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弹涂鱼

中文名称青弹涂鱼

拉丁名称Scartelaos viridis (Hamilton)

英文名称blue mud-hopper, bearded goby

异名弹涂鱼,Scartelaos histophorus (Valenciennes, 183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弹涂鱼科

拉丁科名Periophthalmidae

中文属名青弹涂鱼属

拉丁属名Scartelaos Swainson,183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也见于长江口、钱塘江口、闽江口、珠江口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Ⅴ,Ⅰ-24-26;臀鳍条Ⅰ-25-26。鳃耙9-12。脊椎骨25。

体长为体高的7.6-8.9倍,为头长的4.2-4.6倍,为尾柄长的21.4-29.3倍,为尾柄高的15.2-27.5。头长为吻长的3.5-4.3倍,为眼径的6.3-7.5倍。尾柄长为尾辆高的0.5-0.8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腹缘几平直。头大,稍乎扁。吻颇短。口中大,稍斜,上颌稍突出,上颌向后延伸达眼中部下方。眼小,高位,互相靠近,下眼睑发达,能将眼全部通闭,眼间隔甚窄,纵沟状。鼻孔每侧2个,相距颇远。在头的腹面两侧沿下颌骨里缘各有一行细小短须。上颌齿一行,犬齿状。下颌齿一行,末端尖锐,缝合处具犬齿一对。下颌前部齿平卧。鳃孔窄而斜裂。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及头部被细小退化鳞片,前部鳞埋于皮下,后部鳞稍大。无侧线。腹膜银黑色。无鳔,肠粗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底短,伸达第二背鳍前1/4处;第二背鳍低,基底长,最后鳍条与鳍膜几与尾鳍相连。胸鳍尖圆,基部宽大。左右腹鳍愈合,呈一心脏形吸盘。尾鳍尖长。

体背蓝黑色,腹面浅蓝色,具分散黑色细点。第一背鳍鳍棘末端黑色,第二背鳍灰色,边缘灰黑色,鳍膜上具分散小黑点。尾鳍具4-5条黑色横纹。臀鳍、腹鳍淡色。胸鳍外侧具黑色小点。

生活习性
生活于河口及沿海滩涂。

海水/淡水/咸水生。

相关推荐

大青弹涂鱼


[学名]: Scartelaos gigas
[资源名称]: 大青弹涂鱼
[外文名]: large blue mudhopper
 
[形态特征]:
 
背鳍V,Ⅰ-25~26;臀鳍Ⅰ-24;胸鳍19;腹鳍I-5。 标本体长156毫米;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背腹缘均较平直;体长为体高7.6~8.1倍,为头长3.9~4倍。头大,圆形,头长为吻长3.4~4.2倍,为眼径5.3~5.5倍。吻圆钝,大于眼径,弧形突起;吻褶发达,游离,前缘弧形凹入,侧缘突出下垂。眼小,位高,互相靠近,位于头前部1/3处,能突出于头顶上,下眼睑发达,能上闭;眼间隔狭小,似一纵沟,鼻孔2个,相距颇远,前鼻孔具一三角形短管,突出于吻褶两侧;后鼻孔小,圆形,位于眼的前方。口中大,稍斜;上颌稍突出;上颌骨后延伸达眼后缘下方;在头的腹面两侧沿下颌里缘各具一行细小短须;上唇软厚。牙钝尖;上颌牙大而直立,犬牙状,近口角处具4细牙,缝合处无牙;下颌牙一行,小于上颌牙,平卧,缝合处有犬牙一对;犁骨和腭骨均无牙。舌圆形,前端不游离。鳃孔中大,斜裂,约与胸鳍基底等宽,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4。鳃耙短小。假鳃存在。 鳞细小,退化,头及体均被细鳞。胸鳍基部被鳞。无侧綫。 背鳍2个,分离,两背鳍间距离稍小于第一背鳍基底长1/2。第一背鳍高,基底短,具5鳍棘,第二鳍棘粗,延长,约与头长相等;第二背鳍低,基底长,与尾基相距颇近,具1鳍棘,24~26鳍条,平放时伸越尾鳍基部。臀鳍长,具1鳍棘,24鳍条,平放时伸达尾基,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四鳍条下方。胸鳍圆形,基部宽,肌肉发达,呈臂状。腹鳍愈合,成一圆形吸盘,后缘完整。尾鳍尖形,下叶鳍条较上叶为短,下缘斜截形。 体腔较大,腹膜深黑色。胃管状,与肠不易区分。肠较长而粗,大于体长,多次盘曲。肝大,单叶。鳔椭圆形,位于体腔背面前方。 体灰褐色,密具暗色小点,背部色深,腹部较淡。第一背鳍前部在第一与第二鳍棘之间和后部上方,在第三与第五鳍棘之间均黑色,鳍膜黑色,第3~5鳍棘间的后上方具一黑斑、其余部分黄色,第二背鳍边缘黑色,鳍膜上具暗色点纹。胸鳍灰黑色。腹鳍、臀鳍淡色,尾鳍具暗色小点。口角黑色。颊部和鳃盖上各具黄色横条。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浙江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广分布于非州西岸、印度、太平洋水域、新赫布里底群岛热带及亚热带近岸浅水区(美州不产),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和暖温性近岸小型鱼类

