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养殖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竹鼠养殖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竹鼠养殖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是管理粗放,饲养成本高,这类问题在中小规模养户很突出,国内竹鼠养殖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化。yz023.cOM

第二、迄今尚未有统一饲养标准在养殖基地予以推广。

第三、卫生防疫体系松懈,疾病多而复杂;众多养殖户对竹鼠疾病处理能力差。

第四、缺乏配套的加工体系。迄今只有少数几家竹鼠食品加工厂;商品品种很单一。

第五、市场混乱,市场销售渠道不宽,未能将零散的竹鼠集中,纳入统一销售渠道,以降低成本。

第六、各式各样的养殖技术市场鱼龙混杂。

第七、投资者没有摆正投资心态,盲目投资,急功近利很难成功。

相关阅读

养殖竹鼠繁育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竹鼠经济价值非常高,是养殖的好品种,因为它全身都是宝,养殖竹鼠很有前景,是发家致富的好养殖项目。对于竹鼠的配种、血配法等等,我们都会再三嘱咐其它养殖户要时刻谨记,在竹鼠繁育阶段如果处理好以下五个注意,对于竹鼠繁殖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提高繁殖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竹鼠健康率。养殖竹鼠繁育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竹鼠的配对繁殖购买时如母鼠不足,可安排公母配对,配对一定要不同窝(指出生时)的公母鼠配合,这样的1公1母配对,便于做详细繁殖记录,有利于保持纯种,选育良种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竹鼠的配组繁殖由1公2母或1公3母配成一组,但多数的做法是配成2公4母或2公6母或3公12母,这种配法,母鼠是可以同窝的,公鼠一定不能用同窝生的,在选配时还要注意公母鼠之间的亲和力,公母合养一周,仍出现打斗或多次发情配不种的,说明该组合公母亲和力差,不宜配对配组,应重新组配。
三、竹鼠的一夫一妻制竹鼠的记忆力较强,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或配组繁殖后,便很难拆散重新配组,所以不论是配对还是配组,必须从小合群时就作出妥善安排。
四、竹鼠的防止近亲繁殖凡三代以内有直系亲缘关系的公母鼠都不宜配对繁殖。因此,同窝的公母鼠不能直接配对或配组,必须与另一窝交叉搭配才能避免近亲繁殖。在较大的养殖场,不同窝的仔鼠断奶时单独养一个月后,就放到大池合群饲养,合群后配组才出售,所以凡引种养殖户应注意这一问题。
五、竹鼠的配种技术
A、竹鼠的常规配种法从未产仔的母鼠,公母从小混合群养的,可让它们自由选择交配,发现怀孕后再将怀孕母鼠隔开单独饲养。已产过仔的母鼠30-35天断奶后,将母鼠转移到大池与其他公母鼠合群饲养,或分隔出来与原配公鼠单独饲养。营养条件好的,断奶时间也正好是母鼠发情时间,公母合群2-3天后就能配上种,如发现将要断奶的母鼠咬仔,而饲料又不缺乏,则表明母鼠提前发情,须及时将母鼠隔离,让公鼠及时与它配种。
B、竹鼠的血配法(不推荐)此法是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鼠产仔能力的有效方法,公母合笼饲养的,产仔时要将公母分开,母鼠产仔后12小时,情绪已经稳定,并有寻找公鼠的表现时,即可进行“血配”。方法是在产仔后12-48小时,两次将母鼠提出来放入公鼠笼内,分别与两只公鼠复配。这两只公鼠必须是从小就与母鼠合群养大、互相亲近的,否则公母相遇会打斗不休。第一次交配可在产后12-24小时进行,第二次则在产后25-48小时进行交配,每次合笼时间为1小时,配种完毕,再母鼠放回产仔窝室喂仔。这样重复配种可提高受胎率的产仔数,只有实行“血配”,一年才可能产仔5胎,只有实行复配,1胎产仔数才可能达到5–6只以上,但此法不适合初养者尝试。

一、科学建造繁殖池
竹鼠繁殖池有两种,综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一种是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长、宽、高分别为30、25、70厘米,上面加盖,这样构成了竹鼠的窝。外池长、宽、高分别为70、50、70厘米,构成母鼠采食及运动的场所。内外池中隔着的水泥板底部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洞相通,以便母鼠怀孕后移进产仔窝池饲养。另一种是配种大池,长、宽、高分别为1.5米、2米、0.7米,面积要求在2平方米以上,在池内一侧建有一条30厘米宽的保温槽,槽的隔板下面开有两个直径为12厘米的洞,与大池相通,另外,保温槽上加盖板,供竹鼠在内休息。每池可饲养3公12母。实践证明,原来采用1公1母(或2母)放在小繁殖池饲养,虽然也能配种繁殖,但每胎产仔数没有群养群配的产仔数那么多。
二、二次选种与重复配种首先,购种时尽量选择优良个体。

