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四大秘诀

养殖致富网讯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全国各地兴起了养猪热,养猪场多了,但是疾病防控工作却没有做到位,导致各种传染病肆虐,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疫病防控永远是养猪场**重要的工作,疾病防控的方法有许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四大秘诀,希望能给养猪户带来帮助。

一、认真做好猪场消毒工作

1、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后方可入内。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再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外来车辆严禁入内。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车身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本场生产区合作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外出,更不得私用。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2、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3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若不能进行全进全出消毒,那怕是进行小范围的全进全出也可。猪e网网友建议,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的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墙壁用酒精喷灯消毒。空圈5--7天后再进猪。

4、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同。

5、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二、坚持猪群的免疫程序

后备种猪:要配种前半个月以前,注细小病毒苗及乙脑疫苗。

妊娠母猪:分娩前40天、15天各注大肠杆菌三介苗2毫升;若场内或场周围有红痢发生,还需于产前30天、15天左右注射仔猪红痢苗各1次。冬季还要注射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方法同大肠杆菌苗。

空怀母猪:于每次断奶前注射猪瘟、丹毒、肺疫苗1次。m.YZ023.cOM

仔猪。对仔猪的猪瘟苗采取超免为主,20天、63天免疫为辅的方法。对超免的仔猪,还需63天再注1次。下网的同时,注丹毒、肺疫。

种公猪:后备公猪5月龄至配种前半个月注射猪细小病毒、乙脑、猪瘟、丹毒疫苗,公猪猪瘟;丹毒、肺疫每半年1次。

三、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

不使用过期失效、不真空的疫苗。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批号、产地,注苗时间、注射头数。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域,本场流行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必须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

四、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对死亡的病猪要及时处理,传染性疾病死亡的猪要焚烧或深埋。

总结

相信这四大秘诀也是被广大养猪户所认可的,这四种方法的确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对我们的养猪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这四大秘诀也是被养猪户经常所用的方法,效果非常理想!只要大家能按照以上四点方法来做好养猪场的疾病防控,我们的养猪场就能较好的避免疾病的肆虐!

畜牧疾病

有关于猪呼吸综合征冬季高发,规模化猪场如何应对?


规模化猪场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寒冷潮湿、管理不当等导致有害气体增加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猪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构成的三道天然屏障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侵入,引发呼吸道病,该病已成当前养猪场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

猪呼吸综合征对养殖业的主要危害: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高,通常在30-70%,病死率在10-30%,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20周龄。发病率30-50%,而死亡率较低。由于发病猪体温升高,所以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出栏时间延长10-25天。

发病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5-12周龄的保育也可发生,发病率为25%-60%,病死率为5%-10%,日龄越小的病死率越高。该病多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并且寒冷季节多发。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仔混群饲养,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有害气体浓度过大,仔猪转群、运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临床症状:

(1)多发生于6-10周龄的保育仔猪,有时1-3周龄的哺乳仔猪,普遍的是10-20周龄育肥猪;

(2)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

(3)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

(4)眼结膜发炎,眼睛内分泌物增多,流泪,有时眼眶水肿;

(5)有的出现腹泻,喜堆卧在一起,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①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②饲养密度合理,避免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

③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④防热降温,防寒采暖,防潮排水,通风换气;

⑤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降低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⑥定期对猪进行血清学监测,淘汰阳性母猪和公猪,减少垂直传播的机会;

⑦把好引种关,对引进种猪必须严格隔离检疫,确认无病,方可混群。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2022关于养猪场怎么消灭老鼠?老鼠对养猪场有哪些危害?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从这句话中足以见到人们对老鼠的憎恶。而在我国的养殖场当中所含的食物以及水源极其丰富充足,这也给老鼠滋生奠定下了基础。其中,养猪场的老鼠数量**多,也是广大养猪户**为头疼的问题之一。那么,老鼠对养猪场有哪些危害?养猪场怎么才能消灭老鼠呢?

老鼠对养猪场有哪些危害?

