小个体雌性体长为12厘米,质量18.3克;雄性体长为10.7厘米,质量15克。

洪湖的青梢红舶生殖群体的性比为1∶1,其年龄组成以2,3龄鱼为主,青梢红鲌的生殖季节是4月底至7月初,而以5月中、下旬为最盛期,此时的成熟系数达最高峰,平均雌鱼为16.2,雄鱼为6.5。周年观察性腺的结果,表明青梢红鲌以Ⅱ期卵巢时间最长(从头年的9月到第2年的3月),并维持此发育阶段半年以上,而且期发育阶段却特别短,仅在4月上半月内出现,4月下旬卵巢即转入Ⅳ期。Ⅴ期发育阶段很短,只在产卵场才能获得。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仍有不少Ⅵ-Ⅳ期的卵巢,如此看来,青梢红鲌是分批产卵的鱼类青梢红鲌的绝对怀卵量一般变动幅度在2万至5万粒,但初次性成熟的可少至几千粒,而高龄鱼最多可达10万粒。

绝对怀卵量随年龄和体长的增长而增多,如梁子湖青梢红鲌2龄鱼平均绝对怀卵量为0.6万粒,3龄为2万粒,4龄为4.5万粒。而同龄鱼因体长的增长绝对怀卵量明显地增大。青梢红鲌产粘性卵,当水温达18℃以上便开始进行产卵活动,一般是在半夜至黎明的晴朗天气进行产卵。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发育孵化。受精卵直径1.37-1.42毫米,卵黄直径0.9-1.0毫米,壳膜相当厚,约5.3微米。当水温23-28℃时,经1天半即可孵化,刚孵出的仔鱼体长4毫米,身体无色透明,头部稍带淡黄,眼无色,仅眼下缘有一黑点。孵化后经4昼夜卵黄囊消失,口端位,有一椭圆形鳔,下咽齿开始形成。经14昼夜,开始捕食浮游动物。经1个半月体长达30毫米,鳔3室,各器官已形成,形态上已具有成鱼的特征。

青斑阿南鱼


中文名称青斑阿南鱼

拉丁名称Anampses caeruleopunctatus Ruppel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阿南鱼属

拉丁属名Anamps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方长,侧扁。口小,能伸出,唇厚,内侧具纵褶,颌齿1行,细小,前方具2切齿,齿尖向前,前鳃盖骨边缘光滑。体被中大圆鳞,颊部无鳞,背鳍和腹鳍前鳞最小,有时呈粒状或部分埋于皮下,侧线完全。背鳍Ⅸ-12-13,臀鳍Ⅲ-12-13。尾鳍截形或凹形。侧线鳞26-27,头部无斑纹,背鳍和臀鳍后部无眼状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锯缘青蟹育苗技术


(一)准备工作
1.在受精卵孵化期间,应做好饵料生物的培养工作,培养足够的单胞藻、轮虫等饵料生物备用。
2.在幼体临将孵出之前必须把育苗用的池子或胶桶和各种容器、工具等,消毒备用,检查机、电、设施,进、排水 和充气系统等。

(二)育苗技术
刚孵出的第一期搔状幼体甚为饥饿, 且不能自行觅食,因此,在蚤状幼体临将孵出之前必须在池子(或桶)内投入充足的硅藻或轮虫或蓝藻、螺旋藻及蛋黄微控等微小饵料,其投量按水体积计算,每毫升20只轮虫等,以供孵出幼体后分池(桶)培育食用,这样使刚孵出的幼体,不致于饿死或被残食。

1.各期幼体的鉴别根据各期幼体形态的特征及其习性,及时地投喂各种适口、足量的饵料,为了掌握投饵技术, 先要熟识各期幼体之特征,这样才能因材施用。

2.蚤状幼体(Zoea)的培育
蚤状幼体期是青蟹育苗过程中的关键。不得疏忽。从幼体分池培育时起,池水应不断打气,使育苗水体保持有充足的氧气,使水中的饵料生物随水流动,从而增加蚤状幼体吞食的机会,适时换水,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正常之蚤状幼体活力大,能在水中活泼游动,其趋光性亦很强,而畸形的蚤状幼体则沉于池(桶)底且不会趋光,背棘弯曲,腹节无法申直,过1一2天即会死亡。在投饵充足和水质优良的条件下,第一期蚤状幼体经 3一5天的培育即可蜕皮,而变成第二期搔状幼体时,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藤壶的幼虫或牡蛎幼虫等,其投喂量需比第一期蚤状幼体多10倍〈按个体计〉。使其有充分的摄食机会,此后每经3一5天即蜕皮一次,经5次蜕皮才能变成大眼幼体。通常蚤状幼体孵出后在水质良好的条件下,水温30℃时经15天或26℃时经18天即可变成大眼幼体。