然后通过自繁自养,选留那些年产仔4胎以上,每胎产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龄断奶、体重超过250克的优良个体做种。通过二次选种,母鼠繁殖率和产仔数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产仔后和仔鼠断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种时间。第一次称为“血配”,野生竹鼠驯养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适应家养,血配才易成功。技术不熟练或刚刚驯养1~2代的野生鼠种,要紧紧抓住仔鼠断奶后的配种机会。母鼠断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养,让3只公鼠轮流与其交配,达到重复配种的目的,可增加产仔数50%以上。
竹鼠养殖
三、公母比例要适当
从理论上推测,1公配2母或3母最适合。但实践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有误。由于多数饲养者没有在小鼠阶段进行配对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同群饲养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又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适应时间长,不利于繁殖。初学饲养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产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数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养,则很快就能适应,繁殖率和产仔数可大大提高。
四、精心保胎,适时断奶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乳20天后常会吃仔,这都是由于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的青饲料,产前10天到仔鼠断奶(一般竹鼠产后30~35天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红薯或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种维生素。
五、精心配料,保证营养
每天要供应精料200~250克、粗料2~3种。精料(一般采用肉用全价小鸡料)20~40克。精料拌稀饭加点盐和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粗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六、粗料充足,鲜嫩青料不间断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充足也会影响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若还见有少量剩余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竿(那是供竹鼠磨牙的,营养价值很低),说明青粗料不足。鲜嫩青料供应不足,竹鼠采食不饱,繁殖也会停止。
七、清洁卫生有些专业户饲养竹鼠,不注意清洁卫生,竹鼠的窝池潮湿阴冷,竹鼠几乎找不到干的地方睡觉。

这样下去,饲料再好也不会配种繁殖。
八、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刺激,人为惊扰等,竹鼠都会停止配种一段时间,即使能配种,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竹鼠养殖繁殖配种技术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另外小编提醒大家,在竹鼠产仔时千万不能对其产生惊吓,而且也不能用手去拿仔鼠,否则母鼠不会哺乳仔鼠。

娃娃鱼养殖新手需要知道的一些问题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动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地先后开展了大鲵的人工养殖研究,已初步取得成功。近年来,由于鳖价下滑,许多养鳖场也转轨养殖大鲵,现将大鲵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1、持证养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第十七条之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所以养殖大鲵前必须先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取养殖许可证。具体做法是养殖户向县、市(行署)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报省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获取许可证,方可养殖,否则视为非法。

2、养殖场的建立

根据大鲵的生活习性,养殖场应建立在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相对安静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林区。养殖池四周及池底均为水泥结构,两端有进出水管,池周栽阔叶树,便于遮荫。养殖池面积及深浅视功能而定,成鲵养殖地面积以400~500平方米为宜,池高2.2m,水深1.2m,池底铺10cm河沙。由于大鲵喜独居,池内可用大石块堆垒成许多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5~25cm,洞内较宽敞,直径30~40cm,让大鲵在洞内有回旋余地,洞壁尽可能做光滑一些,以免其擦伤皮肤,池内设多个饵料台。繁殖池和孵化池面积可小一些,一般以60~100平方米为宜,水深保持50cm左右,幼鲵养殖池一般建成50平方米,水深保持20~30cm,其它可仿成鲵池建造。

各养殖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大鲵,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生活的水体pH值为6.0~7.0。可将各池灌满水后浸泡两三天再放干,并重复两次。也可先养鱼半年或1年再放养大鲵。

3、引种

通过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从别的养殖场引进;或者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到野外适量捕捉或收购。通过后一种途径引种除应注意其它完好程度外,还应注意其鉴别性特征。皖南一养殖场1997年就险些将无斑肥螈的成体当作大鲵的成体当作大鲵幼苗引进。