一、饲料的浪费。对于老鼠耗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个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万头猪场就能存在将近7000只老鼠,这是我们通过几种测算方法和实践经验下总结出来的,那么每只老鼠每天消耗饲料25~30克,7000只老鼠1天吃的料就是200公斤,1年吃掉73吨,就算只有70吨吧,那就将近15-16万元。

二、老鼠具有破坏性。因为它属于啮齿动物,有磨牙的习惯,根据科学家研究每只老鼠每周啃咬次数达到25000次。因此1个万头猪场每年因老鼠咬啃的水管、电线、保温材料等设施,所增加维修费用可高达4~5万元,不仅如此,而且影响正常的生产。

三、老鼠能够传播很多疾病。老鼠是许多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通过老鼠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食品、草料、器械用品和环境,以及直接接触等方式,可传播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萎缩性鼻炎、弓形虫、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弓浆虫病、蜱传回归热和肠道传染病等近30多种疫病。

养猪场怎么消灭老鼠?

一、从猪场和卫生着手。猪舍墙、门窗、地面等要坚固,门窗有缝隙的及时修补,一旦发现洞穴要立即封堵,猪舍周围环境一定要整洁,及时清理残留的饲料和垃圾,下水道出、入口加铁丝网,把老鼠在猪场的生存空间限制到**低。

二、在鼠洞口安放鼠夹或鼠笼,可以放一点玉米、饲料**为诱饵,引诱老鼠上钩,一般第二天开始就会有老鼠上笼。

三、用全价饲料混合无色无味的除草剂,用矮一点的塑料器皿放在猪场的角落,老鼠因为偷吃惯了饲料,对投药的无色无味的饲料没有半点防备,连投一周后,老鼠出现高度中毒反应,随后死亡。(晚上放,白天收)

四、老鼠有用舌头舐爪、整毛的习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制作含毒的浆糊,用面粉制糊,再撒药,涂抹在老鼠经常通过的水管、电线、房梁等处,涂抹厚度为3毫米,老鼠爪子沾上毒浆糊后,舐爪后中毒死亡。

2022关于养猪场预防免疫的五大要点


养殖致富网讯

对于养猪业来说,疾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猪场的疾病一般较为严重,尤其是传染病。一旦猪场发现传染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快就能传播到整个猪场,对猪场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由于目前猪的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发病特征,且单一病源感染的少见,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下面小编在此简要介绍一下养猪场中防疫上的一些注意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

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多在耳根后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但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富含血管的肌肉内,又因感觉神经较少,故疼痛较轻,是目前使用**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耳根后4指处(成年猪)颈部内侧或外侧或臀部。

3、滴鼻接种法:滴鼻接种属于粘膜免疫的一种,该方法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工程;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此外,还有口服免疫法、后海穴位注射法、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法等。

二、各类疫苗特点

1、真空冻干疫苗: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真空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2、油佐剂灭活疫苗:这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该类苗中的油佐剂能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严防冻结。

此外,还有蜂胶佐剂灭活疫苗、铝胶佐剂疫苗。

三、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防疫是猪场的**生命线。在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又是猪场免疫上**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本猪场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其中下列几点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

1、猪场发病史: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猪病疫情和本猪场已发生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及发病程度,依此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间。对本地区、本场尚未证实发生的疾病,必须证明确实已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计划接种。

2、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猪来说十分重要,然而给疫苗的接种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弱毒活疫苗在接种新生仔猪时,如果仔猪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则会极大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不宜接种弱毒疫苗。

3、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与接种时间的科学安排:同时免疫接种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产生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一般两种疫苗之间至少间隔一周以上再进行预防接种。

4、季节性预防的疾病:如夏季预防日本乙型脑炎,秋冬季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

四、疫苗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选择可靠和适合本猪场的疫苗及相应的血清型后,同时还必须根据实际防疫的监测结果定期作适当调整。

1、疫苗使用前应检查其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明确其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要严格遵守,以免影响效果。对过期、瓶塞松动、无批号、无详细说明书、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均禁止使用。