弹涂鱼的收获与运输


因弹涂鱼的成体规格较小,当达到每500克25尾大小时即可收获上市。其捕捞方法有两种:一是笼捕,将池水排干,仅留中央沟内的水,然后寻找进口和出口,进口处有鱼出入 的痕迹,后出口则无此痕迹,用泥土堵住出口,在进口处将鱼笼插上,并做好标记,鱼只能由进口处进入鱼笼,约隔半小时左右收一次,再换新口;二是吊网捕,此法除冬季无法采用外,其他季节均可使用,主要是利用弹涂鱼的溯水习性,先将池水排到近干或全干,然后设置吊网于注水口处,利用涨潮时注水,鱼会因溯水而集聚于吊网内,及时拉动网绳 吊起即可捕获。

弹涂鱼的活体运输方法很简单,只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即可长途运输。容器可采用一种特制的圆形 筛盘,规格是直径80~100厘米,深20厘米左右,底部铺上塑料,塑料膜的边周比筛底略大一点,膜边再贴于筛盘壁,将鱼放入后加少量水,将多个盘叠放,顶部盖封。以此方法运输,鱼可保活2~3天,成活率可达100%。

养殖弹涂鱼的日常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池内的饵料量会下降,水质浑浊,必须及时排水、晒池、施肥,再次繁殖饵料生物。由于放养初期鱼苗钻洞不深,为防止水温度变化过大,应保持水深在15厘米左右。水沟处的水深30厘米左右。在此条件下,藻类的繁殖速度较快。约40天左右,鱼体会长至5厘米以上,开始筑较深的洞穴,对饵料的消耗也较大,可在晴天温度较高时,排掉池面水,仅留池沟中,晒底3~6天,当池底较坚硬,有龟裂后施用有机肥及米糠等,并注水深3~10厘米。如此,定期施肥,繁殖饵料生物,以保持弹涂鱼生长所需营养。 冬季为提高池水温度,天晴无风浪时需排水晒池,遇阴天寒流侵袭时,应多注水,保持较高的水位,当水温降至14度以下时,鱼会入洞穴,很少出来摄食。

有些鱼、鸟及蟹类等会捕食弹涂鱼的幼鱼,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应于注水时加以过滤,防止敌害生物侵入;经常驱赶水鸟;用一些药物杀除杂蟹等,以确保弹涂鱼的成活率。