4、控制水质与水温

应选用水质清、无污染的山溪水、地下水或自来水。大鲵(娃娃鱼)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4~28℃。孵化时让水温维持在20~25℃之间,以加速孵化。最好能引入活水,使池水保持缓慢流动,这样既可保证水质,调节水温,又可使之接近野生自然状态,利于大鲵的生长和繁殖。冬眠时保持水温4~8℃。太低大鲵易被冻伤,偏高会使之冬眠不深,增加体能消耗。

5、分级繁殖

因为大鲵(娃娃鱼)成体有吞食幼体的行为,所以应严格按照大小规格养殖。由于个体生长速度有差异,故最好每半年分级1次。

6、娃娃鱼合理投喂

1)投喂时间

大鲵(娃娃鱼)以夜间活动为主,因此投食可在傍晚进行。

2)设投饵台

食物投放在饵料台上,投放量以稍大于每天大鲵摄食量而定。每次投喂前应将台内剩余食物清除干净,保证饵料台清洁卫生。不可将食物直接投入水中,那样不仅食物的利用率不高,而且水质也易变坏。

3)避免惊扰

大鲵(娃娃鱼)进食后应避免惊扰,因为大鲵受惊后有吐物行为。我们在测量时曾发现一大鲵将部分已消化的鱼全部呕吐出来。

7、模拟自然状态,解决繁殖难题

由于娃娃鱼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雌雄个体的性腺发育不一定同步;二是性腺发育的各期还难以准确判断;三是精子的活动能力弱。所以大鲵的人工繁殖进展不大,至少目前还不能大批量生产幼苗。

笔者根据观察和对一些资料的分析认为:对于大鲵个体来讲,性腺的发育是分批成熟的,是间断的;对于大鲵种群来讲,繁殖行为在5~9月是连续的,华中地区可能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所以如果把着眼点集中到几组亲鲵内进行人工催精、人工授精,就不如模拟自然状态,在整个群体中进行。具体做法是:选择山区植被好、无污染、周年不断水的山沟或小河沟,建立天然生态繁殖场。此外,为保证性腺的正常发育,应保留亲鲵的冬眠习性。

8、谨防被咬

娃娃鱼性情凶猛,口大,除上下颌齿外,还有一排与上颌平行的犁骨齿,非常厉害。在进行测量、分级或人工繁殖时,可用两手轻托头腹部离水放入人工潮湿担架内,这样既不伤及娃娃鱼养殖,也不至于使之动怒伤人。

种狐长途运输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种狐要经过铁路部门运输,特别是春季和冬季天气冷凉,更是狐狸引种运输的黄金季节。由于许多人员缺乏运输狐狸的知识,常常在运输时受阻,甚至发生本可避免的损失。狐狸引种运输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种狐的选择

选购种狐时要选择体形匀称、活泼好动的健康育成狐,被毛色泽应符合品种标准。公狐以后肢粗壮、尾长而蓬松者最佳。购狐者应亲临现场,对欲购狐群的饮食、粪便、情态等仔细观察,一般能看出有无疫情。同时要向出售单位索取当地兽医防疫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林业部门出具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输证明(两证必须齐全,否则无法运输)。种狐要编好序号,并记录各个体的谱系资料。

二、种狐运前须知

种狐为活体动物,铁路运输部门一定要求购狐者自行押运。为能使动物在途中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运输部门均会按快件自押处理,随到随发,减少中转的滞留时间,以最快的时效协助客户托运。托运前,必须先到行李房联系舱位,填好托运单,连同动物检疫证明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输证明交给车站。

三、种狐运输用具选择

根据铁路运输部门的要求,种狐不准用麻袋装运,以免狐狸咬破麻袋逃跑。狐狸运输笼应坚固耐用,最好用电焊网制成,一个笼装一只,每两个或四个笼为一体,装笼时公母相邻。如笼不够用,且运输距离短,可将同窝种狐放在一起,一般以两只为宜。做笼时应注意电焊网眼的大小,应该用2.5厘米2.5厘米规格。两笼中间的电焊网要用小眼,防止种狐前爪伸进另一个笼而被咬伤。

四、种狐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1.运输前应对运笼、用具消毒。启运前几天应在种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预防种狐在运输途中产生应激反应。

2.运输时,要用塑料布把运笼包好避光,以使狐狸保持安静,同时可以避免粪便污染车厢。但要留出通风口,以防窒息。

3.运输途中时间若超过2天以上,则应该喂些易消化的多汁饲料(如苹果、梨、黄瓜等)。

4.运输中应注意安静,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减少震动,防止贼风侵袭。如突然遇到恶劣天气,要把运输笼移入室内,以免狐狸受冻或淋雨而引起感冒。