2、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针头等器具应洗净煮沸30分钟后备用,一猪一个针头,防止交叉传染。吸苗时,绝不能用已给猪只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球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可注入专用空瓶内进行消毒处理。

3、使用疫苗**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且应有冷链保护。用后要注意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使用前要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要清点猪头数,确保每头猪都进行了免疫。被免疫猪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易引起死亡并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5、注射器刻度要清晰,不滑杆、不漏液;注射的剂量要准确,不漏注、不白注;进针要稳,拔针宜速,不得打飞针以确保疫苗液真正足量的注射于肌肉内或皮下。

6、若是新增设的疫苗要先作小群试验;对于已确定的免疫程序上的疫苗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更换疫苗的生产厂家,以免影响免疫效果,若必须更换的,**好也作一下小群试验。

7、免疫接种完毕后,将所有用过的疫苗瓶及接触过疫苗液的瓶、皿、注射器等进行消毒处理。

8、疫苗自稀释后15℃以下4小时、15℃-25℃2小时、25℃以上1小时内用完,**好是在不断冷链的情况下(约8℃)2小时内用完。

9、防止药物对疫苗接种的干扰和疫苗间的相互干扰,在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3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两种病毒性活疫苗的使用要间隔7-10天,减少相互干扰。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分开使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天严禁使用抗菌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抗菌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没有影响。

10、吸苗时注射器中空气的排除:用镊子夹取挤干的酒精棉球裹住针体,然后排除空气,使疫苗液流入酒精棉球。

11、注射部位的消毒方法:先用5%的碘酊消毒,之后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干燥后再注射,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乙脑免疫时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皮肤)。

12、免疫接种时要保证垂直进针,这样可保证疫苗液的注射深度,同时还可防止针头弯折。

13、个别猪只因个体差异,在注射油佐剂疫苗等时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呼吸急促、全身潮红或苍白等),所以每次接种疫苗时要带上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备用。

五、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可能提供**的保护,同时在一个免疫群体中,免疫水平也不会相等,这是因为免疫反应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能对猪群的免疫力产生影响的几点因素。

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猪的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其强弱也不一致。

2、环境因素:

猪体内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当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猪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此应激反应可导致猪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达到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3、营养状况

例如,机体缺乏维生素A,能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可使体内的T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此外,其它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严重地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营养状况是免疫机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4、疫苗的质量:

疫苗是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效果,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疫苗质量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安全和有效。

5、血清型

有些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猪大肠杆菌病等,其病原的血清型多,给防疫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适当的疫苗株是取得理想免疫效果的关键。在血清型多又不了解为何种血清型的情况下,应选用多价苗。

6、其它因素

如母源抗体的干扰、患慢性病、寄生虫病,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等,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结

以上就是养猪场预防免疫工作的的五大要点,只要养殖户按照这五大要点的方法对养猪场进行预防免疫工作,相信大家的猪场就会避免传染病等疾病的困扰。对于猪场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好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有关于如何正确给猪断尾?养猪场为何给猪断尾?


一、为何要给肥猪断尾?

经常吃猪尾巴的朋友会发现,以前买的猪尾巴明显比现在买的猪尾巴长,因为养猪朋友要给仔猪进行断尾工作。断尾是我们从国外的先进饲养管理经验中学到的,因为仔猪断尾有两大好处:

1)降低料肉比,提高日增重。通常我们认为猪尾巴的功能类似于牛和马,主要是用于驱赶蚊蝇和同类嬉戏,健康猪的尾巴只要猪不睡觉就会持续不停得摆动,据统计猪摆动尾巴所消耗等能量可达到日代谢能的15%,若是将猪的尾巴减掉,将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生猪日增重2%左右。

2)预防咬尾。咬尾是猪场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还会因为外伤导致各种病原菌感染,严重时甚至引起病猪的死亡。因为咬尾病因复杂,预防只能通过断尾,通过其他方法预防很难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仔猪断尾不足

虽说给仔猪断尾可以预防咬尾,还可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但是断尾同样有其不足:

1)造成外伤

断尾会导致仔猪的尾巴出现外伤,就非常容易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多猪场仔猪断奶后脑炎、关节炎、急性死亡猪过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仔猪断奶操作不当,导致外伤感染。

2)猪尾巴有一个穴位

猪尾巴上有个尾尖穴,位于尾尖顶端,用小宽针将尾尖部穿通,可用于治疗猪的中暑、感冒、风湿症、肺热、少食和饲料中毒等症。而断尾后会直接将猪的这个穴位从猪体上拿掉,会对猪产生一定的伤害。

3)猪尾巴可作为健康标志

有经验的养猪朋友都知道,健康猪的尾巴时刻不停得摆动,而病猪的尾巴不灵活,甚至不摆动。若是将猪尾巴减掉后,无法用其作为诊断疾病的一个参考点。

三、如何正确给猪断尾

目前常见的断尾方法有电热断尾钳断尾法、牛筋绳紧勒法、钝钳夹持断尾法三种:

1)电热断尾钳断尾法

临床上有一种专门用于仔猪断尾的电热断尾钳,使用前将断尾钳连接到电源上,当断尾钳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就可以将小猪尾巴放在断尾钳刃上,并将尾巴剪断,然后烫一下伤处,防止流血和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

2)橡皮绳紧勒法

仔猪出生后用橡皮绳在距离仔猪尾根2.5厘米处用力勒紧,一般7天后仔猪尾部可自行脱落。但是这里需要注意橡皮绳结扎的力度。也可直接选择自行车气门芯,捡下合适大小后直接套在新生仔猪距离尾根2.5厘米处。

3)钝钳夹持断尾法

使用钝钳在距离尾根2.5厘米处,连续夹持两下破坏内部的尾骨组织,让其停止生长,一般在被破坏后的一周左右就会脱落。

四、仔猪断尾注意事项

a、仔猪断尾后要注意外伤保护,尤其是有伤口的断尾方法,要注意消毒,防止细菌的感染。可以搭配三针保健同时进行。

b、仔猪断尾越早越好,一般在出生后3日龄之内,剪牙断尾一起进行,这样可将断尾应激降至**,有利于自主的额恢复。

c、断尾部位的选择。断尾一定要在距离尾根处2.5厘米处进行,预留过短伤口大,仔猪恢复慢,易感染。预留过长又失去了断尾减少尾部运动的意义。

d、对于农村散养户猪场完全没必要给仔猪进行断尾,因为断尾消毒不彻底引起的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的危害要比断尾带来的好处更严重。

有关于养猪场中导致猪呕吐的传染病有哪几种呢?


脑脊髓炎(REV)脑炎型和衰竭型

发病年龄4-14日龄,一般为突发性呕吐,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猪有嗜眠、扎堆、便秘、发绀、咳嗽、磨牙、步态生硬,触摸时尖叫和前肢滑动、后肢不全麻痹、抽搐、病猪渴但不能饮水,生长不良,可能有腹泻,然后便秘的症状。

防治:首先,以治疗脑炎为主,给发病的猪头部喷洒凉水,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继而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以猪实际体重加一倍量注射,每天一次连用5天;其次,根据发病的病因和感染源不同,联合应用林可霉素和阿莫西林,安痛定协同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如果是细菌引起的脑炎,治疗上如不采用这种协同用药方法,多数预后不良)。

伪狂犬病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病猪表现为中等频度的呕吐,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猪呼吸困难、流涎、腹泻、震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癫痛发作,母猪偶有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防治:**主要的方法是做好伪狂犬疫苗的接种,制定好接种的时间,有条件的猪场还可以定期的对疫苗的抗体水平做检测,确保猪猪自身有足够的免疫力。

轮状病毒性肠炎

哺乳猪少见,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胃肠道,病猪水样腹泻,母猪一般无症状。

防治:目前无**的治疗药物,仔猪发现立即停止喂乳,以葡萄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3.20克,氯化钠9.20克,甘氨酸6.60克,柠檬酸0.52克,柠檬酸钾0.13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2升水中即成)给病猪自由饮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投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