青鳉


中文名称 青鳉
拉丁名称 Oryzias latipes (Schleg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青鳉科
拉丁科名 Oryziatidae
中文属名 青鳉属
拉丁属名 Oryzias Jordan et Snyder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6,臀鳍条16~19,纵列鳞27~30。体长为体高的3.8~4.9倍,为头长的3.4~4.6倍,为尾柄长的8.7~11.0倍。头长为吻长的3.7~4.7倍,为眼径的2.2~3.5倍,为眼间距的2.2~2.8倍。体侧扁,背部轮廓较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小,较平扁,眼大,侧上位。口小,上位,口横裂呈一字形。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靠近尾部,其基部末端和臀鳍基部几乎相对。臀鳍基较背鳍基长,其起点距鳃孔末端与距尾鳍基部约等长。背鳍和臀鳍均具柔软的分节鳍条。腹鳍腹位。尾鳍截形。体背淡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臀鳍及尾鳍均散布有黑色小斑点,其他各鳍淡色。
生活习性 一种小型鱼类,常常成群地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表层。生殖季节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分批产卵。

青蚶


中文名称青蚶


拉丁名称Barbatia virescens (Reeve)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蚶目

拉丁目名Arcoida

中文科名蚶科

拉丁科名Arcidae

中文属名须蚶属

拉丁属名Barbat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以下至水深几十米的浅海区。在我国南部沿海产量相当多,为南方沿海常见种。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菲律宾,我国自浙江至海南均痕普遍。

形态特征
贝壳近长卵形或长方形,中部稍压扁。壳高15.9毫米,壳长34.9毫米,壳宽15.3毫米。壳顶部稍凸出,位于贝壳前方,约为壳长的1/4处,两壳顶距离近;韧带面极窄,向内倾斜,具韧带沟。贝壳前端短小,后端延长较宽大,并膨胀,末缘为不规则的斜截状;腹缘近前方有一狭长裂孔,向内凹,为足丝孔,足丝为片状。壳表放射肋细密,贝壳后部肋强壮但不规则,同心生长线较稀疏、微弱;壳面略显绿色,壳皮粗糙,贝壳后端壳皮翘起、呈黑棕色片状。壳内面淡蓝色,具光泽;铰合部中央狭窄,后端宽大,铰合齿中央者细小,密集,后部者粗大、稀疏;外套痕、闭壳肌痕均明显,前闭壳肌痕小后闭壳肌痕较大,均近圆形。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青蟹


名称青蟹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真蟹、螃蟹(《北海民间中草药手册》)、海赢(《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潮蟹(《南海海洋药用生物》)、
来源本品为蟹科动物青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全体。

形态特征
形似普通蟹类,头部较宽大,背面有很大的头胸甲。步足像虾类,亦为5对,第1对为强大的螯足,常用后4对足横行。腹部缩小,折伏于头胸部的下方。小触角1对,在头胸部前面中央;大触角1对,退化,很小,在头胸部前面中央。眼1对,有柄能动。口器与虾相像。

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一带泥底海域中。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南海等地。

采制全年可捕捉,捕捉后洗净,捣极细烂,煮熟喂服。

性能
味甘,性平。滋补通乳,活血治伤。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

《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滋补。治鼻出血,扭伤腰痛,子宫下垂等。

《南海海洋药用生物》:开胃,催乳。治水肿,产后风等。

用量猪羊60~12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1、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方:活海赢(青蟹)120~250克。捣极细烂,黄酒250毫升。煨烂掺饲料内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2、治子宫下垂单方:大青蟹1只,酒饼1只。酒饼研末,放入青蟹内,煨熟内服。连服2~3剂即愈(《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肺热咳喘方:青蟹数只,放童便中浸1夜,炭火煨熟内服(《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引东乡族偏方)。

备注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人民就发现把海蟹放进漆里,可使漆不致蒸发而变硬,使油漆长期保持液态状: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原来甲壳纲动物的组织里含有一种强有力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可使漆变硬的酶的活动。可见许多古代民间经验,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能轻易否定,当然也不能轻易肯定,一切均应以具体实践和科学试验为根椐。这虽然与畜牧兽医无关,但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特此录之,以供参考。a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云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