4-5月份河蟹养殖管理的一些问题



一、现在已经进入4月份了,这时生产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蜕壳的观察和保护,目前河蟹已开始大量进入第1次蜕壳高峰,认真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发现零星蜕壳,立即向池塘中泼洒葡萄糖离子钙和VC应急灵,保护河蟹的蜕壳成活率和翻壳率。
2.促进水草的快速生长,首先要及时施用长根粒粒肥,保证已栽植的依乐藻快速生长,同时需要及时上水,保持田面水位在4~5厘米,促进水韭菜和轮叶黑藻的发芽生长,然后根据发芽情况及时添加水位,4-5月份是一个长草的过程,这段时间一定要保持水草的最高覆盖率达到50%,后期再根据水草的长势再做必要的疏、隔等措施。
3.培藻补菌,改善水质。掌握前肥、中稳、后清的水质调节总原则,及时采取相关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福利环境。
4.及时投螺。螺蛳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因此有条件的池塘,应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螺蛳的投放量掌握在500~800斤。第一次放养:清明前后,每亩投放100~200斤,量不宜太大,量大肥水培藻困难,易滋生青苔、泥皮等。第二次放养:5月份下旬,投放的螺蛳量也不宜过大,应控制在每亩200~300斤。每三次放养:8月上旬,每亩投放200~300斤,以蟹塘中间滩田为主,环沟少放或不放。
5.防治轮虫的大量繁殖。可采取灯光诱捕或放养大规格花鲢种结合,量大也可以晚间沿池边下风口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集中杀灭,切不可满池杀,防止引起水质变化。
二、有养殖户反映,他们家养蟹池塘一直水很清,有人说需要肥水,有人说清水的好,不知到底需不需要肥水,如肥,怎么肥为最佳?
肥水即是培育池塘单细胞藻类,而培育单细胞藻类的方法是在水体中,提供适量的单细胞藻种,投放一定浓度的碳源、氮源,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创造适合藻类生长繁殖的环境,使藻类迅速繁殖。在河蟹养殖前期,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
肥水培藻,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前期,不仅关系到苗种的成活率,还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
1.通过肥水,使藻类大量繁殖,利用藻类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使河蟹脱壳免受温差变化影响,增加河蟹抗应激能力,为河蟹脱壳营造舒适的环境。
2.通过肥水,培育藻类,为虾蟹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并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保证河蟹顺利脱壳生长。
3.三、四月份气温低,水色清瘦,蟹池容易滋生丝状藻青苔,这个阶段可通过加强肥水,降低池水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三、目前有养殖户反映,河蟹仍然有上岸的现象?想请问这种现象如何解决?
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实很常见,主要原因是养殖户解毒不彻底或解毒方法没到位等等引起的,长期慢慢中毒后,河蟹的机体肯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河蟹的鳃部及肝胰腺会起到影响,影响其吸收溶氧的能力,即使溶氧很高,也会出现缺氧现象,否则它不会每天上岸遇到这种现象,以后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肝胰腺影响,可能就是常见的水瘪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收损伤,可能就是所谓的颤抖或撑爪现象。处理办法建议如下:
1.凡是使用氯制剂、溴制剂清塘消毒后采用解毒;水质不好,如氨氮等过高可用解毒措施;但提醒夏季高温缺氧时使用注意先增氧。
2.凡是使用菊酯类等清塘后解毒先使用过一硫酸氢钾类,以加速分解,后使用有机酸等;使用杀虫剂、除苔剂等农药类的渔药后解毒,首选过一硫酸氢钾类,后使用解毒等;对于藻类毒素等生物毒素的解毒也采用此类方法。
3.凡是水体表面有浮沫、水体粘滞、水体有色度和重金属离子超标,首选有机酸和表面活性剂类的药品,也可使用以腐殖酸钠等络合类的产品。在此需说明的是,因其中毒机理是神经受损及肌肉抽搐,体内解毒有人用阿托品等,但不推荐。可适当内服小苏打(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还有一般情况下是保肝类的药,中毒情况都是肝胰腺损伤。
四、饲料投喂与营养保健有什么规定?
河蟹优质专用配合饲料由于水中稳定性好,诱食性好,消化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坚持全程投喂河蟹专用优质配合饲料,可以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食物,不仅省事省力,而且水草和螺蛳得到了全面保护,水质不易恶化,河蟹生长迅速,养殖成本更低。
1.总要求:4、5月份应投喂高质量饵料,恢复体力,脱好第一、二次壳。
2.原则:一是坚持“四看”“四定”的投喂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二是4-5月每天只需投喂一次,高温投喂在深水处,低温投喂在浅水处。三是阴雨天不投或少投。
3.投喂量确定:一是观察水草浮起量,水草浮起量多,饲料少,反之,饲料多。二是河蟹活动频繁,饲料少,反之,河蟹稳定,则饲料正常或偏多。三是水质混浊,饲料偏少;反之,水清,则饲料正常或偏多。四是设置查看食台,检查饲料是否有剩余。
4.营养保健:河蟹在4-5月份蜕壳频率高且蟹体质弱,在蜕壳中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且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可造成死亡。此时应提前向水体或体内提供葡萄糖离子钙等营养源使之顺利脱壳。
五、4-5月份在水体消毒和病害防治应注意什么?
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当水温稳定至16℃后,有害微生物开始开始繁殖。4月份的病害防治普遍应在河蟹第一次蜕壳结束后用药防治纤毛虫,并进行水体消灭病菌,杀虫与消毒结合进行,使用硫酸锌类药物防治纤毛虫,使用溴、氯、碘类药物进行水体消毒。蟹塘中浮游动物较多的水体,须进行清杀处理。4月中下旬的蟹塘管理基本步骤:杀虫、消毒、改底、解毒、培藻。4月下旬水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达到抑制病菌及防病功效。
六、池塘如何套养增加经济效益?
每亩套放花白鲢鱼种30尾左右,花白鲢比例为1∶2另:
模式一:鳜鱼10~15尾,5千克异育银鲫,可增收鳜鱼5~7.5千克。
模式二:1500~2000尾/千克青虾幼虾5千克可增收青虾40~50千克。
模式三:100~200尾/千克龙虾千克,增收小龙虾25~30千克。
模式四:套养虎头鲨,每亩放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虎头鲨苗种200尾左右,每亩可收获虎头鲨10~15千克。
模式五:0.8~1厘米南美白对虾苗8000~10000尾,增收南美白对虾40~50千克。
注:套养不同品种应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
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张凤翔韩玲许冬梅