3.大眼幼体(Megalopa)的培育
大眼幼体已呈蟹形, 唯腹部尚未收贴腹面,体呈淡黄或粉红色透明,其头胸部朝下,并且用游泳器一腹肢运动,能捕食比其本身还要大的食物,喜栖息于池底或其它物体,诸如残饵、江蓠或置于水中的针叶树枝叶上。大眼幼体已具有锋利的钳形螯足,常会互相残食,因此应供给充足的饵料。

技术管理:育苗用的设施、设备和部分技术管理等与捕捞天然苗人工培育的相同外,最好增加或加强若干管理措施。大眼幼体分池培育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00一2000 只。为了减少其互相残食提高存活率,在池内应放置一些棕榈片或针叶树枝或垂吊一些塑料网片或人工海藻等,让其攀附栖息,安居生长。盐度控制在30左右;水温控制在30℃左右;每天投喂糠虾、碎贝、虾肉或鱼肉,分早、晚各投饵一次或投喂一次亦可。日 投饵量约为幼体重的10一15,但应视摄食情况而有所增减,每天早晨必须清除有机碎屑等残饵。每日换水2一3次,水要经过120目或150目的筛绢过滤后才能进入蟹池。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大眼幼体变成幼蟹所需时间依环境因子不同而异:陈与郑指出为9一14天;翁指出大眼幼体在盐度为31一2时11一12天就能变为幼蟹,在盐度较低时则约7一8天即可完成变态,林等指出当盐度为30一35时为期3一5天即可;丁、林等试验表明,当水温在26一29℃,盐度为20需10一16天才能变态成幼蟹。由此可见,大眼幼体蜕壳变为幼蟹所需时间随盐度、水温的不同而异。但一般经9一16天即可变态成幼蟹。

4.幼蟹培育
大眼幼体完成蜕皮变态成为幼蟹,营底栖生活,能游善爬。食性与成体相同。在培育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温盐度和饵料等三大要素。

变态成幼蟹后仍在原地培育,其操作过程大体上与捕捞天然幼蟹人工培育相同,但应严格控制淡化海水程序;每天换新鲜海水时,每次需慢慢地加入1/10的淡水,使其盐度逐渐过度到15一20。如在露天培育则应严防暴雨与烈日,盐度低于10均或高于40以上均会使幼蟹死亡,从而降低其存活率。因此下雨时池子(桶)应加盖;水温维持在30℃左右,投喂比较大的碎贝、虾、鱼肉。分早晚各投一次或在下午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其体重的10%左右,但仍需视其摄食情况而增减。池中仍需悬挂一些棕榈片或网片等作幼蟹的隐蔽物。这样青蟹在饲料丰富,水质优良的条件下成长最快。蜕壳频率亦最高,如此培育10--20d,经过两次蜕壳可长成为小规格的幼蟹苗,即可出售,或再培育30天左右让其长成为大规格的幼蟹苗出售,大规格幼蟹苗每只售价约为小规格苗的3.5~4倍。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


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取的养殖方式多样,有围塘单养、围塘混养、低坝高网养殖、笼养、水泥池养殖等。春季放养的Ⅲ期以上的幼蟹,养殖4个月左右,可达200克以上,秋季放养的幼蟹需越冬,到第二年5~6月份达到商品规格。

围塘养殖技术:单养面积为3~为宜,中间有蟹岛。

每亩放养:夏苗1000-1500只,秋苗1500~2000只;蟹池要建有进水和排水闸门;日常换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小潮以添水为主,一般3~4天换水一次,大潮时应尽量换水,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3~1/5,高温季节1/2~1/3,并投放水质改良剂;饵料均匀地投放在池四周,清晨喂一天的1/3,傍晚后喂2/3,一般日投喂量为:甲壳宽3~4cm,为体重的30%,5~6 cm为20%,7~8 cm为15%,9~10 cm为10%~12%,11 cm以上为5%~8%;青蟹通常采取与对虾、与脊尾白虾、与鱼类、与缢蛏等贝类混养。

青蟹的捕捞方法有:捞网捕法、笼捕法、饵料诱捕法、灯光照捕法、干池耙捕法、干池手捉法、捅洞钩捕法、涵管捕法、铁耙打捞法和刺网法;锯缘青蟹保湿露空保活时间长,便于长途运输,夏天运输可采用竹箩装运或加冰装箱运输,途中淋洒海水维持湿润,冬天运输可用竹箩或塑料箱装运,注意保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8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日本蝠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