猪瘟

所有年龄猪都可发病,病猪可见有中等频度的呕吐,全身性病变严重,除呕吐外病猪还有嗜睡、可视黏膜发绀、发热、腹泻、出血等症状。母猪的症状与仔猪症状相似。

防治:定期的做好猪瘟疫苗接种才是预防改病的重点,同时配合对症治疗。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青年猪较严重。病猪中度呕吐,偶见于较大猪,主要病变在胃肠道。哺乳猪有水样腹泻,脱水,可持续1周,成年猪短期厌食,轻度腹泻,泌乳猪可能无乳、腹泻。

防治:由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故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只有通过对症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及提高仔猪的抵抗力;不引进带病种猪,做好消毒。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换季和气候突变时特别注意严防贼风侵入,10月至翌年3月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可采用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务必按照说明使用。**好从母猪开始预防该病的发生,管理上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

所有年龄猪均可发生,但暴发常见于育肥猪。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病猪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出血色液体,发绀等症状。

防治:接种疫苗。疫苗是控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使用方法是注射2毫升/头,注射1次后,间隔14~20天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为6个月。

药物防治:可以选择2%氟苯尼考饮水,配合强力霉素,再加电解多维,连喂7天,无论从预防和治疗角度来讲,均有较好效果。用药7天后停药7天,以免产生耐药性,然后再循环使用,效果**。

畜牧疾病:加强消毒防控口蹄疫病


口蹄疫病是猪场的主要杀手之一。特别是在口蹄疫病多发的冬春季节,如何预防口蹄疫病的发生,避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养殖户**头痛的事情。预防口蹄疫病,在消毒措施上,应该严格区分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预防这类烈性传染病尤其要注重改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建议:无猪情况下,场地、猪舍等环境应选用烈性消毒剂彻底消毒,如烧碱、生石灰、有机含氯消毒剂等。此外,带猪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应该选择温和型消毒剂,如含碘类消毒剂,其中聚维酮碘是目前效果比较好且安全系数高、对环境影响小的一种消毒剂。猪场在消毒方面有一套严格制度,要求员工执行到位。如场部规定每周必须有一日是全场统一消毒日;消毒前对栏舍、猪身及存放饲料、药品的仓库进行清扫;必须在栏舍干燥后进行消毒(不得在刚冲洗过或栏舍末干燥前进行消毒。);消毒使用的药物及倍数按场部规定进行,不得多加或少加;消毒时应尽量在当天**温时进行,以充分发挥消毒药的作用;对栏舍消毒的同时要对药房、料房也进行认真的消毒。必须充分认识到,合理、到位的消毒是保证猪群健康,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有关于双疫背景下春季猪病的防控


一、当前春季猪病的流行态势

大地回暖,又到春暖花开季节。然而猪病发生态势仍然不容忽视,防控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虽然南北方环境有所差异,但总的看来全国各地猪病都时有发生。就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分析结果,当前猪病主要有以下情况。

1、仔猪腹泻比较严重

仔猪腹泻在当下时节南北方均有发生,尤其在产房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慢者产后3~5天发病,快者产后当天就有腹泻情况。多成聚集性发生,多以一窝、一个单元或者一栋产房为单位发生病情。一般与仔猪腹泻相关细菌、病毒疫苗,药物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即使有部分治愈也多为僵猪。发病时除了仔猪腹泻症状之外,大一点的育成育肥猪及母猪也会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这种腹泻对大猪影响不大,但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给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巨大,而且北方发生情况比南方严重。

2、疑似猪伪狂犬病情时有发生

病例主要以仔猪发生神经症状为主,多发生在保育猪舍,有时也见于产房小猪。而且发生疑似伪狂犬的猪场基本上都接种过伪狂犬疫苗,而且多以接种猪伪狂犬疫苗经典毒株巴萨K61疫苗居多。