中国鹅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养鹅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鹅的饲养数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全国鹅的存栏数只有1.32亿只,到 1996年鹅存栏数1.88亿只.到2001年时鹅的存栏数达到2.08亿只,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四川、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南等地。四川是我国养鹅数量最多的省份,2000年四川省鹅出栏8 068.93万只.占全国出栏总数的22.38%,而且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我国鹅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鹅的研究、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优良鹅种的供种能力不足,而目前许多地方多数采用本地鹅种或杂种鹅进行饲养,影响鹅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发挥;长期以来,用于鹅种选育、鹅业生产及良繁工程建设等投入很少,我国优良鹅种的繁育体系一片空白;由于种鹅的产蛋量较低,种鹅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较低.这是制约我国鹅业规模化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但肉鹅饲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鹅的饲养方式多数是一家一户的散放饲养,规模化饲养程度低、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不完善;我国是世界养鹅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鹅肉人均占有量仅0.3千克而且鹅肉、鹅肝的出口量很低。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市场上羽绒需求量的迅速增长,肥肝生产的兴起,以及鹅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养鹅业的发展呈现可喜的势头。

池塘养殖鲫鱼的一些技巧


说到鲫鱼我想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应该大家都吃鲫鱼,鲫鱼的营养价值有很高,尤其是一些小朋友吃鲫鱼对补脑是非常有作用的。有市场就会有人养殖,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池塘养殖鲫鱼的一些技巧。

池塘养殖鲫鱼的一些技巧
1、放养密度: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可养成规格为50-60克的鱼种。在池塘进行鲫鱼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可养成规格为350-400克的成鱼。
2、品种搭配:鲢鳙数量应占所养鲫鱼数量的10%左右,鲢鳙投放过早会影响鲫鱼驯化,最佳投放时间应该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鲤鱼、草鱼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不仅会影响鲫鱼驯化,而且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所以在鲫鱼主养池中禁止搭配鲤鱼、草鱼。
3、驯化: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如诱食肽),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成功率,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时易于驯化。/4、饲料使用:体重50-100克时采用鲫鱼鱼种料,体重100-200克时采用鲫鱼小鱼料,体重200克以上时采用鲫鱼成鱼料,这样既可以保持鲫鱼有正常体型,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
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为广适性鱼类,无论在深水、浅水、清水、浊水、流水、静水、大水体和小水体中均可生活,喜栖于水草丛生的浅水河湾与湖泊沿岸水域,生命力较强,甚至在低氧、碱性较大的不良水体中也能生长繁殖,属杂食性鱼类。
鲫鱼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就暂栖息下来。