3、细菌性感染疾病发生率增高

春季是冷暖交替的季节,尤其现在北方昼夜温差很大。随着气温升高及在合适的湿度条件下,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数量剧增。在当前猪病临床上出现了很多各种细菌原发感染、继发感染及复合感染情况。主要表现为腹泻,呼吸道症状及肢蹄病等情况。有些地方细菌病造成的猪死亡率很高,危害较大。

二、针对当下不同类型猪病的防控建议

在预防为主的原则下,建议针对当前情况应加强对有关的腹泻疫苗的接种工作,尤其重视给临产母猪的接种。比如接种流行性腹泻及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胃腹二联苗),大肠杆菌疫苗等。对于胃腹二联苗,建议接种新的流行毒株疫苗为好。由于腹泻病毒直接作用于肠道,因此能如果能够采用口服疫苗接种,便可够迅速建立起猪肠道的局部黏膜免疫,在高活性的抗体等组合免疫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强大的肠粘膜局部免屏障。当然,对于母猪还是采用肌肉注射比较方便。根据本人在很多猪场防控临床实践经验,对于接种猪胃腹二联苗,给母猪肌肉注射和交巢穴注射在疫苗形成保护能力方面未见显著差别,故在给母猪接种过程中,采用颈部肌肉注射即可,既方便操作,又能获得差异不大的免疫效果。对于腹泻疫苗接种效果的关键,一是疫苗毒株匹配性,二是有效抗原含量。

对于猪大肠杆菌菌苗,建议**好采用多价苗接种,在我的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多价蜂胶佐剂的大肠杆菌疫苗保护效果较好。在接种时,各种疫苗间隔一周为宜。

另外建议在产房保温箱内撒些蒙脱石粉,既有吸附病原体的消毒作用,又能降低湿度,对于防控仔猪腹泻很有帮助。

2、关于猪伪狂犬病

对于猪伪狂犬病只能预防,基本没有治疗手段和方法。由于当前在很多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的猪场,很多都是接种了经典毒株疫苗又发生该病,因此在实施预防接种伪狂犬疫苗时,建议采用新的流行毒株的伪狂犬疫苗为宜。按照猪场伪狂犬病压力的轻重缓急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对于压力较大的猪场,可适当增加接种次数及实施呼吸道喷涂接种,加大免疫强度,建立呼吸道粘膜免疫,在各个免疫层面建立免疫屏障。具体猪伪狂犬疫苗在各种情况下的接种实施细节可咨询疫苗生产厂家。

3、关于细菌感染

猪场的病原菌很多都是常在菌、条件性致病菌。因此,加强养猪场环境管控十分重要。卫生消毒、防疫制度不在多,关键在于实用、好用、能用,并且能长期坚持实施,持之以恒。猪场的各种制度是用来执行、使用的,不是挂在墙上当摆设的。

预防性投药是防控细菌性感染有效方法。但要注意长期使用抗菌素产生的抗药性和耐药性问题,以及抗生素残留问题。建议如果有条件,应该采集本场的发病猪的致病菌做药敏试验,以此结果来决定采用哪些药物进行预防投药。一定要避免长期、反复使用一两种药,以便**限度避免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

三、目前猪场春防存在的困难及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由于当前正值新冠病毒肆虐期,全国的抗疫隔离是主要防疫手段。因此对于猪场春防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采取的防疫隔离措施,也大大减少了猪病病原体的传播、感染的机会和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控新冠肺炎虽然带来一些生产、流通及运输等环节的不便,但对于防控猪病而言利大于弊。

非洲猪瘟在我国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病死率也大大降低了。但是,这种百年老病不可能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对生猪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仍不可小觑。因此,防控非洲猪瘟工作不能放松,要警惕懈怠松劲,导致非瘟疫情反弹的情况。

在春季,建议各个养猪企业对所属猪场进行一次大清理、大清扫,尤其是场内的卫生死角,包括清理各种包装物、杂物等等。要记住,清洁卫生永远都是防疫消毒的基础,任何病原微生物都是附着在尘埃等物体上进行传播和流行的,单体游离状态的病原体一般不会发生感染情况,这也是防控新冠肺炎提倡戴口罩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43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