鲫鱼的营养价值
鲫鱼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汆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鲫鱼汆冬瓜,鲫鱼熬萝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寿。
1、增强抗病能力:鲫鱼所含的蛋白质优、齐全、易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是肝类、肾类、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的极佳食材。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还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均有疗效。
2、通乳催奶:鲫鱼有通乳汁作用。民间常给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特别是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的人,经常吃鲫鱼有益身体恢复。
3、美容抗皱:鲫鱼含脂肪少,所以吃起来鲜嫩又不肥腻,非常适合既想美容又怕肥腻的女性食用。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4、明目益智:鲫鱼子能补肝养目,鲫鱼胆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养殖鲫鱼的池塘条件
1、池塘环境:池塘面积一般以5-10亩为宜,水深1.5-2.5米,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池塘底质平坦、较硬,一般以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为宜,池埂坚实不漏水。
2、清塘肥水:清除池底杂物和淤泥,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2种。
①干塘法:每亩用60-75公斤生石灰,池中保留8-10厘米积水,并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匀。
②带水法:每亩水深5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100-125公斤,把石灰浆全塘均匀泼洒,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鱼种。5-6天后向池塘中注水,水深1.5-2.0米。同时施入腐热的鸡,鸭等动物粪便棍合肥100-150公斤,培水至嫩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养鲫鱼的技巧如下:
(一)放养密度
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三)驯化
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成功率,缩短驯化时间。
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鲢鳙鱼投放最佳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四)生长速度
品种差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最后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最佳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最佳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养殖竹鼠经常出现的问题


竹鼠在前一段时间非常火,非常多的竹鼠表情包也让人知道了竹鼠养殖这个行业。萌萌的外表,美味的肉使很多人想要着手养殖,但是养殖竹鼠是要有一定技巧的,竹鼠的胆子非常小,受不了一点惊吓。所以在竹鼠养殖中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那么一些常见问题有哪些呢?如何解决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感冒

发生原因:现在的气温已经逐渐下降了,养殖竹鼠的朋友们就要注意了,因为由于气温的改变,竹鼠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适应气温改变而出现感冒的现象。养殖场地没有做好遮风防雨的措施,导致竹鼠吹风受寒。竹鼠呼吸急促,不停的流鼻涕,食欲下降,这些都是感冒的症状。

解决办法: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气温下降之前做好竹鼠的保暖措施,加固养殖场,增强养殖场的防风防雨能力。避免竹鼠受到雨淋,寒风吹等,如果发现已经感冒,可以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对竹鼠进行肌肉注射,进行治疗。

2、外伤

发生原因:大家都知道竹鼠的抵抗能力比较强,不易发生疾病,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是进行群体养殖。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打架的现象,竹鼠大家可能是由于抢夺食物或者抢窝等。竹鼠之间撕咬导致外表出现各种伤口,伤口感染后极易引发败血症。

解决办法: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可以使用网格饲养的方法,给予每只竹鼠足够的活动空间与饲料。当发生打架后要立即检查是否产生伤口,如果出现伤口时要及时止血,防止伤口感染细菌。伤势较重的要将化脓挤出来,严重时将伤鼠分开饲养,防止再次出现打架的现象。

3、中暑

发生原因:中暑与感冒一样,都是由于温度不适而引起的问题,大多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的温度较高,比较闷热,竹鼠与人一样会比较烦躁,并且没有及时给养殖舍进行通风。导致竹鼠呼吸困难,声音变大,坐立不安,如同喝醉酒一样走路不稳。中暑一段时间后会昏迷,出现了这些情况大概率是中暑了。

解决办法:夏季要适当的给养殖舍内降温,做好养殖舍的通风工作,加大喂水频率可有效的防止中暑。对已经中暑昏迷的竹鼠要及时将其埋到被水浸过的沙子中,只需露出头部呼吸,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就会好转。

以上就是在养殖竹鼠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养殖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竹鼠很少发生病害,不过肠胃炎的现象比较常见,肠胃炎大多是因为饲料不正确,饮食喜光不当导致肠胃感染引发的。肠胃炎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时会导致竹鼠死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进行喂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4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